等活使者的脑袋掛上刘府大门的第一天。
十三家的使者早早再度造访,並带来了新的法旨——原本无职无司只在祖师们议事时在棲霞楼做个书记的无尘,因救护刘家遗孤有功,特“提拔”他在刘府所在的感业坊的感业寺里做个执事僧。
无尘五味杂陈不谈,李长安趁机拦住了生怕多呆一秒的使者。
別的可以不理会,但门前等活鬼们留下的残骸本就是腐尸,又沾了鬼瘟,不管不顾,起了大疫怎么办?
那使者被拽住走不脱,无奈含混应下。
直到下午,几个差役磨磨蹭蹭过来,远远拋下几车薪柴,一声不吭,匆匆离去。
道士组织著刘家的老弱病残,把残骸堆起,当街焚烧。
焚尸的浓烟在愴然的晚照中升起,衬得本该繁华的街市愈发悽惨如鬼蜮。
形势似乎並无改变。
可只在第二天。
长夜未尽,东方未明。
一伙人突兀敲开了刘家后门,劈头就是:
“你们什么事也莫要问,我们什么事也不会说。我们从未进过刘府,此刻也不在此地。”
接下来一整天,这伙“不在此地之人”拔除了府中邪疫,於內外设下数重禁制,留下诸多法器、符籙、镇物后,借著夜色又悄然消失。
第三天。
刘府门前破天荒地有了人跡,有小贩挑著货物前来,並不盘桓,放下东西就走。
叫住询问,说是有买家了大价钱,要他们把物资送来刘府。至於买家是谁?遮了面目,实在不知。
再翻看货物,都是柴米油盐之类日常所需,真真解了府中燃眉之急。
但好景不长,刘府不但夜里有恶鬼窥视,白日也有潮义信的泼皮盯梢,他们不敢在刘府门前放肆,便去各个街口设卡,不许商贩前来。
第四天。
依旧有商贩过来,也依旧有泼皮来驱赶。可今儿,却突兀杀出一伙汉子,个个武艺精熟,又携著兵刃,当场便打杀了几个泼皮,其余的也嚇得一鬨而散。隨后,他们拖著被打翻的泼皮,到了刘府门前,管几个泼皮是死是活,儘管照胸口补一刀,丟进焚尸堆里,这才来拜见李长安。
领头的汉子是个熟脸,道士记得其人是临湖坊的鬼头,绰號“刀头鬼”。
他说,他与这帮兄弟得罪了窟窿城,幸得大兄庇护,保全了家小,为报答恩义,舍了性命来刘府助拳,共襄义举。
问他口中大兄是何人物?只笑说:自是解冤讎。
第五天。
一行意料之外的人赶著一辆大车来到了刘府门前。
李长安愕然:“你们怎么来了?”
黄尾叉腰嘿嘿直笑:“我可是把投胎的本钱都压在了道长您身上,这般大买卖,不就近照看著如何放心?”
其余鬼们纷纷应是,还七嘴八舌嚷嚷什么:若非十三家不许,山上的大伙儿都要下来助拳了。
道士听得哭笑不得,挠了挠头,瞧著队伍最后一人。
“五娘何必跟他们胡闹?进来容易,出去却难,孩子们该如何是好?”
何五妹先不搭话,扭头“蹬蹬”到了旁边一个看戏的汉子跟前——这帮汉子白日跟著刀头鬼驱赶潮义信的泼皮,晚上就在刘府吃酒耍闹,几番廝斗下来,难免受伤——何五妹查看他简单处理的伤口:
“怎么包扎得这般粗陋?”
回头凤眼一瞪。
“都愣著作甚?还不赶快把药材都搬进去!”
又“蹬蹬”回到李长安跟前,那风风火火的模样没维持一阵,语气不自觉又柔了回去。
“孩子们在山上有老医官管束,有万年公照看,需不著我操心。”
“再说。”
她擼起袖子,抱起一篓药材。
“鬼阿哥找得著比我更好的大夫么?”
李长安笑著摇头。
…………
短短几日,处境大为改观。
李长安不会自大地以为是自个儿登高一呼便扭转乾坤,他晓得,当是剩下的五位盟友开始悄然响应,才叫诸方云动。
这也越发叫他好奇,那几副面具之下究竟是何身份?
知道答案的只有无尘。
“他们既然遮掩了面目,便是不想叫旁人知晓身份。”无尘反问,“我若告诉道长,道长肯为之保密么?”
李长安不想吃上一句“我也能”,並奉上一双白眼。
无尘哈哈大笑罢了,或是为提振诸人信心,也稍稍放了一点口风。
剩下五人都同刘牧之一样,是他长年观察、精心挑选出的人物,或明或暗与窟窿城有不可调和的利害,且都在某方面有巨大的影响力。
“飞贼”解冤讎是一个在坊间有头有脸的好汉。
“瘦鬼”背后是位在贫贱小民与悽苦孤鬼中广布恩泽的名士。
“老汉”实则是位隱伏市井、道法精深的高人。
“黄冠”在寺观中高层中颇有能量。
“富贵”则是位人脉宽广的豪商。
“咱们举大义在明,他们匿名在外,如此方可唤起更多的解冤讎,聚涓流成大河,荡平那一窟邪魔恶鬼,不是么?”
无尘如是说道。
於是,第六天。
一户人家敲开了刘府的大门,他们得罪了窟窿城无路可走,只好前来寻求解冤讎的庇护。
…………
海上的消息没法再隱瞒了。
沿江而下本该转卖海上的货物在仓库日日淤积,海港的码头、商铺、伎院一天比一天萧条,还有自南方海岸飘来的泛著血腥味儿的零碎消息。
十三家终於不得不承认,他们確实在海上遇到一点小麻烦。
钱唐的人们是虔诚的,愿意相信神仙菩萨们能够像以往一样摆平一切问题,但这並不妨碍市场上的物价打著滚儿上涨。
正如无尘所料。
百姓的生活日益窘迫。
恶鬼的盘剥却一刻不缓。
也如无尘所想。
钱唐內外里坊,“解冤讎”如荒原上的野火扑之不尽!
在李长安举旗之前,“解冤讎”们甫一冒头,大多会在衙门的差役、街头的泼皮以及地下的鬼神联合搜剿下暴露身份,幸运的打入死牢,倒霉的坠下幽冥永不超生。
可而今,情况变了。
譬如。
数日前。
城北玉皇坊出了一桩灭门案。
娄家夫妻俱被破开胸腹,儿女亦遭斩首,现场肝肠涂地,血积成泊,端的骇人,且墙上留有两个血字——解冤。
之所以无“仇”,是因为杀人的动静惊动了邻里,招来了坊丁,凶手没写完便仓惶逃去。
街坊认出了凶手面目,竟是娄某的亲弟弟。
原来兄弟俩人系中原人士,不堪时局纷扰举家南下。当年他俩来到钱唐,稍稍立足后,哥哥头脑精明便留下打理產业,弟弟颇有勇力就將儿女託付给兄弟,自个儿北返去处理一些家乡事宜。
熟料不久后,其老家遭了兵灾,双方的联繫也由此断绝。
多年过去,见弟弟不知生死,哥哥动了邪念,要侵吞弟弟留下的家產,为绝后患,遂以奉神的名义,將弟弟留下的一对儿女献给了盘踞本坊的鬼使。
两天后,城外的乱葬岗多出一对被抽乾血液的乾瘪尸体。
可没想,几天后,弟弟回来了。
真凶既明,差役、泼皮或许还有鬼神都拉开大网搜查,没想凶手在钱唐一不熟悉地方、二无亲旧,却轻易地消失於茫茫人海,没留下一点儿踪跡。
数日过去,本以为已潜逃无踪,他竟再度现身,当街刺杀夜间巡狩的鬼使!
事后,坊间唤他“乾尸解冤讎”,已然说明了这场刺杀以及刺杀者的结局。
但窟窿城却因之大为震怒,大动干戈。
缘何?
概因,用於行刺的武器是一根用黑狗血祭炼的棺材钉,而该鬼使的真身则是一具积年的殭尸。
一个稍有武艺的乡下土豪,何来这般见识与能耐?
恶鬼们搜取其魂魄,得之:
此人潜逃当夜,为一蒙面人所救,助他藏匿於某处,棺材钉亦是蒙面人所赠,且在藏身处得到棺材钉的非他一人,只是其他人临阵退缩,唯他无牵无掛罢了。
窟窿城当天突袭了藏身处,却是理所当然的人去楼空。
再看回棺材钉,祭炼手法虽老道,本身却並不稀奇。
竟没有一点有用线索。
案件也就不了了之。
此一事並非孤例。
新的解冤讎往往能很快销声匿跡,偶有再作案的,势必更加凶恶危险,手中或有精良兵刃,或有违禁的符籙、法器,这让他们的袭击对象,从某个恶霸、某个姦夫、某个放贷人,变作某个权贵、某个巫师,甚至某个鬼神。
鑑於“解冤讎之祸”愈演愈烈,某位全真出面劝说僧道大开方便之门庇护眾生,诸寺观纷纷响应,暂停清规,腾出寮房,以便善信长期居留。
至於善信是何等人?那就各有说法了。
总之,许多豪富权贵干脆举家搬上寺观,来避开某些动輒灭人满门的凶徒,同时,也让某些意图冒险一搏的人解了后顾之忧。
富人能辗转腾挪,穷人却鲜少选择的余地。
什么“解冤讎”、“窟窿城”,都不是最紧要的,脖子上勒得最紧的是日益上涨的物价。
钱唐固然富庶,却非是人人有钱,只是商业兴旺,活计多,肯卖把力气,总能养活家小,但各方销也多,鲜少能攒下积蓄。
而今市面萧条活计减少,各路奸商又囤积居奇炒高物价,生活难免艰辛。
前文说过,钱唐人喜好结社,抱团取暖。日子难熬的今天,各种结社便如雨后春笋在贫民中疯长丛生。
牛六就加入了其中之一。
他们一伙鬼杀人嫁祸后,胆战心惊在富贵坊躲了几天,正值解冤讎声势大起,没人在乎一小小食秽鬼的生死,倒教他们逃过一劫。
后来为了生计,也为打消怀疑,又干起了老活计。
新任的食秽鬼不同於前任,不再强抽伙食费,用几个烂面饃饃抵事,搁以往,牛六能磕上几百个响头,可而今物价飞涨,那几个铜子儿反倒不如一个烂面饃饃。
所幸,经邻里介绍,他加入一个香社。
以牛六的性情,一贯谨小慎微是不爱掺和热闹的,但谁叫这香社神通广大得很,不仅能弄到大批柴米油盐平价销售,还能请来好汉为成员出头,牛六便依仗香社,在新东家处减了半数抽佣,这才勉强可以养活家人。
香社,香社,核心自是烧香拜神,但说来古怪,香头却不热衷於祭拜神灵,叫所奉的那不知从哪里冒出来的“十钱神”没吃上几盘猪头肉。
社员病了,也不用香灰兑水,倒真搞来汤药煎用。
平时聚会,少谈“十钱神”如何,却和大伙儿拉扯些过去的苦难与时下的艰辛,拐弯抹角地骂骂恶鬼、抱怨抱怨神佛。
从不索求回报。
只叫大伙儿多多拉拢可以信任的穷困兄弟姐妹入社,平素见到什么奇事、怪事、要事统统上报。
牛六不是不知好歹的人,谨记嘱咐,时时留心,倒真叫他发现了一桩异事:
在某勾栏的后巷,他清理秽物时,发现一些铜箸。在钱唐,穷人用竹木作箸,富人则喜用金银、玉石、象牙之类,铜铁用得少,更何况,那铜箸像是被丟进过炭火中,被烧熔得变了形状。
似牛六这类贫贱,在钱唐,就仿佛田间地头最起眼的狗尾巴草,无人在意。
可恰恰是这无人在意的野草,偏偏能感受到最细微的风息。
牛六不晓得,他上报的消息,与城內外千万道“风息”一齐悄然吹拂入感业坊,最终匯聚到了解冤讎的书案上。
…………
晚钟尚在夕阳里迴荡。
玄女坊的北门大街上已没了行人。
偌大的街面被高高的墙头围著,被冷冷的雾气罩著,一片幽冷空寂里,只见著两个沿街而来的小娃娃。
矮小的那个生得珠圆玉润,手里摇著面描著金银云纹的拨浪鼓,嬉笑著嘰嘰喳喳。
旁边高瘦的甚是沉默寡言,偶尔“嗯”一声作为回应。
瞧他俩模样,许是某家的小公子偷跑出来,玩得太疯,这个时辰才迟迟归家。
家里人想必已经急坏了。
近来可不太平。
穷鬼、厉鬼都红著眼要杀人,以往的钱唐是日日欢饮达旦不夜天。而今,人人晨钟未尽不肯出门,晚钟未响便早早归家。
所以街面上才人踪绝跡,唯这俩孩子还在外逗留。
不知不觉。
天光又暗了一分,寒雾又重了几重,街上冷冷的、静静的、空空的、朦朦的。
细细听。
前方的寒雾里忽而渗出一丝若有若无的哭泣。
初时尚且微渺,但很快清晰,更多了丝竹鼓吹奏响的哀乐,不多时,一支扶殯送葬的队伍自雾中缓缓浮现。
纸钱在哀乐中纷洒,衰衣在残照中惨白,送葬之人的面孔笼在雾中看不真切,唯有那哭泣声愈来愈近。
他们对孩子视而不见,抬棺径直迎面而来。
俩孩子似乎也嚇坏了,楞楞订在原地。
日头於此时沉得格外的快。
双方每靠近一步,光照便暗淡一分。
而当最后一丝残光在西天摇摇欲坠,双方已然近在咫尺。
咚,咚,咚。
却是孩子突兀摇响拨浪鼓。
“北门离最近的城门隔著好几个里坊哩,再怎么赶路,城门定然是关死了,这时辰哪里是送葬的好时候?哎呀!”
孩子扑闪著眼睛。
“诸位叔伯,莫非是鬼么?”
“可好生奇怪……”
他指著棺前掛著的白灯笼。
“好生奇怪,既然是鬼还要什么灯笼?既然是鬼,白昼都尽了,脚下怎么还有影子?既然是鬼……”
天光骤然收尽。
孩子的面孔上爬上大块大块的阴影,迅速覆盖周身。
“诸位怎么一身人味儿?!”
哭声听了。
哀乐息了。
队伍中不知谁大喊一声:
“动手!”
送葬者们扔了乐器,撒了纸钱,从衰服下翻出兵刃,呼喊著要一齐砍杀过来,可才迈出脚步,脚下的地面,不,应是覆在地上的影子,如水面般,晃动起来,顿叫所有人蹣跚不稳,东倒西歪。
混乱间,其中一人却是丟了兵刃,奋力抢起一面铜锣……
当~
铜锣声响彻大街。
但见街道两侧高墙后,应声举起十几座木架,木架上支著火盆,火盆后竖著板子,板子上贴满绘著符文的银箔。
下一瞬。
十几个火盆同时引燃,光照冲天,映得街道上空仿佛白昼再现,如此,更弗论光照所聚的中心,已然通透明亮得不见一丝阴影。
连那孩子脸上阴影也被强光剥去,露出的不是圆润童顏,却是个丑陋侏儒!
侏儒尖叫著掩袖遮住丑脸。
“烟罗!!!”
身边沉默的伴当“嗯”声回应,浑身忽而燃起火焰,腾空而起。
抬手一指。
棺前的灯笼霎时都熊熊燃起,火焰飞出,乳燕投林般聚拢过来,使他周身火势更为汹涌。
再举臂一招。
那十几座火盆……
纹丝不动?
他不由愕然稍许,但就这么短短一怔。几个送葬者踢开了棺材盖,抬出藏在里头的陶罐,合力一扬,將某种液体泼洒到他身上。
那东西又腥又臭又粘又稠,一沾身,便扑灭了他周身火焰,显出焦黑的真身。
同时间,又有数名送葬者拋来数条带著勾爪的锁链,勾住皮肉,缠住身躯,將他拽回地面,其余送葬者趁机围杀过来。
侏儒见状,哪里还顾得上遮丑,一手掰开下顎,一手探进口中,从喉咙深处抠出一团阴影,藉此摇身一变,化作一只漆黑大虫。
咆哮著扑杀过去,挥掌剪尾扫开几个敌人,赶紧叼起同伴。
他已惊觉不妙。
这帮人身手利索非是等閒之辈,且针对性地做足了准备。可恨他俩平日去勾栏玩耍已然小心遮盖了身份,却不晓得哪里暴露了行跡?眼下再耽搁不得,须得快快脱身,再作计较。
却无奈,光照中无有阴影,叫他没法借影遁形。
想要强行衝出重围,送葬者们不知何时拿出几条长矛,矛头淬著幽光,竟叫这鬼神魂魄一颤。
耽搁的瞬息。
背后又拋来鉤锁,缠住身体一霎,便让他心神骇然。
窟窿城的鬼使非是寻常厉鬼,而是受了香火的邪神一流,其猖狂难制的原因之一,便是对付厉鬼的手段,用在他们身上收效甚微。
可这锁链一挨身,神魂便为之一僵,身子也渐渐脱力,这绝非普通的术士、法师该有的手段,莫非……
可惜,这“莫非”还想明白,渐渐无力挣扎的他只能眼睁睁看著几条长矛反覆攒刺入身。
……
几乎在晚钟落尽的同时。
窟窿城的犬群衝出沟渠,抵达了现场。
可任凭怪犬们同它们的主人如何嘶吼著、呜咽著、吠叫著翻遍现场每一个角落,得到的也只有满地的纸钱,以及两具千疮百孔的无头尸体。
隨后,更多的鬼使一一赶到,即便它们愤怒地把玄女坊內外翻了个底朝天,除了被迁怒的倒霉蛋,仍旧一无所获。
袭击者就像无处不在的寒雾,融入了钱唐幽寂的夜晚。
次日。
刘府收到一方木盒。
盒中有两颗丑陋狰狞的首级。
…………
新鲜的鬼脑袋掛上了墙头。
刘府內的大伙儿聚在书房商议起后续对策。
书房里立著一面屏风,绘製著城內外各个里坊的地图,边缘贴有许多小纸条,那都是从繁杂“风息”中挑捡出来可能有用的消息。
屏风前。
一向从容示人的无尘来回踱步不停。
也无怪他兴奋溢於言表,李长安辛辛苦苦出生入死才砍了三颗鬼使的脑袋,盟友们一出手,便摘下了两颗。
“今日斩一臂膀,明日除一爪牙,如此徐徐图之,定能將恶鬼尽数逐回地下。”
然而,旁边从来奸猾又胆肥的黄尾却拧紧了眉头。
“我总觉心头不安,窟窿城肆虐了几百年,真有这么好对付?要不,寻一时机,各方聚在一起商议商议,即便正主不到,遣一心腹也是好的。”
无尘闻言,立马摇头,只以为窟窿城的凶恶在黄尾心中侵淫太久。
“师兄此言万万不可!他们隱藏身份在外,才能发挥最大的作用。若非万不得已,绝不可增加半点暴露的风险。”
“无尘说得极是。”李长安认同道,“若某天大伙儿能见面互表身份,我希望是在除掉窟窿城之后。若在此之前,他们真一一进入刘府……”
黄尾也反应过来,他挠著一脸黄毛,接道:
“那形势就糟糕透顶了。”
大伙一笑而过。
却没料。
一语成讖。
十三家的使者早早再度造访,並带来了新的法旨——原本无职无司只在祖师们议事时在棲霞楼做个书记的无尘,因救护刘家遗孤有功,特“提拔”他在刘府所在的感业坊的感业寺里做个执事僧。
无尘五味杂陈不谈,李长安趁机拦住了生怕多呆一秒的使者。
別的可以不理会,但门前等活鬼们留下的残骸本就是腐尸,又沾了鬼瘟,不管不顾,起了大疫怎么办?
那使者被拽住走不脱,无奈含混应下。
直到下午,几个差役磨磨蹭蹭过来,远远拋下几车薪柴,一声不吭,匆匆离去。
道士组织著刘家的老弱病残,把残骸堆起,当街焚烧。
焚尸的浓烟在愴然的晚照中升起,衬得本该繁华的街市愈发悽惨如鬼蜮。
形势似乎並无改变。
可只在第二天。
长夜未尽,东方未明。
一伙人突兀敲开了刘家后门,劈头就是:
“你们什么事也莫要问,我们什么事也不会说。我们从未进过刘府,此刻也不在此地。”
接下来一整天,这伙“不在此地之人”拔除了府中邪疫,於內外设下数重禁制,留下诸多法器、符籙、镇物后,借著夜色又悄然消失。
第三天。
刘府门前破天荒地有了人跡,有小贩挑著货物前来,並不盘桓,放下东西就走。
叫住询问,说是有买家了大价钱,要他们把物资送来刘府。至於买家是谁?遮了面目,实在不知。
再翻看货物,都是柴米油盐之类日常所需,真真解了府中燃眉之急。
但好景不长,刘府不但夜里有恶鬼窥视,白日也有潮义信的泼皮盯梢,他们不敢在刘府门前放肆,便去各个街口设卡,不许商贩前来。
第四天。
依旧有商贩过来,也依旧有泼皮来驱赶。可今儿,却突兀杀出一伙汉子,个个武艺精熟,又携著兵刃,当场便打杀了几个泼皮,其余的也嚇得一鬨而散。隨后,他们拖著被打翻的泼皮,到了刘府门前,管几个泼皮是死是活,儘管照胸口补一刀,丟进焚尸堆里,这才来拜见李长安。
领头的汉子是个熟脸,道士记得其人是临湖坊的鬼头,绰號“刀头鬼”。
他说,他与这帮兄弟得罪了窟窿城,幸得大兄庇护,保全了家小,为报答恩义,舍了性命来刘府助拳,共襄义举。
问他口中大兄是何人物?只笑说:自是解冤讎。
第五天。
一行意料之外的人赶著一辆大车来到了刘府门前。
李长安愕然:“你们怎么来了?”
黄尾叉腰嘿嘿直笑:“我可是把投胎的本钱都压在了道长您身上,这般大买卖,不就近照看著如何放心?”
其余鬼们纷纷应是,还七嘴八舌嚷嚷什么:若非十三家不许,山上的大伙儿都要下来助拳了。
道士听得哭笑不得,挠了挠头,瞧著队伍最后一人。
“五娘何必跟他们胡闹?进来容易,出去却难,孩子们该如何是好?”
何五妹先不搭话,扭头“蹬蹬”到了旁边一个看戏的汉子跟前——这帮汉子白日跟著刀头鬼驱赶潮义信的泼皮,晚上就在刘府吃酒耍闹,几番廝斗下来,难免受伤——何五妹查看他简单处理的伤口:
“怎么包扎得这般粗陋?”
回头凤眼一瞪。
“都愣著作甚?还不赶快把药材都搬进去!”
又“蹬蹬”回到李长安跟前,那风风火火的模样没维持一阵,语气不自觉又柔了回去。
“孩子们在山上有老医官管束,有万年公照看,需不著我操心。”
“再说。”
她擼起袖子,抱起一篓药材。
“鬼阿哥找得著比我更好的大夫么?”
李长安笑著摇头。
…………
短短几日,处境大为改观。
李长安不会自大地以为是自个儿登高一呼便扭转乾坤,他晓得,当是剩下的五位盟友开始悄然响应,才叫诸方云动。
这也越发叫他好奇,那几副面具之下究竟是何身份?
知道答案的只有无尘。
“他们既然遮掩了面目,便是不想叫旁人知晓身份。”无尘反问,“我若告诉道长,道长肯为之保密么?”
李长安不想吃上一句“我也能”,並奉上一双白眼。
无尘哈哈大笑罢了,或是为提振诸人信心,也稍稍放了一点口风。
剩下五人都同刘牧之一样,是他长年观察、精心挑选出的人物,或明或暗与窟窿城有不可调和的利害,且都在某方面有巨大的影响力。
“飞贼”解冤讎是一个在坊间有头有脸的好汉。
“瘦鬼”背后是位在贫贱小民与悽苦孤鬼中广布恩泽的名士。
“老汉”实则是位隱伏市井、道法精深的高人。
“黄冠”在寺观中高层中颇有能量。
“富贵”则是位人脉宽广的豪商。
“咱们举大义在明,他们匿名在外,如此方可唤起更多的解冤讎,聚涓流成大河,荡平那一窟邪魔恶鬼,不是么?”
无尘如是说道。
於是,第六天。
一户人家敲开了刘府的大门,他们得罪了窟窿城无路可走,只好前来寻求解冤讎的庇护。
…………
海上的消息没法再隱瞒了。
沿江而下本该转卖海上的货物在仓库日日淤积,海港的码头、商铺、伎院一天比一天萧条,还有自南方海岸飘来的泛著血腥味儿的零碎消息。
十三家终於不得不承认,他们確实在海上遇到一点小麻烦。
钱唐的人们是虔诚的,愿意相信神仙菩萨们能够像以往一样摆平一切问题,但这並不妨碍市场上的物价打著滚儿上涨。
正如无尘所料。
百姓的生活日益窘迫。
恶鬼的盘剥却一刻不缓。
也如无尘所想。
钱唐內外里坊,“解冤讎”如荒原上的野火扑之不尽!
在李长安举旗之前,“解冤讎”们甫一冒头,大多会在衙门的差役、街头的泼皮以及地下的鬼神联合搜剿下暴露身份,幸运的打入死牢,倒霉的坠下幽冥永不超生。
可而今,情况变了。
譬如。
数日前。
城北玉皇坊出了一桩灭门案。
娄家夫妻俱被破开胸腹,儿女亦遭斩首,现场肝肠涂地,血积成泊,端的骇人,且墙上留有两个血字——解冤。
之所以无“仇”,是因为杀人的动静惊动了邻里,招来了坊丁,凶手没写完便仓惶逃去。
街坊认出了凶手面目,竟是娄某的亲弟弟。
原来兄弟俩人系中原人士,不堪时局纷扰举家南下。当年他俩来到钱唐,稍稍立足后,哥哥头脑精明便留下打理產业,弟弟颇有勇力就將儿女託付给兄弟,自个儿北返去处理一些家乡事宜。
熟料不久后,其老家遭了兵灾,双方的联繫也由此断绝。
多年过去,见弟弟不知生死,哥哥动了邪念,要侵吞弟弟留下的家產,为绝后患,遂以奉神的名义,將弟弟留下的一对儿女献给了盘踞本坊的鬼使。
两天后,城外的乱葬岗多出一对被抽乾血液的乾瘪尸体。
可没想,几天后,弟弟回来了。
真凶既明,差役、泼皮或许还有鬼神都拉开大网搜查,没想凶手在钱唐一不熟悉地方、二无亲旧,却轻易地消失於茫茫人海,没留下一点儿踪跡。
数日过去,本以为已潜逃无踪,他竟再度现身,当街刺杀夜间巡狩的鬼使!
事后,坊间唤他“乾尸解冤讎”,已然说明了这场刺杀以及刺杀者的结局。
但窟窿城却因之大为震怒,大动干戈。
缘何?
概因,用於行刺的武器是一根用黑狗血祭炼的棺材钉,而该鬼使的真身则是一具积年的殭尸。
一个稍有武艺的乡下土豪,何来这般见识与能耐?
恶鬼们搜取其魂魄,得之:
此人潜逃当夜,为一蒙面人所救,助他藏匿於某处,棺材钉亦是蒙面人所赠,且在藏身处得到棺材钉的非他一人,只是其他人临阵退缩,唯他无牵无掛罢了。
窟窿城当天突袭了藏身处,却是理所当然的人去楼空。
再看回棺材钉,祭炼手法虽老道,本身却並不稀奇。
竟没有一点有用线索。
案件也就不了了之。
此一事並非孤例。
新的解冤讎往往能很快销声匿跡,偶有再作案的,势必更加凶恶危险,手中或有精良兵刃,或有违禁的符籙、法器,这让他们的袭击对象,从某个恶霸、某个姦夫、某个放贷人,变作某个权贵、某个巫师,甚至某个鬼神。
鑑於“解冤讎之祸”愈演愈烈,某位全真出面劝说僧道大开方便之门庇护眾生,诸寺观纷纷响应,暂停清规,腾出寮房,以便善信长期居留。
至於善信是何等人?那就各有说法了。
总之,许多豪富权贵干脆举家搬上寺观,来避开某些动輒灭人满门的凶徒,同时,也让某些意图冒险一搏的人解了后顾之忧。
富人能辗转腾挪,穷人却鲜少选择的余地。
什么“解冤讎”、“窟窿城”,都不是最紧要的,脖子上勒得最紧的是日益上涨的物价。
钱唐固然富庶,却非是人人有钱,只是商业兴旺,活计多,肯卖把力气,总能养活家小,但各方销也多,鲜少能攒下积蓄。
而今市面萧条活计减少,各路奸商又囤积居奇炒高物价,生活难免艰辛。
前文说过,钱唐人喜好结社,抱团取暖。日子难熬的今天,各种结社便如雨后春笋在贫民中疯长丛生。
牛六就加入了其中之一。
他们一伙鬼杀人嫁祸后,胆战心惊在富贵坊躲了几天,正值解冤讎声势大起,没人在乎一小小食秽鬼的生死,倒教他们逃过一劫。
后来为了生计,也为打消怀疑,又干起了老活计。
新任的食秽鬼不同於前任,不再强抽伙食费,用几个烂面饃饃抵事,搁以往,牛六能磕上几百个响头,可而今物价飞涨,那几个铜子儿反倒不如一个烂面饃饃。
所幸,经邻里介绍,他加入一个香社。
以牛六的性情,一贯谨小慎微是不爱掺和热闹的,但谁叫这香社神通广大得很,不仅能弄到大批柴米油盐平价销售,还能请来好汉为成员出头,牛六便依仗香社,在新东家处减了半数抽佣,这才勉强可以养活家人。
香社,香社,核心自是烧香拜神,但说来古怪,香头却不热衷於祭拜神灵,叫所奉的那不知从哪里冒出来的“十钱神”没吃上几盘猪头肉。
社员病了,也不用香灰兑水,倒真搞来汤药煎用。
平时聚会,少谈“十钱神”如何,却和大伙儿拉扯些过去的苦难与时下的艰辛,拐弯抹角地骂骂恶鬼、抱怨抱怨神佛。
从不索求回报。
只叫大伙儿多多拉拢可以信任的穷困兄弟姐妹入社,平素见到什么奇事、怪事、要事统统上报。
牛六不是不知好歹的人,谨记嘱咐,时时留心,倒真叫他发现了一桩异事:
在某勾栏的后巷,他清理秽物时,发现一些铜箸。在钱唐,穷人用竹木作箸,富人则喜用金银、玉石、象牙之类,铜铁用得少,更何况,那铜箸像是被丟进过炭火中,被烧熔得变了形状。
似牛六这类贫贱,在钱唐,就仿佛田间地头最起眼的狗尾巴草,无人在意。
可恰恰是这无人在意的野草,偏偏能感受到最细微的风息。
牛六不晓得,他上报的消息,与城內外千万道“风息”一齐悄然吹拂入感业坊,最终匯聚到了解冤讎的书案上。
…………
晚钟尚在夕阳里迴荡。
玄女坊的北门大街上已没了行人。
偌大的街面被高高的墙头围著,被冷冷的雾气罩著,一片幽冷空寂里,只见著两个沿街而来的小娃娃。
矮小的那个生得珠圆玉润,手里摇著面描著金银云纹的拨浪鼓,嬉笑著嘰嘰喳喳。
旁边高瘦的甚是沉默寡言,偶尔“嗯”一声作为回应。
瞧他俩模样,许是某家的小公子偷跑出来,玩得太疯,这个时辰才迟迟归家。
家里人想必已经急坏了。
近来可不太平。
穷鬼、厉鬼都红著眼要杀人,以往的钱唐是日日欢饮达旦不夜天。而今,人人晨钟未尽不肯出门,晚钟未响便早早归家。
所以街面上才人踪绝跡,唯这俩孩子还在外逗留。
不知不觉。
天光又暗了一分,寒雾又重了几重,街上冷冷的、静静的、空空的、朦朦的。
细细听。
前方的寒雾里忽而渗出一丝若有若无的哭泣。
初时尚且微渺,但很快清晰,更多了丝竹鼓吹奏响的哀乐,不多时,一支扶殯送葬的队伍自雾中缓缓浮现。
纸钱在哀乐中纷洒,衰衣在残照中惨白,送葬之人的面孔笼在雾中看不真切,唯有那哭泣声愈来愈近。
他们对孩子视而不见,抬棺径直迎面而来。
俩孩子似乎也嚇坏了,楞楞订在原地。
日头於此时沉得格外的快。
双方每靠近一步,光照便暗淡一分。
而当最后一丝残光在西天摇摇欲坠,双方已然近在咫尺。
咚,咚,咚。
却是孩子突兀摇响拨浪鼓。
“北门离最近的城门隔著好几个里坊哩,再怎么赶路,城门定然是关死了,这时辰哪里是送葬的好时候?哎呀!”
孩子扑闪著眼睛。
“诸位叔伯,莫非是鬼么?”
“可好生奇怪……”
他指著棺前掛著的白灯笼。
“好生奇怪,既然是鬼还要什么灯笼?既然是鬼,白昼都尽了,脚下怎么还有影子?既然是鬼……”
天光骤然收尽。
孩子的面孔上爬上大块大块的阴影,迅速覆盖周身。
“诸位怎么一身人味儿?!”
哭声听了。
哀乐息了。
队伍中不知谁大喊一声:
“动手!”
送葬者们扔了乐器,撒了纸钱,从衰服下翻出兵刃,呼喊著要一齐砍杀过来,可才迈出脚步,脚下的地面,不,应是覆在地上的影子,如水面般,晃动起来,顿叫所有人蹣跚不稳,东倒西歪。
混乱间,其中一人却是丟了兵刃,奋力抢起一面铜锣……
当~
铜锣声响彻大街。
但见街道两侧高墙后,应声举起十几座木架,木架上支著火盆,火盆后竖著板子,板子上贴满绘著符文的银箔。
下一瞬。
十几个火盆同时引燃,光照冲天,映得街道上空仿佛白昼再现,如此,更弗论光照所聚的中心,已然通透明亮得不见一丝阴影。
连那孩子脸上阴影也被强光剥去,露出的不是圆润童顏,却是个丑陋侏儒!
侏儒尖叫著掩袖遮住丑脸。
“烟罗!!!”
身边沉默的伴当“嗯”声回应,浑身忽而燃起火焰,腾空而起。
抬手一指。
棺前的灯笼霎时都熊熊燃起,火焰飞出,乳燕投林般聚拢过来,使他周身火势更为汹涌。
再举臂一招。
那十几座火盆……
纹丝不动?
他不由愕然稍许,但就这么短短一怔。几个送葬者踢开了棺材盖,抬出藏在里头的陶罐,合力一扬,將某种液体泼洒到他身上。
那东西又腥又臭又粘又稠,一沾身,便扑灭了他周身火焰,显出焦黑的真身。
同时间,又有数名送葬者拋来数条带著勾爪的锁链,勾住皮肉,缠住身躯,將他拽回地面,其余送葬者趁机围杀过来。
侏儒见状,哪里还顾得上遮丑,一手掰开下顎,一手探进口中,从喉咙深处抠出一团阴影,藉此摇身一变,化作一只漆黑大虫。
咆哮著扑杀过去,挥掌剪尾扫开几个敌人,赶紧叼起同伴。
他已惊觉不妙。
这帮人身手利索非是等閒之辈,且针对性地做足了准备。可恨他俩平日去勾栏玩耍已然小心遮盖了身份,却不晓得哪里暴露了行跡?眼下再耽搁不得,须得快快脱身,再作计较。
却无奈,光照中无有阴影,叫他没法借影遁形。
想要强行衝出重围,送葬者们不知何时拿出几条长矛,矛头淬著幽光,竟叫这鬼神魂魄一颤。
耽搁的瞬息。
背后又拋来鉤锁,缠住身体一霎,便让他心神骇然。
窟窿城的鬼使非是寻常厉鬼,而是受了香火的邪神一流,其猖狂难制的原因之一,便是对付厉鬼的手段,用在他们身上收效甚微。
可这锁链一挨身,神魂便为之一僵,身子也渐渐脱力,这绝非普通的术士、法师该有的手段,莫非……
可惜,这“莫非”还想明白,渐渐无力挣扎的他只能眼睁睁看著几条长矛反覆攒刺入身。
……
几乎在晚钟落尽的同时。
窟窿城的犬群衝出沟渠,抵达了现场。
可任凭怪犬们同它们的主人如何嘶吼著、呜咽著、吠叫著翻遍现场每一个角落,得到的也只有满地的纸钱,以及两具千疮百孔的无头尸体。
隨后,更多的鬼使一一赶到,即便它们愤怒地把玄女坊內外翻了个底朝天,除了被迁怒的倒霉蛋,仍旧一无所获。
袭击者就像无处不在的寒雾,融入了钱唐幽寂的夜晚。
次日。
刘府收到一方木盒。
盒中有两颗丑陋狰狞的首级。
…………
新鲜的鬼脑袋掛上了墙头。
刘府內的大伙儿聚在书房商议起后续对策。
书房里立著一面屏风,绘製著城內外各个里坊的地图,边缘贴有许多小纸条,那都是从繁杂“风息”中挑捡出来可能有用的消息。
屏风前。
一向从容示人的无尘来回踱步不停。
也无怪他兴奋溢於言表,李长安辛辛苦苦出生入死才砍了三颗鬼使的脑袋,盟友们一出手,便摘下了两颗。
“今日斩一臂膀,明日除一爪牙,如此徐徐图之,定能將恶鬼尽数逐回地下。”
然而,旁边从来奸猾又胆肥的黄尾却拧紧了眉头。
“我总觉心头不安,窟窿城肆虐了几百年,真有这么好对付?要不,寻一时机,各方聚在一起商议商议,即便正主不到,遣一心腹也是好的。”
无尘闻言,立马摇头,只以为窟窿城的凶恶在黄尾心中侵淫太久。
“师兄此言万万不可!他们隱藏身份在外,才能发挥最大的作用。若非万不得已,绝不可增加半点暴露的风险。”
“无尘说得极是。”李长安认同道,“若某天大伙儿能见面互表身份,我希望是在除掉窟窿城之后。若在此之前,他们真一一进入刘府……”
黄尾也反应过来,他挠著一脸黄毛,接道:
“那形势就糟糕透顶了。”
大伙一笑而过。
却没料。
一语成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