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72章 大功告成
这一批石油,其实是刘封为成都城而准备的。
成都这样的坚固城池,即便是有了配重投石机以及床弩这样的大杀器,刘封依旧觉得不够保险。因此才会大费周章,搜集到了这些石油,考虑必要时刻用石油来烧毁成都的城门,以达到入城的目的。
只是没想到后来刘璋和曹昂居然让出了成都别走,想要前往涪城。
如此一来,石油也就省了下来。
这玩意保存起来并不方便,而且也没太大的意义,燃烧起来烟雾相当厉害,而且取暖效果也远不如木炭。
因此,这次繁城之战时,刘封干脆就将这招奇兵用在了繁敦丘上,果然有了奇效,帮助陆逊所部的攻寨部队较为轻易的破开了繁敦丘的防御,进入到寨中搏杀。
不过这些石油毕竟是为了成都而准备的,区区一个繁敦丘也消耗不了太多,直到战后还剩下了许多没用掉。
现在送了不少至陆逊所在的营垒中,陆逊先前不用,一来是麻痹曹军,二来是想要一击毙命。
果然,烈焰熊熊燃烧了起来,并跟随前进的投石车朝着营内蔓延了开去。
火势既凶猛,又迅速的蔓延了开来,使得曹营变得混乱了起来。
原本曹军刚刚大败,士气就极为低迷,是曹仁、牛金、常雕等人想尽了办法,才略微重整旗鼓,恢复了些许的战斗力。
若是陆逊从一开始就猛攻猛打,曹军可能会在高压之下直接崩溃,但也同样可能在高压下死中求生,越战越勇。
可陆逊却声响大,动静小,迟迟没有发动真正的攻击。
曹军大战了一天,已经极为疲劳了,又要时时刻刻提防陆逊转虚为实,偷袭营垒,士气早就在临界点上绷着了。
可以说整个上半夜虽然没有物理意义上的激战,但在精神层面却是不亚于打了一场大仗。
现在这场大火一起,曹军那绷到极限的神经一下子就被拉断了,士气彻底崩溃,出现营啸一般的混乱也就不足为奇了。
“这、这火怎会烧的这么快,烧的这么大。”
曹仁脸色煞白,用手撑在木栏上,以支撑自己那摇摇欲坠的身体。亲随赶忙上前搀扶住他,周遭十数人,竟然没有一个人回答曹仁。
曹仁满脸痛苦,不可置信的朝着左右问道:“莫非是天要亡我?”
他身旁边的牛金也是脸色惨白,咬牙上前道:“主公,此时尚且能走,末将愿以性命相护,保着您突围。”
“我不走!”
曹仁突然大怒起来,挣开侍从的搀扶,面色狰狞道:“大将军将重任托付与我,如今大军惨败,部众离散,我还有什么颜面去见大将军?去见朝堂诸公!?”
眼看着下面火势越来越大,到处都有曹军士卒乱窜,前线已经彻底乱成一片,纵然是孙吴复生,也是无济于事了。
牛金一咬牙,当即摆了摆手:“主公累了,尔等带他下去休息。”
身边众人都明白牛金这是要先斩后奏了,都暗自松了口气。
有了牛金出头,众人也就不用在这里等死了,事后又有牛金负责,自然是皆大欢喜。
于是,这些侍从一拥而上,竟挟持着曹仁下了高楼。
“我不走,尔等这是做甚,是要造反吗!?”
曹仁一边高声呼喊,一边被架了下去。
此时营垒中已经乱成了一片,也没人在意曹仁的呼喊了。
等送走了曹仁,牛金立刻发号施令起来,先让侍从们将曹仁送往西门,然后在那里汇合曹仁、曹昂的亲兵部曲两千余人,而他则会和常雕带着剩下还能集结起来的兵力与他们在西门汇合。
曹军营垒在樊城以南,西面则是灌地,那里已经没有可战之兵了,而且很可能都已经落入左幕军之手,自然是不能去的。
为今之计,还是得去涪城。
牛金打算自西门弃营而走,然后北上,绕过营垒北边的繁城,从繁城北迂回逃跑,前往涪城。这里虽然没有大道可走,却有乡间小路,而且营垒中也有数百蜀军残兵,其中也能找出几个向导来。
石油焚烧虽然确有奇效,但要烧开一整排木栅以及里面的防御工事,还是需要一些时间的。
陆逊对此虽是一无所知,却做出了其他方面的应对。
在曹军因为大火而陷入混乱之中后,果断下令全琮、傅彤两部人马不必再继续等待在正面,而是转而前往侧翼进攻攻击。
此时此刻,大火虽然是导致曹军士气再度雪崩,以至于崩坏的首功之臣,但也同样起到了阻止左幕军进行追击的效果。
故此,陆逊果断分兵两翼,并没有拘泥于正面战场。
后续的发展也正如陆逊所想的那般,曹军混乱之后,两翼的营垒虽然完好无损,却已然没有了守卫的士卒。
全琮、傅彤两部人马轻而易举的填平了壕沟,攻入营垒之中,恰好和迎面而来的陆逊撞了个正着。
三人兵马立时就汇合在了一起,开始扫荡曹军营垒。
此时牛金、常雕二人已经无力抵抗,只能带着千余人马出了西门,汇合了曹仁所部后,朝着北方遁逃而去。
陆逊所部趁势追击,一连追出三四里地,最终还是让曹仁逃脱。
收兵之后,陆逊继续配合天亮之后出发的左幕军围攻益州军营垒。
庞羲、冷苞等人无力再战,直接开营投降。
中午时分,除了繁城县中的刘璋,以及他麾下的千余亲军外,其他营外的联军尽数投降,海量的物资也都落入了左幕军之手。
当天下午,刘璋在庞羲入城劝说之后,最终开城投降。
至此,繁城之战彻底落下帷幕,左幕军大获全胜,斩俘联军六万余人,只有数千曹军残部脱逃。
**
繁城之战后的繁城县中,虽弥漫着血腥与疲惫,但更多的是一种劫后余生、大业将成的昂扬之气。城楼之上玄旗连绵,旌旗招展,得胜的将士们虽面带倦容,眼神却格外明亮。
中军大帐之内,气氛更是庄重而热烈。
左将军刘封高踞上首,一身玄甲未卸,更显威仪。
他目光扫过帐下济济一堂的文武臣僚,脸上是难以抑制的畅快与欣慰。
此战,可谓定鼎益州的关键一役,彻底打垮了刘璋与曹昂的联军,将其大部全歼,还生擒了益州牧刘璋。
自此刻起,他刘封就是益州名副其实的主人了。
“诸君!”
刘封声音洪亮,回荡在大帐之中:“繁城一役,赖将士用命,文武同心,我左幕军得以大破七万联军,刘季玉开城乞降,曹子脩丧胆远遁。此战之功,不在我一人在,而在帐内诸位,在营外数万浴血奋战的儿郎!”
帐内众人皆屏息凝神,等待着重头戏的到来。
刘封首先看向右侧武官班列首位,朗声道:“陆逊听令!”
一身儒雅之气却难掩锋锐的陆逊应声出列,躬身行礼:“末将在!”
“右路之战,乃此役决胜之关键!你临机决断,以寡击众,先破刘璝,再摧敌胆,终致刘璋弃军,益州军全线崩盘。此战,你当居首功!”
刘封语气中充满激赏和高兴:“擢升你为扬武将军,赏金一千镒,锦缎六百匹。”
然而,陆逊并未立刻谢恩,反而再次深深一揖,声音沉稳中带着一丝愧疚的意味请罪道:“主公厚赏,逊愧不敢当。右路之胜,实赖将士用命,三军尽力,更有赖主公运筹帷幄,联军进退维谷,坐困愁城,方有今日破竹之势。逊虽有些许微劳,然昨夜追击曹仁残部至其营垒,攻坚不力,竟使其率亲兵突围遁走,此逊之过也,恳请主公治罪!”
此言一出,帐中些许知情的将领微微点头,不知情者则有些讶异。昨夜陆逊确实曾率部猛攻曹仁据守的残营,明明听说一战而下,不料居然未能竟全功,放跑了曹仁。
刘封闻言,非但没有责怪,反而放声大笑,声震屋瓦:“伯言何其谦也!曹子孝乃沙场宿将,困兽之斗,岂是易与?卿能一战而破敌营垒,逼其弃众遁走,已是大功一件。”
他站起身,踱步至陆逊面前,亲手将其扶起,目光扫视全场,这才抛出一个振奋人心的消息:“况且,谁言曹仁走脱了?”
陆逊抬头,眼中闪过一丝疑惑。
帐内众将也纷纷竖起耳朵。
刘封嘴角扬起一抹尽在掌握的笑意,朗声道:“我早知曹仁若败,必向东往涪城方向逃窜。故已密令孙策与黄权二将,各引精兵,预先伏于繁城以东三十里处的罗家坡两侧山林之中。”
他声音提高,带着酣畅淋漓的快意:“捷报午后已至。曹仁残部昨夜突围后,果然径投罗家坡,落入我军伏击之中,孙、黄二将军伏兵尽出,矢石如雨,曹军猝不及防,顷刻大乱。伯符率精骑冲阵,当场斩杀曹仁麾下骁将牛金,曹仁本人亦中箭重伤落马,与副将常雕、以及随其败退至此的张卫等一干人等,尽数被擒!三千余残寇,几无一得脱。”
这个消息如同在平静的水面投下巨石,帐中先是一静,随即爆发出阵阵惊叹和欢呼。
原来主公早已布下后手,竟将曹仁这支最顽固的残军彻底根除。
陆逊闻言,心中震撼之余,更是彻底拜服,由衷道:“主公神机妙算,深谋远虑,逊万万不及。如此一来,繁城内外的曹军主力已荡然无存矣。”
刘封拍了拍陆逊的肩膀,勉励道:“伯言不必过谦。正面破敌是卿之功,扫荡残敌是孙、黄二将之劳,诸将各展其能,竭力奉公,方能成此全功。这扬武将军之印,卿当之无愧,可安然领受。”
至此,陆逊不再推辞,郑重行礼:“逊,拜谢主公恩赏!必竭股肱之力,以报主公知遇之恩!”
帐内气氛愈加热烈,人人振奋,对刘封的深谋远虑和赏罚分明敬佩不已。
先前众人还觉得先有曹昂遁逃,后有曹仁突围,此战未能尽全功,有些不美。现在听见曹仁已经落网,将校悉数就擒,无疑为此战的大胜锦上添。
“甘宁听令!”
“末将在!”
甘宁声若洪钟,出列抱拳,甲胄铿锵作响。
看着自己的心腹爱将,刘封也是笑意盈盈道:“中路军突破,你部奋勇当先,斩将夺旗,一举击垮敌军中坚,更迫降吴懿、吴班,擒获殷署、贾信,功勋卓著!擢升你为折冲将军,赏金八百镒,锦缎五百匹!”
“叩谢主公!”
甘宁豪迈大笑,意气风发的请缨道:“宁必为先锋,为主公再下汉中!”
刘封微笑颔首,又鼓励了甘宁一番,使其退下,继续点名道:“吕蒙、全琮、傅彤、文聘听令!”
四人齐步出列:“末将在!”
“你等攻拔繁敦丘,又及时出击,配合右路攻势,致使刘璋弃军而逃,曹昂援右之兵溃退,加速了敌军中路崩溃。吕蒙晋裨将军,全琮、傅彤、文聘皆升中郎将,各赏金五百镒,锦缎二百匹!”
“谢主公!”
四人齐声应诺。
文聘虽伤势未愈,却依旧老成持重,听闻刘封厚赏,却依旧神情自若。吕蒙、全琮、傅彤三人也都是谦冲体国、沉稳忠谨的性格,虽心中感激,却也不会多言。
如此一来,四人在面对刘封的重赏时,虽心中十分喜悦,竟仅仅只有一句简单的谢语。
众人皆有些惊讶,就连文聘、吕蒙等四人也发现了不妥。
就在文聘等人想要补救时,刘封却是摆手止住对方话头,抚掌而笑,声若洪钟的温言道:“诸君皆乃讷于言而敏于行之士,如藏鞘之剑,不露锋芒。孤得此良将,犹鱼得水,岂有见责之理?”
起身下阶,亲执四人臂膀,目光灼灼如炬,言语灼灼道:“且卸甲安歇,明日军中大飨,当与诸君尽爵三百,共醉沙场!”
吕蒙等人只觉得刘封的话说进了自己的心坎里,一个个虎目含泪,只觉得平生遇此明主,即便立时为他死了也不会有半点犹豫。
刘封目光转向黄权,见他虽满面征尘却目光炯炯。
刘封轻声唤道:“公衡何在?”
(本章完)
这一批石油,其实是刘封为成都城而准备的。
成都这样的坚固城池,即便是有了配重投石机以及床弩这样的大杀器,刘封依旧觉得不够保险。因此才会大费周章,搜集到了这些石油,考虑必要时刻用石油来烧毁成都的城门,以达到入城的目的。
只是没想到后来刘璋和曹昂居然让出了成都别走,想要前往涪城。
如此一来,石油也就省了下来。
这玩意保存起来并不方便,而且也没太大的意义,燃烧起来烟雾相当厉害,而且取暖效果也远不如木炭。
因此,这次繁城之战时,刘封干脆就将这招奇兵用在了繁敦丘上,果然有了奇效,帮助陆逊所部的攻寨部队较为轻易的破开了繁敦丘的防御,进入到寨中搏杀。
不过这些石油毕竟是为了成都而准备的,区区一个繁敦丘也消耗不了太多,直到战后还剩下了许多没用掉。
现在送了不少至陆逊所在的营垒中,陆逊先前不用,一来是麻痹曹军,二来是想要一击毙命。
果然,烈焰熊熊燃烧了起来,并跟随前进的投石车朝着营内蔓延了开去。
火势既凶猛,又迅速的蔓延了开来,使得曹营变得混乱了起来。
原本曹军刚刚大败,士气就极为低迷,是曹仁、牛金、常雕等人想尽了办法,才略微重整旗鼓,恢复了些许的战斗力。
若是陆逊从一开始就猛攻猛打,曹军可能会在高压之下直接崩溃,但也同样可能在高压下死中求生,越战越勇。
可陆逊却声响大,动静小,迟迟没有发动真正的攻击。
曹军大战了一天,已经极为疲劳了,又要时时刻刻提防陆逊转虚为实,偷袭营垒,士气早就在临界点上绷着了。
可以说整个上半夜虽然没有物理意义上的激战,但在精神层面却是不亚于打了一场大仗。
现在这场大火一起,曹军那绷到极限的神经一下子就被拉断了,士气彻底崩溃,出现营啸一般的混乱也就不足为奇了。
“这、这火怎会烧的这么快,烧的这么大。”
曹仁脸色煞白,用手撑在木栏上,以支撑自己那摇摇欲坠的身体。亲随赶忙上前搀扶住他,周遭十数人,竟然没有一个人回答曹仁。
曹仁满脸痛苦,不可置信的朝着左右问道:“莫非是天要亡我?”
他身旁边的牛金也是脸色惨白,咬牙上前道:“主公,此时尚且能走,末将愿以性命相护,保着您突围。”
“我不走!”
曹仁突然大怒起来,挣开侍从的搀扶,面色狰狞道:“大将军将重任托付与我,如今大军惨败,部众离散,我还有什么颜面去见大将军?去见朝堂诸公!?”
眼看着下面火势越来越大,到处都有曹军士卒乱窜,前线已经彻底乱成一片,纵然是孙吴复生,也是无济于事了。
牛金一咬牙,当即摆了摆手:“主公累了,尔等带他下去休息。”
身边众人都明白牛金这是要先斩后奏了,都暗自松了口气。
有了牛金出头,众人也就不用在这里等死了,事后又有牛金负责,自然是皆大欢喜。
于是,这些侍从一拥而上,竟挟持着曹仁下了高楼。
“我不走,尔等这是做甚,是要造反吗!?”
曹仁一边高声呼喊,一边被架了下去。
此时营垒中已经乱成了一片,也没人在意曹仁的呼喊了。
等送走了曹仁,牛金立刻发号施令起来,先让侍从们将曹仁送往西门,然后在那里汇合曹仁、曹昂的亲兵部曲两千余人,而他则会和常雕带着剩下还能集结起来的兵力与他们在西门汇合。
曹军营垒在樊城以南,西面则是灌地,那里已经没有可战之兵了,而且很可能都已经落入左幕军之手,自然是不能去的。
为今之计,还是得去涪城。
牛金打算自西门弃营而走,然后北上,绕过营垒北边的繁城,从繁城北迂回逃跑,前往涪城。这里虽然没有大道可走,却有乡间小路,而且营垒中也有数百蜀军残兵,其中也能找出几个向导来。
石油焚烧虽然确有奇效,但要烧开一整排木栅以及里面的防御工事,还是需要一些时间的。
陆逊对此虽是一无所知,却做出了其他方面的应对。
在曹军因为大火而陷入混乱之中后,果断下令全琮、傅彤两部人马不必再继续等待在正面,而是转而前往侧翼进攻攻击。
此时此刻,大火虽然是导致曹军士气再度雪崩,以至于崩坏的首功之臣,但也同样起到了阻止左幕军进行追击的效果。
故此,陆逊果断分兵两翼,并没有拘泥于正面战场。
后续的发展也正如陆逊所想的那般,曹军混乱之后,两翼的营垒虽然完好无损,却已然没有了守卫的士卒。
全琮、傅彤两部人马轻而易举的填平了壕沟,攻入营垒之中,恰好和迎面而来的陆逊撞了个正着。
三人兵马立时就汇合在了一起,开始扫荡曹军营垒。
此时牛金、常雕二人已经无力抵抗,只能带着千余人马出了西门,汇合了曹仁所部后,朝着北方遁逃而去。
陆逊所部趁势追击,一连追出三四里地,最终还是让曹仁逃脱。
收兵之后,陆逊继续配合天亮之后出发的左幕军围攻益州军营垒。
庞羲、冷苞等人无力再战,直接开营投降。
中午时分,除了繁城县中的刘璋,以及他麾下的千余亲军外,其他营外的联军尽数投降,海量的物资也都落入了左幕军之手。
当天下午,刘璋在庞羲入城劝说之后,最终开城投降。
至此,繁城之战彻底落下帷幕,左幕军大获全胜,斩俘联军六万余人,只有数千曹军残部脱逃。
**
繁城之战后的繁城县中,虽弥漫着血腥与疲惫,但更多的是一种劫后余生、大业将成的昂扬之气。城楼之上玄旗连绵,旌旗招展,得胜的将士们虽面带倦容,眼神却格外明亮。
中军大帐之内,气氛更是庄重而热烈。
左将军刘封高踞上首,一身玄甲未卸,更显威仪。
他目光扫过帐下济济一堂的文武臣僚,脸上是难以抑制的畅快与欣慰。
此战,可谓定鼎益州的关键一役,彻底打垮了刘璋与曹昂的联军,将其大部全歼,还生擒了益州牧刘璋。
自此刻起,他刘封就是益州名副其实的主人了。
“诸君!”
刘封声音洪亮,回荡在大帐之中:“繁城一役,赖将士用命,文武同心,我左幕军得以大破七万联军,刘季玉开城乞降,曹子脩丧胆远遁。此战之功,不在我一人在,而在帐内诸位,在营外数万浴血奋战的儿郎!”
帐内众人皆屏息凝神,等待着重头戏的到来。
刘封首先看向右侧武官班列首位,朗声道:“陆逊听令!”
一身儒雅之气却难掩锋锐的陆逊应声出列,躬身行礼:“末将在!”
“右路之战,乃此役决胜之关键!你临机决断,以寡击众,先破刘璝,再摧敌胆,终致刘璋弃军,益州军全线崩盘。此战,你当居首功!”
刘封语气中充满激赏和高兴:“擢升你为扬武将军,赏金一千镒,锦缎六百匹。”
然而,陆逊并未立刻谢恩,反而再次深深一揖,声音沉稳中带着一丝愧疚的意味请罪道:“主公厚赏,逊愧不敢当。右路之胜,实赖将士用命,三军尽力,更有赖主公运筹帷幄,联军进退维谷,坐困愁城,方有今日破竹之势。逊虽有些许微劳,然昨夜追击曹仁残部至其营垒,攻坚不力,竟使其率亲兵突围遁走,此逊之过也,恳请主公治罪!”
此言一出,帐中些许知情的将领微微点头,不知情者则有些讶异。昨夜陆逊确实曾率部猛攻曹仁据守的残营,明明听说一战而下,不料居然未能竟全功,放跑了曹仁。
刘封闻言,非但没有责怪,反而放声大笑,声震屋瓦:“伯言何其谦也!曹子孝乃沙场宿将,困兽之斗,岂是易与?卿能一战而破敌营垒,逼其弃众遁走,已是大功一件。”
他站起身,踱步至陆逊面前,亲手将其扶起,目光扫视全场,这才抛出一个振奋人心的消息:“况且,谁言曹仁走脱了?”
陆逊抬头,眼中闪过一丝疑惑。
帐内众将也纷纷竖起耳朵。
刘封嘴角扬起一抹尽在掌握的笑意,朗声道:“我早知曹仁若败,必向东往涪城方向逃窜。故已密令孙策与黄权二将,各引精兵,预先伏于繁城以东三十里处的罗家坡两侧山林之中。”
他声音提高,带着酣畅淋漓的快意:“捷报午后已至。曹仁残部昨夜突围后,果然径投罗家坡,落入我军伏击之中,孙、黄二将军伏兵尽出,矢石如雨,曹军猝不及防,顷刻大乱。伯符率精骑冲阵,当场斩杀曹仁麾下骁将牛金,曹仁本人亦中箭重伤落马,与副将常雕、以及随其败退至此的张卫等一干人等,尽数被擒!三千余残寇,几无一得脱。”
这个消息如同在平静的水面投下巨石,帐中先是一静,随即爆发出阵阵惊叹和欢呼。
原来主公早已布下后手,竟将曹仁这支最顽固的残军彻底根除。
陆逊闻言,心中震撼之余,更是彻底拜服,由衷道:“主公神机妙算,深谋远虑,逊万万不及。如此一来,繁城内外的曹军主力已荡然无存矣。”
刘封拍了拍陆逊的肩膀,勉励道:“伯言不必过谦。正面破敌是卿之功,扫荡残敌是孙、黄二将之劳,诸将各展其能,竭力奉公,方能成此全功。这扬武将军之印,卿当之无愧,可安然领受。”
至此,陆逊不再推辞,郑重行礼:“逊,拜谢主公恩赏!必竭股肱之力,以报主公知遇之恩!”
帐内气氛愈加热烈,人人振奋,对刘封的深谋远虑和赏罚分明敬佩不已。
先前众人还觉得先有曹昂遁逃,后有曹仁突围,此战未能尽全功,有些不美。现在听见曹仁已经落网,将校悉数就擒,无疑为此战的大胜锦上添。
“甘宁听令!”
“末将在!”
甘宁声若洪钟,出列抱拳,甲胄铿锵作响。
看着自己的心腹爱将,刘封也是笑意盈盈道:“中路军突破,你部奋勇当先,斩将夺旗,一举击垮敌军中坚,更迫降吴懿、吴班,擒获殷署、贾信,功勋卓著!擢升你为折冲将军,赏金八百镒,锦缎五百匹!”
“叩谢主公!”
甘宁豪迈大笑,意气风发的请缨道:“宁必为先锋,为主公再下汉中!”
刘封微笑颔首,又鼓励了甘宁一番,使其退下,继续点名道:“吕蒙、全琮、傅彤、文聘听令!”
四人齐步出列:“末将在!”
“你等攻拔繁敦丘,又及时出击,配合右路攻势,致使刘璋弃军而逃,曹昂援右之兵溃退,加速了敌军中路崩溃。吕蒙晋裨将军,全琮、傅彤、文聘皆升中郎将,各赏金五百镒,锦缎二百匹!”
“谢主公!”
四人齐声应诺。
文聘虽伤势未愈,却依旧老成持重,听闻刘封厚赏,却依旧神情自若。吕蒙、全琮、傅彤三人也都是谦冲体国、沉稳忠谨的性格,虽心中感激,却也不会多言。
如此一来,四人在面对刘封的重赏时,虽心中十分喜悦,竟仅仅只有一句简单的谢语。
众人皆有些惊讶,就连文聘、吕蒙等四人也发现了不妥。
就在文聘等人想要补救时,刘封却是摆手止住对方话头,抚掌而笑,声若洪钟的温言道:“诸君皆乃讷于言而敏于行之士,如藏鞘之剑,不露锋芒。孤得此良将,犹鱼得水,岂有见责之理?”
起身下阶,亲执四人臂膀,目光灼灼如炬,言语灼灼道:“且卸甲安歇,明日军中大飨,当与诸君尽爵三百,共醉沙场!”
吕蒙等人只觉得刘封的话说进了自己的心坎里,一个个虎目含泪,只觉得平生遇此明主,即便立时为他死了也不会有半点犹豫。
刘封目光转向黄权,见他虽满面征尘却目光炯炯。
刘封轻声唤道:“公衡何在?”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