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71章 乘胜追击
繁城之战就此落下帷幕,左幕军大获全胜,联军溃不成军。
曹昂领两千余人趁着最后时间以援救左路为由,自樊城东北方向脱逃,其他再没有人幸免于难。
刘璋最先逃进繁城,随后紧闭城门。
曹仁带着左路军狼狈而逃,在黄权的紧追不舍之下,最终只有四千余人逃进了城外大营。
中路军因为东州兵的反水,再加上左路益州军溃兵堵路,最后也只有牛金、常雕两部合共逃出了两千余人,与曹仁合兵一处,其余一万余人非死即降。
至于左路益州军,除了被刘璋带走的千余亲卫外,剩余部队伤亡惨重,最终能够成功得脱的不到一成。
原本联军七万之众,眼下竟只剩下了万人,而且器械全无,兵惶将恐,士气跌至谷底。
不过刘封这边也不好受除了自家的伤亡外,光是俘虏就抓了四万多人,这都快赶上左幕军的人数了。
如此众多的俘虏虽然是一件大好事,代表着左幕军此战的目的已经达成了,彻底重创了联军,几乎解决了曹昂的威胁和牵制。
虽然曹昂本人带着两千多人逃去了涪城,却也几乎不可能再翻起什么浪,无非是再苟延残喘一段时间罢了。
此战,抵定了益州大局,曹昂、刘璋、张鲁再也没有了翻盘的本钱。
当天晚上,左幕军一边收拢溃兵降卒,一边以先前保存完好的兵力进攻夜间攻势。
其中就包括了刘封麾下的两千亲卫,陆逊、全琮、傅彤所部的兵马。
挑灯夜战显然是具有相当大的风险,况且今日大战一天,士卒本就十分疲劳了,此时见好就收乃是上策。
只是刘封、陆逊等人敏锐的观察到联军残兵已经有了明显的分裂迹象,形成了繁城城内的刘璋、曹军营垒的曹仁,以及益州兵残部的庞羲、冷苞三个大部,以及部分小股兵力的局面。
刘封果断派出了自己的两千余亲兵,交给此战中消耗较少的陆逊统一指挥,辖制全琮、傅彤等部再接再厉,首选目标便是曹仁所部。
刘封之所以挑选曹仁也是有原因的,刘璋困守孤城,且紧闭城门,显然已经是待宰羔羊了,必不敢出城救援曹仁,很可能连打开城门接应对方入城的心思都没有。
庞羲、冷苞等益州兵马此时也必然势如惊弓之鸟,哪里敢出营驰援曹仁,恐怕此刻还在营中祈祷不要成为左幕军首选的打击目标。
唯有曹仁,不但其深悉韬略,有胆量,敢冒险,再加上曹兵精锐。
如果让其有一晚上的休整时间,最少也能恢复曹兵三五成的可战之力。而以曹仁的能力性格,必敢于营野战,支援其他两家。
因此,唯有趁你病要你命。
趁着如今曹军肝胆俱丧,其他两家又不敢对其支援的时机,先行解决曹仁。
当然,临行之前,刘封也叮嘱了陆逊,夜战变数众多,让其务必小心,不求克敌,但求稳妥。
只要消耗了曹仁一晚,不给其重整旗鼓,休养生息的机会,等到明日一早,休息了一晚上的左幕军主力出动,曹仁就是三头六臂,也再没有半点挣扎的力气了。
陆逊领命而去,他带着近九千兵马进抵曹军大营之外,并没有立刻发动攻击,而是先挑选了一个曹仁附近的营盘入驻。
曹昂最鼎盛时,在繁城有兵马七万余,另有四五万的青壮劳力,合计十余万之数。
繁城最多也只能容纳个万余人,其他十多万全是在城外建营寨而宿的。
眼下曹军大败亏输,所剩的兵马都尽量集中在了主寨之中,剩下大量的营盘只有民夫劳役存在,对左幕军毫无威胁反抗之力。
陆逊挑选的营盘位于曹仁营盘两百米外,两个营盘可算得上是鸡犬相闻,对面大点的动静,另一边几乎能听的一清二楚。
陆逊入营之后,安排好了守卫,然后驱使营中俘虏的数百民夫烧火做饭。
营地之中,尽数都是曹军补给,根本不用担心找不到薪柴稻米。
随后,陆逊将部队分成了三波,每一波都有兵马两千七、八百人,他安排全琮所部最先休息,用完饭食之后,即可卸甲睡觉。而傅彤所部,则负责守卫营盘,半数执勤,半数休息。
陆逊本人则带着麾下部众饱食之后,点起火把,大张旗鼓的朝着曹军营垒而去。
陆逊所部的到来,曹仁早就得到了通报。
此时此刻,他正在营中整理部队。
如今曹仁麾下的部众尚有八、九千人之多,其中曹仁自己麾下的兵马还有两千多人,张卫也逃出来了一千多人,牛金、常雕两部合共三千余人,曹昂的亲兵九百余人,另外还有走错路的益州军数百人。
可成分上其实还要更加的复杂,牛金、常雕这三千多人里,就有六百多人是殷署、贾信两部突围出来的散兵,益州军那数百人里,又分成了东州兵和蜀军,而且各自归属的建制也是五八门。
毫不夸张的说,曹仁目前还能指挥得了的兵马,撑死了不过五、六千人,其中还有战力的,则恐怕不超过半数。
因此,曹仁当务之急正如刘封所想的那样,便是先要拨乱反正,整理部队,明确建制,恢复组织。
这一任务的重要性甚至在休养生息之上,否则即便让士卒们休息上一整晚,到了明日不会恢复多少战力。
人是要有主心骨的,尤其是在失败的时候,分外需要主心骨。
明确建制就等于给士卒建立起从上到下的主心骨,给他们以依赖感,只有做好了这件事,才有了恢复士气和战力的基础。
就在曹仁马不停蹄的整理着部队,除了自己的部曲和曹昂的亲兵保持着完整的建制外,其他兵马他打算全部并入到牛金和常雕麾下。
陆逊入驻营垒的事情,很快就报到了曹仁跟前。
曹仁虽然有些惊讶,可仔细确认了之后,发现陆逊只是在营中生火做饭,并没有出兵来攻,于是也就先放到了一边,继续忙着手头的琐事。
只是好景不长,大半个时辰之后,曹军发现陆逊军开拔,冲着这边摆开了阵势,右路使用的投石机和床弩也被民夫推了过来,摆开在了阵前。
曹仁立刻下令,全营熄灭灯火,麾下亲卫、曹昂亲卫等组织完整,尚有战力的部曲做好战斗准备。
很快,曹营的灯火一点点熄灭,最终完全隐入了夜色之中。
此时是月蚀天,月光和星光很是暗淡,如此一来,曹营大部分地区都陷入到了黑夜的保护之中。
只是好景不长,营外左幕军一方很快就亮起了一个个火点,一团团篝火堆被点燃,照亮了射击的角度。
左幕军采用了一种新式的夜间瞄准方法,那就是两点一线战术。
简单的来说,就是在位于曹军营垒的东面,按照一条线上的远近距离,分别点燃两堆篝火,使其同曹营保持一条直线。
这样一来,在投石机、床弩瞄准的时候,只需要与后方的两个篝火堆保持一线,那他们瞄准的方向就必然是曹营营内了。
如此一来,床弩、投石机就无须在漆黑的夜色里寻找攻击目标了,而只需要以后方的篝火堆为参照物,就能大大提升夜间射击的准确度了。
这种方法有效的解决了夜间射击的精度问题,但在汉代尚是首次使用。
倒不是说汉代没有这种技术,其实两篝火定向技术的雏形早就在秦汉士气就已被用于军事行动,但那往往是用来为巡逻的士卒在夜间确定方向和位置的,被用来引导军事器械尚算是首例。
望着营外的左幕军,曹仁脸色苍白,只是神情依旧坚毅,还故做轻松的姿态安抚周围部将道:“我营垒坚固,外设壕沟,左幕军已激战一日,轻兵冒进,招败之因也。况且左右皆我友军,唇亡齿寒的道理大家都懂,见我被攻,必会倾力来救,我等可安坐营中,观其自败,待其力竭撤退之际,便是我出营破敌之时。”
曹仁这番话纵然有些夸大,但有一点诸将都是认同的,那就是左幕军太过托大了,胃口也太大了。而且对方如此行事,也是在某种程度上对曹军诸将的蔑视和轻慢,这也让众人心中怒气暗生。怒气在某种程度上,是能缓解胆怯和惊慌的。
此时此刻,左幕军原本应该见好就收,收兵休整,却如此冒进欺人,甚至可以称得上是孤军深入。
所谓强弩之末,力不能穿鲁缟,众人也都觉得左幕军确实如曹仁所言那般过于轻忽冒进了。虽然他们并不觉得刘璋和庞羲会来支援己方,但还是忍不住对战胜左幕军起了一丝念头。
当然了,刚刚经历了大败,众将的心气早已经跌到了谷底,如今想着的也不是能击败陆逊,而是能将其稍稍逼退,就已经能让他们心满意足了。
于是,诸将在曹仁的调配之下,各行其是起来。
曹仁让曹昂亲兵,以及自己的两百精锐亲卫骑兵退回后营休息,这一千多号人马是如今曹军上下最为精锐的兵马,不但器械一应俱全,而且因为没有遭遇过左幕军直接的打击,使得这部分人马士气尚存。
如果下半夜有机会进行反击,他们无疑是最适合执行任务的人马了。
随后,曹仁又让自己剩余的两千余亲兵分为两班,轮流戒备。而让牛金、常雕等人加快重整兵马的速度,将散兵游勇全部编入他们麾下,并将营垒中的军械全部取出,重新装备给他们。
牛金、常雕两部人马因为路远且危险等情况,别说身上的甲胄了,就连手里的兵器都扔掉了大半。现在大部分将士几乎是两手空空。
所幸曹军在营垒之中还是存放了不少库存器械,甲胄仅仅只有三百来套,且全部都是皮胴,可长短兵器倒是能凑出两千六百多把,总算是勉强能填上他们的窟窿。
上半夜时,左幕军的攻势虽然不小,可实际上的伤害却极低。左幕军只是不断的发射投石机和床弩,并护卫民夫抵近填补壕沟,并没有真正意义上的攻势。
曹军上至曹仁,下至牛金、常雕、张卫等人,皆是判断左幕军很可能是在实行疲敌之策,消耗曹军士卒的体力。
于是,曹仁大胆的安排自己所有亲卫悉数休息,只是武器甲胄不能离开,随时能重新装备,而让牛金、常雕还有些许战力的部队负责警戒,给己方主力争取穿甲的时间。
时间渐渐流逝,等到午夜时分,全琮、傅彤等部的士卒已经休整完毕,睡了整整三、四个时辰之后,士气体力都恢复了七七八八。
因为担心惊动曹军,所以这些士卒起身之后吃的饭食都是冷餐,只有少量热水供应,饶是如此,这些士卒们也显得相当惊喜了。
很快,饱餐完毕的士卒在全琮、傅彤的指挥之下悄悄出营。
借着夜色的掩护,曹军并没有发现他们的存在,而经过这半晚上的经营,曹军营垒外的壕沟被填上了一段四十多米的宽度,可以直接攻击到曹营的木栅。
“将军,全校尉和傅校尉两部人马已经全数到位了。”
收到消息之后的陆逊,脸上终于露出了一丝笑意:“那就开始吧。”
陆逊一声令下,早已经准备多时的投石机和床弩立刻投出了大量的黑色皮囊,里面的液体自然还是石油。
原先已经习惯了投石机和床弩的慢慢抛射,曹军浑然没有察觉危险即将降临。
很快,这些黑色的液体被泼在了木栅之上,下一刻,上百支火箭蜂拥而至,一下子将整段木墙燃烧了起来,引起了曹军巨大的惊恐。
之前在繁敦丘上这一幕已经出现过了一次,只是繁敦丘中的守军几乎被左幕军全歼,即便侥幸走脱了几个也被乱军不知道搅到哪里去了。况且曹仁此时已经忙的焦头烂额了,根本顾不上去查证繁敦丘因何而会攻破了。
(本章完)
繁城之战就此落下帷幕,左幕军大获全胜,联军溃不成军。
曹昂领两千余人趁着最后时间以援救左路为由,自樊城东北方向脱逃,其他再没有人幸免于难。
刘璋最先逃进繁城,随后紧闭城门。
曹仁带着左路军狼狈而逃,在黄权的紧追不舍之下,最终只有四千余人逃进了城外大营。
中路军因为东州兵的反水,再加上左路益州军溃兵堵路,最后也只有牛金、常雕两部合共逃出了两千余人,与曹仁合兵一处,其余一万余人非死即降。
至于左路益州军,除了被刘璋带走的千余亲卫外,剩余部队伤亡惨重,最终能够成功得脱的不到一成。
原本联军七万之众,眼下竟只剩下了万人,而且器械全无,兵惶将恐,士气跌至谷底。
不过刘封这边也不好受除了自家的伤亡外,光是俘虏就抓了四万多人,这都快赶上左幕军的人数了。
如此众多的俘虏虽然是一件大好事,代表着左幕军此战的目的已经达成了,彻底重创了联军,几乎解决了曹昂的威胁和牵制。
虽然曹昂本人带着两千多人逃去了涪城,却也几乎不可能再翻起什么浪,无非是再苟延残喘一段时间罢了。
此战,抵定了益州大局,曹昂、刘璋、张鲁再也没有了翻盘的本钱。
当天晚上,左幕军一边收拢溃兵降卒,一边以先前保存完好的兵力进攻夜间攻势。
其中就包括了刘封麾下的两千亲卫,陆逊、全琮、傅彤所部的兵马。
挑灯夜战显然是具有相当大的风险,况且今日大战一天,士卒本就十分疲劳了,此时见好就收乃是上策。
只是刘封、陆逊等人敏锐的观察到联军残兵已经有了明显的分裂迹象,形成了繁城城内的刘璋、曹军营垒的曹仁,以及益州兵残部的庞羲、冷苞三个大部,以及部分小股兵力的局面。
刘封果断派出了自己的两千余亲兵,交给此战中消耗较少的陆逊统一指挥,辖制全琮、傅彤等部再接再厉,首选目标便是曹仁所部。
刘封之所以挑选曹仁也是有原因的,刘璋困守孤城,且紧闭城门,显然已经是待宰羔羊了,必不敢出城救援曹仁,很可能连打开城门接应对方入城的心思都没有。
庞羲、冷苞等益州兵马此时也必然势如惊弓之鸟,哪里敢出营驰援曹仁,恐怕此刻还在营中祈祷不要成为左幕军首选的打击目标。
唯有曹仁,不但其深悉韬略,有胆量,敢冒险,再加上曹兵精锐。
如果让其有一晚上的休整时间,最少也能恢复曹兵三五成的可战之力。而以曹仁的能力性格,必敢于营野战,支援其他两家。
因此,唯有趁你病要你命。
趁着如今曹军肝胆俱丧,其他两家又不敢对其支援的时机,先行解决曹仁。
当然,临行之前,刘封也叮嘱了陆逊,夜战变数众多,让其务必小心,不求克敌,但求稳妥。
只要消耗了曹仁一晚,不给其重整旗鼓,休养生息的机会,等到明日一早,休息了一晚上的左幕军主力出动,曹仁就是三头六臂,也再没有半点挣扎的力气了。
陆逊领命而去,他带着近九千兵马进抵曹军大营之外,并没有立刻发动攻击,而是先挑选了一个曹仁附近的营盘入驻。
曹昂最鼎盛时,在繁城有兵马七万余,另有四五万的青壮劳力,合计十余万之数。
繁城最多也只能容纳个万余人,其他十多万全是在城外建营寨而宿的。
眼下曹军大败亏输,所剩的兵马都尽量集中在了主寨之中,剩下大量的营盘只有民夫劳役存在,对左幕军毫无威胁反抗之力。
陆逊挑选的营盘位于曹仁营盘两百米外,两个营盘可算得上是鸡犬相闻,对面大点的动静,另一边几乎能听的一清二楚。
陆逊入营之后,安排好了守卫,然后驱使营中俘虏的数百民夫烧火做饭。
营地之中,尽数都是曹军补给,根本不用担心找不到薪柴稻米。
随后,陆逊将部队分成了三波,每一波都有兵马两千七、八百人,他安排全琮所部最先休息,用完饭食之后,即可卸甲睡觉。而傅彤所部,则负责守卫营盘,半数执勤,半数休息。
陆逊本人则带着麾下部众饱食之后,点起火把,大张旗鼓的朝着曹军营垒而去。
陆逊所部的到来,曹仁早就得到了通报。
此时此刻,他正在营中整理部队。
如今曹仁麾下的部众尚有八、九千人之多,其中曹仁自己麾下的兵马还有两千多人,张卫也逃出来了一千多人,牛金、常雕两部合共三千余人,曹昂的亲兵九百余人,另外还有走错路的益州军数百人。
可成分上其实还要更加的复杂,牛金、常雕这三千多人里,就有六百多人是殷署、贾信两部突围出来的散兵,益州军那数百人里,又分成了东州兵和蜀军,而且各自归属的建制也是五八门。
毫不夸张的说,曹仁目前还能指挥得了的兵马,撑死了不过五、六千人,其中还有战力的,则恐怕不超过半数。
因此,曹仁当务之急正如刘封所想的那样,便是先要拨乱反正,整理部队,明确建制,恢复组织。
这一任务的重要性甚至在休养生息之上,否则即便让士卒们休息上一整晚,到了明日不会恢复多少战力。
人是要有主心骨的,尤其是在失败的时候,分外需要主心骨。
明确建制就等于给士卒建立起从上到下的主心骨,给他们以依赖感,只有做好了这件事,才有了恢复士气和战力的基础。
就在曹仁马不停蹄的整理着部队,除了自己的部曲和曹昂的亲兵保持着完整的建制外,其他兵马他打算全部并入到牛金和常雕麾下。
陆逊入驻营垒的事情,很快就报到了曹仁跟前。
曹仁虽然有些惊讶,可仔细确认了之后,发现陆逊只是在营中生火做饭,并没有出兵来攻,于是也就先放到了一边,继续忙着手头的琐事。
只是好景不长,大半个时辰之后,曹军发现陆逊军开拔,冲着这边摆开了阵势,右路使用的投石机和床弩也被民夫推了过来,摆开在了阵前。
曹仁立刻下令,全营熄灭灯火,麾下亲卫、曹昂亲卫等组织完整,尚有战力的部曲做好战斗准备。
很快,曹营的灯火一点点熄灭,最终完全隐入了夜色之中。
此时是月蚀天,月光和星光很是暗淡,如此一来,曹营大部分地区都陷入到了黑夜的保护之中。
只是好景不长,营外左幕军一方很快就亮起了一个个火点,一团团篝火堆被点燃,照亮了射击的角度。
左幕军采用了一种新式的夜间瞄准方法,那就是两点一线战术。
简单的来说,就是在位于曹军营垒的东面,按照一条线上的远近距离,分别点燃两堆篝火,使其同曹营保持一条直线。
这样一来,在投石机、床弩瞄准的时候,只需要与后方的两个篝火堆保持一线,那他们瞄准的方向就必然是曹营营内了。
如此一来,床弩、投石机就无须在漆黑的夜色里寻找攻击目标了,而只需要以后方的篝火堆为参照物,就能大大提升夜间射击的准确度了。
这种方法有效的解决了夜间射击的精度问题,但在汉代尚是首次使用。
倒不是说汉代没有这种技术,其实两篝火定向技术的雏形早就在秦汉士气就已被用于军事行动,但那往往是用来为巡逻的士卒在夜间确定方向和位置的,被用来引导军事器械尚算是首例。
望着营外的左幕军,曹仁脸色苍白,只是神情依旧坚毅,还故做轻松的姿态安抚周围部将道:“我营垒坚固,外设壕沟,左幕军已激战一日,轻兵冒进,招败之因也。况且左右皆我友军,唇亡齿寒的道理大家都懂,见我被攻,必会倾力来救,我等可安坐营中,观其自败,待其力竭撤退之际,便是我出营破敌之时。”
曹仁这番话纵然有些夸大,但有一点诸将都是认同的,那就是左幕军太过托大了,胃口也太大了。而且对方如此行事,也是在某种程度上对曹军诸将的蔑视和轻慢,这也让众人心中怒气暗生。怒气在某种程度上,是能缓解胆怯和惊慌的。
此时此刻,左幕军原本应该见好就收,收兵休整,却如此冒进欺人,甚至可以称得上是孤军深入。
所谓强弩之末,力不能穿鲁缟,众人也都觉得左幕军确实如曹仁所言那般过于轻忽冒进了。虽然他们并不觉得刘璋和庞羲会来支援己方,但还是忍不住对战胜左幕军起了一丝念头。
当然了,刚刚经历了大败,众将的心气早已经跌到了谷底,如今想着的也不是能击败陆逊,而是能将其稍稍逼退,就已经能让他们心满意足了。
于是,诸将在曹仁的调配之下,各行其是起来。
曹仁让曹昂亲兵,以及自己的两百精锐亲卫骑兵退回后营休息,这一千多号人马是如今曹军上下最为精锐的兵马,不但器械一应俱全,而且因为没有遭遇过左幕军直接的打击,使得这部分人马士气尚存。
如果下半夜有机会进行反击,他们无疑是最适合执行任务的人马了。
随后,曹仁又让自己剩余的两千余亲兵分为两班,轮流戒备。而让牛金、常雕等人加快重整兵马的速度,将散兵游勇全部编入他们麾下,并将营垒中的军械全部取出,重新装备给他们。
牛金、常雕两部人马因为路远且危险等情况,别说身上的甲胄了,就连手里的兵器都扔掉了大半。现在大部分将士几乎是两手空空。
所幸曹军在营垒之中还是存放了不少库存器械,甲胄仅仅只有三百来套,且全部都是皮胴,可长短兵器倒是能凑出两千六百多把,总算是勉强能填上他们的窟窿。
上半夜时,左幕军的攻势虽然不小,可实际上的伤害却极低。左幕军只是不断的发射投石机和床弩,并护卫民夫抵近填补壕沟,并没有真正意义上的攻势。
曹军上至曹仁,下至牛金、常雕、张卫等人,皆是判断左幕军很可能是在实行疲敌之策,消耗曹军士卒的体力。
于是,曹仁大胆的安排自己所有亲卫悉数休息,只是武器甲胄不能离开,随时能重新装备,而让牛金、常雕还有些许战力的部队负责警戒,给己方主力争取穿甲的时间。
时间渐渐流逝,等到午夜时分,全琮、傅彤等部的士卒已经休整完毕,睡了整整三、四个时辰之后,士气体力都恢复了七七八八。
因为担心惊动曹军,所以这些士卒起身之后吃的饭食都是冷餐,只有少量热水供应,饶是如此,这些士卒们也显得相当惊喜了。
很快,饱餐完毕的士卒在全琮、傅彤的指挥之下悄悄出营。
借着夜色的掩护,曹军并没有发现他们的存在,而经过这半晚上的经营,曹军营垒外的壕沟被填上了一段四十多米的宽度,可以直接攻击到曹营的木栅。
“将军,全校尉和傅校尉两部人马已经全数到位了。”
收到消息之后的陆逊,脸上终于露出了一丝笑意:“那就开始吧。”
陆逊一声令下,早已经准备多时的投石机和床弩立刻投出了大量的黑色皮囊,里面的液体自然还是石油。
原先已经习惯了投石机和床弩的慢慢抛射,曹军浑然没有察觉危险即将降临。
很快,这些黑色的液体被泼在了木栅之上,下一刻,上百支火箭蜂拥而至,一下子将整段木墙燃烧了起来,引起了曹军巨大的惊恐。
之前在繁敦丘上这一幕已经出现过了一次,只是繁敦丘中的守军几乎被左幕军全歼,即便侥幸走脱了几个也被乱军不知道搅到哪里去了。况且曹仁此时已经忙的焦头烂额了,根本顾不上去查证繁敦丘因何而会攻破了。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