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5章 明升暗降
崇禎皇嗣殉难,当臣子的谁都有责任。
既然你黄澍说我马士英是先帝委任的剿贼官,先帝死於贼手,我马士英有罪。
那你黄澍也是先帝委任的剿贼官,先帝的死,你黄澍就没有责任?
这是一把迴旋鏢。
打出去,打在马士英身上。
收回来,就得打在黄澍的身上。
马士英这一手,点住了黄澍的穴。
可很快,黄澍就自己解了穴。
反正大家都有罪,法不责眾。
黄澍跪倒,“臣有负先帝信任,罪责难逃。”
“可是臣还是要说。”
“北信初至南京,马阁老便挟兵自重,时至今日仍与武臣有染。”
“入朝则借兵威以胁朝臣,出朝则借皇威诈镇將。如此欺君罔上,擅弄专权,司马昭之心,路人皆知。”
马士英都无语了。
找现在的茬找不著,就开始翻旧帐了。
“臣自蒙圣上拔擢入阁之后,便专理朝政,不问兵事。”
“张本兵未至时,臣暂摄兵部事。不过两日,吕大器便言臣意图染指军权,有谋反之意。”
“自那时起,臣便卸任兵部事,何谈挟兵?”
“住口。”黄澍厉声喝斥。
“反之一字,为臣子者,岂敢出之於口!”
“马阁老今日敢於圣上面前信口直言『反』字,其眼中,何尝知有朝廷?”
“无人臣礼,可谓极矣!”
黄澍越说越激动,到最后,竟摘下乌纱帽,叩首在地。
“臣今日誓不与贼臣俱生。请皇上杀马士英以谢祖宗,並杀臣以谢马士英。”
仓场尚书张有誉觉得黄澍有些过了。
知道你黄澍背后有左良玉撑腰,也知道你黄澍是东林党干將,和马士英不对付,但你不能这么胡闹啊。
“黄御史,圣上面前岂可如此莽撞。还不復冠。”
高宏图同样觉得黄澍有些过了。
想露脸也不是这么露的。
“天子近前岂可莽撞。黄御史,还不戴上纱帽。”
不等黄澍反应,龙椅上有声音响起。
“马阁老,起身吧。”
“谢皇上。”马士英起身。
“黄御史也起来吧。”
黄澍不起,“臣奏事未完。”
“那就,”朱慈烺眼眉一立,“起来再奏。”
黄澍这才起身,停顿片刻,又说:“马士英在凤阳二年,殃民克军,赃私何啻百万。”
马士英:“臣请皇上抄没臣家,若真有百万,杀臣。”
“若无百万,请杀黄澍。”马士英也发了狠。
黄澍不依不饶,“此乃奸诈之言!”
“若抄没家產仅有九十九万,岂不是不在死罪之列?”
马士英一看,好傢伙,话还能这么说。
你这么玩,我也这么玩。
“臣总督凤阳,虽然无功,可也未尝失一城。黄澍巡按湖广,府县失陷,不知凡几。”
“荒唐!”黄澍大喝。
“可笑你马士英曾为督臣,竟然连湖广城池失陷日期都茫然不知。”
朱慈烺微微抬了一下眼皮,方向朝著司礼监掌印韩赞周站立的位置。
后者心领神会,怒声喝斥,“天威咫尺,尔等竟敢如此无状!”
“风宪官何在?还不制二人於台院?”
朱慈烺轻轻抬手,“不必如此。”
韩赞周躬身,不再多语。
朱慈烺看向二人,“一个是辅臣,一个是台臣,皆是国之柱石。今於百官面前如此大爭,实非朕之所愿。”
黄澍不依不饶,“启稟皇上,臣为台諫,自当纠察风宪。况马士英多有不轨之事。”
“献贼帐下有一偽兵部尚书名为周文江,见献贼败退湖广,便献金银美婢於马士英,以求退路。”
“马士英收取贿赂,竟委贼为官。”
一直未曾说话的湖广监军太监何志孔,此时也帮起了腔。
“启稟皇上,別的事情奴婢不敢多言,唯独周文江之事,臣確有目睹。”
“周文江原为献贼偽兵部尚书,不知是何原因,竟被马阁老任用。”
听到湖广监军太监何志孔也发了言,马士英心里暗自鬆了一口气。
自己,没事了。
司礼监掌印太监韩赞周看向何志孔,语气中带著责备。
“黄御史乃言官,纠劾官员,职责所在。”
“何公公,你是內臣,如何敢在殿內妄言!”
韩赞周的意思很明確,你何志孔是內官,竟然和外官勾搭在一起,而且还是当著满朝文武的面。
你小子,胆够肥的。
没想到何志孔振振有词。
“乱臣贼子,人人得而诛之,奴婢只是秉公直言。”
史可法默默的闭上眼睛。
完了。
你黄澍自己骂街,还可以说是直言劝諫,纠察风宪。
如今何志孔这么一画蛇添足,贏的局面也输了。
同时,史可法心里还在震惊。
连监军太监都和黄澍搞在一起,他们二人的身后,还站著寧南侯左良玉。
湖广的水,深不可测。
“好一个秉公直言。”朱慈烺语气平静。
“锦衣卫。”
话音刚落,殿外便有一人走进。
“钦差提督东司房官旗办事锦衣卫掌卫事、后军都督府署都督僉事,臣许达胤候旨。”
群臣的目光不由自主的聚集向龙椅之上。
“国难之际,秉公直言,是好事。”
“既有人弹劾,那便要查个清楚。”
“黄御史和何志孔皆言,马阁老收取贿赂,委任贼寇周文江为官。”
“下去,查个清楚。”
“臣遵旨。”许达胤毫不停留,领旨后接著走出。
“黄御史秉公直言,何志孔亦秉公直言。二人直言之事,又为一事。”
“臣,有罪。”马士英跪倒。
“有罪无罪,待锦衣卫查过之后,自然清楚。”
“马阁老,起来吧。”
“谢皇上。”
朱慈烺看向黄澍,“黄御史蒙先帝信任,拔列台臣,巡按御史。”
“今日一见,先帝果真没有看错人。”
黄澍行礼,“皇上谬讚,臣愧不敢当。”
“先帝信你,朕自然也信你。”
“陈尚书。”
礼部尚书陈子壮出列,“臣在。”
“北去祭拜先帝的使团,还没出发吧?”
皇帝这么问了,使团怎么可能会出发。
“回稟皇上,使团定於明日一早出发。”
黄澍一脸懵逼,虽然他刚来南京,不知道使团是怎么回事。
但去北京祭拜先帝这几个字,他听得真而且真。
这件事情,恐怕和自己有关。
朱慈烺点点头,“今见黄御史一身赤诚,一直纠结未定使团主使,此刻,朕终於有了人选。”
“传旨,超擢黄澍为兵部右侍郎,任使团主使。率队前往北畿,祭拜先帝。”
既然你黄澍说我马士英是先帝委任的剿贼官,先帝死於贼手,我马士英有罪。
那你黄澍也是先帝委任的剿贼官,先帝的死,你黄澍就没有责任?
这是一把迴旋鏢。
打出去,打在马士英身上。
收回来,就得打在黄澍的身上。
马士英这一手,点住了黄澍的穴。
可很快,黄澍就自己解了穴。
反正大家都有罪,法不责眾。
黄澍跪倒,“臣有负先帝信任,罪责难逃。”
“可是臣还是要说。”
“北信初至南京,马阁老便挟兵自重,时至今日仍与武臣有染。”
“入朝则借兵威以胁朝臣,出朝则借皇威诈镇將。如此欺君罔上,擅弄专权,司马昭之心,路人皆知。”
马士英都无语了。
找现在的茬找不著,就开始翻旧帐了。
“臣自蒙圣上拔擢入阁之后,便专理朝政,不问兵事。”
“张本兵未至时,臣暂摄兵部事。不过两日,吕大器便言臣意图染指军权,有谋反之意。”
“自那时起,臣便卸任兵部事,何谈挟兵?”
“住口。”黄澍厉声喝斥。
“反之一字,为臣子者,岂敢出之於口!”
“马阁老今日敢於圣上面前信口直言『反』字,其眼中,何尝知有朝廷?”
“无人臣礼,可谓极矣!”
黄澍越说越激动,到最后,竟摘下乌纱帽,叩首在地。
“臣今日誓不与贼臣俱生。请皇上杀马士英以谢祖宗,並杀臣以谢马士英。”
仓场尚书张有誉觉得黄澍有些过了。
知道你黄澍背后有左良玉撑腰,也知道你黄澍是东林党干將,和马士英不对付,但你不能这么胡闹啊。
“黄御史,圣上面前岂可如此莽撞。还不復冠。”
高宏图同样觉得黄澍有些过了。
想露脸也不是这么露的。
“天子近前岂可莽撞。黄御史,还不戴上纱帽。”
不等黄澍反应,龙椅上有声音响起。
“马阁老,起身吧。”
“谢皇上。”马士英起身。
“黄御史也起来吧。”
黄澍不起,“臣奏事未完。”
“那就,”朱慈烺眼眉一立,“起来再奏。”
黄澍这才起身,停顿片刻,又说:“马士英在凤阳二年,殃民克军,赃私何啻百万。”
马士英:“臣请皇上抄没臣家,若真有百万,杀臣。”
“若无百万,请杀黄澍。”马士英也发了狠。
黄澍不依不饶,“此乃奸诈之言!”
“若抄没家產仅有九十九万,岂不是不在死罪之列?”
马士英一看,好傢伙,话还能这么说。
你这么玩,我也这么玩。
“臣总督凤阳,虽然无功,可也未尝失一城。黄澍巡按湖广,府县失陷,不知凡几。”
“荒唐!”黄澍大喝。
“可笑你马士英曾为督臣,竟然连湖广城池失陷日期都茫然不知。”
朱慈烺微微抬了一下眼皮,方向朝著司礼监掌印韩赞周站立的位置。
后者心领神会,怒声喝斥,“天威咫尺,尔等竟敢如此无状!”
“风宪官何在?还不制二人於台院?”
朱慈烺轻轻抬手,“不必如此。”
韩赞周躬身,不再多语。
朱慈烺看向二人,“一个是辅臣,一个是台臣,皆是国之柱石。今於百官面前如此大爭,实非朕之所愿。”
黄澍不依不饶,“启稟皇上,臣为台諫,自当纠察风宪。况马士英多有不轨之事。”
“献贼帐下有一偽兵部尚书名为周文江,见献贼败退湖广,便献金银美婢於马士英,以求退路。”
“马士英收取贿赂,竟委贼为官。”
一直未曾说话的湖广监军太监何志孔,此时也帮起了腔。
“启稟皇上,別的事情奴婢不敢多言,唯独周文江之事,臣確有目睹。”
“周文江原为献贼偽兵部尚书,不知是何原因,竟被马阁老任用。”
听到湖广监军太监何志孔也发了言,马士英心里暗自鬆了一口气。
自己,没事了。
司礼监掌印太监韩赞周看向何志孔,语气中带著责备。
“黄御史乃言官,纠劾官员,职责所在。”
“何公公,你是內臣,如何敢在殿內妄言!”
韩赞周的意思很明確,你何志孔是內官,竟然和外官勾搭在一起,而且还是当著满朝文武的面。
你小子,胆够肥的。
没想到何志孔振振有词。
“乱臣贼子,人人得而诛之,奴婢只是秉公直言。”
史可法默默的闭上眼睛。
完了。
你黄澍自己骂街,还可以说是直言劝諫,纠察风宪。
如今何志孔这么一画蛇添足,贏的局面也输了。
同时,史可法心里还在震惊。
连监军太监都和黄澍搞在一起,他们二人的身后,还站著寧南侯左良玉。
湖广的水,深不可测。
“好一个秉公直言。”朱慈烺语气平静。
“锦衣卫。”
话音刚落,殿外便有一人走进。
“钦差提督东司房官旗办事锦衣卫掌卫事、后军都督府署都督僉事,臣许达胤候旨。”
群臣的目光不由自主的聚集向龙椅之上。
“国难之际,秉公直言,是好事。”
“既有人弹劾,那便要查个清楚。”
“黄御史和何志孔皆言,马阁老收取贿赂,委任贼寇周文江为官。”
“下去,查个清楚。”
“臣遵旨。”许达胤毫不停留,领旨后接著走出。
“黄御史秉公直言,何志孔亦秉公直言。二人直言之事,又为一事。”
“臣,有罪。”马士英跪倒。
“有罪无罪,待锦衣卫查过之后,自然清楚。”
“马阁老,起来吧。”
“谢皇上。”
朱慈烺看向黄澍,“黄御史蒙先帝信任,拔列台臣,巡按御史。”
“今日一见,先帝果真没有看错人。”
黄澍行礼,“皇上谬讚,臣愧不敢当。”
“先帝信你,朕自然也信你。”
“陈尚书。”
礼部尚书陈子壮出列,“臣在。”
“北去祭拜先帝的使团,还没出发吧?”
皇帝这么问了,使团怎么可能会出发。
“回稟皇上,使团定於明日一早出发。”
黄澍一脸懵逼,虽然他刚来南京,不知道使团是怎么回事。
但去北京祭拜先帝这几个字,他听得真而且真。
这件事情,恐怕和自己有关。
朱慈烺点点头,“今见黄御史一身赤诚,一直纠结未定使团主使,此刻,朕终於有了人选。”
“传旨,超擢黄澍为兵部右侍郎,任使团主使。率队前往北畿,祭拜先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