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时间过得很快。
杜思苦原本签下的三年保密合同慢慢变成了四年, 后来又变成了五年,等她的项目完成,已经是76年了。
这一年发生了许多事。
三月。
杜思苦的保密合同终于到期, 到了她该离开的时候了。
“真不留下?”领导还是很舍不得杜思苦的,这杜同志能力强不说, 吃苦耐劳,脑子更是灵活, 要是留在这, 这福利待遇就不必说了,肯定不会差的。
杜思苦, “领导,我还是想出去看看。”
在保密单位一呆就是五年,虽然这些福利好, 待遇好,什么都好。但是, 这能去的地方太少了, 限制太多,一想到她要在这里呆一辈子, 杜思苦还真有点受不了。
说句不好听的,在这样的单位, 就算是存足钱了,也没地方花啊。
她还是想看一看外头的精彩世界的。
杜思苦在保密单位的这五年, 入了党了,职位升了,提干了, 可以说是前途无量。
“小杜, 你接下来是打算去哪个单位?”领导问她。
小杜既然要离开他们这, 这后面去哪个单位上面全帮她安排的,只要要求不是太过分,还是可以满足的嘛。
杜思苦早有想法:“我先想回学校,拿到毕业证,之后再去一个专业对口的单位。”
先把本科毕业证拿到,虽然工农兵大学生的含金量差了那么一点,但是没关系,首都大学是国内顶尖大学了。明年12月就能恢复高考了,之后会慢慢恢复研究生考试。
到时候她拿了本科证,后面再去考个研究生。
不过,想回到学校,得保密单位这边帮忙,开证明办手续。
领导:“没问题,你再等几天。”只不过,这得走流程,还需要几天。
“麻烦领导了。”杜思苦卸下了一桩心事。
接下来就去学校好好休息了,学校能有什么课?
“对了,小杜,你今年多大了?”
“快二十八了。”
“哎哟,这也不小了,你在单位这五年,耽误你了。”领导叹道,“小杜啊,咱们单位月底有个交友会,你要不去看看?”
杜思苦:“领导,我这都要回学校了,在这边交朋友,不好吧。”
“有什么不好的,又不是把你困在单位不让走。这次的联谊会可不只有咱们部门,还有别的……部门,都最一等一的厉害人。这脑子,这能力,那是数一数二的。”领导耐心怕劝着,“你看你,咱们这工作把你耽误了,总要给你想想法子。”
领导心里还嘀咕了一句,他们保密单位的小伙子这杜思苦都没瞧上。
不是矮了瘦了,就是肚子凸了头发少了。
唉。
杜思苦:“领导,我还有事,先去忙了,回头再说。”
溜了溜了。
之后,领导又找了杜思苦一回。
“领导,这事缓一缓成吗,我现在一门心思想回学校把毕业证办了,哪有时间去什么联谊会啊。”杜思苦坦白,“这毕业证不拿,我这心里不安啊。”
领导,“你看你,急什么。以你的能力,这毕业证迟早能拿到,可这婚姻大事就不一样了。这跟你差不多年纪的好小伙可不多了,哪个不是早早的结婚了,再就是离过婚的,这样你也瞧不上是不是?”
他苦口婆心的劝着,“小杜啊,这次去参加联谊会的好小伙真不少,都是过去的高材生啊,模样都挺周正的,去瞧瞧。”
唉。
领导在工作上雷厉风行,在这私下上怎么婆婆妈妈的。
杜思苦叹了口气,“领导,定的几号?”
领导一喜:“下个月,30号。”他道,“本来说是这个月的,可有些单位的同志离得远,手上活时间紧,赶不过来。”所以改成了下个月的三十号。
“好,到时候我过来。”
四月初。
杜思苦拿着单位开好的介绍信跟一系列的手续,还有自己的学籍户口,回到了首都大学。这边的学习还是跟五年前一样,没有什么变化。
课程不多,学生还是经常离开学校,去厂里,去农村,去部队,进行实习。
所以,这次杜思苦回来是想在今年六七月办好毕业证。
“杜同志,来,你把主席语录背一遍。”工宣队的人说道。
杜思苦记忆力一向好,一口气背了下来,连停顿都没有。
工宣队的人极为满意,“你想要毕业,还要看接下来的劳动表现。”至于学业情况,那是次要的。
杜思苦:“我会好好表现的。”
阳市。
机修厂。
这五年来,机修厂的车间跟宿舍几乎没有变化,还是前厂长在的时候建的。新厂长鲁厂长上任以来,机修厂的效率越来越低,盈收是一年不如一年。
食堂饭菜更是一年差过一年。
用鲁厂长的话说,工人嘛,勤劳吃苦,这食堂的菜能够吃饱就行了,大鱼大肉是要不得的。
这五年来。
机修厂跟家具厂合作的床垫业务被鲁厂长分出去了,包副厂长想办法从机修厂离开,调到了‘东方床垫厂’,成了负责人,当了厂长。
随着床垫的出口越来越多,‘东方床垫厂’的规模也越来越大,包副厂长想了法子,找政府新批了一块地,把床执厂整个搬了过去。
原机修厂二车间的电风扇业务,鲁厂长心里颇有想法,阳市机修厂作为一个机修厂,该以为修理为主,做什么电风扇啊,自行车啊,都不是主营业务,把该修理这块捡起来。
所以,这五年,鲁厂长在机修厂是把‘修理’这块看得最重的。
只可惜,机修厂‘修理’业务是起来了,但是吧,这块盈利与其他的项目比起来,还是差远了。
机修厂利润下降,可每年还在招人,老员工新员人的工资加起来,都不是一笔小数目了。
每月工资都会延迟两天发。
到了今年,已经延迟五天了。
厂长办公室。
鲁厂长把四个车间的主任都叫过来了。
“今天把你们叫过来,是有件事想跟你们商量商量,看看你们的想法。”鲁厂长说,“你们别站着,都坐。”
顾主任与其他三个主任坐了下来。
“小顾,你也是老同志了,咱们市的自行车厂,原先就有出口的项目,这次他想买下咱们厂折叠自行车,放他那出口,你觉得怎么样?”鲁厂长看向顾主任。
顾主任慢慢抬头,“厂长,咱们厂参加广交会都有五六年了吧,这折叠自行车的出口咱们厂自己就可以出口,为什么要跟他们合作?”
这自行车出口,不比卖给国内赚得多?
为什么要搞得这么复杂。
他们新式自行车早就有了固定的合作伙伴。
鲁厂长道:“这广交会那边的出口,进账慢,这跟咱们市的自行车厂合作,他们下个月就能把款打过来。”
来钱快。
虽然比出口少了一些,但是这资金一进来,厂里就能周转了。
顾主任:“厂长,上头的外汇任务年底就下来了,要是把折叠自行车卖给自行车厂,那咱们这任务指标就完成不了。要是上面问起来,那只能您去跟他们解释了。”
鲁厂长听到这话,表情严肃起来:“那还是先完成上头的指标吧。”
他没想到今年上头又下了指标。
“好的。”顾主任说完,再不言语了。
之后,鲁厂长又把主任打到了二车间的电风扇项目上了,二车间的徐主任倒是没有出口业务,在鲁厂长的步步紧逼下,只能先挪出一半的货,给鲁厂长谈好的合作单位。
这价钱比以前卖的低了十块钱。
至于三车间的主任,现在是阮子柏,这位是阮副厂长的儿子,鲁厂长掠过了他,没找阮子柏的事。
五年前,鲁厂长上任,阮副厂长没转正,病了一场。
后来阮副厂长回到厂里,发现这个鲁厂长是个绣花枕头,中看不中用的,口号喊得响,但是这实事没干几件,还把厂里折腾得够呛。
阮副厂长就又精神起来了。
鲁厂长吃了几次亏。
谈完话。
四位车间主任从厂长办公室出来了,二车间的徐主任下楼后,与顾主任挨着走。
离开办公室,去车间的路上。
徐主任低声与顾主任说:“咱们厂交税一年比一年少,听说上面要派人来查。”他听到了风声,但是不确定消息真假,所以想问一问顾主任。
顾主任是他们中消息最灵通的。
顾主任道:“咱们好好干活就是了,剩下的事不归咱们管。”
不管是税收少了,还是厂里钱赚少了,都是厂长的事。
上面派人来查,那也是查厂长跟查财务。
徐主任:“我侄女还在财务科呢。”
是休假,还是调走?
杜家。
杜母愁死了。
杜老三到现在都还没有结婚,都是三十岁的人了,怎么这婚事就这么不顺,一拖再拖。
“老三,你看卫东也是前两年结婚,孩子都有了,你瞧瞧你,怎么就不肯花心思好好找个对象呢?”杜母唉声叹气。
杜老三:“隔壁沈大哥不也没结吗。”比他还大呢。
说的正是沈洋。
“妈,隔壁不也没着急吗。”
“那沈洋是离过婚的,你跟他比什么。”杜母道。
杜老三这五年没找着对象,只有一个原因,杜母的要求太高了。要姑娘孝顺,懂事,有工作,还不能补贴娘家……
反正,这找来找去,就算有个满意的,相看那天,杜得敏在院子外头大声一通闹,这事就成不了。
时间过得很快。
杜思苦原本签下的三年保密合同慢慢变成了四年, 后来又变成了五年,等她的项目完成,已经是76年了。
这一年发生了许多事。
三月。
杜思苦的保密合同终于到期, 到了她该离开的时候了。
“真不留下?”领导还是很舍不得杜思苦的,这杜同志能力强不说, 吃苦耐劳,脑子更是灵活, 要是留在这, 这福利待遇就不必说了,肯定不会差的。
杜思苦, “领导,我还是想出去看看。”
在保密单位一呆就是五年,虽然这些福利好, 待遇好,什么都好。但是, 这能去的地方太少了, 限制太多,一想到她要在这里呆一辈子, 杜思苦还真有点受不了。
说句不好听的,在这样的单位, 就算是存足钱了,也没地方花啊。
她还是想看一看外头的精彩世界的。
杜思苦在保密单位的这五年, 入了党了,职位升了,提干了, 可以说是前途无量。
“小杜, 你接下来是打算去哪个单位?”领导问她。
小杜既然要离开他们这, 这后面去哪个单位上面全帮她安排的,只要要求不是太过分,还是可以满足的嘛。
杜思苦早有想法:“我先想回学校,拿到毕业证,之后再去一个专业对口的单位。”
先把本科毕业证拿到,虽然工农兵大学生的含金量差了那么一点,但是没关系,首都大学是国内顶尖大学了。明年12月就能恢复高考了,之后会慢慢恢复研究生考试。
到时候她拿了本科证,后面再去考个研究生。
不过,想回到学校,得保密单位这边帮忙,开证明办手续。
领导:“没问题,你再等几天。”只不过,这得走流程,还需要几天。
“麻烦领导了。”杜思苦卸下了一桩心事。
接下来就去学校好好休息了,学校能有什么课?
“对了,小杜,你今年多大了?”
“快二十八了。”
“哎哟,这也不小了,你在单位这五年,耽误你了。”领导叹道,“小杜啊,咱们单位月底有个交友会,你要不去看看?”
杜思苦:“领导,我这都要回学校了,在这边交朋友,不好吧。”
“有什么不好的,又不是把你困在单位不让走。这次的联谊会可不只有咱们部门,还有别的……部门,都最一等一的厉害人。这脑子,这能力,那是数一数二的。”领导耐心怕劝着,“你看你,咱们这工作把你耽误了,总要给你想想法子。”
领导心里还嘀咕了一句,他们保密单位的小伙子这杜思苦都没瞧上。
不是矮了瘦了,就是肚子凸了头发少了。
唉。
杜思苦:“领导,我还有事,先去忙了,回头再说。”
溜了溜了。
之后,领导又找了杜思苦一回。
“领导,这事缓一缓成吗,我现在一门心思想回学校把毕业证办了,哪有时间去什么联谊会啊。”杜思苦坦白,“这毕业证不拿,我这心里不安啊。”
领导,“你看你,急什么。以你的能力,这毕业证迟早能拿到,可这婚姻大事就不一样了。这跟你差不多年纪的好小伙可不多了,哪个不是早早的结婚了,再就是离过婚的,这样你也瞧不上是不是?”
他苦口婆心的劝着,“小杜啊,这次去参加联谊会的好小伙真不少,都是过去的高材生啊,模样都挺周正的,去瞧瞧。”
唉。
领导在工作上雷厉风行,在这私下上怎么婆婆妈妈的。
杜思苦叹了口气,“领导,定的几号?”
领导一喜:“下个月,30号。”他道,“本来说是这个月的,可有些单位的同志离得远,手上活时间紧,赶不过来。”所以改成了下个月的三十号。
“好,到时候我过来。”
四月初。
杜思苦拿着单位开好的介绍信跟一系列的手续,还有自己的学籍户口,回到了首都大学。这边的学习还是跟五年前一样,没有什么变化。
课程不多,学生还是经常离开学校,去厂里,去农村,去部队,进行实习。
所以,这次杜思苦回来是想在今年六七月办好毕业证。
“杜同志,来,你把主席语录背一遍。”工宣队的人说道。
杜思苦记忆力一向好,一口气背了下来,连停顿都没有。
工宣队的人极为满意,“你想要毕业,还要看接下来的劳动表现。”至于学业情况,那是次要的。
杜思苦:“我会好好表现的。”
阳市。
机修厂。
这五年来,机修厂的车间跟宿舍几乎没有变化,还是前厂长在的时候建的。新厂长鲁厂长上任以来,机修厂的效率越来越低,盈收是一年不如一年。
食堂饭菜更是一年差过一年。
用鲁厂长的话说,工人嘛,勤劳吃苦,这食堂的菜能够吃饱就行了,大鱼大肉是要不得的。
这五年来。
机修厂跟家具厂合作的床垫业务被鲁厂长分出去了,包副厂长想办法从机修厂离开,调到了‘东方床垫厂’,成了负责人,当了厂长。
随着床垫的出口越来越多,‘东方床垫厂’的规模也越来越大,包副厂长想了法子,找政府新批了一块地,把床执厂整个搬了过去。
原机修厂二车间的电风扇业务,鲁厂长心里颇有想法,阳市机修厂作为一个机修厂,该以为修理为主,做什么电风扇啊,自行车啊,都不是主营业务,把该修理这块捡起来。
所以,这五年,鲁厂长在机修厂是把‘修理’这块看得最重的。
只可惜,机修厂‘修理’业务是起来了,但是吧,这块盈利与其他的项目比起来,还是差远了。
机修厂利润下降,可每年还在招人,老员工新员人的工资加起来,都不是一笔小数目了。
每月工资都会延迟两天发。
到了今年,已经延迟五天了。
厂长办公室。
鲁厂长把四个车间的主任都叫过来了。
“今天把你们叫过来,是有件事想跟你们商量商量,看看你们的想法。”鲁厂长说,“你们别站着,都坐。”
顾主任与其他三个主任坐了下来。
“小顾,你也是老同志了,咱们市的自行车厂,原先就有出口的项目,这次他想买下咱们厂折叠自行车,放他那出口,你觉得怎么样?”鲁厂长看向顾主任。
顾主任慢慢抬头,“厂长,咱们厂参加广交会都有五六年了吧,这折叠自行车的出口咱们厂自己就可以出口,为什么要跟他们合作?”
这自行车出口,不比卖给国内赚得多?
为什么要搞得这么复杂。
他们新式自行车早就有了固定的合作伙伴。
鲁厂长道:“这广交会那边的出口,进账慢,这跟咱们市的自行车厂合作,他们下个月就能把款打过来。”
来钱快。
虽然比出口少了一些,但是这资金一进来,厂里就能周转了。
顾主任:“厂长,上头的外汇任务年底就下来了,要是把折叠自行车卖给自行车厂,那咱们这任务指标就完成不了。要是上面问起来,那只能您去跟他们解释了。”
鲁厂长听到这话,表情严肃起来:“那还是先完成上头的指标吧。”
他没想到今年上头又下了指标。
“好的。”顾主任说完,再不言语了。
之后,鲁厂长又把主任打到了二车间的电风扇项目上了,二车间的徐主任倒是没有出口业务,在鲁厂长的步步紧逼下,只能先挪出一半的货,给鲁厂长谈好的合作单位。
这价钱比以前卖的低了十块钱。
至于三车间的主任,现在是阮子柏,这位是阮副厂长的儿子,鲁厂长掠过了他,没找阮子柏的事。
五年前,鲁厂长上任,阮副厂长没转正,病了一场。
后来阮副厂长回到厂里,发现这个鲁厂长是个绣花枕头,中看不中用的,口号喊得响,但是这实事没干几件,还把厂里折腾得够呛。
阮副厂长就又精神起来了。
鲁厂长吃了几次亏。
谈完话。
四位车间主任从厂长办公室出来了,二车间的徐主任下楼后,与顾主任挨着走。
离开办公室,去车间的路上。
徐主任低声与顾主任说:“咱们厂交税一年比一年少,听说上面要派人来查。”他听到了风声,但是不确定消息真假,所以想问一问顾主任。
顾主任是他们中消息最灵通的。
顾主任道:“咱们好好干活就是了,剩下的事不归咱们管。”
不管是税收少了,还是厂里钱赚少了,都是厂长的事。
上面派人来查,那也是查厂长跟查财务。
徐主任:“我侄女还在财务科呢。”
是休假,还是调走?
杜家。
杜母愁死了。
杜老三到现在都还没有结婚,都是三十岁的人了,怎么这婚事就这么不顺,一拖再拖。
“老三,你看卫东也是前两年结婚,孩子都有了,你瞧瞧你,怎么就不肯花心思好好找个对象呢?”杜母唉声叹气。
杜老三:“隔壁沈大哥不也没结吗。”比他还大呢。
说的正是沈洋。
“妈,隔壁不也没着急吗。”
“那沈洋是离过婚的,你跟他比什么。”杜母道。
杜老三这五年没找着对象,只有一个原因,杜母的要求太高了。要姑娘孝顺,懂事,有工作,还不能补贴娘家……
反正,这找来找去,就算有个满意的,相看那天,杜得敏在院子外头大声一通闹,这事就成不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