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93章 备货
    雨水连绵落下,沾湿了裤脚,夏有车却恍若未见的继续走著。
    差不多一年前,他还是市场里率先销售泡沫箱+冰袋包装蔬菜的商户,如今却开启了倒车,又用回了竹筐。
    生意也越来越差。
    真是讽刺啊!
    江心菜场占货源比例虽说太大,让同兴泰经营风险变高。
    但那毕竟只是设想中的结果,並未实际形成。
    而现在生意下滑却是不爭的事实。
    雨势越来越急,风也呼啸著吹,夏有车紧紧握住手中的伞,目光却隨之呆滯的盯著一个方向。
    那里的货台正在卸货,泡沫箱的规格让他有种熟悉感。
    他心里不好的预感突然变得很强烈,不由抬头看了看菜栏的招牌。
    永隆菜栏。
    长沙湾三巨头之一。
    在香江仅次於合兴的蔬菜批发商,主导著芥兰的批发,在单一品类上拥有绝对优势。
    然而,他感觉泡沫箱里不是芥兰。
    夏有车踩在有些积水的道路上,一步一步走了进去。
    菜栏里有人在开箱验货,他也看清了泡沫箱里的菜,有手工整齐、粗细统一的菜心,有芥菜,还有小白菜。
    他越看越熟悉。
    越看越难受。
    合作了一年多时间,他还能不清楚江心菜场的菜长什么样吗?
    这分明就是江心菜场的货。
    这时,有销售员认出了他。
    “夏总,稀客呀,要买点我们永隆的菜心吗,这么靚的货市场上可不多哦?”
    另有一人说:“阿南,你这就忘了,夏老板的同兴泰前段时间可卖了不少精品菜心,合兴都在向他学习。”
    阿南挪输地笑了笑,“你也说了是前段时间,最近同兴泰货不好,还不能允许夏总来买点我们永隆的了?”
    “嗯,你说的也有道理。”另一人问:“夏老板,你要买什么货?买多少?”
    被人挖苦了,夏有车也无力反驳,只好冒雨回去了。
    即使他想问对方的货源来处,也没人会告诉他。
    但直觉告诉了他答案。
    回了菜栏后,夏有车隨手把雨伞丟在了一竹筐菜上,便翻箱倒柜的找了起来。
    档口里的员工说话都不肯大声了,今天这雨一下,档口的生意似乎更差了,老客户的流失也很严重。
    片刻后,夏有车找出了一份和江心菜场签署的合作协议。
    他挨著看了起来,双方除了在价格上做了严格约定,也明確说了江心菜场在香江只能向同兴泰供货。
    拿著合约书,夏有车思索著要如何沟通处理。
    4月21日,雨后初歇,天色豁然清亮。
    陈家志站在阳台上伸了伸懒腰,嘀咕道:“还是农村呆著舒服,这空气都是香甜的。”
    楼下,李秀正和彭国真一起清扫著院落,下了雨后会有很多枯枝。
    “家志,早饭已经做好了,收拾完了就喊薛军一起下来吃饭。”
    “哦,好,二姐和易哥呢。”
    “去菜场了。”
    “有点早哦~”
    “这当了老板的人就是不一样哈,菜农的日常生活是怎么样的都快忘了吧?”李秀停下了扫地,昂著头说道:
    “今天天晴了,得赶紧收菜,冷库没存货,除了市场上要货,还有40吨货要发往印尼和泰国。
    这不抓紧点时间,要什么时候才能把货发出去?”
    回到乡下,睡了个舒服的懒觉,此刻听了李秀的话,陈家志又瞬间清醒了,还有一大堆事呢。
    “来了,来了,吃了饭我就帮忙去,再体验下菜农的生活。”
    这时,薛军也起床了,省得他再去喊。
    “陈大老板,可没有时间再给你体验菜农的生活哦,等你忙完,还得早点和我去增城把基地確定下来,跟著好动工整地了。”
    “还有围绕深城市场的基地,我也有眉目了,这次也一起去看看。”
    ·..
    陈家志有点遗憾,看来再也体验不到小菜农的快乐了。
    下了楼,除了李秀和老娘在扫地,没看到其他人。
    “老爹和豆豆呢?”
    “在鸡棚拿竹笋餵兔子玩。”彭国真有些不爽的说道:“那竹笋嫩得很,拿来餵兔子可惜了,说他他又不听,现在助听器都不戴了。”
    陈家志安静的去吃了早饭,跟著又和李秀、薛军一起去菜场。
    菜工们早已洒满了菜场,白色的避雨棚已被揭开,菜叶翠绿逼人眼目,风里裹著泥土与青叶的鲜润气息,四下里瀰漫。
    看著这一幕,陈家志点点头,“突然就有菜场老板的感觉了。”
    自行车后座上的李秀上说道:“別贫嘴了,赶紧做正事,没看割菜的刀子都快抢冒烟了吗?”
    陈家志嘆道:“秀啊,也就是你运气好,遇到了我,要是较真点的,非得让你指出哪把割菜的刀冒烟了。”
    菜场確实很忙,陈家志本想找易定干聊聊,结果也扔给他两个字。
    没空。
    易定干也几乎是脚步不停歇,骑著摩托车在菜场来回奔跑。
    连下了几天阴雨,对菜场管理的影响不小,900亩地,光是揭薄膜就是一个大工程。
    更別说还有收菜。
    同时,由於元谋基地、沪市基地、彭村基地、连州合作基地的建设,江心菜场的得力干將陆续被抽走了不少。
    新提拔起来的基层管理人员经验不足,总需要易定干去查漏补缺。
    菜工经过抽调后,战力也有所下降,刀子抢冒烟了虽说有点夸张,但確实收菜压力变大了。
    陈家志本想也帮著协调,但奈何其它事也不少,谭忘机也没回来,准备直接去沪市。
    於是,他便回了办公室,开始处理財务、人事、採购上积压的事务。
    见人、签字、看表,忙了一会儿后便听座机电话响起。
    “喂,你好,哪位?”
    “咦,陈老板回来了,那正好,也懒得找人转达了。”夏有车有些意外。
    陈家志:“原来是夏老板,找我什么事?”
    夏有车冷声道:“江心菜场把菜直接卖到香江来了,违反了合约规定,你还问我怎么回事?”
    陈家志呵呵笑了笑,“亏你还记得有合约这回事,怎么,只允许同兴泰大力发展其它货源,就不准江心菜场发展其它销售渠道了,哪来的道理?
    要毁约那也是同兴泰先毁约,我没找你麻烦,你倒先来挑我的刺了?”
    出尔反尔的现象在蔬菜行业,乃至农业上,都屡见不鲜。
    所以陈家志一开始並没有追究同兴泰。
    然而,他虽讲究诚信交易,但也不会死板的守规矩,更轮不到同兴泰来挑他的刺。
    再说了,江心菜场还没有直接和香江的批发商进行交易。
    “如果夏总就为了这事而来,我可掛电话了。”
    “等等。”
    夏有车连忙喊住,他明白想靠一纸合约拿捏陈家志是不可能的了。
    “陈总,同兴泰愿意恢復之前的合作,加大拿货量,江心菜场流到香江市场的菜可以停止了。”
    “呵呵,你愿意恢復,我这边可没那么容易啊!”
    “什么意思,难不成还有人价格比我给得更高?”
    “不是价格的问题。”陈家志沉吟道:“明说吧,我没和香江的批发商有直接合作,是谁把我的菜转卖到了香江我也不知道。
    而且,才建立的市场渠道我也不愿意轻易拿掉,同兴泰不在乎口碑,我可在乎得很。
    同时,江心菜场最近出口业务做得也不错,这两天才从印尼和泰国拿了两货柜的出口订单。
    所以,我不缺市场渠道,同兴泰想恢復此前的合作,很难。”
    夏有车越听越沉默,心都碎了,很想狠下心来掛了电话。
    但近在眼前的危机让他不得不下高傲的尊严。
    “陈总,看在也合作了那么久,同兴泰也帮江心菜场赚了不少钱的份上,每天多给同兴泰发10吨货吧。”
    陈家志不动声色的从一堆文件上找出同兴泰的拿货单。
    瞧了一眼。
    “渍,夏总,你现在每天才拿两三吨货啊,缩水了10多倍。”
    夏有车张了张嘴,最终只是嘆了口气。
    “5吨。”
    “最多只能给你5吨,还不能保证每天有,菜场得优先保障完成出口订单。”
    夏有车脾气已经被磨没了,他原本还想著只要他价格给得高,让陈家志回心转意不是问题。
    现在看只是一厢情愿。
    “唉,陈总,我是真被打醒了。”
    “夏总这是想自己建菜场了?”
    “嗯?”
    夏有车惊疑了一声,突然真诞生了此种想法,想想合兴菜栏,从几年前就在內地建场,如今依然是长sw市场里的龙头。
    但而今合兴菜栏也在向江心菜场学习在他思考时,陈家志只当他是真要建场了,但也不甚在意。
    “就先这样吧,夏总,我还有事要忙。”
    嘟~
    夏有车听著忙音,回过神来,想建场,最好的学习对象也是江心菜场。
    只是想到对方市场的研判能力,即使夏有车有多年蔬菜批发经验,也没有丝毫信心与之相比。
    更何况同兴泰没有种菜的基因,从头开始谈何容易?
    要不与陈家志合作建场?
    这个念头一萌发,就彻底抑制不住了。
    另一边,陈家志忙了一上午后,有些头大的来到菜田里兜风。
    公司的財务管理有点粗糙,不能细看,不能深究。
    已经升职成財务经理的徐瑶向他抱怨了一两个小时,各个菜场负责人的作风都有点粗獷。
    但菜场和基地想要快速的灵活性,就不能给太多限制,只能抓大放小,反而市场上能做得相对更规范点。
    在他看来,这也是想做大做强必须得经歷的阵痛。

章节目录

1994:菜农逆袭所有内容均来自互联网,PO18脸红心跳只为原作者野生的冰糖葫芦的小说进行宣传。欢迎各位书友支持野生的冰糖葫芦并收藏1994:菜农逆袭最新章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