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71章 先埋头发展
    “我国中央军团採购装备都要先付钱后提货,贵国却想著用一块只有沙子的地方作为付款方式?”
    贾璉不疾不徐的说出这一番带著冷气的话,穆罕穆德在一旁赶紧低头,不敢看现场了。心里对易卜拉欣的无耻程度,默默的竖起一根大拇指,这是真不要脸,还需要不怕给人打一顿勇气,才敢说出这种话。难怪他能深受帕夏的信任,將採购任务交给他,必须承认这点不如他。
    易下拉欣丝毫没有尷尬的意思,反而辩解:“別的东西还是有的,比如盛產珍珠,还有美丽热情的阿拉伯女郎。”
    “呸!出门都要穿罩袍,一点肉都不露的女人,跟热情有什么关係?算了,差点被你带歪了,回归正题,採购军火可以,必须真金白银支付。至於补给点,朋友的船去补给,
    你好意思收钱?”贾璉很不客气的表达了强硬立场,那片地方是有石油,问题是现在也用不上啊。租借一块地方作为补给点,作为军售的先决条件,贾璉都没打算付钱,就更別说用来垫付军火费用了。
    只要奥斯曼帝国用上了线膛枪,自己又造不出来,就一定还要继续採购,將来没准还能免费入手,被封一个地区帕夏呢。
    未来很可能免费拿到的地方,凭什么要付钱。说一句不好听的,愿意卖你军火,就是看关係还不错。
    “我的朋友,单纯的採购燧发枪,我们可以从欧洲採购。”易下拉欣开始在商言商啊贾的一声冷笑道:“欧洲哪个国家有足够的產能来满足贵国庞大军队的需求?奥地利么?还是英国?或许是別的什么国家?无论哪个国家,首先是价格昂贵,其次质量也大大不如我国產品。我国愿意出手给贵国武器,完全是因为看沙俄不顺眼,如果贵国不能正確理解两国的友谊,我认为俄国人很愿意用金银来购买我国產的武器。”
    这次没等易卜拉欣有反应,默罕默德已经先被震惊的抬头惊呼:“这不可以!”
    贾璉顿时露出戏謔的微笑,看看表情尷尬的易下拉欣。
    “阁下,请允许我们回去商量一下。”易卜拉欣的脸色难看,如同要下雨的天。
    “没问题,这几天你们都要在天津休整,隨时欢迎两位的光临。”贾璉做了个手势,
    默罕默德和易下拉欣一起告辞离开。
    回到馆驛,表情难看的易卜拉欣还算克制,低声道:“以后谈生意的时候,能不要开口么?否则下一次就不会叫上你。”
    穆罕穆德老实的点点头:“没问题,以后一定闭嘴。可是现在。
    2
    易下拉欣摇摇头:“確实很难,但不是还在谈么?一点一点的磨吧,总之帕夏交给我的任务,一定要设法完成。而且一定要在我们抵达京城之前,与贾公爵达成默契。”
    默罕默德脑子很灵活的低声问:“贿赂么?”
    易下拉欣摇摇头:“这只是最基础的,没好处谁会白帮忙,关键还是要抓住他对沙俄的態度。他不缺钱,也不缺女人,荣誉以及证明自己的机会。对於他而言,或许更有吸引力。谁知道呢?慢慢来吧,全款採购是最后的选项,要知道国內也不富裕。”
    实际上易下拉欣也就是安慰一下默罕默德,他也没啥好法子。贾璉这个人太难搞定了,而且还是必须搞定的。更要命的是,对於周帝国的信息,易下拉欣知道的很少,上一次来通过外交人员,简单的了解了一下贾璉这个人的地位。
    “不行就先拖著吧,回头阁下去办理公使程序时,有机会面见帝国皇帝,可以尝试一下提点小要求,想必皇帝不会怪罪。”
    易下拉欣给了个建议,看似否定了前面的话,实则还是抱著能省一点就省一点的心態。
    在国內做生意,钱不钱的都好说,但对外贸易,金银才是硬通货。奥斯曼帝国的贵族们不缺钱,但是帝国国库缺钱。
    “实在不行,可以联繫一下那些包税商人。”默罕默德提出了一个建议,现在此事与他个人的前途掛鉤了,矛盾暂时放一边。
    “找魷鱼借钱,等於给脖子上套一个绳索,然后一点一点的收紧,迟早勒死自已。”易下拉欣对於这些人,本能的反感,但是他们有钱。
    趁著时间还早,易下拉欣再次出门,以私人名义拜访贾璉。
    运气不错,私人友谊还在发挥作用。
    贾璉请他进了书房,丫鬟上茶后,做个请的手势:“看来贵国的情况並不好,想来也是,夹在欧亚之间,垄断亚洲贸易的时代过去了。与欧洲之间上百年的矛盾,即便出於国家利益,得到奥地利的支持,也是因为奥地利与沙俄之间存在现实矛盾的缘故。而且在我看来,你还没学会与塞力斯人打交道。你们那边,是这么称呼我国的吧?”
    易下拉欣没立刻回答,而是沉吟了一番才道:“奥地利的支持,也不是白来的。上一任帕夏,发动了对沙俄的反击战,资金缺口是从奥地利的魷鱼商人手里获得的,为此付出了一些地区包税人的代价。从贵国的制度中看的出来,包税制不是一个好制度,已经被你们废除了。”
    “巧了,包税人制度,就是蒙古人从中亚以及欧洲学来的。现在欧洲很多地方,还是实行这个制度,比如法兰西,比如贵国。,
    易下拉欣沉默不语,好一阵才低沉的开口:“您说的没错,我痛恨那些人,他们像蚂一样,趴在帝国的身躯上疯狂吸血。但是我又不能对外说,只能默默的放在心里。”
    贾璉笑道:“这是贵国的问题,我国的外交政策,素来是互相尊重,做生意没问题,
    但不会干涉贵国內部的事情。包税人制度在贵国能延续几百年,说明这种制度適合贵国那种粗獷的管理模式。实际上我国也有相似的问题,只不过换了一种形式存在。本质上,都是少数人通过对西层百姓的层层盘剥,以此解决国家的財政问题。只不过贵国更为依赖这种制度,我国基层的官员,则需要通过士绅来解决顺利徵税的问题。”
    易下拉欣却用一种你在骗我眼神看著贾璉道:“可是贵国还有一句话,破家的县令,
    灭门的令伊。贵国的基层政府,可以通过国家权利,解决士绅是否配合的问题。在我国,
    则根本做不到这点。”
    “这就要看国家是否有一个强大的中央,否则无论在哪个国家,情况大同小异。基层与百姓直接接触的权利,总有办法欺上瞒下,从中渔利。”
    这才是最为现实的问题,需要一点一点的改变,甚至不是一个时代就能解决的问题。
    歷史足够长的中国,总是解决了一个问题,又冒出一个新问题,最终所有问题的根源,都指向一个地方,基层权力。
    別小看这四个字的威力,一个国家的意志,能否正確的得到贯彻,全看基层权利掌握在谁的手里。
    这个问题,贾璉自认为无法解决,他现在能做的就是趁著有机会快速发展,先发展再说。將来这个国家会演变成啥样子,那是以后的事情了。
    眼前的问题都解决不了,谈何谋万世?现阶段的大周帝国,甚至都没有一个明確的长期发展战略。多数人满足於现实的所谓盛世,包括皇帝在內都懈怠了。別看皇帝言之凿凿,贾璉一点都不信他还有继续推行士绅一体纳粮的决心。
    “算了,不聊这些了。说一句真话,能答应向贵国出售一部分最新式的武器装备,就是我手里最大的权限。付款方式,你就別想了,还是去筹钱吧。”私下里说这些,贾璉丝毫没有良心上的压力,就是要断了这廝的歪念头。
    不抓住这个机会通过独家產品积累產业资本,难道要像共和国那样,只能自力更生?
    闹呢!
    別管未来的资本的属性如何,先把资本搞到手,推动產业革命的发展再说。贾璉那个时代,近代史根本就没法看,一看就痛彻心扉。
    苦难不值得歌颂,只需要牢记。老祖宗早说了,十世之仇,犹可报也。
    贾璉至今没对小日子动手,那是因为不需要亲自动手。实际上现在的奴儿干都司,东平王的地盘上,已经有上百万小日子的劳工。这些人,还是通过幕府,合理合法的弄过去的。代价就是远东生產的粮食,以及一些木材鱼乾之类的本地特產。
    东平王在奴儿干都司发现的好东西,比如黄金人参貂皮之类的,都用於对面採购了。
    这也是为何国內钢铁產业快速发展的原因之一。大量的铁器需求,带动了產业发展。遵化铁厂的官督商办模式,为朝廷带来了大量的税收。但这种模式,最后会发展成啥样子,贾连也不知道。
    他只知道,先发展了再说。只要有產业能带来巨额的利润,就一定会催生新技术。这是由资本的属性决定的。
    远的不说,单单石景山周围的农村,现在地主都缺佃户,只能大价钱请更远的农民来种地。当然作为地主,可以骗,但只能骗一次。一旦有人气不过了报官,还存在被官府打击的风险。
    这不是什么官府良心发现了,而是因为石景山是有皇家基因的產业,附近总是能有皇帝的眼线出没,官员都小心的很。
    说到底,还是一个信息流通的问题,
    网际网路时代,很多事情被爆出来,网民太不可思议了,觉得这国家药丸,
    实际上任何国家都一样,区別在於,国內真的被爆出来的,有关部门会介入,採取措施解决,给民眾一个交代。
    很多事情一直都存在,只是你看不到而已。如果你去翻史书,就会发现,其实很多事情,歷史上都发生过。
    几千年来,唯一不变的是人性。
    只要是人类社会,就一定会存在人性带来的弊端。
    多数问题的根源,在於国家在利益分配时,发挥了什么样的作用。有没有照顾到多数人。
    易下拉欣失望的离开了,私下接触获悉贾璉的底线后,他只能放弃用其他方式辅助支付,剩下的就是价格了,这个还要谈。
    回去之后,与穆罕穆德进行了交流后,確保对方不再会乱说话,次日,两人一道,与贾开启新一轮的谈判。
    这次谈判,直接快进到价格。
    易下拉欣认为,这次採购量大,必须在价格上给予优惠,否则就不是一桩公平的买卖。
    贾璉则很乾脆的告诉他,可以大量的出货最新式的装备本身,就是优惠了,別想有的没的,赶紧去凑钱。
    易下拉欣又改变战术,提出隧发枪和大炮必须降价。
    贾璉则反驳,这么拉扯毫无意义,因为他可以在线膛枪和左轮的报价上做文章。
    默罕默德全程闭嘴,看著两人来回拉扯,发现贾璉完胜,易下拉欣一分钱都没讲下来。
    回去之后,穆罕默德很不满的问:“为何一文钱都没讲下来?”
    易下拉欣用看傻子的眼神告诉他真相:“线膛枪和左轮的报价,將得到比欧洲人略低的价格,这么说,阁下明白么?贾大人虽然没明说,但他已经在疯狂暗示了,让我们不要坚持要降价,得到的回报是他在新式武器方面的优惠报价。”
    结束修整,回到京城,贾璉立刻召见了兵工厂的负责人,听取了关於產能的匯报。
    “去年完成了京城三大营的需求后,今年的產能主要提供给东西二王,不过他们的需求不算太大,兵工厂的產能,实际上並没有饱和。大人,您是兵工厂的祖宗,这次奥斯曼帝国的单子,你可要照顾自己人啊。”负责人肉麻的话,贾璉下意识的搓了搓胳膊。
    “少说废话,三千支燧发线膛枪,一百门野战炮,只有这点了。多久能完成?给个准话。”
    “枪好办,两个月就能完事,炮要半年。”
    贾璉听了这个所谓的准话,决定压榨一下:“慢了!再快一点,买家等著要货。这一来一回的,快要一年半,慢得两年呢。”
    “那就只能动用武备库的库存了,步枪现在就能提供,火炮需要三个月。”
    贾璉不满的摇摇头:“从现役里调,优先满足客户的需求,我告诉你,这是个大客户,奥斯曼帝国与沙俄,且有得打,一百年都未必能停下。”
    “这个需要兵部点头,否则我们没法弄啊。”
    “以旧换新,不得把他们乐疯咯?”贾璉狐疑的一问,对面表情略显尷尬,应该是有话不敢说。
    贾璉听了微微皱眉,隨即低声骂:“草!”
    正如当年白莲教能搞到线膛枪一样,京城三大营,也可以向上报损,旧炮不用拉回去回炉,私下就处理了。
    至於是悄悄卖给谁,那可多了。首先是东西二王,还可能是漠南漠北,甚至还能卖给小日子和朝鲜,只要给钱,这帮孙子的胆子大的不可想像。
    就他们处理这些旧装备,还不用交税。
    这种事情相关的部门都是知道的,只不过存在一种我知道,我不会说出去的默契。
    以旧换新,哪来的旧?早报废了。
    这种事情,乌克兰军方熟悉,美军也很熟悉。
    “这才几年的工夫,就如此明目张胆的搞默契了?岳齐主导的京营改革,就这?”贾璉真是恼火的不知道该说啥了?就这军队,能保证他们不带坏神机营?
    真是一波未平一波又起,贾璉头皮都麻了,要原地爆炸了!
    对於贾璉的来访,岳齐实在是意想不到,心里不免发虚,还是很淡定的接待了。
    贾璉进门之后,大马金刀的坐下,盯著岳齐道:“岳相,商量个事情!”
    岳齐点点头:“你说!”
    “奥斯曼帝国需要大量火炮,兵工厂武备库的库存不足,从军中调一批先顶一下,回头给补上,如何?”
    岳齐心里咯瞪了一下,三大营从旧勛贵手里剥离出来后,落入了一批新勛贵手里,这也才没几年。
    勛贵们是如何治军的不去说,因为旧勛贵出身的贾很清楚。
    非要说区別,就在皇家军校带来的新鲜血液,但这不等於很多旧的陋习都消除了。
    军校生改变的是军官的成分,这些人最大的特点,就是对皇帝的忠诚度比较高,將领们率领的军队,变成私兵的概率基本不存在了。
    但是怎么说呢,京城的物价高,將领们想在京城安家立业,不容易的。
    京营不是水师,还能搞点水上业务。他们只能拿死俸禄,所以,办法真不多。
    以前还能吃空餉,现在基层军官和一部分中层,都是军校毕业生。吃空餉不怕他们告状么?
    所以,勾结兵部的核销人员,搞点副业,也就成了顺理成章的事情,大家都要赚钱的嘛,要生活的嘛。
    贾的来到,岳齐最担心的就是揭盖子,这可揭不得啊,要出大事情的。
    只要贾璉不揭盖子,一切都好说。
    岳齐果断的做出反应:“没问题,差多少,一定给你凑出来。就不要惊动其他部门了。”
    后面这一句很要紧,不是惊动其他部门,正確理解是不要惊动下。

章节目录

红楼:我是贾璉所有内容均来自互联网,PO18脸红心跳只为原作者断刃天涯的小说进行宣传。欢迎各位书友支持断刃天涯并收藏红楼:我是贾璉最新章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