翌日,清晨。
    准確的说,是凌晨寅时三刻(4:30),刘恭便身著朝服,乘坐马车,到了长乐宫外。
    本以为来的不算晚——毕竟朝议开始时间是卯时正(5:00)。
    等下了车,却发现宫门早已大开,宫外却几乎见不到人影。
    明白自己是来晚了,刘恭不敢耽搁,下意识提起衣袍下摆,便迈著小短腿快步入了宫。
    摸黑小跑近二百步,又折道復行百步,才终於在长信殿外的百级长阶下,见到了影影绰绰的人群。
    “呼~”
    “真能卷吶……”
    虽从未参加过朝议,刘恭好歹也在这个世界,生活了六年时间。
    刘恭自然知道:於卯时正开始的常朝,朝公大臣只需提前半炷香——也就是提前十分钟左右,抵达长信殿外的广场即可。
    至於宫门,虽然是在寅时二刻(4:00)打开,但也並没有类似『宫门一开,就必须往宫里进』的规定。
    没有规定,大多数人却还是这么做了。
    刘恭只想说:卷泥马啊……
    “殿下。”
    正暗下吐槽著,身边便突然响起一声阴柔至极,宛若幽魂的轻呼,嚇得刘恭下意识一侧闪!
    待看清那人身上,穿得制式宦官服饰,这才心有余悸的呼出一口气。
    旋即正色道:“可是皇祖母有何吩咐?”
    知道这宦官是吕太后派来,大抵是给自己引路,顺便帮自己认人的,刘恭自免不得礼貌性问上一嘴。
    果不其然,便见那宦官諂笑著一弓腰,只道是奉太后之令,隨行太子左右。
    只是道明来意后,那宦官便不再多言,似是对刘恭有些许忌惮。
    为何会如此,刘恭自也瞭然於胸。
    ——那个曾在长信殿外,给刘恭塞冰块的寺人,於七日前被送去了椒房殿,说是吕太后赐给了刘恭。
    刘恭当即『大喜』,表示一定不辜负皇祖母的恩赐。
    次日,那寺人便失足跌入枯井中,过了好几日才被发现。
    被发现的时候,那寺人都臭了……
    “有劳了。”
    感受到明显的疏离,刘恭堂堂太子之身,自也不可能拿自己的热脸,去贴人家的冷屁股。
    如是淡淡一语,便將目光从宦官身上移开,旋即借著火光,不著痕跡的扫视起在场眾人。
    ——来到这个世界后的前六年,刘恭都在椒房殿窝著,最近几个月才得了些许自由。
    此刻,刘恭能一眼认出来的朝公大臣,自然是五根手指都数得过来。
    甚至就连这,都还是因为八日前,替皇帝老爹登门弔唁平阳侯曹参时,见到了几位功侯眾臣。
    至於刘恭——大傢伙就算不认识这个人、这张脸,也总还认识那一身衣袍。
    甚至再退一步说,就算不认识那一身衣袍,也能从刘恭的年纪,大致推断出刘恭的身份。
    只不过,让刘恭稍有些失望的是:从刘恭入宫的寅时三刻,一直到临近卯时正,謁者唱喏出那句『宣百官及殿』,都没有哪怕一人主动上前,和刘恭打招呼。
    搞得刘恭大失所望不说,昨晚准备的好几套说辞,都就此失去了用武之地。
    由那宦官领入长信殿,下意识抬起头,却见上首御榻之上,並不见吕太后的身影。
    那张永远都摆满竹简的御案,此刻也难得整洁、清爽了许多。
    御榻、御案位於殿內北侧,坐北朝南,寓意『南面而称王』。
    殿门位於南侧。
    至於东、西两侧,则是一方方短腿矮案,以及一张张配套的筵席整齐排列。
    走入殿內,眾人便如后世走进教室的学生般,各自找到自己的位置跪坐下身。
    刘恭这才发现:殿內东、西两侧的朝臣席位,並非是朝著上首御榻,而是东西相对。
    坐在东席,便是面朝西席;坐在西席,则是正对东席。
    若想往上首御榻的方向看,便需要转过头,看向斜前方。
    准確的说,是斜前上方。
    ——御榻、御案所在的位置,比殿內其他位置要高。
    要想走上御榻、御案所在的区域,需要先登上御阶。
    “太后交代,殿下暂无座……”
    不等刘恭为自己的座位而头疼,那宦官轻飘飘一句话,便让刘恭死了心。
    按照宦官的指引,於西席外侧的角落站了会儿,殿內眾人便已各自落座。
    人到齐了,时辰也差不多了,便见御榻旁的謁者稍清了清嗓。
    而后,便是又一声悠长的唱喏声,响彻长信殿上空。
    “太后驾临~”
    “百官恭迎~”
    唱喏声刚想起,原已落座的朝公大臣们又哗啦啦起身,就地拱起手,深躬下腰。
    “臣等,恭迎太后~”
    “惟愿太后千秋万福,长乐未央~~~”
    便见殿门外,吕太后头顶金片凤冠,身著玄色朝服,由百官公卿『夹道恭迎』著走入殿內。
    只在入殿后稍停片刻,由身后宫人侍奉著脱下布履,便径直朝著上首御榻而去。
    登上御阶,绕过御案,走到御案和御榻之间,这才回身望向殿內眾人。
    缓缓抬臂拱手,微不可见的將上半身一前倾,謁者悠长的唱喏声便再度响起。
    “太后谢百官礼~”
    而后,便见那謁者弓腰倒行,退到一旁,吕太后也隨之在御榻上落座。
    “诸公免礼。”
    “且坐。”
    话音落下,朝公大臣们又淅淅索索各自落座。
    君臣各自落座,朝议,也隨之正式开始。
    只是不同於往日,吕太后直接单刀直入的开启议题——今日,吕太后却是微一摆手,便见那謁者再度来到御案前,面朝殿內百官。
    手中,则多了一块米黄色绢布。
    “詔曰:自古圣王承继宗庙,修內而御外,治国以牧民,建立元储,夯固国本。”
    “今有皇长子恭,年六岁,性持重,允文允武,温善识礼。”
    “乃告天下:为宗庙、社稷计,赐皇长子恭以册、宝,正位东宫,为皇太子。”
    “使奉常有司遴选日时,祭天告祖,以上慰太祖高皇帝英灵,下抚天下黎明苍生。”
    “以嗣固汉国本,继汉宗社,承太祖高皇帝遗志,以庇大汉万年~”
    詔书宣读完毕,殿內百官朝臣再度哗啦啦站起,就地转过身,面朝上首御榻躬身一礼。
    “臣等,谨遵太后詔諭~”
    “宗庙有继,社稷有后,东宫正主,国本得固。”
    “臣等,谨为天下贺~~~”

章节目录

朕未壮,壮即为变!所有内容均来自互联网,PO18脸红心跳只为原作者白刃不乡饶的小说进行宣传。欢迎各位书友支持白刃不乡饶并收藏朕未壮,壮即为变!最新章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