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4章 谁发明的族谱
第九日的晨钟。
撞在洛阳死寂的天空上。
殿內,高烛燃至尽头。
烛泪堆积如惨白的小丘,又被新的蜡油覆盖。
女帝白行简端坐於龙椅上,幽幽地看向堂下的文武百官。
“陛下!”
一声苍老的声音,打破了殿中的死寂。
宰相崔衍颤巍巍地出列,深深跪伏下去。
“镇南军大败,各州援军音讯断绝,东都已成孤岛。”
兵部尚书高甲,这位以刚烈闻名的老將。
如同被点燃的火药桶,猛地一步踏前。
“崔相此言。”
“是要乱我军心,摧折陛下心志吗!”
“只要陛下坐镇洛阳一日,这东都便是神州不坠之砥柱。”
“城外宵小,不过乌合之眾!”
他猛地抱拳高举,声若洪钟。
“臣,愿率麾下残兵,死守宫城。”
“纵使身化齏粉,魂飞魄散。”
“亦要让天下人知晓,大虞天威,寧折不弯。”
他的话掷地有声,砸在空旷的大殿里。
几个同样披甲的將领,下意识地挺直了脊背。
就在这令人窒息的时候。
一个清朗,甚至带著几分少年气的嗓音。
突兀地响起。
“陛下!”
群臣愕然抬头,目光聚焦处。
一个年轻的身影越眾而出。
侍郎孔静之。
他身姿挺拔,青色官袍纤尘不染。
动作流畅而恭谨地行了大礼,姿態无可挑剔。
“臣孔静之,斗胆进言。”
“高尚书忠勇无双,气冲霄汉,臣等感佩莫名。”
“然......”
他微微一顿,声音放得更加恳切。
“然情势至此,已非一腔孤勇可挽。”
“陆沉舟四路大军围困东都,势如破竹。”
“將士虽勇,若强行死战,玉石俱焚。”
“可彰陛下气节,令天下动容......”
“可陛下身后,宗庙何存?满城生灵何罪?”
“陛下乃万民之母,岂忍见宫闕倾颓,臣以为......”
他再次深深叩首,额头触地。
“当此危局,陛下宜存社稷之元气,保黎庶之性命。”
“臣请陛下,颁下降表。”
“以陛下之尊,暂忍一时之屈。”
“陆沉舟所求,无非名位疆土。”
“陛下允之,则可保宗庙不毁。洛阳百万生灵,亦得生机。”
“断臂求生,以待天时。”
降表二字,如同一道惊雷。
狠狠劈在太极殿的穹顶之下。
满殿死寂瞬间被打破,爆发出压抑不住的惊呼和抽气声。
无数道目光闪过。
惊骇、愤怒、鄙夷、绝望。
甚至还有一丝隱秘的期盼。
“孔静之!!”
高甲的怒吼几乎撕裂了自己的喉咙。
目眥欲裂,双拳紧握,甲叶因狂怒而剧烈碰撞,发出刺耳的刮擦声。
“你这贪生怕死、摇尾乞怜的腐儒!”
“竟敢在陛下御前,口吐此等大逆不道。”
“辱没国格的乱臣贼子!”
“老夫今日便以这殿上金砖,洗你这无耻小人!”
他作势欲扑,却被身旁几个眼疾手快的武將死死拉住。
殿內瞬间乱作一团。
女帝白行简,依旧端坐如塑像。
只有那搭在冰冷鎏金龙的宽大袖袍之下。
指甲嵌入手中丝丝泛红。
不知过了多久。
一个低沉沙哑,带著无尽疲惫。
却依旧维持著最后一丝威仪的女声,终於从龙椅上响起。
“退朝。”
没有决断,没有斥责。
甚至没有一丝情绪的波澜。
群臣愕然,面面相覷。
高甲死死瞪著孔静之,最终被同僚半拖半拽地拉走。
崔衍深深望了一眼御座,颤巍巍地被內侍搀扶起身离开。
孔静之面色如常,仿佛刚才那番惊世骇俗的言论並非出自他口。
他只是平静地再次叩首,然后隨著人流,无声地退出了太极殿。
纷乱的脚步声。
压抑的嘆息声。
甲冑的摩擦声渐渐远去。
御园內的烛火。
熄灭了几盏,又亮了几盏。
白行简坐在迴廊之中。
木訥地望著水里的鱼儿,不知道在想些什么。
內侍总管黄平,一个同样鬚髮皆白的老宦官。
这位从小看著她长大的老者。
如同一道沉默的影子,无声地侍立在她的身旁。
布满皱纹的脸上没有任何表情。
只有那双阅尽沧桑双眼,小心翼翼地关注著白行简的动静。
她闭上眼,深深吸了一口气。
“陛下?”
黄平的声音带著试探和忧虑,如同游丝般飘来。
白行简没有回应,她只是抬起手。
用力揉按著自己突突直跳的太阳穴。
头痛欲裂,仿佛有无数根烧红的钢针在里面搅动。
“黄伯,你说,我真的要投降吗?”
老官宦摇了摇头。
“陛下自有决断,老奴不敢妄言。”
白行简冷笑了一声,自顾自的说道。
“从我出生,所有人都当我是天命之女。”
“父亲为了復国大业损神熬心,爷爷为了此事鬱鬱而终。”
“三十年来,多少將士战死沙场,夜枕青山。”
她似在自言自语,又似乎在对人发泄。
“我嫁给陈仙之,夺走了他的兵权。”
“败裴焕,收山南。进洛阳,败南阳。”
“我终於如愿復国了,发现接踵而来的事情越来越多。”
“朝廷內忧外患,世家与我离心离德。”
“降表?”
白行简冷笑了一声。
“別以为不知道,他们早就想和陆沉舟暗通曲款。”
“与今夜子时,举火为號,里应外合。”
“崔家、孔家、王家、韩家......”
说著,白行简摘下了头顶上的冠冕,细细打量了一番。
“似乎,这玩意也不怎么好看啊。”
“我就是为了这么一个玩意而活的吗?”
老宦官察觉到白行简情绪的波动,不免开口询问。
“陛下,老奴护送你从密道出宫吧。”
“只要回到了剑南,我们再也不想什么劳什子復国之事。”
这么多年,黄平早已经把白行简当作女儿看待。
为了早就灭亡的一个朝代。
歷经了数代的人力,物力,財力.....
所有的压力都来到了她的身上。
他已经记不清,她那天真无邪的笑容,是在何时消失不见。
殿外,一阵急促而刻意压低的脚步声由远及近。
“陛下,叛军入城了!”
黄平的脸瞬间褪尽血色,惨白如纸。
他猛地抬头,眼中是骇然欲绝的惊恐。
“陛下,宫中还有些许人手,老奴....”
白行简的手停在半空中。
她没有看黄平,目光依旧盯在那象徵著皇权的宫殿上。
声音平静得没有一丝涟漪。
“降吧。”
“我也累了。”
时间仿佛在这一刻彻底停滯。
她的目光,穿透了冲天的火光。
穿透了厚重的宫墙,遥遥投向殿外。
似乎看了小时候那个无忧无虑的自己。
宣德二年,七月初七。
復国两年的大虞,宣布灭亡。
自此,陆沉舟掌握了大明半个疆域。
纵观歷朝歷代,仅有他一人,拥有如此版图的诸侯。
次日,正午。
海东青飞过洛阳的上空。
熔金的眸子里倒映著昨晚的尸山血海。
那两扇曾经只会在帝王出巡或大典时才会开启的大门。
此刻正以一种极不情愿的姿態被粗暴地推开。
门洞之內,幽深得如同通往冥府的甬道。
吞噬著光线,也吞噬著那个王朝最后一点残存的光影。
门洞的黑暗中,缓缓走出一行人。
为首的,正是前朝的末代皇帝,白行简。
她身上那件本该是明黄色的龙袍。
此刻却换成了一身素净得近乎刺眼的白色单衣。
他双手高捧著一卷明黄色的帛书。
身后稀稀拉拉地跟著朝中的文武百官。
陆沉舟再一次出现在了承天门。
这次,他没有下马。
而是骑在马上居高临下地扫视眾人。
目光停在为首的白色衣袍之上。
“罪....”
没等她说话,陆沉舟就抬手打断。
“白行简,久仰大名。”
说著便伸出了自己的右手。
这是他们第一次见面。
上一次在虓关本想看看这位奇女子。
无奈对方跑得太快。
文武百官不解,白行简更是摸不著头脑。
陆沉舟笑著解释。
“我们老家的习俗。”
“遇到好朋友都会握手。”
白行简不明所以。
但败军之將,岂敢拒绝。
两人握手,一触即分。
趁著陆沉舟的目光在其他人身上的时候。
白行简才敢抬头打量他。
听人说,他十九岁起兵。
仅仅十七年的时间。
就统一了关陇、草原、渤海、高句丽、新罗、吐蕃、项党。
古往今来的帝王。
比他年轻的,没有如此功绩。
有此功绩的,版图没有比他庞大。
“拜见,陆將军。”
白行简知道陆沉舟现在还是以將军自居。
“此乃降表,望將军过目。”
陆沉舟眯著眼睛打量了一番。
“谁写得降表?”
字跡不错啊,以后可以大用。
旁边的孔静之,恭谨地行了一礼。
“是微臣写的。”
“你叫什么名字?”
“微臣孔静之。”
陆沉舟微微頷首,原来是这样啊。
有点意思。
“朝中大臣,世家族谱何在?”
户部尚书拱手出列,指著一处陈列的书籍说道。
“回稟將军,都在此地了。”
陆沉舟走了过去,隨手捡起一本翻阅。
这可是好玩意。
“全部的都在这里了?”
面对陆沉舟的追问。
户部尚书不明所以,但还是点了点头。
“將军放心,绝无遗漏。”
陆沉舟咧嘴一笑:“很好。”
户部尚书以为自己获得了欢心,也摆出了一个諂媚的表情。
可,陆沉舟接下来的一句话。
让在场的所有人,全部愣在原地。
“赵云,通知黑甲军进城。”
“就按照这些族谱,全部杀了。”
“对了,王家和崔家,先不动。”
赵云拱手行礼。
“末將领命!”
空地之上哀求和呜咽络绎不绝。
“將军饶命啊!”
“只要將军饶我一命。”
“我氏族愿献出所有田產、钱帛、典籍!”
“只求將军留我氏族一丝血脉!”
“將军!开恩啊!”
无数人挣扎著想要给他磕头,但是被黑甲士兵全部押住。
“田產?钱帛?”
陆沉舟的嘴角微微向上勾起。
“杀了你们不都是我的?”
他放声大笑,仿佛这只是微不足道的小事。
“魔鬼!”
“陆沉舟,你不得好死!”
话音刚落,他们就被黑甲士兵抹了脖子。
“诸位,继续骂,要不然以后没机会咯!”
一时间,东都洛阳,血流成河。
白行简体若筛糠冷汗直流。
双眼紧紧盯著陆沉舟,她希望这只是一个幻觉。
可那些殷红血跡刺痛著双眼,她让不得不相信眼前的真实。
“你疯了?”
“你知不知道这样会发生什么!”
“天下会大乱的!”
陆沉舟没说话,翻身上马,往內城走去。
撞在洛阳死寂的天空上。
殿內,高烛燃至尽头。
烛泪堆积如惨白的小丘,又被新的蜡油覆盖。
女帝白行简端坐於龙椅上,幽幽地看向堂下的文武百官。
“陛下!”
一声苍老的声音,打破了殿中的死寂。
宰相崔衍颤巍巍地出列,深深跪伏下去。
“镇南军大败,各州援军音讯断绝,东都已成孤岛。”
兵部尚书高甲,这位以刚烈闻名的老將。
如同被点燃的火药桶,猛地一步踏前。
“崔相此言。”
“是要乱我军心,摧折陛下心志吗!”
“只要陛下坐镇洛阳一日,这东都便是神州不坠之砥柱。”
“城外宵小,不过乌合之眾!”
他猛地抱拳高举,声若洪钟。
“臣,愿率麾下残兵,死守宫城。”
“纵使身化齏粉,魂飞魄散。”
“亦要让天下人知晓,大虞天威,寧折不弯。”
他的话掷地有声,砸在空旷的大殿里。
几个同样披甲的將领,下意识地挺直了脊背。
就在这令人窒息的时候。
一个清朗,甚至带著几分少年气的嗓音。
突兀地响起。
“陛下!”
群臣愕然抬头,目光聚焦处。
一个年轻的身影越眾而出。
侍郎孔静之。
他身姿挺拔,青色官袍纤尘不染。
动作流畅而恭谨地行了大礼,姿態无可挑剔。
“臣孔静之,斗胆进言。”
“高尚书忠勇无双,气冲霄汉,臣等感佩莫名。”
“然......”
他微微一顿,声音放得更加恳切。
“然情势至此,已非一腔孤勇可挽。”
“陆沉舟四路大军围困东都,势如破竹。”
“將士虽勇,若强行死战,玉石俱焚。”
“可彰陛下气节,令天下动容......”
“可陛下身后,宗庙何存?满城生灵何罪?”
“陛下乃万民之母,岂忍见宫闕倾颓,臣以为......”
他再次深深叩首,额头触地。
“当此危局,陛下宜存社稷之元气,保黎庶之性命。”
“臣请陛下,颁下降表。”
“以陛下之尊,暂忍一时之屈。”
“陆沉舟所求,无非名位疆土。”
“陛下允之,则可保宗庙不毁。洛阳百万生灵,亦得生机。”
“断臂求生,以待天时。”
降表二字,如同一道惊雷。
狠狠劈在太极殿的穹顶之下。
满殿死寂瞬间被打破,爆发出压抑不住的惊呼和抽气声。
无数道目光闪过。
惊骇、愤怒、鄙夷、绝望。
甚至还有一丝隱秘的期盼。
“孔静之!!”
高甲的怒吼几乎撕裂了自己的喉咙。
目眥欲裂,双拳紧握,甲叶因狂怒而剧烈碰撞,发出刺耳的刮擦声。
“你这贪生怕死、摇尾乞怜的腐儒!”
“竟敢在陛下御前,口吐此等大逆不道。”
“辱没国格的乱臣贼子!”
“老夫今日便以这殿上金砖,洗你这无耻小人!”
他作势欲扑,却被身旁几个眼疾手快的武將死死拉住。
殿內瞬间乱作一团。
女帝白行简,依旧端坐如塑像。
只有那搭在冰冷鎏金龙的宽大袖袍之下。
指甲嵌入手中丝丝泛红。
不知过了多久。
一个低沉沙哑,带著无尽疲惫。
却依旧维持著最后一丝威仪的女声,终於从龙椅上响起。
“退朝。”
没有决断,没有斥责。
甚至没有一丝情绪的波澜。
群臣愕然,面面相覷。
高甲死死瞪著孔静之,最终被同僚半拖半拽地拉走。
崔衍深深望了一眼御座,颤巍巍地被內侍搀扶起身离开。
孔静之面色如常,仿佛刚才那番惊世骇俗的言论並非出自他口。
他只是平静地再次叩首,然后隨著人流,无声地退出了太极殿。
纷乱的脚步声。
压抑的嘆息声。
甲冑的摩擦声渐渐远去。
御园內的烛火。
熄灭了几盏,又亮了几盏。
白行简坐在迴廊之中。
木訥地望著水里的鱼儿,不知道在想些什么。
內侍总管黄平,一个同样鬚髮皆白的老宦官。
这位从小看著她长大的老者。
如同一道沉默的影子,无声地侍立在她的身旁。
布满皱纹的脸上没有任何表情。
只有那双阅尽沧桑双眼,小心翼翼地关注著白行简的动静。
她闭上眼,深深吸了一口气。
“陛下?”
黄平的声音带著试探和忧虑,如同游丝般飘来。
白行简没有回应,她只是抬起手。
用力揉按著自己突突直跳的太阳穴。
头痛欲裂,仿佛有无数根烧红的钢针在里面搅动。
“黄伯,你说,我真的要投降吗?”
老官宦摇了摇头。
“陛下自有决断,老奴不敢妄言。”
白行简冷笑了一声,自顾自的说道。
“从我出生,所有人都当我是天命之女。”
“父亲为了復国大业损神熬心,爷爷为了此事鬱鬱而终。”
“三十年来,多少將士战死沙场,夜枕青山。”
她似在自言自语,又似乎在对人发泄。
“我嫁给陈仙之,夺走了他的兵权。”
“败裴焕,收山南。进洛阳,败南阳。”
“我终於如愿復国了,发现接踵而来的事情越来越多。”
“朝廷內忧外患,世家与我离心离德。”
“降表?”
白行简冷笑了一声。
“別以为不知道,他们早就想和陆沉舟暗通曲款。”
“与今夜子时,举火为號,里应外合。”
“崔家、孔家、王家、韩家......”
说著,白行简摘下了头顶上的冠冕,细细打量了一番。
“似乎,这玩意也不怎么好看啊。”
“我就是为了这么一个玩意而活的吗?”
老宦官察觉到白行简情绪的波动,不免开口询问。
“陛下,老奴护送你从密道出宫吧。”
“只要回到了剑南,我们再也不想什么劳什子復国之事。”
这么多年,黄平早已经把白行简当作女儿看待。
为了早就灭亡的一个朝代。
歷经了数代的人力,物力,財力.....
所有的压力都来到了她的身上。
他已经记不清,她那天真无邪的笑容,是在何时消失不见。
殿外,一阵急促而刻意压低的脚步声由远及近。
“陛下,叛军入城了!”
黄平的脸瞬间褪尽血色,惨白如纸。
他猛地抬头,眼中是骇然欲绝的惊恐。
“陛下,宫中还有些许人手,老奴....”
白行简的手停在半空中。
她没有看黄平,目光依旧盯在那象徵著皇权的宫殿上。
声音平静得没有一丝涟漪。
“降吧。”
“我也累了。”
时间仿佛在这一刻彻底停滯。
她的目光,穿透了冲天的火光。
穿透了厚重的宫墙,遥遥投向殿外。
似乎看了小时候那个无忧无虑的自己。
宣德二年,七月初七。
復国两年的大虞,宣布灭亡。
自此,陆沉舟掌握了大明半个疆域。
纵观歷朝歷代,仅有他一人,拥有如此版图的诸侯。
次日,正午。
海东青飞过洛阳的上空。
熔金的眸子里倒映著昨晚的尸山血海。
那两扇曾经只会在帝王出巡或大典时才会开启的大门。
此刻正以一种极不情愿的姿態被粗暴地推开。
门洞之內,幽深得如同通往冥府的甬道。
吞噬著光线,也吞噬著那个王朝最后一点残存的光影。
门洞的黑暗中,缓缓走出一行人。
为首的,正是前朝的末代皇帝,白行简。
她身上那件本该是明黄色的龙袍。
此刻却换成了一身素净得近乎刺眼的白色单衣。
他双手高捧著一卷明黄色的帛书。
身后稀稀拉拉地跟著朝中的文武百官。
陆沉舟再一次出现在了承天门。
这次,他没有下马。
而是骑在马上居高临下地扫视眾人。
目光停在为首的白色衣袍之上。
“罪....”
没等她说话,陆沉舟就抬手打断。
“白行简,久仰大名。”
说著便伸出了自己的右手。
这是他们第一次见面。
上一次在虓关本想看看这位奇女子。
无奈对方跑得太快。
文武百官不解,白行简更是摸不著头脑。
陆沉舟笑著解释。
“我们老家的习俗。”
“遇到好朋友都会握手。”
白行简不明所以。
但败军之將,岂敢拒绝。
两人握手,一触即分。
趁著陆沉舟的目光在其他人身上的时候。
白行简才敢抬头打量他。
听人说,他十九岁起兵。
仅仅十七年的时间。
就统一了关陇、草原、渤海、高句丽、新罗、吐蕃、项党。
古往今来的帝王。
比他年轻的,没有如此功绩。
有此功绩的,版图没有比他庞大。
“拜见,陆將军。”
白行简知道陆沉舟现在还是以將军自居。
“此乃降表,望將军过目。”
陆沉舟眯著眼睛打量了一番。
“谁写得降表?”
字跡不错啊,以后可以大用。
旁边的孔静之,恭谨地行了一礼。
“是微臣写的。”
“你叫什么名字?”
“微臣孔静之。”
陆沉舟微微頷首,原来是这样啊。
有点意思。
“朝中大臣,世家族谱何在?”
户部尚书拱手出列,指著一处陈列的书籍说道。
“回稟將军,都在此地了。”
陆沉舟走了过去,隨手捡起一本翻阅。
这可是好玩意。
“全部的都在这里了?”
面对陆沉舟的追问。
户部尚书不明所以,但还是点了点头。
“將军放心,绝无遗漏。”
陆沉舟咧嘴一笑:“很好。”
户部尚书以为自己获得了欢心,也摆出了一个諂媚的表情。
可,陆沉舟接下来的一句话。
让在场的所有人,全部愣在原地。
“赵云,通知黑甲军进城。”
“就按照这些族谱,全部杀了。”
“对了,王家和崔家,先不动。”
赵云拱手行礼。
“末將领命!”
空地之上哀求和呜咽络绎不绝。
“將军饶命啊!”
“只要將军饶我一命。”
“我氏族愿献出所有田產、钱帛、典籍!”
“只求將军留我氏族一丝血脉!”
“將军!开恩啊!”
无数人挣扎著想要给他磕头,但是被黑甲士兵全部押住。
“田產?钱帛?”
陆沉舟的嘴角微微向上勾起。
“杀了你们不都是我的?”
他放声大笑,仿佛这只是微不足道的小事。
“魔鬼!”
“陆沉舟,你不得好死!”
话音刚落,他们就被黑甲士兵抹了脖子。
“诸位,继续骂,要不然以后没机会咯!”
一时间,东都洛阳,血流成河。
白行简体若筛糠冷汗直流。
双眼紧紧盯著陆沉舟,她希望这只是一个幻觉。
可那些殷红血跡刺痛著双眼,她让不得不相信眼前的真实。
“你疯了?”
“你知不知道这样会发生什么!”
“天下会大乱的!”
陆沉舟没说话,翻身上马,往內城走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