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幕继续。
    【也正是这种“察察为明”的作风,缔造了东汉最清廉的吏治时代。】
    【永平年间,中央到地方“权不借下,请托断绝”。】
    【连外戚都只能夹着尾巴做人。】
    【然而,刘庄绝非只会挥舞大棒的暴君。】
    【他深谙“水至清则无鱼”的道理,对贪官狠厉,但对清官格外宽容。】
    【会稽太守钟离意因擅自开仓赈灾被弹劾。】
    【刘庄反而嘉奖:“忧国如家,何罪之有?”】
    【同时,在民生领域,刘庄也展现出截然相反的柔情。】
    【刘庄深知农业是国家的根本。】
    【他继承并发展了父亲刘秀时期的“度田”政策,进一步清查全国土地和人口,抑制豪强大族的土地兼并行为。】
    【减免赋税、赈济灾民,将公田分给无地农民】
    【同时,刘庄大力兴修水利,在全国各地组织修建了众多水利工程。】
    【其中,最著名的当属王景治理黄河。】
    【当时黄河水患频繁,下游百姓深受其苦。】
    【刘庄任命王景为河堤谒者,主持治理黄河。】
    【王景率领数十万民工,历时一年多,对黄河进行了大规模整治。】
    【通过疏浚河道、加固堤坝等措施,使得黄河水患得到了有效治理。】
    【黄河此后八百多年没有发生大改道。】
    【“黄河八百年不决口”的古代奇迹,正是起于刘庄。】
    【治理黄河,保障了黄河中下游地区农业生产的稳定,促进了经济的繁荣发展。】
    【此外,刘庄还鼓励百姓开垦荒地,推广先进的农业生产技术,使得东汉的农业生产得到了极大提升。】
    【百姓生活日益富足,国家的财政收入也不断增加。】
    【永平年间户口从2100万激增至3400万,为明章之治的盛世打下坚实根基。】
    说到治理黄河,历代的统治者们自然是瞬间就不困了。
    特被是许多深受黄河水患困扰的朝代。
    更是深深的羡慕汉明帝时期,那治理的妥妥当当的黄河。
    明末。
    满头白发的崇祯皇帝,看到天幕上着重介绍汉明帝刘庄治理黄河的功绩。
    也是有些羡慕的说道。
    “哎,我大明也深受黄河问题的困扰。”
    “但朕也已经非常尽力了。”
    “感觉黄河水患,也不能怪朕,主要是朕的运气实在是太差了!”
    “到了朕接手大明的时候,夺淮入海已成定局。”
    “黄河已经难已治理了。”
    “关键是国力也不可同年而语。”
    “东汉经过光武中兴,政局稳定、经济恢复。”
    “朕却接手了一个烂摊子。”
    “要是给朕一个,像刘庄当时的大汉那样的国家的话。”
    “再给朕一个像王景那样的,高水平的治河人材。”
    “朕也可以把黄河治理的好,然后……名垂青史!”
    ……
    天幕继续。
    【如果说刘庄的铁腕治国,为东汉夯实了根基。】
    【那么他在军事与文化上的建树,则真正将帝国推向了巅峰。】
    【刘庄自幼深受儒家思想熏陶,即位后大力推崇儒学。】
    【将儒家思想作为治国的核心思想。】
    【刘庄在洛阳修建了太学,广招天下学子,亲自前往太学讲学,与师生们探讨儒家经典。】
    【他还设立了五经博士,鼓励学者们深入研究儒家学说,推动了儒学的发展和传播。】
    【在刘庄的倡导下,整个社会形成了浓厚的文化氛围,读书学习之风盛行。】
    【刘庄还是佛教传入中国的引导者。】
    【一次,刘庄夜梦金人,第二天便向大臣们询问梦中景象。】
    【大臣们认为金人可能是西方的佛陀。】
    【于是刘庄派遣使者前往西域求佛。】
    【迎回两位天竺高僧和一批佛经佛像。】
    【这就是著名的“永平求法“。】
    【刘庄专门为他们修建了白马寺,这是中国第一座官办佛教寺院,标志着佛教正式传入中国并开始大规模传播。】
    【白马寺表面看是安置天竺僧人的场所。】
    【实则是刘庄构建的跨国文化枢纽。】
    【他让高僧迦叶摩腾、竺法兰在此翻译《四十二章经》。】
    【却特意安排儒生参与译经工作。】
    【他允许贵族子弟出家为僧,但规定必须通晓儒家经典。】
    【这种“以儒解佛“的智慧,使得佛教这个外来宗教迅速本土化。】
    【在对外军事外交上,刘庄登基时面临着匈奴和西域的复杂局势。】
    【匈奴自西汉以来就是中原王朝的劲敌。】
    【东汉初期,匈奴再次分裂为南北两部,南匈奴归附汉朝,北匈奴则不断侵扰边境。】
    【刘庄为了彻底解决北匈奴的威胁,决定主动出击。】
    【公元73年,刘庄派遣窦固、耿忠等将领率领大军出征北匈奴。】
    【汉军在天山一带大败北匈奴,占据了伊吾卢城,并在此设立了宜禾都尉进行屯田。】
    【为进一步经营西域奠定了基础。】
    【此后,刘庄又派遣班超出使西域。】
    【班超“以夷制夷“,仅带36人便降服鄯善、于阗等国,重建西域都护府,重新打通了中断已久的丝绸之路。】
    【在北方,刘庄令窦固、耿秉大破北匈奴,将汉军旗帜再次插上燕然山。】
    【在东北方向,高句丽侵犯玄菟郡,汉军长途奔袭直捣其都城,迫使其王跪献地图。】
    【但与汉武帝的穷兵黩武不同,刘庄的军事行动始终服务于一个核心目标——打通丝绸之路。】
    【当班超请求增兵西域时,刘庄的回复极具战略眼光:】
    【“吏士如超者,何故不遣而更选乎?“】
    【意思是像班超这样的奇才,有一个就够用了。】
    【这种“低成本、高收益“的边疆策略,使得永平年间“四夷宾服,边城晏闭“。】
    【却未出现“海内虚耗“的窘境。】
    【在制度建设上,刘庄的创举同样影响深远。】
    【他完善了光武帝始创的“尚书台“制度,将决策权从三公转移到皇帝直接掌控的秘书班子。】
    【他首创孝廉试经制度,要求地方推荐的孝廉必须通过儒家经典考试,为后来科举制埋下伏笔。】
    【他还制定了中国历史上,第一套完整的诸侯王管理制度。】
    【规定诸王就国后“不得擅征发,不得私置吏“。】
    【彻底解决了西汉七国之乱的隐患。】
    【这些制度创新如此成功,以至于三百年后北魏孝文帝改革时,仍以“复汉永平故事“为口号。】
    【但刘庄最令人震撼的成就,或许是他亲手缔造的司法奇迹。】
    【永平十二年,刘庄下令重审全国积压案件。】
    【史载当时“断狱号称平允“,甚至出现了“囚徒感化“的奇观。】
    【洛阳监狱有死囚通过狱吏上书,表示甘愿受刑以赎父罪。】
    【刘庄亲自复核案情后,竟破例赦免其父死罪,此事轰动天下。】
    【而在当代出土的汉简中,有一份永平年间的司法文书,记载某县令因“断狱过严“被贬为亭长。】
    【侧面印证了史书“治狱务宽“的记载。】
    【这种刚柔并济的法治精神,使得《后汉书》用“吏称其官,民安其业“八个字概括永平之治。】
    【近乎偏执的完美主义,既造就了刘庄的伟业,也透支了他的健康。】
    【公元75年,年仅48岁的刘庄病逝前,还在批改关于西域屯田的奏章。】
    【但刘庄死后留下的遗产,远比人们想象的更为丰厚。】
    【在位的十八年里,刘庄通过一系列的政治、经济、文化和军事举措,将东汉王朝推向了一个新的高度。】
    【他培养的太子刘炟(汉章帝)延续了盛世,开创“明章之治“;】
    【他重用的班超家族,经营西域三十年,实现“断匈奴右臂“的战略目标。】
    【他支持的佛教文化在南北朝开结果,最终融入中华文明基因。】
    【回望刘庄的一生,我们会发现这位“最强皇二代“的成功绝非偶然。】
    【他像一位高明的棋手,在军事、文化、制度多个棋盘同时落子。】
    【用骑兵控制丝绸之路,用佛经柔化边疆民族,用经学规范官僚体系。】
    【也正是由刘庄继承并发扬的东汉家业。】
    【让这个后期沦为幼儿园的帝国,也依然享有了近两百年的国祚。】
    天幕视频到此结束。
    弹幕纷纷出现。
    《最没有存在感的顶级明君,这可太有含金量了!》
    《善战者无赫赫之功。》
    《信手拈来,就把整个国家治理的井井有条,水平很高。》
    《守业更比创业难,真的可以。》
    《顶级守成皇帝,历史没有给他更大的舞台。》
    《如果必须要有皇帝,那我希望所有的皇帝,都是汉明帝。》
    《光武这一支皇帝真不错,汉明帝最后还梦见了自己的父母,醒来之后悲伤难以入眠,读史读到这里看着挺感动的。》
    《因为汉明帝比起其他的好皇帝,他有一个美好的童年。》
    《反观刘子业,就有一个不幸的童年。》
    《真·父慈子孝、夫妻恩爱、兄友弟恭,这得多少皇帝羡慕啊!》
    《治黄河稳定八百年!要不是宋朝的时候扒黄河,要不然还能更久。》
    《所以说,所以,功在千秋并不一定要罪在当代,你说是吧,广神。》
    《原来佛教是汉明帝引进的,不喜欢和尚。》
    《明帝不引进,早晚也会传入,而且佛教实际上也彻底融入汉文化的内核中了。》
    ……
    而天幕外。
    看完了整段介绍汉明帝刘庄的视频之后。
    身为前人的刘彻,也带着三分羡慕,三分认同的说道:
    “不愧为天幕专门说明的最强皇二代。”
    “作为继承人,他的确是几乎做到了各个方面的顶级水平。”
    “哪个皇帝不想要这样的继承人?”
    “天幕之前介绍过中兴大汉的刘秀。”
    “从刘秀手中接过的国家,肯定是不差的。”
    “但是一般来说,正是这种不差的局面,想要把它接下来继续干好,甚至发扬的更加光大。”
    “难度反而会更高。”
    “因为随着国家的建立的时间变久,会拖后腿的反对力量也会变强。”
    “一个帝王,能够压制住这些反对的力量。”
    “把国家整体的带的更高一个程度。”
    “这的确是充分的体现了他的个人管理国家的能力。”
    “可以!我大汉后继有人!”
    但要说最羡慕的皇帝,特别是皇一代。
    还得是嬴政。
    嬴政看着天幕上刘庄端坐明堂,西域诸国使节匍匐献礼,白马驮经入洛阳。
    手指无意识地摩挲,眼中闪过一丝异色。
    “这刘秀的儿子……”
    嬴政低声自语,语气里罕见地带着几分犹疑,“倒是丝毫不比他爹差。”
    特别是想到天幕上剧透过的秦二世胡亥。
    再看看现在,被自己确定为太子,但依然深受儒家思想影响的扶苏。
    嬴政就更加的羡慕了。
    “刘季啊刘季……你何德何能,有这样的子孙?”(本章完)

章节目录

剧透历史:从世界大战开始所有内容均来自互联网,PO18脸红心跳只为原作者红茶配可乐的小说进行宣传。欢迎各位书友支持红茶配可乐并收藏剧透历史:从世界大战开始最新章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