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84章 今天听我媳妇的
    香江,长沙湾蔬菜批发市场。
    穿着条纹衬衫的夏有车瞧见远处三轮车上的泡沫箱,眉头微蹙。
    感觉最近用泡沫箱装菜的现象变多了不少。
    他向一路过的送货师傅问道:“箱子里装的什么菜?”
    “芥菜~”
    师傅简单的回了一句,夏有车没太放在心上,不是菜心就还好。
    因为一看到泡沫箱,他就很容易想到江心菜场。
    芥菜似乎就还好,江心菜场的芥菜也不是主力,主要的还是菜心。
    他回到了档口,又看到自家拿了不少竹筐装的菜心,没来由的一阵嫌弃。
    和供货商说了好几次用泡沫箱+冰袋装菜,结果就是不听,搞得现在各方都不适应。
    再熬一熬吧。
    不行就稍稍多拿一点点江心菜场的菜,就一点点。
    …
    另一边,进了机场候机后,李秀就一脸神秘的说道:“家志,李才和温蓉好像有情况~”
    “什么情况?”
    “就那个呀!”李秀挽着陈家志的手,说:“我听三姐和王兰她们说的,最近温蓉老往李才身边凑。”
    陈家志一脸大惊小怪的样子,“这不很正常么,李才的帅气快赶上我了,没有女孩子追才有问题。”
    李秀瞪眼道:“和你聊正经的。”
    “我哪点不正经了?”陈家志笑道:“当初保保那么反对,你不也一个心的要和我好么~”
    “我……”
    李秀感觉这天快没法聊了,“家志,你现在脸皮比易哥还厚。”
    “嘿,那我比他还是差了点。”
    “至少也是半斤八两。”
    插科打诨几句,李秀又提起了李才和温蓉,“我感觉那温蓉不是善茬~”
    陈家志笑了笑,“没事,反正李才吃不了亏,而且,他最近应该没心思谈情说爱。”
    李秀纳闷道:“温蓉也挺漂亮的。”
    陈家志摇头,“你不懂。”
    李秀:“?”
    陈家志和她小声聊着,“你觉得早上李才的精气神怎么样?”
    李秀想了想,说:“我还是第一次看到他这么兴奋的聊一件事,有点意…那词怎么说的~”
    “意气风发对不对?”
    “对,就这个意思。”
    陈家志沉吟道:“所以李才最近的心思都会在工作上,有时候事业赋予男人的意义,是很多东西无法替代的。
    对很多男人来说,事业才是内向的自我需求,是旺盛生命力的源泉。李才现在应该体会到其中的美妙了。”
    李秀问道:“你是不是也一样?”
    陈家志:“不是。”
    李秀挑了挑眉,“我不信。”
    陈家志摸着下巴,笑了笑:“我至少比李才还要高两三个层次。”
    “……”
    可能是第一次和陈家志一起出差,李秀显得颇为兴奋,但等上了飞机后就消停了。
    没办法,晕机。
    而陈家志则是拿了本杂志看了起来。
    “家志,你不眯一会儿吗?”
    “你睡吧,我不困。”
    “你可喝了酒呢。”
    “没事。”
    “哦、”
    李秀心有所想,目光看着专心看书的陈家志。
    这应该就是事业赋予人旺盛精力的体现,早上喝了三瓶啤酒竟一点影响也没有。
    此时陈家志注视着杂志上‘4月15日春季广交会开幕’一行字若有所思。
    广交会能卖菜吗?
    至少有农副产品交易,届时可以去看看。
    到了昆明后,陈家志和李秀又转坐火车,一直到晚上时,才抵达了已全面投入使用的云岭农业办公楼。
    李明坤从火车站把两人接了回来,又介绍着办公楼。
    “一共有二十多个房间,除了公司的人,有一部分外地的育种家也暂时借住在我们这里。”
    陈家志觉得还不错,又问:“星火村仲书记修的专家楼呢?”
    李明坤说:“也修好了,他们的更大,一共48个房间,今年冬天专家们都能住新的房子,不用去住危房了。”
    顿了顿,李明坤又说:“星火村也改名了,现在叫南繁村,专门搞育种。”
    陈家志微微一愣,但也觉得这名改得好。
    ‘南繁’这两个字,圈内人一听就知道是什么意思,很形象贴切。
    这时,又有一男一女两个半大的孩子来到李明坤身旁,“老汉儿,妈喊去吃饭了。”
    “要得,马上来。”李明坤跟着和陈家志、李秀介绍了自己的儿女,李俊和李春香。
    “俊娃,春香,快叫人。”
    “叔叔,嬢嬢。”
    “哎。”李秀笑了笑,刚好身上带了有零食分给了两人。
    陈家志则是表情古怪。
    前世李秀做媒,李俊娶了易龙易虎的表妹,随后也跟着喊舅舅舅娘。
    现在一时听到叫叔还有点不习惯。
    “老李,把他们接过来读书了?”
    “没读了。”李明坤深深叹了口气,“让他们继续读,死活不读了,就把他们带过来种菜,我让他们来基地打小工,这没问题吧?”
    陈家志说道:“只要你舍得,我没意见。”
    现在各地菜场都普遍有跟着父母一起出来干活的未成年小工,大多后来都改行了。
    而前世李俊则是从十二三岁开始便一直在种菜,从未做过其它的。
    陈家志又说:“但还是太小了,最好能再多读两年书,在老家不行,也可以在元谋读,元谋县城学校条件怎么也比老家的村小强。”
    李明坤点了点头,“我后面再去问问吧,走,先去吃饭,彭老,纪松他们都在里面。”
    正说着呢,听到动静的彭谦、纪松、王永祥等人也都迎了出来。
    寒暄过后才进了食堂。
    食堂里已经摆好了满满一大桌菜,酒也都准备好了。
    李秀看到酒,便凑到陈家志身边小声说道:“少喝点。”
    陈家志笑了笑,打趣道:“有李明坤在,他不喝酒,我也不喝。”
    李明坤这时说道:“都是自己人,都少喝点,意思到了就够了。”
    陈家志讶然道:“老李现在也喝酒?”
    “不喝酒不好做工作啊。”
    李明坤无奈点了点头,“我早该知道这场长没那么好当。”
    李明坤对酒精并不过敏,甚至还有一杯白酒的量,一直不喝酒纯粹就是排斥喝酒。
    只是如今这原则性问题似乎出现了裂痕。
    陈家志坐了下来,笑问道:“你们谁这么有能耐,把老李都拉下水了?是不是你呀,彭老?”
    彭谦揶揄道:“我们可都没这本事,李场长和我们在一起的时候,那可是滴酒不沾。”
    李明坤听出了其中的意味,苦笑道:“彭老,你可别挖苦我了,你在现场,知道怎么回事,再说了,我现在不也偶尔陪你喝两口么~”
    陈家志好奇的问起了始末。
    彭谦笑道:“云岭农业不大不小也算是个企业,原本没那么引人关注,但因为我们的宣传,今年前后有几家科研单位和企业来元谋考察。
    其中4家直接确定了要来元谋投资,这就引起了当地的兴趣。
    同时,还有我们的大棚蔬菜,直到现在都还有菜卖,可惊掉了不少人下巴。
    你可以问问永祥,元谋的冬早蔬菜可从来没有过这么长的采摘时间。”
    本地人王永祥此时也开口道:“陈老板,大棚确实让很多人开了眼界,也包括我,从去年11月采摘到现在,马上就是6个月时间了!
    比露天番茄、茄子黄瓜采摘期延长了一倍,产量高,1~3月的价格又好,每亩的效益夸张,没见到之前,我想都不敢想!”
    陈家志笑道:“永祥以前不愧是乡镇的科技干事,这口才就不错。以后农场的种苗销售也要靠你们了。”
    王永祥应道:“陈总,因为去年贵叔等人的试种,还有大棚的效果,今年的种苗推广比去年好做多了。”
    陈家志讶然:“已经开始了?”
    王永祥笑道:“最近有菜农主动来问,我们有些工人家里也种菜,也很感兴趣。”
    聊这么一会儿,陈家志基本摸到了些关键点,县里多次邀请他来,恐怕除了交流种子招商经验,也与大棚蔬菜有关。
    事实证明,大棚与元谋的冬早蔬菜结合,大幅提升了亩产值。
    陈家志端着酒杯站了起来,“这杯酒敬各位这大半年时间的付出,云岭农场已经走在了正确的道路上,未来可期。”
    “未来可期~”
    众人嘴里重复说着未来可期,一起碰了杯。
    觥筹交错间,陈家志对云岭农场的现状有了更直观的感知。
    简单总结,临时决策的大棚蔬菜大获成功,收回了近半投资成本。
    育繁种在叶菜制种上获得了部分种子公司的认同,但在茄果制种上经验欠缺、效果不佳。
    种苗方面,砧木资源筛选已确定了几组优势组合,且由于种植效果好,今年有望在销售上取得零的突破。
    吃完饭,陈家志又和纪松等人聊一会儿,便被酒意上头的李明坤拉着要去办公室。
    李秀知道他这一天从早到晚都没休息,早晚又都喝了酒,便上前搀扶。
    “家志,要不今天先休息,明天再谈工作。”
    陈家志拍了拍她的手,又对上她担忧的眼睛,微微一愣。
    “老李,今天听我媳妇的,早点休息了。”
    “哦~”
    (本章完)

章节目录

1994:菜农逆袭所有内容均来自互联网,PO18脸红心跳只为原作者野生的冰糖葫芦的小说进行宣传。欢迎各位书友支持野生的冰糖葫芦并收藏1994:菜农逆袭最新章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