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4章 镜中
    左等右等,沈砚终於等到了他的匯款。
    5944元啊,又是一笔巨款,拿到这笔钱,沈砚又是名副其实的万元户了。
    取出这笔钱后,沈砚直接给徐枫打了电话过去。
    “嘟嘟。”
    很快,对面就传来了徐枫的声音。
    “喂,你好。”
    “徐枫,是我,沈砚。”
    “啊!是你啊!”徐枫语露惊喜。
    “没想到你会接,以为你在上课呢。”
    “今天早上没课,你打电话来啥事?不会是就想和我寒暄的吧?”
    沈砚一笑:“嘿,打电话找你聊聊不行?”
    “行行行,和你这个大作家聊天,我乐意之至。”
    沈砚又一笑:“算了,打电话聊天有点费钱,先说事,等见面了聊,那时候不要钱。”
    徐枫笑道:“你都万元户了,还怕这点电话钱?好了好了,你说吧,啥事。
    沈砚就把他想开一个图书室的计划以及想麻烦徐枫等人帮他採购书籍的想法说了。
    徐枫一口答应:“这是好事啊。难为你肯这么多时间和钱来做这事,真不愧是大作家,这胸怀真不是一般人能有的。”
    徐枫是真的很佩服沈砚这样的人。
    “我这边给你先匯一千五过来,你儘量买。”沈砚把他想要的书籍的种类什么的都说了。
    “好的,你信我,我也不多说什么了,我先去给你搜集,能买多少算多少。”
    “辛苦了。”
    “就是有个不情之请。”徐枫笑了笑说。
    “你说。”
    “那个图书室开业时,是否也能来凑热闹?”
    “你要不嫌远的话,就来吧。”
    “那就一言为定了。”
    “一言为定。”
    掛了电话后,沈砚给徐枫匯了一千五过去,加上之前的一千多,沈砚现在就还有五千五百多。
    沈砚又存了三千块钱的一年定期,把邮局局长赵小波乐得嘴巴都合不拢,没想到年底还能增加一笔业务。
    剩下的两千五,沈砚就隨身带著了。
    他钱的速度他知道,免得来回取钱麻烦,
    在沈砚等著徐枫搜集书籍的时候,1984年第1期《收穫》上市了。
    扉页,就是沈砚的诗作一一《镜中》。
    吴强他们已经吃到了石见的甜头,所以在封面上,大大咧咧,毫不羞惭地写著一一石见诗作首发,小说天才的跨界之作。
    老康还说:“这样会不会太过了,毕竟我们是个严肃期刊。”
    吴强笑了笑:“两个选择,一个是保持严肃,但你这月的奖金少很多,二是活泼一点,你这月的奖金多很多。”
    老康面如便秘:“当我没说,你们想怎么活泼就怎么活泼吧。”
    於是这期期刊就这样面世了。
    许清寧现在养成了每期《收穫》来了,她都要看看,谁说得准沈砚有没有悄悄发布一部作品呢。
    虽然沈砚在来信中並没有说他正在写的小说要发表,但许清寧还是被新上市的《收穫》吸引了。
    拿到手里一看,封面上的两行字把她看得的。
    他文什么时候开始写诗了呢?
    许清寧眉头一,翻开看起来。
    《镜中》?
    只要想起一生中后悔的事梅便落满了南山第一句,就击中了许清寧的心坎,她愣愣地站在那里,抬头一看,好像看到梅真的落了下来一种美,空灵,悵然等混杂情绪包裹著她,虽然她不太懂诗,但是她却深深被这首诗吸引了。
    她想起了她和沈砚一起去大坪山上看茶林的事情,想起了她和沈砚明年要一起去看茶的约定。
    想起这些时,她的心就变得无限柔软。
    与此同时,许清淑和她的同学们也在看这期《收穫》。
    “清淑,你姐夫还会写诗啊?”
    “我不知道啊。”
    “啊!写得这么好。果然是天才。”
    “还有北岛,顾成,舒亭的推荐呢。”
    许清淑赶忙拿过来一看,一下子也沉浸在这首歌的诗意之中。
    然后许清淑看到,她的同学们,都把这首诗默默地抄在了笔记本里。
    在不远处的办公室內,吴月梅和蔡雪艷也被这首诗美到了,半天都说不出话来。
    她们都不读诗的,却get到了这首诗的美,对她们来说还是破天荒的第一次。
    这沈砚,到底还有多少我们不知道的才华,
    在筑城,徐枫和老庄正在帮沈砚搜集书,新华书店去看了,买了五六百本,但是农牧渔林方面的书籍却少,所以他们联繫了在农科院的一个朋友,说是那里有一批旧书要处理,他们就骑著自行车去挑了。
    路过一个报刊亭时,他们听到老板在吆喝。
    “新《收穫》喉,石见新作唉!”
    擦!
    两个人不约而同捏下了剎车,直接来了个急剎。
    石见怎么又有新作啦?
    这人怎么这么多灵感?
    说话间,徐枫就买了一本新《收穫》。
    “石见写诗了?”
    “真的假的?”老庄心里一咯瞪,这傢伙又来抢饭碗了。
    徐枫没有回答,直接就看了起来,看完后石化在了那里。
    “说句话啊?写得如何?他小说写得好,我知道,我就不信他写诗也写得好!”
    老庄从石化的徐枫手里拿过新《收穫》,先看封面,皱了皱眉,接著打开。
    於是,也石化了。
    “你们两个咋回事,別挡道啊。”
    过来一个人买新《收穫》。
    两个人失神地挪开了一点位置。
    “石见又有新作啦?什么新作?”
    显然这人和老板熟悉,应该是老顾客。
    “是一首诗。”
    “小说家去写诗?不要太不靠谱,人不能有了名气后什么都去干吧,这样反而砸自己的招牌。”
    此人一脸惋惜的样子,因为他是个资深文学爱好者,见过不少小说家为了彰显自己才华的全面性,跟著风头去写诗,然后被嘲笑得体无完肤。
    他很喜欢石见的作品,他可不想石见也走这条老路。
    交了钱后,他拿到了新《收穫》,他是抱著“你看吧我就说会这样”的心理打开的。
    但是一看,又石化了。
    愣在那里不作声。
    半天后,三个人才各自去千自己的事情了。
    嘴里都在喃喃自语。
    只要想起一生中后悔的事梅便落满了南山要走到农科院了,老庄才说:“我现在是彻底服了这个石见了,一首诗,就足以横扫诗坛。”
    徐枫只是轻轻嘆息了一声。
    这一声嘆息不是嫉妒,也不是羡慕,而是一种很复杂的情绪,复杂到连徐枫自己也说不清楚。

章节目录

1983我的文豪时代所有内容均来自互联网,PO18脸红心跳只为原作者佚名的小说进行宣传。欢迎各位书友支持佚名并收藏1983我的文豪时代最新章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