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同志, 我找杜思苦,我是她小姑。”
    “有介绍信吗?”
    怎么,找人还要介绍信?
    杜得敏愣了, “我不进去,您能让她出来一下吗, 我有事找她,特别着急的事!”她说完摸了摸后腰, “走了半天路, 累着了,您这边有没有椅子?”
    她说完又道, “外头风大,我能去里面坐坐吗?”
    没有介绍信,按规则这人是不能进机修厂的。
    可眼前这位是个孕妇, 看着也挺憔悴的,保卫科的同志破了一回例, 搬了把椅子让她在避风的地方坐下了。
    歇一歇。
    杜得敏等了一会。
    保卫科的同志告诉她:“杜同志出差了, 还没回来。”
    出差?
    一个姑娘家,怎么会出差?
    杜得敏又愣了:“你们这边厂子还要出差啊?”不是说杜思苦是临时工吗?”怎么还出差呢?
    保卫科的人也不多说, 只道:“这位同志,你要休息了就回去吧, 这边杜思苦同志不在,你在这等到天黑也没用。”
    杜得敏还是等到了下午。
    保卫科的提醒她:“等天黑了, 这边可就没有公交车了,你只能走回家了。”这挺着大肚子,只怕不好走吧。
    杜得敏想了半天, 问能不能进厂里借个电话。
    她想让大程过来接她。
    保卫科的没法同意, 这连介绍信都没有, 身份存疑,哪能随便进厂子。
    借不了。
    杜得敏气闷的走了。
    后来,她又来了两回,第二次带了介绍信,倒是去了保卫科的休息室,但是等了一天,杜思苦也没过来。
    问就是那句话,出差去了。
    钢铁厂。
    杜思苦在这边一片顺利,钢铁厂这边派了小孟同志过来,正是之前在机修厂当技术员的小孟。先前他因为跟庞月虹的问题执意要离开,后来技术科长想办法把他送到了钢铁厂。
    小孟对机修厂的老同事,倒是亲切得很。
    这次合作的事挺顺利的,防滑链的制作并不难,因为北方那边订单时间紧,订单量大,要赶工。
    好在钢铁厂的车间比机修厂更大,工人也更多,车间三班倒,仅仅半个月,北方那边需要的防滑链就发货了。
    本来,她是计划十一月下旬回机修厂的。
    可是后来接到机修厂那边打来的电话,说她小姑大着肚子去机修厂找她了。
    杜思苦知道后,就修改了一下回厂的时间。
    改成了十二月。
    在铁钢厂这边再混几天。
    “孟同志,你这边有没有图书证,我想去钢铁厂的图书馆看看书。”
    “有。”
    小孟同志挺大方,带着杜思苦去了铁钢厂的图书馆,跟这边的管理员说了一声。同时,杜思
    苦也出示了自己的证件,表明自己是机修厂的,这次是来跟铁钢厂合作的。
    是自己人。
    之后,杜思苦很顺利的进出图书馆。
    当然,那些重要资料的地方她还是不能去的。
    时间过得很快,一晃就到了十二月。
    防滑链的订单终于全部完成了。
    机修厂跟铁钢厂各出了一部分人,要跟着运输车一起送货去北方,到了地方验了货后,那边要打款过来。
    去的大部分都是男同志,一是身体强壮,好谈事,二是北方天气冷,钢铁厂这边派过去的都是带了冬衣的。
    厚帽子,手套那是必备品。
    杜思苦可没有。
    “杜同志,六号机修厂顾主任会过来,到时候那边会有车一起过来,要不你六号再回去?”
    “行啊。”
    杜思苦原本是计划三号走的。
    六号,也就多两三天。
    可以的。
    最后这几天杜思苦还是在钢铁厂的图书馆,这边钢材相关的书籍很多,还有一些杂书,还有英译过来的中文书。
    杜思苦都看了一些。
    四号这天下午的时候。
    杜思苦在图书馆技术类的书架上看到了一本俄文的书,挺厚的,具体写的是什么内容不知道。杜思苦看周围没人,拿下来翻开看了一下。
    第一页就空白页,上面有一个借书卡。
    谁借过这书,上面都留有名字,还清楚的写了日期。
    嗯?
    杜思苦看到了宋良的名字,他是第一个借书的人,后面还有一个名字,姓唐,叫唐新林,这个笔迹有点新。
    估计是近期借阅的。
    这时,外头传来吵闹的声音,“书在哪?”
    “就在图书馆里头,我亲眼看到唐工送过来的!”这人很笃定。
    “那书是俄文写的,是禁书!”
    杜思苦听到了。
    俄文?
    禁书?
    不会这么巧吧。
    杜思苦只迟疑片刻,就把这书塞到了书堆里,至于刚才看到的借阅卡,她直接揣进了口袋里,然后悄悄离开了这片书架。
    “找,一定要把这书找出来!既然唐工借阅了,那上面肯定有唐工的名字!”
    杜思苦回到了图书馆的座位上,摊开一本普通的钢材资料书,抬头看了正在高声喧闹的那群人。
    都是很年轻的人。
    穿着灰蓝色的工作服,斗志十足。
    “找到没有?”
    “没有!”
    “继续找!”
    还是没找到。
    有人道:“会不会是有人借阅出去了?”
    “图书管理员登记簿上没有写。”
    没写就是没有借阅,书应该还在书架上。
    图书馆工作的同志也不敢拦他们。
    杜思苦看这些人一时半会怕是消停不了,决定还是先回招待所去。
    这边太吵了。
    “那边出门的同志,你等一会。”杜思苦刚走到门口,后面就传来声音,叫住了她。
    杜思苦回头,“同志,有什么事吗?”
    “你手上拿的是什么书?”那人快步走近。
    杜思苦把两本书递了过去。
    是厂里有关钢材的书,很基础的内容,那人随便翻了几下就还给了杜思苦,“没别的书了?”
    杜思苦摇摇头:“我是机修厂的,六号就要回厂里了,这会借多了也看不完。”
    原来是机修厂来的同志。
    不是本厂的,那就跟厂里的员工没有利益冲突,而且,铁钢厂是大厂,为了表现大厂的气派,他们对小厂来的同志肯定要和气一点。
    杜思苦顺利的离开了。
    那张借阅卡,晚上点蜡烛的时候,被杜思苦不小心烧掉了。
    当天晚上。
    唐工一夜没睡,厂革委会的人为了争功夺权,一刻也不消停。
    自从那位留洋的宋同志走了之后,革委会就把主意打到了其他人的身上,一开始厂革委会盯上的只是小角色,都被他们斗倒了。
    现在他们盯上了厂领导,盯上了一些干部。
    只要厂里的干部倒了,才会让出领导的位置让人顶上去。
    这是权利斗争!
    唐工知道,可是他只是一个技术工,就算是老资历,就算是跟厂领导们说了,可也不管用。
    更别说他现在自身难保了。
    也不知道厂革委会的那群人找到所谓的‘禁书’了吗。
    次日。
    唐工没等到厂革委会的那群人过来,倒是等到了自己的妻女,他惊讶万分,“你们怎么来了?”
    女儿唐小棠紧紧握着唐工的手,“爸,你没事吧,他们有没有为难你?”
    不是应该明年,也就是68年,厂革委会的那些人才会行动吗,怎么会提前了呢?
    “我没事,好好的,你年看。”他说完又看向妻子,“这大老远的,怎么还特意跑来?”妻子身边站着的是他并不熟悉的小女儿,唐小萌。
    他的妻子正是厉兰,金阳供销社的那位厉主任。
    他闺女是唐小棠,在书店工作。
    厉主任低声说:“小棠说梦到你在这边不好,眼皮直跳,虽然我也不信,可是总要来看看你才放心。”
    夫妻俩虽然一直分居两地,但是感情还是有的。
    唐工嘴上说着:“瞎操心。”
    神情却是不安的看向了门口。
    中午,食堂。
    杜思苦看到了唐小萌,她怎么会这?
    她还以为看错了,后来看到唐小萌的姐姐,以及两个跟她们有些像的年长男女,这是一家四口吧。
    探亲吗?
    杜思苦瞧了一眼,没过去。
    远处。
    唐小棠发现有人在瞧她,扭头一看。
    杜家老四?
    她怎么在这!
    她怎么可能在这呢!
    唐小棠不敢置信,这可是外省啊,上辈子那杜老四可是足不出户的啊,天天在家忙活,就没清闲过。
    这辈子……
    听沈江说,杜家老四找了个工作,杜家倒是想让老四辞了工作回家照顾老人,但是这次杜老四脑子聪明了一些,没回去。
    听说是不肯。
    杜家的种种事唐小棠除了‘知道’的一些,剩下的有变化都是沈江告诉她的。
    “杜思苦?”唐小棠过来了。
    杜思苦看到唐小棠后,恍然想起来,姓唐?
    唐工?
    她忽然问,“你爸是铁钢厂的技术工?”
    “对,评的是高级技人。”唐小棠不解,“你问这个做什么?”
    杜思苦把事情串上了。
    昨天那些人说的唐工就是唐小棠的父亲,唐工。
    杜思苦:“没事,就问问。”
    唐小棠不太信:“真的?”她脑子一动,忽然凑近杜思苦,“你是不是知道什么?”
    杜思苦看了眼周围,都是吃饭的人,人多嘴杂。
    “我六号回机修厂,你要不要过来送送我。”
    这话……
    唐小棠:“好。”
    杜思苦吃完饭,回招待所了。

章节目录

六零年代机修厂所有内容均来自互联网,PO18脸红心跳只为原作者白静年的小说进行宣传。欢迎各位书友支持白静年并收藏六零年代机修厂最新章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