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將军!”
    一声低沉急促的呼唤自身后传来。
    带著一丝不易察觉的焦急。
    “洛阳来人了。”
    “河东回报,看旗號是钦差大臣。”
    “钦差?”
    陆沉舟眉梢微微一动。
    脸上却並无太多意外之色。
    关陇这几年的剧变。
    像投入死水潭的巨石,涟漪迟早会盪到洛阳。
    小皇帝宋符潼关失利,河东失守。
    加上剑南道白行简捲土重来。
    如今洛阳是水深火热。
    年末,宋符又派人前来和谈。
    官復原职不说,话里话外前倨后恭。
    思之令人发笑。
    面对他两面三刀的拉拢。
    陆沉舟懒得搭理。
    既不回復,也不表明意图。
    “知道了,什么排场?
    他目光掠过杨燕身后那片生机勃勃的土地,语气平静无波。
    杨燕的声音更沉了些。
    “排场不小。”
    “按制护卫亲兵三百。”
    “前导仪仗齐备,鸣锣开道,看样子是有备而来。”
    他顿了顿:“是否要先行知会幽灵小队,做些准备?”
    “不必。”
    陆沉舟开口,声音不高。
    却带著一种磐石般的篤定。
    “我们该干什么,还干什么。”
    “传令下去,府衙照常理事。”
    “该收粮的收粮,该修渠的修渠。”
    杨燕看著他平静而坚定的侧脸,深深吸了口气。
    抱拳沉声应道。
    “是!將军!”
    晌午时分。
    长安內城,將军府邸。
    所有官职都是由王云裳亲自策划。
    借鑑了朝廷的三省六部制度。
    又与陆沉舟商议之后,创建了三司六部。
    类似中央集权,但侧重在关陇以及草原的管理。
    【长安人民镇府司】
    (河蟹神兽)
    贾三任人民镇府司正。
    总揽长安全局事务,协调各衙门,维护稳定。
    其下:吏、户、礼、刑、工,五部尚书。
    由百姓自发投票选举担任,五年轮换。
    【明镜司】
    赵红缨担任司正。
    由原来的治安局改名而来。
    恪守:三尺之律,太平之道。
    其下:
    (都察院)
    监察弹劾所有文武官员的失职违法,巡视各部各省的吏治、民生、司法。
    (通政院)
    沟通上下。接收各衙门、各省及地方官员的奏章。
    (大理寺)
    最高审判覆核,覆审长安刑部、確保律法適用准確。
    与刑部、都察院合称。
    三法司,共同审理重大案件。
    【兵马司】
    军事最高之权,自然是陆沉舟牢牢把控。
    其下五军都督府,陈服担任。
    管理长安卫所军籍、军官、训练。
    (长安总兵府),刘五担任。
    负责军事防御、作战、调度卫所兵马。
    (长安卫指挥使司),赵云担任。
    守卫、巡逻、治安弹压。
    (长安都指挥使司),王豹担任。
    城中所有卫所军务、屯田、训练、城池防务。
    其余將领按部就班,原封不动。
    “如今城中劳工日渐增加,我的想法是打通草原的铁路。”
    陈服看著在场眾人,说出了自己的想法。
    没人比他更懂草原的带来的隱患。
    陆沉舟翻阅著修建进度,劳工人数確实庞大。
    巨大的消费带动了各行各业的经济。
    习惯了大鱼大肉的日子。
    回去吃糠咽菜,那不是没苦硬吃吗?
    长安城的物价虽然便宜,但是谁不想过好日子住好房子。
    贷款买房了解一下?
    为了长安的繁荣,还是苦一苦城中的百姓吧。
    要说起来,陆沉舟都算有良心的了。
    “城中的修缮人手尚且足够,通往洛阳的工程也在饱和。”
    贾三沉思了一番,开口道。
    “不如让四郎带回来的奴隶,去修建草原的铁路如何?”
    这个想法陆沉舟原本就有。
    如今有人提起来。
    既不用背负骂名,他自然同意。
    计划是贾三提的,跟我陆沉舟有什么关係。
    提议全票通过,开始下一项议事。
    驻守河东的秦荣率先开口。
    “这段日子,朝中屡派使者,前来拉拢。”
    “我们下一步是不是要推进战线,往洛阳一带驻扎?”
    要说没人投靠朝廷不现实。
    已经发生了不少例子,均被高官厚禄吸引。
    直到他们到了洛阳才发现。
    这里竟然还比不上庆阳的繁华。
    连最爱的夜宵烧烤都没有。
    后悔的肠子都青了。
    镇守剑门关的陈大山接过话茬。
    “白行简与郑伏龙於南阳交战。”
    “这段时间以来夺下了不少城池,各地的起义纷纷再次响应。”
    “依我看,是时候攻打洛阳了。”
    眾人纷纷响应。
    臥榻之侧,岂容他人鼾睡。
    宋符这个势力虽然不强。
    但是他在名义上噁心你啊。
    “不行。”
    说话的是王云裳,在场之中只有她一位女性。
    “夫君是他的结拜兄弟。”
    “如此攻打洛阳,名不正言不顺。”
    “你们让史官如何记载?”
    “明太祖虽然也是造反起家,但接受了大虞皇帝的禪位继承。”
    “正统上属於合法统治。”
    陆沉舟才不在意这个。
    什么叛军。
    谁输了谁才是叛军。
    阿西!
    部队,立正。
    向宋符卡卡阁下敬礼!
    忠橙!
    ——全小將。
    但是王云裳固有思维可不是如此。
    “如今剑南大军,士气正盛。”
    她缓缓开口道。
    “击败郑伏龙的先锋大军,只是时间问题。”
    “加上我们暗地里派去粮商支持。”
    “白行简意图拿下洛阳的想法日渐严重。”
    “我有上中下三策,第一计,哭陈困境,请旨守关。”
    王云裳如实说来。
    “我已派八百里加急密奏,边关流寇骤起。”
    “恐其与逆贼勾结成掎角之势,黑甲军故退兵收关。”
    贾三:“夫人的意思是,我们派人装扮成贼寇?”
    王云裳微微点头。
    “黑甲军就是横亘在世人眼前的一座大山。”
    “这些年,陈兵河东、潼关两地,只守不攻。”
    “各路诸侯认为我们偏安一隅,並无谋朝篡位之举。”
    没办法,黑甲军的威名正盛。
    朝廷三夺三赐,足见陆沉舟的“愚忠”。
    但是他们又不敢轻举妄动。
    毕竟谁也没有十足的把握能打贏黑甲军。
    如果陆沉舟回守边疆,没有了黑甲军的拱卫。
    攻打洛阳他们还是很有信心的。
    王云裳喝了一口茶,接著说道。
    “到时候洛阳被围。”
    “朝堂诸公只能广招天下诸侯勤王。”
    对於世家来说,谁当皇帝都没有差別。
    “届时,夫君受邀进京勤王。”
    “一要热情,二要为难,三要消磨。”
    “不过边关战事吃紧,各军均有要务,且还要修筑长城。”
    她嘴角露出了一抹狡黠。
    “能拖则拖,让诸侯们背水一战。”
    “第二计便是连环离间,坐观虎斗。”
    “偽造盟书,祸水东引。”
    “夫君,可修书一封写给河东李寇二人。”
    “说其暂时无法入京。”
    “只要其平定叛乱,可朝廷奏表封二人为王,故意让信件被白行简截获。”
    “收到消息的白行简会如何?”
    “洛阳近在眼前,你们觉得她会放弃吗?”
    陆沉舟摇了摇头。
    “换做是我,我也不甘心啊。”
    “什么时候等她占据城池,再动身出兵不迟。”
    王云裳望著陆沉舟,淡淡说道。
    “无非只有两个结果。”
    “第一,白行简俘虏皇帝,胁迫黑甲军撤退。”
    “第二,皇帝见状不妙,带领大军退守江南道,另立朝堂。”
    书房陷入沉默,都在思考王云裳的一席话。
    “夫人,会不会出现第三种可能。”
    韩成功皱起眉头,接话道。
    “皇帝跟白行简和谈。”
    “没有这个可能。”
    王云裳回答得斩钉截铁。
    “白行简是前朝公主,这本身就是死仇。”
    “我筹谋了一年有余,散落在剑南的谣言早已经生根发芽。”
    “她深知其中有猫腻,都会拼命地往里钻。”
    “其三,经济绞索,抽薪止沸。”
    “只要我们让运输的粮袋夹层中掺沙,各路诸侯军心渐溃。”
    她注视著案中沙盘,冷冷说道。
    “皇帝南逃,白行简鳩占鹊巢。”
    “我军被迫攻入洛阳,清除乱党,名正言顺。”
    陆沉舟听完,当即拍板决定。
    “就按照夫人的计划而定。”
    当然王云裳还有第四个计策。
    划江而治,筑巢引民。
    把洛阳送给白行简。
    他们只要一定数量的百姓迁徙到长安来。
    让她继续南下追捕宋符,他们在关陇安心发展。
    不过陆沉舟拒绝了这个计划。
    这样能让长安和平发展。
    但是这样无异於分裂国土。
    南北朝出现一次就够了。
    建元五年春,大明內乱衝突日渐严重。
    统治集团內部分裂。
    军事失败削弱统治根基,以及大规模农民起义。
    已经使这个王朝濒临崩溃。
    按照王云裳之前的想法。
    让陆沉舟参与其中,绝对不会出现这个局面。
    但无奈宋符太心急了。
    龙渊李氏、河东裴氏、弘农杨氏,三家脱离朝政。
    转投渤海王宋霆,於渤海都护府建立“韩王”傀儡政权。
    出兵高句丽、新罗国扩充兵源。
    朝野震动。
    成为第二次起义的导火索。
    幽州赵氏、洛阳长孙氏联盟。
    在河北都护府,建立“燕王”政权。
    同年四月。
    李寇公孙彻二人不敌白行简,败走渤海。
    淮南节度使张献忠、镇海军节度使孙並,揭竿而起。
    淮阴之战爆发。
    朝廷兵败,大规模农民起义爆发。
    同年八月。
    岭南东道节度使冯宝,黔中经略观察使骆五溪,加入剑南联军。
    於同年月底陈留会盟,击败忠武军、兗海节度使占据许昌。
    山南东道节度使柳子房,荆南节度使蔡源节,进攻江南道。
    郑伏龙不敌,败走琉球。
    同年十月,以凉州节度使安文定为首。
    天雄军节度使皇甫鏢、归义军节度使石方,投靠陆沉舟旗下。
    建元六年夏四月,三人率兵攻打吐蕃诸部。
    同年七月,白行简围困东都洛阳。
    定国公郑擒虎,掩护宋符南下,逃至琉球。
    大明中央政权名存实亡。
    各地起义军和割据势力控制大片区域。
    八月,弘农杨建德,逼迫宋霆禪位,国號为胤。
    九月,山南道柳子房。
    自立为帝,国號为郑。
    十月。
    白行简占据东都。
    重建大虞王朝。
    洛阳明朝残余势力彻底消失。

章节目录

一文钱秒杀:我在灾荒年间捡娘子所有内容均来自互联网,PO18脸红心跳只为原作者佚名的小说进行宣传。欢迎各位书友支持佚名并收藏一文钱秒杀:我在灾荒年间捡娘子最新章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