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60章 稷下“谋圣”院中策——谋圣!
    “孔宣将军送来的急报,说凌云关外三十里的乱石滩,发现了刘裕的骑兵营。”
    “那些人穿的是大凌三王起义军的制式服,马槊上挂着的铜铃刻着‘刘’字,白天躲在乱石堆里,晚上就出来抢割边境的麦子。”
    第二封情报来自凌云关,信纸边缘沾着些青绿色的草汁,是凌云关特有的“箭竹”汁液,惊鲵道。
    “抢麦子?”
    苏夜挑了挑眉,指尖在舆图上的凌云关点了点。
    凌云关两侧是峭壁,只有中间一条山道,向来易守难攻,刘裕不攻关,反倒去抢麦子,倒有些反常。
    “是,探子捡回来的,说刘裕的人不仅抢熟麦,连没熟的青麦都割,还把麦秆堆在山道旁,像是要烧路。”
    “孔宣将军猜他们是想断凌云关的粮——咱们给凌云关运粮,走的就是山道旁的小路,要是麦秆烧起来,山道会被烟堵住,粮车根本过不去。”
    “而且探子还看见,他们的营寨里有不少大凌的‘踏车’,就是用来攻城的云梯,只是现在还没组装,怕不是在等什么信号。”
    惊鲵点头,从袖中摸出半粒被马踩过的麦种。
    “刘裕这是虚张声势,凌云关天险,他就算有云梯,也攻不上去,更不用说孔宣将军骁勇异常,麾下的‘五行锐营’亦是精锐之兵。”
    “他抢麦子、堆麦秆,无非是想牵制孔宣,让咱们不敢从凌云关调兵去别处,竟刘裕等大凌三王的根基在大凌,离乾州远,真要硬攻,粮草根本跟不上,他现在做的,都是给旁边的夜王看的。”
    张良这时忽然开口,指尖落在舆图的凌云关与乾州之间。
    苏夜抬眸看了张良一眼,见他指尖还停在舆图上,忽然觉得这话在理——刘裕三兄弟特别是刘邦那个老流氓向来“见利而动”,没好处的事绝不会做,如今摆出攻关的架势,多半是想让夜王觉得“大凌也在出力”,好多分些好处。
    “罗网的密探混进了玉州的榆林关,说夜煞铁骑开始大规模调动了,他们拆了榆林关的旧驿站,改成临时马厩,现在马厩里的战马已经超过五万匹,还从大凌的草原调了大批量的驮马来运精料。”
    第三封情报最厚,是北境玉州来的,信纸用的是极厚的羊皮纸,上面还盖着罗网特有的“狼”印。
    “据罗网杀手的探查,那些驮马背上的皮囊,装的全是黄豆和苜蓿,都是战马最爱的精料,一匹马一天要吃两斗黄豆,五万匹就是十万斗,这规模,绝不是小打小闹。”
    惊鲵的声音沉了些。
    “玉州北境多草原,从玉州的草原到乾州的清河镇,需要近十日路程,而清河镇是乾州的重点粮仓之一,存着三十万石粟米,要是被夜煞铁骑抢了,他们短时间之内将再无后勤之忧。”
    张良的目光亮了亮,俯身细看舆图上的玉州。
    苏夜的指尖在清河镇的位置捏了捏,清河镇的粮仓是不久前张居正刚刚重修过的,用的是“瓮城”结构,外面套着土城,里面才是粮仓,本以为能防小股盗匪,可面对五万夜煞铁骑,怕是不够。
    他想起卫青说过,夜煞铁骑的“冲阵”最狠,十匹马并排冲,能撞开非常宽的土城,到时候粮仓一破,后果不堪设想。
    最后一封情报来自武州,信纸是用武州特有的“楮纸”做的,吸墨性好,上面的字迹却有些潦草,还沾着点暗红的血渍——是吴起的战报。
    “武州的急报,吴起将军说,徐达的黄巾军已经过了浍河,现在围着武州城南的固镇。”
    “徐达以蓝玉为先后,自己在后方调度,派遣了先锋五万兵,还拉了数十架投石机,日夜砸固镇的城墙,现在城墙已经裂了道缝,吴起将军麾下只有一万兵,还得分兵守浍河的渡口,怕黄巾军绕后。”
    惊鲵的声音低了些。
    “最麻烦的是箭矢,固镇的箭楼里只剩五千支箭了,咱们给武州运箭的漕船,在浍河被黄巾军的‘火筏’烧了——他们把柴草捆在木筏上,浇上松油,顺着水流漂下来,漕船躲不及,连箭带船全烧了。”
    苏夜接过信纸,那点暗红的血渍蹭在指尖,他想起吴起在横州时说的“兵不在多,在精”,可现在两万对五万,再精的兵也扛不住车轮战。
    武州城战场如今正到关键时刻,而如果固镇一破,朱元璋麾下的大玄黄巾军就能直扑武州城,到时候一旦被武州城当中的那些武州豪强联军缓过气来,还不知道又要拖延多久。
    帐里静了片刻,只有茶炉里的水“咕嘟”响着,蒸汽裹着云雾茶的香气,飘在舆图上方。
    “子房,你看这局棋,该怎么走?”
    苏夜忽然抬头,看向张良。
    张良没急着回答,只是起身走到舆图前,从案上拿起一支新的毛笔,先在夜煞铁骑所在的玉州画了个圈,又在武州画了个圈,最后在乾州的清河镇画了条线,连接起玉州与武州。
    “叮!张良技能谋圣发动!
    谋圣:运筹帷幄定乾坤,算无遗策冠千秋,此技能为汉初三杰、“谋圣”张良专属技能!
    效果一:智冠天下,算无遗漏,当自身参与战术谋划或战场决策时,智力+3;每场战役前大概率提前预判敌方 2-3项核心战术(如埋伏、火攻、伪报),若成功识破,临时再提升自身智力+1。
    效果二:辅主兴业,智泽明主,当己方君主在场时,持续为君主提升智力+2;若君主陷入“智计压制”“谋略误导”类负面状态,可立即为君主解除该状态,并额外为君主临时提升智力+1。
    效果三:护佑同僚,智免疫厄,为己核心同僚提供“智力免疫”状态:免疫所有智力侧负面效果(如降低智力、封印谋略、伪报误导);若同僚为统帅型将领,额外为其提升智力+1。
    效果四:奇谋破阵,智压敌帅,对阵敌方主帅时,可压制其智力1-2点(压制幅度随敌方主帅智力越高而越强,只对统帅。智力属性低于自己生效);若己方军队执行张良制定的战术,开战即可使己方全体将领智力+1。
    效果五:功成身退,智留千古,当己方势力达成“一统”或“定鼎”目标后,自身智力永久+1;且为己方留存 3项“传世谋略”,后续战役中己方将领可直接调用,调用时临时提升使用者智力+1。
    当前张良智力值102(104),技能谋圣效果一发动,智力值+3,当前张良智力值上升至105!”
    “国公大人,如今四面皆敌,看似难办,实则有主次之分,依在下之见,当‘先击夜煞,再破武州’!”
    他这才开口,声音清润,却带着不容置疑的笃定。
    “先击夜煞?”
    “夜煞铁骑五万,乾州北方亦是一片平坦,极易骑兵施展开来,而武州那边,若是朱元璋麾下的大玄黄巾军倾尽全力北上的话,单单凭借吴起麾下那点兵马可撑不住,要是等咱们打完夜煞,武州丢了,横州就危险了。”
    苏夜挑眉,示意张良继续往下说。
    “国公大人别急,夜煞虽凶,兵强马壮,却有个致命弱点——他们的战马依赖精料!方才惊鲵姑娘说,他们用大批量驮马运黄豆和苜蓿,可五万匹战马,一天要十万斗黄豆,驮马一次又能驮多少?”
    “而且玉州多草原,多是学习北方大草原行游牧之策,因此此前大乾皇朝还在时,夜煞铁骑一旦出征,多是靠乾州在后方调度补给辎重,如今这只要我们断了他们的辎重,他们的战马再强,过不了多久也成了废马。”
    张良笑着摇了摇笔,指尖落在舆图的玉州草原段。
    “清河镇的粮仓,咱们可以先调走一半粮草,用‘漕运’运到乾州城——漕船走乾都旁边的那条乾龙河,比陆路快,而且夜煞骑兵不会水,绝拦不住。”
    “剩下的粮草,让顾长卿的旧部两万守着,那些人都是乾州老兵,熟悉清河镇的地形,再给他们配些‘连弩’,夜煞就算到了,也攻不进瓮城。”
    他顿了顿,又指向清河镇。
    “等咱们解决了夜煞的精料,卫青将军的三万羽林精骑就能从安泽口出发,走‘马道’绕到夜煞后方——那条马道是当年大乾先帝修的,专门用来防备北境游牧,宽能过两匹马,两旁都是密林,正好藏兵,羽林精骑善奔袭,到时候前后夹击,夜煞必败。”
    苏夜看着舆图上那条几乎被忽略的马道,忽然想起去年卫青提过,说安泽口有条“老路子”,只是多年没人走,长满了野草。
    原来张良早就留意到了,倒比他这个主公还细心。
    “那武州呢?”
    “吴起麾下只有一万兵马,而如今徐达遣兵五万试探,还带着投石机,纵然吴起副都督用兵如神,但是巧妇难为无米之炊,怕是撑不了太久。”
    苏夜追问,指尖落在武州的固镇。
    “武州可以‘拖’,浍河是武州南门的天然屏障,徐达要过浍河,只能走浮桥——吴起将军只要守住浮桥,再在浍河上游放些‘水哨’,就能知道徐达的动向。”
    “而且国公大人还可以从横州南面,通过大人麾下罗网的渠道紧急调一批‘火油’南下给吴用都督,装在陶罐里,要是黄巾军想搭桥,就把火油倒在河里,点火烧桥,浮桥一烧,徐达的步兵过不了河,只能在对岸耗着。”
    “而且徐达的黄巾军多是流民出身,擅长以战养战,大多数情况下粮草全靠抢,而武州周边的粮草早就被咱们运走了,他们耗得越久,士气越低。”
    “等咱们解决了夜煞,乾州就可以腾出手来,调大批量精骑四面支援。”
    张良的指尖落在武州的浍河。
    苏夜看着那些顺着水流蔓延的水渍,忽然觉得眼前的局势清晰了许多。
    他之前只想着四面受敌,却没分清主次,现在经张良一分析,倒像是解开了一团乱麻——夜煞铁骑的玉州紧邻乾州腹地,麾下又多是骑兵,机动性极强,一旦进入乾州就会一发不可收拾,数日便可兵临乾都城下,绝对是首要的心腹之患,必须先除之!
    而武州目前还在僵持,不过如今武州西面的潞州黄巾军牛魔王所部已经被孟章暗示准备撤军了,因此这样一来一直率军与潞州黄巾军对峙诸葛亮也可以腾出手来支援南门的吴起。
    这样一来武州这边倒还是可以勉强保持一个平衡之势,可以先拖着,等乾州这边的数十万主力腾出手,再一举破之!
    “国公大人,如今咱们就像这盘棋,夜煞是‘车’,来势汹汹,却怕‘马’绊;武州是‘炮’,看似吓人,却缺‘炮架’。”
    “只要咱们先解决了夜煞这只‘车’,剩下的‘炮’和‘兵’,就好对付了,而且咱们打赢夜煞,还能震慑其他诸侯——让他们知道,咱们不仅能守,还能主动出击,往后再想联手对付咱们,就得掂量掂量。”
    张良看着苏夜豁然开朗的模样,眼底闪过一丝笑意,他拿起案上的棋子,落在舆图的夜煞营地。
    苏夜接过张良递来的棋子,指尖捏着那枚温润的和田玉棋子,忽然觉得心里的沉郁一扫而空。
    “子房这步‘先击后守’,真是妙极!就按你说的办——让卫青立刻整兵,准备走安泽口的马道;让张居正调粮,用漕运送清河镇的粮草去乾州!”
    他抬头看向张良,笑道。
    “国公大人,夜煞善奔袭,咱们要打就得快,不能拖。”
    “卫青将军的羽林精骑,最好三日之内出发,趁夜煞的精料还没运到黑风口,先把他们的粮道断了。”
    张良这时忽然拿起案上的一卷《兵法》,翻到“兵贵胜,不贵久”那一页,笑着递给苏夜。
    苏夜接过书,指尖拂过那些泛黄的书页,忽然想起刚认识张良时,他说“良禽择木而栖”。
    如今看来,他不仅选对了“木”,这“木”还为他撑起了一片天。
    “好,就三日!”
    苏夜的声音里带着几分振奋。
    “让卫青尽快调动羽林军反击,咱们要让夜煞知道,咱们的刀,不仅能守家,还能追到他们的地盘上!”
    茶炉里的水又开了,蒸汽裹着茶香,飘满了整个听竹院。
    张良看着苏夜意气风发的模样,忽然觉得这场乱世棋局,或许真能在这位镇国公的手中,下出一盘千古好棋。
    而他,能成为这盘棋中的一子,亦是幸事。
    (本章完)

章节目录

我在异世召唤全史名将所有内容均来自互联网,PO18脸红心跳只为原作者木槿白衣的小说进行宣传。欢迎各位书友支持木槿白衣并收藏我在异世召唤全史名将最新章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