拿破崙在勘察路线,確实也是为了撤退而考虑,不过在这之前,他也需要有时间准备,並且总是要打一下才能够解决问题的。
    於是他派出工兵勘察道路情况,並且也在收缩部队。
    北面的战斗非常激烈,不过出力最积极的,居然还是波兰人。
    东布罗夫斯基在波兰军队的指挥权上,没有爭得过末代国王的侄子,现在波尼亚托夫斯基亲王也是个元帅了,为了鼓舞和法国军队一起作战的这些军人的士气,也確实值得这样的表彰。
    不过情况总是非常不妙,拿破崙现在也笑不出来了,虽然他还是维持著一贯的自信。
    甚至要是接下来的战斗当中,如果联军不能够取得什么决定性的胜利,或者说没能压製法国军队,大概以后也就没有机会了。
    情况就是这样,拿破崙就是手上只有一个步兵营,他也能鼓舞这些士兵的士气。
    虽然他有著各种各样的小毛病,不过这些都跟当兵的没啥关係。
    说到底,政治总是牵扯他的精力。
    与此同时,联军在外围收缩的也越来越紧,因为兵力增加,甚至能够看到,在联军这边的阵地上,密密麻麻的全都是人。
    现在对於德鲁奥来说,虽然这种目標很適合他的炮兵来进行打击,但也不是没有问题,那就是敌人太多了,就是他能够集中一个更大的炮群,也可能难於应付。
    而联军这边,既然第一天的战斗取得了一些成功,至少让拿破崙那个如同怒涛拍打海岸的骑兵衝锋没有了下文,对於联军的士兵,也是巨大的鼓舞。
    过去他们在正面的战斗当中,哪怕是俄国的老兵,回忆起博罗季诺来,一直都是同一个问题,法国人的衝击,除了拉耶夫斯基炮台,在战爭当中,他们大概也就在埃劳守住了部份阵地。
    现在拿破崙的攻势这么猛烈,最后联军居然通力合作守住了阵地,这就是一个值得庆贺的胜利。
    只不过为了这个胜利,走过的路確实也太多了。
    等到朗热隆的部队到来以后,索洛维约夫还把大片的阵地给他让出来,毕竟这位现在带领的也是一个军团。
    不过他来了以后,居然一点说骚话的心情都没有。
    “您这是怎么回事?”
    “你好歹还赶上了,我那边派出瑞典人,结果他们到达艾伦堡的时候,你都已经在安营扎寨了。”
    “可我们总是在这里了,你知道在2000年前”
    “你又要讲什么故事了?”
    朗热隆这个喷子,比较怕对上的,也就是索洛维约夫。
    俄国的將军一般读书都比较少,这个小子偏偏反过来,读过的书实在是太多了,而且还有些见解。
    “在西方和东方,都有伟大的將领,这点您应该知道吧?”
    “有汉尼拔和大西庇阿,怎么了?东方有什么人物么?我想一定是有的,要不然你不会这么说,那应该是在你翻译的三国故事以前吧?”
    “是的,西楚霸王项羽”
    至於项羽都干过什么,索洛维约夫以前给朗热隆讲过,显然这人的注意力在吐槽上,就没有记住这个知识点。
    当然区別也很大了,西方的歷史学家,要是懂一些军事的,总是会有些补充。
    东方在史官们来写的时候还好,要换成.
    甚至以后歷史书里,写的那些战况,大概还不如前四史以及更早的左传。
    文人们写的东西,有时候反而更注重结果一些,欧洲的歷史学家虽然写的东西主观臆断的多,甚至还总是加入神话故事,但是也有些地方是不错的。
    最好写歷史书的这个人,有过从军经歷,往高了说是个將军,往低了说也要是罗马的军事保民官这类的,还有那些写回忆录的將军和君主,总是能够把事情描述的更清晰一些。
    这里索洛维约夫对朗热隆说话,就在使用类比的手法。
    汉尼拔在义大利的时候,曾经所向无敌,除了一个总是拖延他行动的费边以外,在这里也没有人能够给他找到什么麻烦。
    但是大西庇阿端了巴卡家族在伊比利亚的后方基地,最后又用兵於迦太基本土。
    这也导致汉尼拔在义大利坐不住,被迫选择返回本土,在今天阿尔及利亚和突尼西亚边境附近的扎马,最终被罗马人击败。
    至於项羽,他自己在正面,三万人打几十万人,把刘邦打的丟孩子,最后搞得怀疑人生。
    可是韩信从北面一路把项羽的盟友和他派出的援军都给击败,战略上发生了变化,最后的结果,大家也只会討论,项羽被困垓下。
    索洛维约夫把这些內容都陈述给朗热隆听,他听了以后也在点头。
    “那我们的战略,大概也像是这种情况了。而且这一次,有大概还有2比1的兵力优势。”
    “就是这样,而且我们现在的损失也很大。还是要咬牙挺过去这一关,哪怕是大流士三世困死了亚歷山大大帝,庞培几乎切断了凯撒的供应,最后也没有取得胜利。要么是能力不够,要么是缺乏耐心,要么就是政治上的因素。我记得亚歷山大·瓦西里耶维奇还在世的时候,就评价过拿破崙。”
    “啊,我知道这事。那会儿波拿巴还不是篡位者,他现在可是皇帝了。”
    “但他篡位並不是从君主那里得来的,反而是对著共和国发起的政变,最后发动了一次投票,甚至在明摆著获胜的情况下还要造假。”
    索洛维约夫要是批评起拿破崙来,那也是毫不客气的。
    只不过他说的很直白,也没有那么多功夫来修饰辞藻。
    接下来,他又平缓的说道:“但他现在的统治,不过是依靠著这支军队。还有,就是法国其他几方势力,水平实在是太差,才能够让他在巴黎坐的安稳,有军队和人民的支持。”
    “可你也说了,就是依靠著这支军队。”
    “因为他能够不断地取得胜利,人民就会支持他。巴黎的银行家,会通过对战败者的掠夺得到好处,不过他们在俄国什么都没有得到,甚至还损失了几十万军队。这样下来,攻守之势就发生了变化,他刚刚在几次胜利当中,为这支军队带来的信心,现在也要因为几个战场上的失败,还有我们现在的行动,最终.”
    他们说这话时,北面还有法军骑兵和联军骑兵正在交手,但东部战线相对而言还最为安静。
    “最终怎么样?米歇尔,你总是有一些好想法。”
    朗热隆这个傢伙,今天还有点来劲了。
    “最终只要击败他的这支军队,大概也不需要我们到达法国,他们內部就会出问题。您是从法国来的,应该比我们更了解这个情况。”
    “是啊,也有很长时间没有回到巴黎去了,从我来到俄罗斯算起,也有二十二年了。”
    “啊,时间可真够久远的。”
    “但我们总是会作为胜利者,到巴黎去的。你既然也提到了法国人,我想只要到了巴黎,那些第三等级的人,最后就会拋弃波拿巴的。我太了解法国人了,等到哪一天他们也意识到了问题所在,要请回来一个合適的君主”
    “总之不是路易十八,也不是阿图瓦伯爵。您知道阿图瓦伯爵反动、愚蠢而又懦弱,因为这些又不知道变通。要是路易十八,他要是坐在那个位置上,也不会时间太长的。在彼得堡的时候,我就能够看出来,他的身体情况很差。只要有一些倒行逆施的行为,我想巴黎人也受不了他。这个时候.”
    索洛维约夫倒是没有给朗热隆剧透法国报纸著名的变脸艺能,但是给朗热隆暗示一点,他也总是会明白的,毕竟他是个法国人,不到三十岁的时候就到彼得堡来,中间还加入过孔代亲王家的復辟军团。
    而且他居然还直接说出来了,总比从索洛维约夫自己嘴里说出来就好,他是本地人,朗热隆是从外国来服役的,后者在这方面的限制,平日里反而还比较宽鬆一些。
    “要是没把波拿巴送的太远,或者某个以前共和派的军人出现,只要发起一次政变,在巴黎把事情解决了,就要终结一个君主的统治。”
    “就是这样,歷史总是会重复的。不过在英国人那里,他们对於爱尔兰人从来都不甚友好,甚至不管是君主还是护国公,对於爱尔兰人,从来都是要减少他们抵抗力量的,最直观的就是减少爱尔兰人的数量。”
    索洛维约夫总是在备战后面的赛事,他考虑的多也是为了目前俄国的总体利益服务。
    当然了,这里面也涉及到重建国际秩序,只是他一个中將也就是有私下对自己朋友建议的能力。
    总是要把涅谢尔罗迭伯爵从该死的梅特涅那里给拉回来,而且涅谢尔罗迭在外交上是亚歷山大的传声筒,同时也有些提出建议的能力。
    只要他能够独立思考,不是被梅特涅影响太多,这就是个胜利了。
    索洛维约夫总是在考虑,俄国不应该介入到欧洲事务当中去,至少不应该牵扯的太深,普鲁士因为fw国王在,以及將来两国之间的联姻,总之还是一个可靠的盟友。
    但奥地利不是,如果法国的君主不是叶卡捷琳娜的孩子,也会面临相同的问题。
    而最大的麻烦,索洛维约夫一直都认为是英国。
    现在英国在北美被牵扯了更多的兵力,以至於靠近马德里的威灵顿,只能够更多的使用葡萄牙和西班牙的友军,英军的援兵很少。而且因为西班牙的財政破產,以及沿途的西班牙老乡对於英国人的反感,英军只能够通过一系列港口向前方提供物资。
    但英国人拥有强大的海军,在海上贸易拥有巨大的优势,除此以外还能够在欧陆上搞他们的那一套。
    这样就形势微妙了,索洛维约夫知道进入欧洲,必然会面临巨大的麻烦。
    但是要把力量投入到高加索,还有英国人管不到的一些地方,那就是另外一回事了。
    俄国將来的力量,还是能够威胁到印度的,在中东和印度的一系列斗爭,就是“大博弈”的范畴了。
    索洛维约夫也知道,在这个战场上,其实俄国能够获得东西也很多,咄咄逼人的在欧洲获得利益,可能还是很麻烦的事情。
    但现在他也不好提出来自己的见解,他是军人不是外交官,这个位置並不適合提供什么外交见解。
    可有个阳谋总是很好用的,英国人的反动立场,就会让他们在巴黎反对一个共和派或者波拿巴的掌权者。
    將来遇到俄国的时候,1917年以后,欧洲国家也是这个態度,甚至一定程度上保留了君主制,都是资產阶级特色妥协而造成的结果。
    但波旁王朝的蠢材,只要他们闹出来点事情,很快就要有乐子看了。
    此时君主们还没有想过厄尔巴岛,但他们也不像是英国人那样,居然现在就异想天开的,想要彻底推翻波拿巴的统治。
    在普鲁士內部,大概也只有格奈森瑙这样的將军,会持这种想法。
    亚歷山大虽然希望击败拿破崙,但是现在有一层亲情在里面,他又一向没有什么决心。
    而奥地利在这个时代,反而是更喜欢往条约里面加佐料的那个。
    以前索洛维约夫见识过,就是弗朗茨皇帝的神奇微操,他们居然担心远道而来的俄国在北义大利施加影响力,显然是没有读过春秋的。
    他们希望不要过多的削弱法国,但是害怕拿破崙会捲土重来,总之內心就很是矛盾。
    盟国內部可能是心怀鬼胎的,不过在联军这边,现在情况也发生了变化。
    法国军队里面並不都是法国人,或者为了復国而战的波兰人,还有其他国家的军人。
    可能义大利和那不勒斯的人因为在农业和手工业当中得了不少好处,加上奥地利人在义大利的大缺大德,多少现在还愿意跟著法国人继续一条路走到黑。
    但是那些德意志诸侯,现在可是真切的吃到了苦头,现在有些人,也是要准备改换门庭了。(本章完)

章节目录

索洛维约夫在沙俄1796所有内容均来自互联网,PO18脸红心跳只为原作者黎塞留号战列舰的小说进行宣传。欢迎各位书友支持黎塞留号战列舰并收藏索洛维约夫在沙俄1796最新章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