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82章 登舫(求月票)
第382章 登舫(求月票)
玉州城,春雨街,杏巷。
时至午夜,赵倜手中拿着请柬,心中终于做下决定,前去参加玉江诗会。
若是没有杨简给他宣扬诗名,那他是不会去的,一是读书紧迫,二是参与此事并无什么添益之处。
但有杨简在官府方面,乃至士林之中,给他扬名,那自又不同。
刺史、别驾、玉州的文坛前辈名士都知晓他能作诗,此番别驾之女举办诗会特意相邀,却不前往,便显得有些托大。
自家宣传名声,对方应名而来,顺理成章,乃正是宣扬名气后产生的正面效果,自己反而拒之,那还宣扬名声作甚?
而且,在此种情景加持下前去参加诗会,那么受益和碌碌无名时参与不同,官府和士林都将关注。
但凡能作出好的诗词,结束后不但诗会与人会给他大力宣说,官府士林文坛,也将乐道起来,无形之中的扬名力度要大过正常前往数倍。
心中做下决定,赵倜轻轻吐了口气,将请柬放好,然后上床休息。
第二天早晨起来,收拾完毕吃早饭,赵母询问道:“我儿,可想好了是否前往秦家小姐举办的诗词文会?”
赵倜还没等答话,赵父在旁道:“我看还是不去的好,扬名哪里不能,何必去参加这等世家子女办的东西呢,这些公子小姐不过是图个身份粉饰,玩耍热闹罢了,并无太大用处,说不定还会沾染一些朱门恶习……”
赵倜微微沉吟:“父亲,罗敷小姐有所不同,孩儿以前读过她的文章,乃是有真才学在内的。”
赵父眨了眨眼:“你之前就读过她的文章,为何这般关注?”
赵母白了他一下,轻咳道:“我儿大了,能够自己明辨是非,别将你那些道理强加于他。”
赵父急道:“怎叫我这些道理,难道事实不是如此吗,八大世家哪个不是这样,秦家,秦家我更了解……”
赵母表情一扳:“你了解什么?”
赵父瞅了瞅她,忽然声音弱下来,讷讷道:“反正就是了解,当年就了解了……”
赵母眸子转动,看向赵倜:“我儿不用听你父亲的,一切自行决定便是,若觉得那秦家小姐委实不错,亲近一些也是无妨,古语云,窈窕淑女,君子好逑,彼此来往又何错之有?”
赵倜闻言顿时脸色涨红起来,解释道:“母亲,不是你想的那样,孩儿只是就文谈文而已,哪有什么好求不好求的。”
赵父扒拉口饭,嘟囔道:“我儿说的倒好听,又脸红甚么?”
赵倜嘴角抽了抽,想了想道:“孩儿只不过是面嫩罢了,对了父亲,为何对世家这般大的敌意呢?虽然世人都知世家腐朽糜烂,把持神器权柄,不过谈论起来多是着眼社稷,百姓清平与否,不像父亲这般听着似有私愤……”
赵父闻言不乐道:“如何质问起我来了?我就是看着世家不爽,虽然……虽然与我自身无关,可自古有一句话说得好,路见不平,拔刀相助,天下事有天下人管。”
赵倜怔了怔,揉揉额角,叹道:“父亲说的也是。”
赵母道:“你自做你的,各人有各人的道理,赶快吃饭吧,吃完好去上学。”
赵倜点头,吃完饭后,背着笈箱出门往州学,赵父则送赵灵儿去女学。
这时虽然李孟已经离开,但是州学内却不少在谈论他的学问,走于学院路上,许多声音都说着通学和明论。
赵倜边听边琢磨,然后进入塾堂,来至自己的座位坐下。
莫寻在他旁边并排一行,中间隔了条窄窄过道,看他放下书箱后,低声询问道:“赵兄想得如何了?到底要不要与我去参加罗敷小姐的诗会?”
赵倜闻言不觉苦笑,去肯定是要去了,但却不是陪着对方,自己此刻拥有请柬,肯定算自行去的。
只是他还没想好怎么与莫寻解释,便道:“莫兄,此事下学之后再与莫兄分说吧。”
莫寻道了一声好,便也不再继续追问,白日读书答先生题目,再无旁事,转眼一天过去,已至放学时间。
两人一起出了州学大门,莫寻依旧没有乘车,朝向玉江边上走去。
待至江畔,莫寻笑道:“赵兄早间既言分说之词,想来是有前往诗会之心了?”
赵倜瞅了瞅他,莫寻这人聪明绝顶,什么事情洞察入微,一点就透,触类旁通,精灵无比,可就是不用功读书,做学一塌糊涂。
他斟酌道:“去是要去,只不过不能算是陪着莫兄,叫莫兄失望了。”
莫寻纳闷道:“赵兄何来此言,怎么既要去又不是陪我……”
他说到此处脸色微微变化,忽然轻叹道:“我知晓了,赵兄一定是收到罗敷小姐的亲自邀请,罗敷小姐最爱诗文,秦别驾怎么会不与她说赵兄诗才之事?说了之后罗敷小姐必然想要见识一番,定是叫人给赵兄送了请柬,请赵兄前往玉江诗会。”
赵倜看了他一眼,道:“莫兄全都猜出来,也省得在下叙说,本来还想着怎么给莫兄解释,如此倒是不用绞尽脑汁再和莫兄说明了。”
莫寻抚额道:“如此一来,我便无法再将赵兄推去前面,赵兄是赵兄,也是罗敷小姐相邀之人,与我自不算一起,我则是我,还得继续琢磨主意应付到时的诗题,赵兄想办法救我啊。”
赵倜摊了摊手:“莫兄,非是我弃莫兄于不顾,实在是诗会若即兴指题,谁也不知道要出些什么,又指出哪些条件,在下就算想帮莫兄,也思忖不出什么应对的良策来。”
莫寻愁眉苦脸道:“在下理解,只是找借口不去的话,一是驳了罗敷小姐的面子,二是显然此地无银三百两,不去就证明以往现场作诗都是假的,说不定是买来的,否则怎连去都不敢去?”
赵倜想了想:“这般看来,还是去的好。”
莫寻道:“自是如此,不去可能草包一个,腹稿都没有,打油诗都现场作不出来,去了好歹能提前预备一些,不管合不合指题,厚着脸皮敷衍,哪怕左右都会被看出来,直面相对总比逃避要强。”
赵倜思索道:“莫兄此言富含道理,也说不定指题就与事先准备的吻合也不好说。”
莫寻道:“赵兄玩笑了,哪里就能符合一点不差,但凡题目条件有个半数相同,我都可凭三寸不烂之舌遮掩过去。”
赵倜笑道:“凡事往好处想总没有错。”
莫寻道:“那就借赵兄吉言了,在下回去赶快准备几篇应当下之景、江边风色的诗词稿子,到时拿出去献丑。”
赵倜沉吟道:“莫兄,此事多少与我有关,我此次又无法帮莫兄什么忙,不知莫兄还需不需要诗稿,我倒是还能给莫兄写上一首半首。”
“吓……”莫寻闻言急忙苦笑摆手:“在下谢过赵兄,心中万分感激,只是在下可不敢再求要了,赵兄诗才与我天壤之别,到时拿出去文不对题叫人更生疑窦,倘若真万一撞了运气符合,那这次过后,下次又怎么办?下下次又如何,在下真就焦头烂额,早晚都必然会露馅的。”
赵倜道:“既如此,我就……”
莫寻道:“我自去寻几篇中庸普通的诗词备着,诗会之时,能想办法推搪就推搪,推辞不了总不惹人注目,混过去就算了,想来似我者应该不少,大家皆如此,也别五十步笑百步。”
这时走至玉带桥边,莫寻抬手做礼告别,赵倜还礼,看着对方登桥往江北行去。
随后他转身向家中,吃饭读书休息,起床收拾继续上学,不知不觉几天过去,来到玉江诗会的日子。
这一天是休沐之日,不但州学女学,其它书院也都放假,就算衙门等处也都轮值,半数休息。
玉江诗会设在江畔北岸,别驾府出人圈一块江面出来,加以仔细布置。
以彩结锁等物顺里拦江,又飘瓣篮在四周点缀,叫渔船或者其它船只知晓不过靠近,然后别驾府画舫靠边,等候受邀的士子到来。
诗会定在未时三刻,就是下午之时了,大乾人一般食三餐,诗会多到明月升起结束,若是中午之前举行,要供上两餐,下午时开始,只要一餐就够了。
赵倜在家中换上母亲前几日做的新衣,然后略做收拾,看着利索,便拿请柬走出门外。
人看衣装,佛看金装,人是衣裳马是鞍,君子不是书呆子,君子如玉,温文尔雅,该打扮也要打扮的。
君子正其衣冠,尊其瞻视,俨然人望而畏之,斯不亦威而不猛乎。
圣人说君子衣冠整齐端正,能展现出“威而不猛,卓尔不凡”的风度来。
赵倜出了春雨街,顺江而走,没用多久至了玉带桥边,这时上了桥远远便看见玉江东面北岸有一艘庞大画舫停靠。
这艘画舫正是他上回看到秦罗敷所在的那只,装饰华丽,披红挑灯,闪有珠光,脊上则雕瑞兽,形制格局并非商户之类所能拥有。
此刻隐约听见有乐声遥遥传来,有人正在逐次登船,船舷板上丫鬟仆人来来往往,似是端着茶水果子之类东西。
赵倜过了玉带桥,然后顺江岸东行,片刻已经距离画舫不远。
这时就看一个着鹦哥绿绸缎长袍的人在冲他召手,见却是莫寻,不知为何没穿儒衫,却弄了这么一件衣服在身,华贵确实华贵,可总是有些气质不合。
赵倜自然不会点穿这些,君子不夺人所好,君子具成人之美,还有另外一个意思,就是每个人的喜好不同,不要以自己的见解眼光去左右改变别人的审美。
你觉得好的,别人未必觉得好,别人觉得好的,你未必看得上,萝卜青菜,各有所爱,眼光这东西从来就没有一个统一的标准。
他走过去抬臂道:“莫兄,莫兄怎未上船?”
莫寻也抬手,笑吟吟地道:“还不是等赵兄一起,倒非是要借赵兄之名同行,而是怕赵兄头一次参与诗会,有不解不自在之处,在下也好给赵兄言说言说。”
赵倜自知莫寻的意思,道:“惭愧,有劳莫兄了,在下心中感激不尽。”
莫寻道:“赵兄,你我同窗数载,日里往来,情同手足,哪用得到这般客套,来来来,随我上船,我给你引荐诸位同好,还有罗敷小姐。”
赵倜点头,也不再多余赘言,跟随莫寻走至跳板前方,只看好一艘画舫,远处瞅着只是感觉宏伟壮观,此刻近了才震惊其体积的巨大。
这时跳板两旁有别驾府家丁守卫,看二人走过来点头哈腰道:“两位公子前来参加玉江诗会吗?可有请柬?”
二人拿出柬折给对方观瞧,家丁急忙说一声得罪,然后冲跳板那边船上打手势,立刻下来名穿着清丽的小丫鬟,过来道:“奴家引两位公子上船。”
两人道了一句谢,接着踩跳板上去画舫,这时乐声越来越清晰,并非那种热闹嘈杂,是空灵动静,不知什么曲子,哪怕奏响,也能彼此之间清晰说话。
待来至画舫门前,正有一名士子不知何事出来,看见莫寻拱手道:“莫兄到了?”
莫寻笑道:“皇甫兄出来作甚?”
士子摇头,伸手擦了擦额上细密汗珠:“莫兄不晓我出来何事吗?这次罗敷小姐应景指题,实在是,实在是……心中紧张啊。”
莫寻道:“皇甫兄又何必紧张,这几日我左思右想,恐怕非一人两人,三人五人做不出这等题目,大家要死一起死,厚着脸皮承下也就是了。”
士子闻言惊讶道:“莫兄竟也是吗?我看莫兄上次所作……”
莫寻叹道:“皇甫兄以为我真能作出那等诗词来?”
士子舒了口气,转笑道:“那就好,那就好,反正许多人一起……”
说着他目光看向赵倜:“这位兄台眼生得很,不知道是……”
莫寻立刻给二人介绍,这士子叫做皇甫端,却是另外一家书院的学子,闻听赵倜姓名不由讶异:“可是作晚来天欲雪,能饮一杯无的赵兄吗?”
赵倜拱手道:“正是在下。”
皇甫端急忙还礼:“原来真是赵兄,没想到罗敷小姐这次把赵兄给请到了。”
莫寻道:“我与赵兄进船,皇甫兄还要在外面呆上片刻吗?”
皇甫端道:“缓一会儿,缓一会儿再说,二位请便,我与二位稍后再叙。”
两人点头进入舫内,只见里面豪华宽敞金碧辉煌,简直如同一座宏阔大殿。
旁边各开十六窗,统共三十二面,青纱飘掩,上面数丈高的地方更是有一个巨大天窗,无数水晶板拼接而成,风雨不漏,却又叫阳光照射进来。
除此外更是明珠生辉,灯蜡照亮,使得这舫中比外面还要亮堂。
赵倜此刻朝最里方瞅去,那处正站着一名身姿窈窕的素衣少女,见两人进入也望过来,看了莫寻一眼,然后目光落在了赵倜身上。
(本章完)
玉州城,春雨街,杏巷。
时至午夜,赵倜手中拿着请柬,心中终于做下决定,前去参加玉江诗会。
若是没有杨简给他宣扬诗名,那他是不会去的,一是读书紧迫,二是参与此事并无什么添益之处。
但有杨简在官府方面,乃至士林之中,给他扬名,那自又不同。
刺史、别驾、玉州的文坛前辈名士都知晓他能作诗,此番别驾之女举办诗会特意相邀,却不前往,便显得有些托大。
自家宣传名声,对方应名而来,顺理成章,乃正是宣扬名气后产生的正面效果,自己反而拒之,那还宣扬名声作甚?
而且,在此种情景加持下前去参加诗会,那么受益和碌碌无名时参与不同,官府和士林都将关注。
但凡能作出好的诗词,结束后不但诗会与人会给他大力宣说,官府士林文坛,也将乐道起来,无形之中的扬名力度要大过正常前往数倍。
心中做下决定,赵倜轻轻吐了口气,将请柬放好,然后上床休息。
第二天早晨起来,收拾完毕吃早饭,赵母询问道:“我儿,可想好了是否前往秦家小姐举办的诗词文会?”
赵倜还没等答话,赵父在旁道:“我看还是不去的好,扬名哪里不能,何必去参加这等世家子女办的东西呢,这些公子小姐不过是图个身份粉饰,玩耍热闹罢了,并无太大用处,说不定还会沾染一些朱门恶习……”
赵倜微微沉吟:“父亲,罗敷小姐有所不同,孩儿以前读过她的文章,乃是有真才学在内的。”
赵父眨了眨眼:“你之前就读过她的文章,为何这般关注?”
赵母白了他一下,轻咳道:“我儿大了,能够自己明辨是非,别将你那些道理强加于他。”
赵父急道:“怎叫我这些道理,难道事实不是如此吗,八大世家哪个不是这样,秦家,秦家我更了解……”
赵母表情一扳:“你了解什么?”
赵父瞅了瞅她,忽然声音弱下来,讷讷道:“反正就是了解,当年就了解了……”
赵母眸子转动,看向赵倜:“我儿不用听你父亲的,一切自行决定便是,若觉得那秦家小姐委实不错,亲近一些也是无妨,古语云,窈窕淑女,君子好逑,彼此来往又何错之有?”
赵倜闻言顿时脸色涨红起来,解释道:“母亲,不是你想的那样,孩儿只是就文谈文而已,哪有什么好求不好求的。”
赵父扒拉口饭,嘟囔道:“我儿说的倒好听,又脸红甚么?”
赵倜嘴角抽了抽,想了想道:“孩儿只不过是面嫩罢了,对了父亲,为何对世家这般大的敌意呢?虽然世人都知世家腐朽糜烂,把持神器权柄,不过谈论起来多是着眼社稷,百姓清平与否,不像父亲这般听着似有私愤……”
赵父闻言不乐道:“如何质问起我来了?我就是看着世家不爽,虽然……虽然与我自身无关,可自古有一句话说得好,路见不平,拔刀相助,天下事有天下人管。”
赵倜怔了怔,揉揉额角,叹道:“父亲说的也是。”
赵母道:“你自做你的,各人有各人的道理,赶快吃饭吧,吃完好去上学。”
赵倜点头,吃完饭后,背着笈箱出门往州学,赵父则送赵灵儿去女学。
这时虽然李孟已经离开,但是州学内却不少在谈论他的学问,走于学院路上,许多声音都说着通学和明论。
赵倜边听边琢磨,然后进入塾堂,来至自己的座位坐下。
莫寻在他旁边并排一行,中间隔了条窄窄过道,看他放下书箱后,低声询问道:“赵兄想得如何了?到底要不要与我去参加罗敷小姐的诗会?”
赵倜闻言不觉苦笑,去肯定是要去了,但却不是陪着对方,自己此刻拥有请柬,肯定算自行去的。
只是他还没想好怎么与莫寻解释,便道:“莫兄,此事下学之后再与莫兄分说吧。”
莫寻道了一声好,便也不再继续追问,白日读书答先生题目,再无旁事,转眼一天过去,已至放学时间。
两人一起出了州学大门,莫寻依旧没有乘车,朝向玉江边上走去。
待至江畔,莫寻笑道:“赵兄早间既言分说之词,想来是有前往诗会之心了?”
赵倜瞅了瞅他,莫寻这人聪明绝顶,什么事情洞察入微,一点就透,触类旁通,精灵无比,可就是不用功读书,做学一塌糊涂。
他斟酌道:“去是要去,只不过不能算是陪着莫兄,叫莫兄失望了。”
莫寻纳闷道:“赵兄何来此言,怎么既要去又不是陪我……”
他说到此处脸色微微变化,忽然轻叹道:“我知晓了,赵兄一定是收到罗敷小姐的亲自邀请,罗敷小姐最爱诗文,秦别驾怎么会不与她说赵兄诗才之事?说了之后罗敷小姐必然想要见识一番,定是叫人给赵兄送了请柬,请赵兄前往玉江诗会。”
赵倜看了他一眼,道:“莫兄全都猜出来,也省得在下叙说,本来还想着怎么给莫兄解释,如此倒是不用绞尽脑汁再和莫兄说明了。”
莫寻抚额道:“如此一来,我便无法再将赵兄推去前面,赵兄是赵兄,也是罗敷小姐相邀之人,与我自不算一起,我则是我,还得继续琢磨主意应付到时的诗题,赵兄想办法救我啊。”
赵倜摊了摊手:“莫兄,非是我弃莫兄于不顾,实在是诗会若即兴指题,谁也不知道要出些什么,又指出哪些条件,在下就算想帮莫兄,也思忖不出什么应对的良策来。”
莫寻愁眉苦脸道:“在下理解,只是找借口不去的话,一是驳了罗敷小姐的面子,二是显然此地无银三百两,不去就证明以往现场作诗都是假的,说不定是买来的,否则怎连去都不敢去?”
赵倜想了想:“这般看来,还是去的好。”
莫寻道:“自是如此,不去可能草包一个,腹稿都没有,打油诗都现场作不出来,去了好歹能提前预备一些,不管合不合指题,厚着脸皮敷衍,哪怕左右都会被看出来,直面相对总比逃避要强。”
赵倜思索道:“莫兄此言富含道理,也说不定指题就与事先准备的吻合也不好说。”
莫寻道:“赵兄玩笑了,哪里就能符合一点不差,但凡题目条件有个半数相同,我都可凭三寸不烂之舌遮掩过去。”
赵倜笑道:“凡事往好处想总没有错。”
莫寻道:“那就借赵兄吉言了,在下回去赶快准备几篇应当下之景、江边风色的诗词稿子,到时拿出去献丑。”
赵倜沉吟道:“莫兄,此事多少与我有关,我此次又无法帮莫兄什么忙,不知莫兄还需不需要诗稿,我倒是还能给莫兄写上一首半首。”
“吓……”莫寻闻言急忙苦笑摆手:“在下谢过赵兄,心中万分感激,只是在下可不敢再求要了,赵兄诗才与我天壤之别,到时拿出去文不对题叫人更生疑窦,倘若真万一撞了运气符合,那这次过后,下次又怎么办?下下次又如何,在下真就焦头烂额,早晚都必然会露馅的。”
赵倜道:“既如此,我就……”
莫寻道:“我自去寻几篇中庸普通的诗词备着,诗会之时,能想办法推搪就推搪,推辞不了总不惹人注目,混过去就算了,想来似我者应该不少,大家皆如此,也别五十步笑百步。”
这时走至玉带桥边,莫寻抬手做礼告别,赵倜还礼,看着对方登桥往江北行去。
随后他转身向家中,吃饭读书休息,起床收拾继续上学,不知不觉几天过去,来到玉江诗会的日子。
这一天是休沐之日,不但州学女学,其它书院也都放假,就算衙门等处也都轮值,半数休息。
玉江诗会设在江畔北岸,别驾府出人圈一块江面出来,加以仔细布置。
以彩结锁等物顺里拦江,又飘瓣篮在四周点缀,叫渔船或者其它船只知晓不过靠近,然后别驾府画舫靠边,等候受邀的士子到来。
诗会定在未时三刻,就是下午之时了,大乾人一般食三餐,诗会多到明月升起结束,若是中午之前举行,要供上两餐,下午时开始,只要一餐就够了。
赵倜在家中换上母亲前几日做的新衣,然后略做收拾,看着利索,便拿请柬走出门外。
人看衣装,佛看金装,人是衣裳马是鞍,君子不是书呆子,君子如玉,温文尔雅,该打扮也要打扮的。
君子正其衣冠,尊其瞻视,俨然人望而畏之,斯不亦威而不猛乎。
圣人说君子衣冠整齐端正,能展现出“威而不猛,卓尔不凡”的风度来。
赵倜出了春雨街,顺江而走,没用多久至了玉带桥边,这时上了桥远远便看见玉江东面北岸有一艘庞大画舫停靠。
这艘画舫正是他上回看到秦罗敷所在的那只,装饰华丽,披红挑灯,闪有珠光,脊上则雕瑞兽,形制格局并非商户之类所能拥有。
此刻隐约听见有乐声遥遥传来,有人正在逐次登船,船舷板上丫鬟仆人来来往往,似是端着茶水果子之类东西。
赵倜过了玉带桥,然后顺江岸东行,片刻已经距离画舫不远。
这时就看一个着鹦哥绿绸缎长袍的人在冲他召手,见却是莫寻,不知为何没穿儒衫,却弄了这么一件衣服在身,华贵确实华贵,可总是有些气质不合。
赵倜自然不会点穿这些,君子不夺人所好,君子具成人之美,还有另外一个意思,就是每个人的喜好不同,不要以自己的见解眼光去左右改变别人的审美。
你觉得好的,别人未必觉得好,别人觉得好的,你未必看得上,萝卜青菜,各有所爱,眼光这东西从来就没有一个统一的标准。
他走过去抬臂道:“莫兄,莫兄怎未上船?”
莫寻也抬手,笑吟吟地道:“还不是等赵兄一起,倒非是要借赵兄之名同行,而是怕赵兄头一次参与诗会,有不解不自在之处,在下也好给赵兄言说言说。”
赵倜自知莫寻的意思,道:“惭愧,有劳莫兄了,在下心中感激不尽。”
莫寻道:“赵兄,你我同窗数载,日里往来,情同手足,哪用得到这般客套,来来来,随我上船,我给你引荐诸位同好,还有罗敷小姐。”
赵倜点头,也不再多余赘言,跟随莫寻走至跳板前方,只看好一艘画舫,远处瞅着只是感觉宏伟壮观,此刻近了才震惊其体积的巨大。
这时跳板两旁有别驾府家丁守卫,看二人走过来点头哈腰道:“两位公子前来参加玉江诗会吗?可有请柬?”
二人拿出柬折给对方观瞧,家丁急忙说一声得罪,然后冲跳板那边船上打手势,立刻下来名穿着清丽的小丫鬟,过来道:“奴家引两位公子上船。”
两人道了一句谢,接着踩跳板上去画舫,这时乐声越来越清晰,并非那种热闹嘈杂,是空灵动静,不知什么曲子,哪怕奏响,也能彼此之间清晰说话。
待来至画舫门前,正有一名士子不知何事出来,看见莫寻拱手道:“莫兄到了?”
莫寻笑道:“皇甫兄出来作甚?”
士子摇头,伸手擦了擦额上细密汗珠:“莫兄不晓我出来何事吗?这次罗敷小姐应景指题,实在是,实在是……心中紧张啊。”
莫寻道:“皇甫兄又何必紧张,这几日我左思右想,恐怕非一人两人,三人五人做不出这等题目,大家要死一起死,厚着脸皮承下也就是了。”
士子闻言惊讶道:“莫兄竟也是吗?我看莫兄上次所作……”
莫寻叹道:“皇甫兄以为我真能作出那等诗词来?”
士子舒了口气,转笑道:“那就好,那就好,反正许多人一起……”
说着他目光看向赵倜:“这位兄台眼生得很,不知道是……”
莫寻立刻给二人介绍,这士子叫做皇甫端,却是另外一家书院的学子,闻听赵倜姓名不由讶异:“可是作晚来天欲雪,能饮一杯无的赵兄吗?”
赵倜拱手道:“正是在下。”
皇甫端急忙还礼:“原来真是赵兄,没想到罗敷小姐这次把赵兄给请到了。”
莫寻道:“我与赵兄进船,皇甫兄还要在外面呆上片刻吗?”
皇甫端道:“缓一会儿,缓一会儿再说,二位请便,我与二位稍后再叙。”
两人点头进入舫内,只见里面豪华宽敞金碧辉煌,简直如同一座宏阔大殿。
旁边各开十六窗,统共三十二面,青纱飘掩,上面数丈高的地方更是有一个巨大天窗,无数水晶板拼接而成,风雨不漏,却又叫阳光照射进来。
除此外更是明珠生辉,灯蜡照亮,使得这舫中比外面还要亮堂。
赵倜此刻朝最里方瞅去,那处正站着一名身姿窈窕的素衣少女,见两人进入也望过来,看了莫寻一眼,然后目光落在了赵倜身上。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