威廉居然表示,如果有人要反抗的话,他愿意用大炮去镇压。
    这倒是很符合他的特点,而且普鲁士以后么
    总归要是还能让欧洲出现以后那个混乱的局面,让英国人借著欧陆平衡在搞挑拨,之后再加上德国统一以后引发的欧陆地缘政治变化,这就显得荒谬又可笑。
    这里总共就这么大的地方,还要挤进来,反而不如走其他方向。
    但內心想法是一回事,这位王子要做什么,那就是以后他自己的事情了。
    说起来,玛利亚也快来了,因为和法国及其僕从国的战爭,亲俄国的这些贵族很多都在往奥地利跑,隨后再转道去其他地方。
    埃琳娜从什维林出发,沿著海岸边的道路很快就能够到达瑞典人刚刚控制的波美拉尼亚,但魏玛这边,正面是法国的控制区。
    要说起来,魏玛距离德勒斯登和莱比锡很近,將来打仗的时候一定会被波及。
    至於整个战略当中,一定会围绕著柏林来进行,其实联军方面也也能够搞清楚这个情况。
    只要是在德意志北部地区要进行的战爭,柏林周围必然也是最重要的需要爭夺的地区。
    普鲁士现在保持的武装中立还是为了爭取时间去徵调部队,等到时机成熟的时候,自然也会採取行动。
    更何况法军这边最近因为前线的兵力紧张,已经很难维持前线,甚至现在还在继续撤退。
    但俄军这边也停了下来,波兰境內的地方,其实对於斯拉夫人来说,如果从民族的起源上来讲,无论是往东而去先后建立基辅罗斯的东斯拉夫各国,往巴尔干去的南斯拉夫,还有留在维斯瓦河流域和进入波西米亚的西斯拉夫,他们实际上都发源於维斯瓦河附近的森林里。
    可波兰本地,偏偏对其他几路的斯拉夫人並不是很友好,而且现在要控制这里,多少也是要稳定后方的。
    如果供应跟不上的话,对於前线的联军来说,就是一场灾难,更何况法国人之前已经徵收了大量的粮食。
    这几年因为战爭,抽调的劳动力也在增加,最后的结果一定也是很多农田会缺乏人力去耕种。
    1813年还看不出来,等到了1815年到1818年,这几年间的情况就是灾难性的。
    但是那也跟火山爆发有些关係,就是印尼那片,也不知道为什么总有人对这个地方感兴趣。
    话说回来,波兰境內的俄军兵力也在增加,索洛维约夫既然担负起来了华沙总督的责任,主要还是要把精力放在军事上。
    民事问题上,留用了那些没有离开的华沙大公国公务员,这会儿的“民族主义”还没有19世纪中后期那样,带著种族优越的论调,或者是沙文主义的恶臭,波兰人甚至在没有战爭的时候,大约还是能够接受换个新主人的。
    毕竟老爷们还是在当老爷,而下面的泥腿子们,俄国方面似乎也没有在波兰开倒车的意思。
    至於华沙大公国这么个国家,也是因为法国也不希望刺激到俄国方面敏感的神经,才有了这个安排。
    索洛维约夫要注意的,也是后方几个驻军区域的规划,骑兵很多都放在维斯瓦河两岸的牧场里养马,本身波兰就拥有大量拿破崙为了在俄国作战而积攒的军需物资。
    以往只有法国人缴获別国武器的,这回也轮到这些东西被俄军利用起来了。
    相比之下,除了掷弹兵使用的后膛步枪,一般步兵使用的燧发枪,图拉步枪的质量確实也不如法国人的最新型燧发枪。
    因此不少部队都进行了换装,甚至一些掷弹兵部队,因为之前使用的步枪消耗严重,也不得不换了一批装备,和这些老伙计作伴。
    情况是图拉兵工厂为俄军提供了大量的新式步枪,可是因为运输关係,如果还在国內作战的话,通过几个方向都可以快速把物资送到需要的部队,尤其是图拉正好在俄军几个主要兵站的南面,运输到仓库当中也很方便。
    可是军队要是到了国外,这个补充能力就会大幅度下降,更何况到了3月份,积雪开始融化的时候,外面也显得非常泥泞。
    从国內延伸过来的补给线,都要经过白俄罗斯,那个地方是什么地形,赶过路的这些俄军將军们,是再清楚不过了。
    在北方的瑞典,这会儿甚至还能够通过冰面跨海作战,那里纬度摆著呢。
    因此掷弹兵一部分部队,不得不换用了法国造的旧式武器,只不过他们的纸包弹用起来也很方便,只要一个简单的步骤,把弹丸和火药纸包分开就好了。
    变回了旧式武器的结构,这也是没有办法。
    但是好消息是,普鲁士人这边已经开始陆续提供物资了,fw国王在其他方面无能,可是给自己人或者是对手提供物资方面,这个表现大概別人还比不过呢。
    1806年的冬天战爭那么辛苦,法军还能够使用从普鲁士仓库里缴获的冬装。
    现在普鲁士人也在提供粮食,只是这里因为之前法国人的劫掠,消耗也是很大的,尤其是在春耕期间,要提供粮食的话,在乡下征粮也有些困难。
    实际上一直以来,欧洲各国的军纪么,俄罗斯人倒是经常被抹黑造谣的。
    法国人的纪律之差,那是一个一直以来槽点不断的话题,黑手党这种社团结构,那都是法国人在西西里的时候,过於热爱人家的姐妹,引起了激烈的反抗,导致法国人在13世纪时,经常都在义大利南部站不住脚。
    瑞士一些地方,乾脆就是为了反抗法国人而团结起来的。
    小小的瑞士山区,东面抵抗奥地利,西面对抗法国,有时候还给他们当僱佣兵,而且也从他们这种组织结构產生了德意志僱佣军和“帝国步兵”。
    法国人的大缺大德,在德意志地区就很明显。
    至於普军的军纪么?
    想想腓特烈大王才是那个经常把罪犯充军的人,就可以知道普鲁士人的纪律怎么样了。
    反而是俄军,如果主帅本身比较在意这事儿,反而能约束的不错,只是架不住里面的酒鬼多,还有些喜欢偷鸡摸狗的——就这样也没有波兰人那样离谱。
    波兰人在欧洲是小偷,甚至是一个德意志地区公开流传的笑话,要是没有內鬼的话还能传播一番。
    因此,你可以想像一下德军的军纪,被英国人的小报屡次造谣埋汰,在哪个阵营都喜欢出重拳。
    甚至於东德的军队来了,捷克斯洛伐克人民反而更加害怕,因为他们可是真的会用枪托和拳头教训人的。
    过去普鲁士和奥地利军队给法国人的印象也不好,倒是俄军每次在传说中是野蛮人的时候,他们真的还算做人的。
    除了那些哥萨克抢钱抢粮甚至有时候还抢女人,其他军队在长官的约束下,甚至在波兰过的还不错。
    索洛维约夫就想起来了当初那个和自己一起行军的上尉,他倒是退役还乡了,可是他的行军笔记里也留下了不少內容,波兰人甚至私下对俄军还是比较欢迎的。
    想想21世纪等红绿灯的俄军,大概就知道,他们这也是一种淳朴的习惯了。
    现在俄国军队就出现在这里,华沙作为大军的大本营。
    出徵到前方的军队,几乎每个师都会把后方放在华沙周围。
    原来3个营组成一个团的俄军,经常每团会留一个营在这里作为补充队,和原来归属於各团的新兵营类似。
    从国內来到这里的新兵,主要任务也是在这里接受基本的军事训练,至少在上战场之前要熟悉各种战术动作。
    为此几乎每天都有队列演习,索洛维约夫本人也经常要去看。
    就在他领过铁十字勋章以后几天,瑞典结盟的消息也传到了华沙。
    很快,普鲁士也有了行动,毕竟20万俄军已经过来了,还在波兰建立了后方基地,这样的撑腰之下,再不加入战斗,確实也有些说不过去了。
    到了1813年3月,fw国王终於下定了决心,他人在西里西亚,此时朗热隆率领的部队已经靠近了他所在的布雷斯劳,这样的话,也是一种支持。
    因此,普鲁士也下定决心,最终要对法国宣战。
    这样的话,就出现了第六次反法同盟,法国自己这边现在看起来还有不少小弟,但是消耗已经极为严重,光是过去这些年对於德意志地区的压榨,实际上哪怕是有一些好处的巴伐利亚和萨克森王室,也不过是君主和部份贵族得到了好处,平民还得上税和服役,这些方面的负担更重了。
    因此只要有些“不好的信號”接近了这些地区,如果不是法军现在已经大兵压境,大概情况会很糟糕。
    德国人么,还是不像俄国和西班牙这样反抗激烈,甚至能够蔓延到几乎所有被占领的地区。
    有些人毕竟还是有家有业,可是俄国的贵族,甚至也敢於焚毁自己的庄园。
    看起来大家还是有些不一样的地方,这些人的妥协性和软弱性,大概就是以后某个大鬍子的取材来源了。
    不过就是这样,同盟总是建立起来了,而且还拥有可观的兵力,双方还是能够一较高下的。
    但联军也不是没有问题,此时因为普军尚在集结当中,俄军本身在前线因为要占领很多地方,兵力是分散的,甚至於在易北河的几个方向上,归属於互不统属的几个纵队当中。
    而法国人此时相对集中,他们的新兵虽然素质不高,可是已经能够加入战斗了。
    和普鲁士的学生和市民的情况类似,法国的新兵也是士气高昂,虽然训练度还很差,可是他们愿意做任何事情,在皇帝的感召之下加入战斗。
    是的,皇帝本人在法国也是个偶像,毕竟这个现在变成了义大利胖子的中年男人,他过去十几年在战爭当中取得了辉煌的胜利。
    法国皇帝在他的军队重新出现在战场上以后,就准备按照之前的办法,给联军来一个各个击破。
    索洛维约夫当时在亚歷山大面前提到的作战方案,前提是法国人已经来到了战场上。
    可是从1812年12月把法国人从考纳斯赶走以后,实际上很长时间都没有能够遇到法国人的主力部队。
    因此俄军也是分散在几个方向上,以五个纵队向纵深地区追击,同时还要分兵占领很多地方,並且要包围那些留在背后的要塞。
    虽然这些地方,实际上把几万人的法国老兵也给困在了这里,然而俄军本身也要分兵。
    因此兵力被分散了,拿破崙从这个时候看到了战机。
    为此库图佐夫在追击途中,也向亚歷山大建议,要把兵力集结起来,把战线在法国人主力到来之前,推进到易北河西岸去。
    要是按照比较保守的计划,也要在奥得河和易北河之间展开战斗,因此库图佐夫也准备从目前的司令部本茨劳到前方去。
    不过他的身体,大概也快要支持不住了。
    考虑到他这个年纪,本身也应该是退休回家的,库图佐夫也不像是苏沃洛夫那样,到了临死前还很有进取心的那一种,如果不是他个人现在的威望確实能够管住这些不消停的军队,大概亚歷山大也会换上一个自己人,而不是女皇那个时期的老臣。
    毕竟女皇时期到亚歷山大这个时代,被证明好用的將领,也只有库图佐夫、米歇尔松和古多维奇三个老將,后两者还在前些年病故,只有库图佐夫的威望一直还在。
    但他本人现在也已经非常疲惫,甚至在给亲友的信件当中,也会提到自己现在的困难处境,尤其是身心俱疲。
    和苏沃洛夫是在凯旋途中病倒,至少保罗还能够让他的儿女和门徒在他身边不一样。
    库图佐夫只会感到孤独,他实在是没什么同时代的朋友了。
    活到这个年纪的,和他年纪相仿的同僚当中,他回忆了一圈,发现个有趣的事实,那就是索洛维约夫的父亲谢尔盖也在这批人当中。(本章完)

章节目录

索洛维约夫在沙俄1796所有内容均来自互联网,PO18脸红心跳只为原作者黎塞留号战列舰的小说进行宣传。欢迎各位书友支持黎塞留号战列舰并收藏索洛维约夫在沙俄1796最新章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