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多时,马车便已经在长乐宫门外停下了。
——自尚冠里北出,沿章台街向北直行百五十步,便是长乐宫西宫门。
百五十步,折后世不过二百多米,马车即便走的再慢,也不过须臾便至。
可即便已经到了地方,甚至已经被姑母刘乐抱下了车,刘恭也还是硬著头皮,尽最后的努力爭取著什么。
“姑母。”
“要不,先去未央?”
“侄儿向父皇復了命,便乖乖留在椒房,等姑母忙完,再来接侄儿去宣平侯府……”
“又或眼下,姑母自去向皇祖母復命,侄儿便在车上候著?”
心有余悸的说著,刘恭还不忘满怀著忐忑,用眼角偷偷撇向不远处的长乐宫门。
一副惶恐不安的模样,就好似那宫门后,有一远古猛兽慾择人而噬。
却见刘乐闻言,啼笑皆非的笑著摇摇头,手上仍不忘为刘恭整理著身上衣冠。
只嘴上,也不忘戏謔道:“瞧这话说的。”
“堂堂太子储君,这都到了宫门外,哪有不进宫拜见祖母太后的道理?”
说著,刘乐也隨即直起身,看著衣冠整洁的小刘恭,满意的点了点头。
而后便侧身接过天子节,一手拉过刘恭,一边朝著宫门走去,一边不忘继续说道:“获封为储,便当拜謁长乐,以谢太后封赏。”
“若不借著今日,由我领去拜谢母后,下回,恭儿可就要独自前来了。”
“走吧。”
“听姑母的。”
如是一番安抚,原本还惴惴不安的刘恭,也总算是稍安下心。
但也仅限於:稍稍安下心。
也说不上来为什么——对於祖母吕雉,刘恭总是有一股源自灵魂深处、甚似血脉压制的原始恐惧。
许是史书上,汉高后吕雉的『赫赫凶名』;
又或是刘恭亲眼所见,皇帝老爹如今的悲惨境遇。
更大的可能,是由於歷史上的刘恭,正是惨死於这位吕太后之手。
只是眼下的状况,也確实如刘乐所言:这长乐宫,刘恭早晚都是要走一趟的。
由姑母刘乐陪著一起,也总好过刘恭独自前来、独自承受长信殿內,那时刻压得人喘不过气的窒息感。
“那姑母得答应侄儿,若皇祖母发怒,姑母可千万护著侄儿些。”
“侄儿……”
“咳咳,侄儿昨日,不单惹恼了父皇……”
说著,刘恭不好意思的低下了头,却也没忘时不时抬一下眼皮,偷瞄姑母刘乐的反应。
却见刘乐闻言,面上笑意更添三分,望向刘恭的目光中,也平白多出些许狡黠和戏謔。
“知道怕啦?”
“不拿颗震天雷,將母后的长信殿也给崩了?”
被刘乐如此明目张胆的调侃,刘恭当即闹了个大红脸,只深埋著头快步向前走去。
刘乐自也是赶忙跟上,三步並作两步,便追上了刘恭的小短腿。
“誒,恭儿;”
“那震天雷,究竟是何物啊?”
“硕大的太医属,竟能被崩去一整间药堂?”
“——嗨呀~姑母!”
“——就別笑话侄儿了~!”
“好好好,不笑,我不笑就是了。”
…
“那震天雷,恭儿从何而得?”
“没听说少府近日,搞出了这么个玩意啊……”
“——姑母~~~”
“好好好,不说,不说……”
…
“恭儿为何独崩了太医属呢?”
“长乐宫殿室眾多,太医属好端端的,怎就被恭儿给挑中……”
“——姑母……”
?
?
?
姑侄二人就这么一路说著,笑著,不知不觉间,便走到了长信殿外。
看著眼前,这片昨日才刚来过的『故地』,刘恭却莫名一阵脊背发凉。
——昨日闯下大祸,被罚跪於眼前这座殿室外时,刘恭尚且不曾这般惴惴不安。
想来昨日的刘恭,还只是个平平无奇的皇长子。
现下,刘恭却已经身份转变,成了汉家的储君太子。
而『汉太子』这个身份,在面对太后吕雉时,似乎天然就有一层恐惧buff?
“母后~”
“母后~~~”
却是不等刘恭做好心理准备,刘乐面上笑意不减,扯开嗓子就是一声娇呵。
也不管什么通不通稟、招不招见之类——抬脚跨过高槛,便径直朝殿內走去。
刘恭倒是没愣跟上去,而是在殿门外规规矩矩脱了鞋、解了剑。
再佯装犹豫片刻,才试探著將脚迈入了殿內。
——若细究起来,像这般不经通、传擅入宫殿,原则上,一口『大不敬』的帽子是怎都逃不掉的。
但此刻,汉家最大的原则,便坐在长信殿內的御榻之上。
刘乐喊那原则为『母后』;
刘恭入了殿,也得规规矩矩喊上一声……
“孙儿刘恭,参见皇祖母。”
“惟愿皇祖母千秋万福,长乐未央。”
拱手见过礼,躬著腰等了好一会儿,依旧没能等来一声答覆。
小心翼翼抬起头,映入眼帘的场景,却和昨日一般无二。
——御案上高高堆起的竹简、卷宗,一支悬於半空的沾墨兔毫;
吕太后盘於脑后的妇人簪,身上穿著的红黑色曲裾深衣,以及微微皱起的眉头、落在面前竹简上的疲惫目光……
“且自寻一处坐著。”
自然,还有那標誌性的清冷语调。
吕太后发了令,刘恭却是下意识向御榻旁,已经自顾自坐下身的姑母刘乐,投去求助的目光。
得到刘乐眼神示意,刘恭这才小心挪动著脚步,上前走到刘乐身旁跪坐下身。
静候许久,吕太后清冷淡漠的嗓音,才於殿內再次响起。
“如何?”
“去了平阳侯府,可曾见过朝中诸位大臣?”
“可见了礼,又可曾失了礼数?”
循声抬起头,便见祖母吕太后仍旧是头也不抬,专心致志处理著政务。
刘恭思虑片刻,起身作势欲答,却是被身旁的姑母刘乐抢了先。
“母后可是问到点子上了。”
“瞧见恭儿身著朝服,手持节旄,那些个公卿大臣们,可是眼睛都瞧直了。”
“——都说恭儿少年英姿,颇类其父呢!”
不料刘乐话音刚落,吕太后手中,那支在竹简上勾、画的兔毫当即一停。
良久,吕太后才不冷不淡道:“颇类其父~”
“可算不得什么好话。”
说著,吕太后眼眸稍一抬,似有深意的撇了刘恭一眼。
而后又將眼皮一翻,不轻不重的瞪了眼刘乐。
“让太子自己说~”
“朕问太子话,你插个什么嘴?”
——自尚冠里北出,沿章台街向北直行百五十步,便是长乐宫西宫门。
百五十步,折后世不过二百多米,马车即便走的再慢,也不过须臾便至。
可即便已经到了地方,甚至已经被姑母刘乐抱下了车,刘恭也还是硬著头皮,尽最后的努力爭取著什么。
“姑母。”
“要不,先去未央?”
“侄儿向父皇復了命,便乖乖留在椒房,等姑母忙完,再来接侄儿去宣平侯府……”
“又或眼下,姑母自去向皇祖母復命,侄儿便在车上候著?”
心有余悸的说著,刘恭还不忘满怀著忐忑,用眼角偷偷撇向不远处的长乐宫门。
一副惶恐不安的模样,就好似那宫门后,有一远古猛兽慾择人而噬。
却见刘乐闻言,啼笑皆非的笑著摇摇头,手上仍不忘为刘恭整理著身上衣冠。
只嘴上,也不忘戏謔道:“瞧这话说的。”
“堂堂太子储君,这都到了宫门外,哪有不进宫拜见祖母太后的道理?”
说著,刘乐也隨即直起身,看著衣冠整洁的小刘恭,满意的点了点头。
而后便侧身接过天子节,一手拉过刘恭,一边朝著宫门走去,一边不忘继续说道:“获封为储,便当拜謁长乐,以谢太后封赏。”
“若不借著今日,由我领去拜谢母后,下回,恭儿可就要独自前来了。”
“走吧。”
“听姑母的。”
如是一番安抚,原本还惴惴不安的刘恭,也总算是稍安下心。
但也仅限於:稍稍安下心。
也说不上来为什么——对於祖母吕雉,刘恭总是有一股源自灵魂深处、甚似血脉压制的原始恐惧。
许是史书上,汉高后吕雉的『赫赫凶名』;
又或是刘恭亲眼所见,皇帝老爹如今的悲惨境遇。
更大的可能,是由於歷史上的刘恭,正是惨死於这位吕太后之手。
只是眼下的状况,也確实如刘乐所言:这长乐宫,刘恭早晚都是要走一趟的。
由姑母刘乐陪著一起,也总好过刘恭独自前来、独自承受长信殿內,那时刻压得人喘不过气的窒息感。
“那姑母得答应侄儿,若皇祖母发怒,姑母可千万护著侄儿些。”
“侄儿……”
“咳咳,侄儿昨日,不单惹恼了父皇……”
说著,刘恭不好意思的低下了头,却也没忘时不时抬一下眼皮,偷瞄姑母刘乐的反应。
却见刘乐闻言,面上笑意更添三分,望向刘恭的目光中,也平白多出些许狡黠和戏謔。
“知道怕啦?”
“不拿颗震天雷,將母后的长信殿也给崩了?”
被刘乐如此明目张胆的调侃,刘恭当即闹了个大红脸,只深埋著头快步向前走去。
刘乐自也是赶忙跟上,三步並作两步,便追上了刘恭的小短腿。
“誒,恭儿;”
“那震天雷,究竟是何物啊?”
“硕大的太医属,竟能被崩去一整间药堂?”
“——嗨呀~姑母!”
“——就別笑话侄儿了~!”
“好好好,不笑,我不笑就是了。”
…
“那震天雷,恭儿从何而得?”
“没听说少府近日,搞出了这么个玩意啊……”
“——姑母~~~”
“好好好,不说,不说……”
…
“恭儿为何独崩了太医属呢?”
“长乐宫殿室眾多,太医属好端端的,怎就被恭儿给挑中……”
“——姑母……”
?
?
?
姑侄二人就这么一路说著,笑著,不知不觉间,便走到了长信殿外。
看著眼前,这片昨日才刚来过的『故地』,刘恭却莫名一阵脊背发凉。
——昨日闯下大祸,被罚跪於眼前这座殿室外时,刘恭尚且不曾这般惴惴不安。
想来昨日的刘恭,还只是个平平无奇的皇长子。
现下,刘恭却已经身份转变,成了汉家的储君太子。
而『汉太子』这个身份,在面对太后吕雉时,似乎天然就有一层恐惧buff?
“母后~”
“母后~~~”
却是不等刘恭做好心理准备,刘乐面上笑意不减,扯开嗓子就是一声娇呵。
也不管什么通不通稟、招不招见之类——抬脚跨过高槛,便径直朝殿內走去。
刘恭倒是没愣跟上去,而是在殿门外规规矩矩脱了鞋、解了剑。
再佯装犹豫片刻,才试探著將脚迈入了殿內。
——若细究起来,像这般不经通、传擅入宫殿,原则上,一口『大不敬』的帽子是怎都逃不掉的。
但此刻,汉家最大的原则,便坐在长信殿內的御榻之上。
刘乐喊那原则为『母后』;
刘恭入了殿,也得规规矩矩喊上一声……
“孙儿刘恭,参见皇祖母。”
“惟愿皇祖母千秋万福,长乐未央。”
拱手见过礼,躬著腰等了好一会儿,依旧没能等来一声答覆。
小心翼翼抬起头,映入眼帘的场景,却和昨日一般无二。
——御案上高高堆起的竹简、卷宗,一支悬於半空的沾墨兔毫;
吕太后盘於脑后的妇人簪,身上穿著的红黑色曲裾深衣,以及微微皱起的眉头、落在面前竹简上的疲惫目光……
“且自寻一处坐著。”
自然,还有那標誌性的清冷语调。
吕太后发了令,刘恭却是下意识向御榻旁,已经自顾自坐下身的姑母刘乐,投去求助的目光。
得到刘乐眼神示意,刘恭这才小心挪动著脚步,上前走到刘乐身旁跪坐下身。
静候许久,吕太后清冷淡漠的嗓音,才於殿內再次响起。
“如何?”
“去了平阳侯府,可曾见过朝中诸位大臣?”
“可见了礼,又可曾失了礼数?”
循声抬起头,便见祖母吕太后仍旧是头也不抬,专心致志处理著政务。
刘恭思虑片刻,起身作势欲答,却是被身旁的姑母刘乐抢了先。
“母后可是问到点子上了。”
“瞧见恭儿身著朝服,手持节旄,那些个公卿大臣们,可是眼睛都瞧直了。”
“——都说恭儿少年英姿,颇类其父呢!”
不料刘乐话音刚落,吕太后手中,那支在竹简上勾、画的兔毫当即一停。
良久,吕太后才不冷不淡道:“颇类其父~”
“可算不得什么好话。”
说著,吕太后眼眸稍一抬,似有深意的撇了刘恭一眼。
而后又將眼皮一翻,不轻不重的瞪了眼刘乐。
“让太子自己说~”
“朕问太子话,你插个什么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