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冰山”一看就不好惹,异常古怪,若是出了什么事故,几万度的气芯核反应堆炸了,又处於这几万米的高空,哪还有活路?
正当芬格尔紧张地施放了“青铜御座”,一边诵读龙文强化,一边赶忙搜寻可能备有的降落伞之际,当前速度仍高达5马赫的飞机已然触及了那巨大“云朵”晶莹剔透的表面。
没有预想中的剧烈撞击,更没有爆炸和解体,亦无震耳欲聋的轰鸣。
外壳因磨擦升温至数千度的飞机,在接触那“冰云”表面的剎那,就像是烧红的烙铁浸入了冰冷的牛油,又宛如一滴水融入了另一片更大的水域,悄无声息地“融”了进去。
原本看似坚硬的“冰面”仿佛化作了粘稠而富有弹性的液態光波,荡漾开一圈圈巨大的、七彩涟漪般的同心圆环,瑰丽灿烂。
眼前的世界骤然变幻。
机舱外不再是稀薄的大气和深邃的太空与弧状地“平”线背景,取而代之的是一种无法形容的、瀰漫的乳白色辉光。
无数细微的、六稜柱形的、半透明的冰晶充斥视野,它们以一种奇异的、缓慢的节奏飘浮、旋转、折射著光芒,密密麻麻,仿佛闯入了一个由钻石尘埃构成的梦幻之境。
“玄冰气凝胶。”施夷光的声音传来,解答了眾人的疑惑,“因內部富含孔隙,密度极低,但比表面积极高、结构强度惊人,是优良的衝击缓衝和能量吸收介质,以及建筑材料。”
闯入这片巨大的“冰晶云”內部后,飞机速度以一种能让人感到舒適的平稳体感锐减,全然不似撞入实体,而近乎於衝进了一片无限深厚、拥有巨大阻尼的超级缓衝海绵。
无数细微的晶粒附著在舱壁外侧,都在以微观形变吸收著它的动能,迅速凝结又滑落,將其转化为极化电压,瞬间导走散逸。
(请记住101??????.??????网站,观看最快的章节更新)
很快,炽亮的核灯炮熄灭了光芒,引擎的声响也归於沉寂,庞大的空天飞机在这片光怪陆离的凝胶空间內缓缓滑行,最终,彻底停了下来,静静地悬浮於一处空腔正中。
“欢迎来到『广寒前哨』,这里是a6泊口。”施夷光解开安全带,站起身:“我们到了。”
“……这降落方式,可真够『凉快』的。”
芬格尔解除言灵,小心翼翼地站起身来,凝望著窗外那无法用常识理解的、光怪陆离的静止世界,半晌,才长长吐出一口气:
“虽然没有传说中奔月的嫦娥仙子,但的確是又广阔之寒冷,名字取得还挺贴切。”
“原定计划中,一共有閬风、瑶台、广寒三大前哨基地,”施夷光开口介绍,“只是时间紧迫,人力缺乏,大体建成的仅『广寒』一处。”
“之所以称之为『大体建成』,主要是环境尚未调节至正常閾值,气温约零下二十度,氧含量仅地面的4~6%,气压也令人不適……出去前,建议戴上应急氧气面罩和加压防护服,舱壁储物格里有,尺码別搞错了。”
等待了几分钟,在眾人换装完毕后,她率先步出舱门,踏上了一道由流动的冰晶匯聚而成的、半透明的光桥,向著远处的悬浮平台行去:“跟紧了,別乱碰周围的结构。接下来换乘內部摆渡艇。”
“b区是空地往返泊位,c区则锚定著两套『天鉤』系留升降系统的末端,可通向太空。”
芬格尔环顾四周,只觉目之所及,儘是浩瀚无垠的乳白与冰蓝,巨大的六边形空腔结构向上、向下、向四周无限延伸。
无数同样由玄冰气凝胶构成的平台、廊桥、塔楼、管道如同巨树的根系般纵横交错,悬浮在虚空之中,让人联想到了蜂巢。
视野的尽头淹没在瀰漫的冰晶雾靄与结构性的微光之中,根本望不到边际。
这里安静得可怕,只有加压服循环系统低沉的嗡嗡声和自己被放大的呼吸声。偶尔有极细微的冰晶碰撞声,如同遥远的星尘低语。
“这地方……也太大太安静了吧?”芬格尔缩了缩脖子,忍不住通过头盔內的通讯频道低语,“人呢?驻军呢?说好的前线指挥中枢呢?怎么感觉像个被遗弃的巨兽巢穴?”
他想像中的北极前线,应该是硝烟瀰漫、人员嘈杂、充满铁血气息的堡垒,而非眼前这座冰冷、华丽却无人烟的神殿。
“广寒前哨是自动化中枢,常態维持人员很少,通常不足百人。”施夷光边走边解释,“它的主要功能是监控並督察北极圈防线工程与实时战况,协调相关的能量调度,算是个区域性的临时指挥节点。”
正说著,一群约莫鸽子大小、通体由晶莹剔透的玄冰构成、形態仿若蜻蜓的无人机,无声无息地从上方一个孔洞中飞出。
它们排列成整齐的队形,掠过眾人头顶,迅速消失在另一个通道深处。
紧接著,又有一队体型更大、造型更复杂、仿佛是多足工程机械般的无人单元,拖曳著某种发光的能量导管,沿著墙壁快速移动。
更有庞大如鯨鱼的运输舰艇,静默地悬浮在固定航线上,腹部偶尔开启,吐出或吞入微小的工作单元,內里隱约可见草盆栽。
“哇哦……”
芬格尔看著这充满未来科幻感的一幕,在这极寒的古典仙境中上演,感觉无比违和又莫名协调:“话说,这么大一坨……『云』,是怎么飘在天上的?这玩意到底有多重?”
施夷光语气平淡:“全重约25亿吨。”
“多……多少?!”
芬格尔差点咬到舌头,“25亿……吨?!普通的积云大概也就几百上千吨吧?这东西是它的多少万倍?!难道用了反重力技术?”
“只是单纯的空气浮力,类似於超级气艇,”施夷光解释道,“相比於它上万立方千米的总体积,这个质量其实微不足道。”
“至於构建『广寒前哨』的材料来源,则是经由一系列复杂的大气调控工程试验,將热带洋面生成的气旋系统,其携带的庞大能量和水分,通过『大气灵压弹弓』效应级联式地导向高纬度区域,牵引、转化、重塑。”
“整个过程中,会动用『无双风雨剑意』进行引导和形態约束,辅以『应龙蓄水之法』提升其锁水效果。『平流层太阳真火投射阵列』负责提供热力学梯度与部分相位变更所需的能量;
“辅以角动量转化与坍缩致集中技术,进行多重眼壁置换,並通过磁导轨道动能阻尼器进行分级剥离式『入轨』操作,最终,把颱风蜕生的超紧凑核心输送至预定空域,令水分极速冻结,从而收穫足够的极化冰晶……”
“值得一提的是,在当时那个气旋被运送过来的途中,除了截留了它大部分的闪电形式能量和一小部分物质外,也顺便给东西伯利亚及远东部分乾旱地区带来了近千亿吨的额外降水……算是改善生態的附带效应。”
“所以,这座『广寒宫』就是个冻住了的颱风眼?”
抢先钻入了摆渡艇的芬格尔闻言,再次震撼不已:“不是说,一个成熟颱风系统的能量释放速率,几乎相当於每分钟炸开一颗百万吨当量氢弹吗?比全人类功率都高!这东西你们都能操控?”
一段记忆倏地闪过脑海。
就在不久前,大概10月中下旬那阵子,他百无聊赖窝在新闻部破沙发里刷各大通讯社快讯时,確实接连看到过好几则颇为诡异的气象新闻。
什么“北太平洋双生颶风异常合併”,什么“温带气旋菲奥娜路径突变、强度逆势增强”,什么“风暴系统『安布尔』持续不散,已突破三周存活期,创下卫星时代新记录”……引得全球气象学专家为之譁然!
连篇累牘地播报,各种语焉不详、自相矛盾的临时解释,让无数人直呼“大气动力学不存在了!”
“只是因势利导罢了。”施夷光回覆:“试验的主体其实是汲取整个颱风形成至消亡的绝大部分电荷活动总能量,经多种方式诱导,占比达到了其水汽潜热的1.5%,约10^19j……”
“若非『收割』了这等规模的能量,並將其高度压缩、有序存储於此,这座前哨基地连建都建不起来,也无法维持其內诸多功能,毕竟让玄冰自然相变的电磁环境可不好形成。”
“作为全球『冰晶云系统』的核心之一,某种意义上,『广寒前哨』可被视作一个规模空前的超级电容器与分布式磁场发生器,其內部蓄积並可控释放的磁能总和,现已超过了整个地磁场总量的3倍。”
她顿了顿,补充道:“藉此,它可以间接影响甚至一定程度地掌控全球的大气能量循环。比方说,將0.5%的磁能输送至芝加~哥上空的大气层中,激发强电场,引起一场闪电风暴和相应的降雨,让汉高出门就被雷劈……”
语气平静,却透露出足以改写行星气候的恐怖伟力,只是最后那半句实在有点“冷”。
芬格尔:“……”
星之玛利亚:“……”
瑞吉蕾芙:“……”
5x10^16j级的磁能瞬间释放,这可不是雷劈电击那么简单,比空投几十个小男孩还激烈得多,汉高出不出门,结果怕都是一样。
“这感觉……真像在鯨鱼肚子里坐地铁。”
沉默片刻,芬格尔又尝试活跃起了气氛:“二十来米的摆渡艇,也是气凝胶材质,应该就几十公斤重吧?比我都轻,坐得一点都不安稳,总有种隨时会翻的担忧。飘著空空荡荡,更怕它隨时会熄火栽下。”
“我们是先到b区再下去吗?瑞吉蕾芙小姐需要规避危险,那么该往c区转换至太空站?”
施夷光点了点头:“跟来时的电磁製动相似,c1区有一条电磁加速导轨,可把运载舱发射至距地160km的高度,再由天鉤送往青霄一號与4179號小行星的近地点,顺路搭乘……最快三天半便能抵达月面基地。”
“至於b2区,嗯,就快到了。”
果然,隨著摆渡艇又向著斜下方行驶了半分多钟,穿过了几道巨大的、仿佛由光线构成的环形门扉,它的前方终於出现了一个延伸出的平台,大约百米见方,中心矗立著玄冰构筑的尖塔。
塔顶除了数根湛蓝的天线,还有一颗巨大的、多棱面的晶体缓缓旋转,散发出柔和而浩瀚的精神波动,扫过抵达的每一个人,带著审视与记录的意味,却又並无恶意。
“身份確认。临时权限授予。”
一个中性、毫无情绪起伏的声音直接在眾人的脑海深处响起:“访客登记完毕。”
“这是什么?”芬格尔问。
“心灵信標c型。”
施夷光回道:“它能监测识別诸位的龙血標记,兼有一定的神炁转化传输功效,在相应范围內,可以利用获得的权限智能化操控。”
“在丹田外穿戴真气接收器后,你们就能体验到临时性的被功力加持之感,得到足量的外来真气充塞体內经脉,便於各种行动……”
“若说胶囊是买真气,信標就是租了。”
“先来了个天气控制器,又冒出了个心灵信標?”芬格尔咽了口唾沫:“『租』要钱吗?”
“你说呢?”施夷光微笑回道:“当然是不用的,除非造成了输送真气的永久性损失。”
“好了,我们该下去了。瑞吉蕾芙,你打算直接留在这,还是先顺路逛逛?”
“没招待人员的话,”瑞吉蕾芙想了想,开口:“就继续跟著曾祖母吧,珍稀这最后的宝贵时光……反正,末日还要再等几天来呢?”
“明白。”施夷光指了指正前方另一个更大的装置:“这就是『云梯』了,最新型的双向高速磁悬浮通道,全长逾30km,单程约需17分钟。目前建成了三台,还在增加。”
只见那是一个不断旋转的冰晶漩涡,漩涡中心向下凹陷,深不见底,仿佛直通地心。
她示意眾人离开摆渡艇,沿“光桥”行至目標,站在漩涡的边缘:“它们的另一头,连接著下方冰原上的前进基地。”
“前进基地?”芬格尔追问。
施夷光回覆:“俄方的两个满编坦克团,以及来自十七个国家的、共计超过三百个工程单位和技术小组驻扎在那里,负责部分外围材料的预处理、能量传输节点的维护,以及……预防可能来自地面的小规模骚扰。”
“『世界树』的根须之一,即某个尼伯龙根节点,就在该驻地的五十千米外。”
话音刚落,冰晶漩涡突然发出低沉的嗡鸣,旋转速度放缓了些,中心凹陷处缓缓升起一个圆形平台,表面铺著与光桥相同的半透明冰晶,边缘嵌著一圈淡蓝色的指示灯。
“上来吧,承重没问题,可以运送驱逐舰。”她补充道:“不过不要乱摸,小心冻伤,冰寒元气是能渗入防护服的。”
芬格尔连忙收手坐定。
隨著“嗡”的一声轻响,平台缓缓沉入冰晶漩涡,周围的景象瞬间动了起来。
原本静止的冰晶漩涡內壁,突然浮现出螺旋状的符线光轨,淡蓝色的冰魄寒光沿著线轨快速向上攀升,平台则顺著光轨向下滑行,速度逐渐加快,却没有丝毫顛簸。
就像在平静的水里漂浮。
瑞吉蕾芙凑到平台边缘,看著窗外飞速掠过的景象:玄冰管道在视野里连成模糊的线条,偶尔能看见並向的通道里,几十个货柜和护送的炼金傀儡在亮著暖黄色的光。
17分钟称不上漫长,施夷光却已抽空开始了赵青分配的新工作,迅速拨通了夏弥的號码:
“……还记得我们先前议定的,『弱水』、『焚风』、『裂土』、『熄焰』四策吗?”
“自然记得……频繁製造地震真累!”对话那头回道:“你知道我已经多久没闭眼了吗?”
“多久?”
“796小时!马上就满八百了!”夏弥哭丧著发声:“我苦啊!加班真是太累了!”
“上一次的好梦,还要追溯到……”
“別告诉我你没掌握虚擬人格代行之法,”施夷光走到平台一边的自助机旁,倒了一杯热奶茶,“青姐说了,你早就修成『异熟识』了,区区潜意识和体內七魄,还不隨意摆弄?怎么会累呢?”
“拜託!”夏弥嚷道:“我可是在用权能!这东西岂能用潜意识操控?讲点道理好吗?”
“权能的动用时长,能到796小时的千分之一么?”施夷光强调:“上次那篇报告中指出,对於大地之山之王而言,『打眼』跟身体本能无异,可以等同於条件反射……是不是没有娱乐活动,过得倦了?”
“知道了你还问?快满足本大王的精神需求!”夏弥看似不快,大声道:“吃喝玩乐!定製裙装、珠宝饰品、炼金原料,一个都不能少!”
“纵情声色,令人行妨啊!”施夷光忍不住提醒道:“清静为天下正。”
“率性而为,是真人也!”夏弥反驳:“从心所欲而不逾矩,懂么!我可是逍遥派宗旨的信奉者!安住於自知自明之觉,究竟亦是幻,凡心即道心!”
“什么要求?具体点?列出个清单来!”很清楚是劝不回来了,施夷光轻嘆了口气,心道对方的年龄比自己大了好几百倍,却更像个小孩似的。
是否在融合了水王的核后,夏弥自居已成了超越初代种的存在,所以愈发不加收敛了?
欠教育了是吧?我加班的时长不比你多?
看看康斯坦丁,这才是勤快的榜样!
……
几乎同一时间,相距一个珠穆朗玛峰的地面基地外围,一个空无一人的辽阔广场,唯有十二尊黄金雕像矗立,手中宝剑在彻骨寒风中微微发亮。
赵青的立体影像,就在它们的中心处缓缓凝聚成形,由模糊渐至清晰,最终竟透出几分近乎实体的感触,只是隱约可见剑光的晶莹。
而在她的周围,空间却似被无形之力扰动,一层淡灰色薄雾悄然弥散开来,如轻纱般缠绕流转,让整片地域变得虚幻与朦朧起来。
“经过那么多次试验,十二柄过往身神炼就的本命剑,结成『十二都天地煞揽星阵』,聚日月精华,灵性终於能承载我意念和法则侵染的降临了!”
“幽帝老儿的『魔源筑阵篇』,虽说设了不少陷阱,倒也没在关键精义上誆人……”(本章完)
正当芬格尔紧张地施放了“青铜御座”,一边诵读龙文强化,一边赶忙搜寻可能备有的降落伞之际,当前速度仍高达5马赫的飞机已然触及了那巨大“云朵”晶莹剔透的表面。
没有预想中的剧烈撞击,更没有爆炸和解体,亦无震耳欲聋的轰鸣。
外壳因磨擦升温至数千度的飞机,在接触那“冰云”表面的剎那,就像是烧红的烙铁浸入了冰冷的牛油,又宛如一滴水融入了另一片更大的水域,悄无声息地“融”了进去。
原本看似坚硬的“冰面”仿佛化作了粘稠而富有弹性的液態光波,荡漾开一圈圈巨大的、七彩涟漪般的同心圆环,瑰丽灿烂。
眼前的世界骤然变幻。
机舱外不再是稀薄的大气和深邃的太空与弧状地“平”线背景,取而代之的是一种无法形容的、瀰漫的乳白色辉光。
无数细微的、六稜柱形的、半透明的冰晶充斥视野,它们以一种奇异的、缓慢的节奏飘浮、旋转、折射著光芒,密密麻麻,仿佛闯入了一个由钻石尘埃构成的梦幻之境。
“玄冰气凝胶。”施夷光的声音传来,解答了眾人的疑惑,“因內部富含孔隙,密度极低,但比表面积极高、结构强度惊人,是优良的衝击缓衝和能量吸收介质,以及建筑材料。”
闯入这片巨大的“冰晶云”內部后,飞机速度以一种能让人感到舒適的平稳体感锐减,全然不似撞入实体,而近乎於衝进了一片无限深厚、拥有巨大阻尼的超级缓衝海绵。
无数细微的晶粒附著在舱壁外侧,都在以微观形变吸收著它的动能,迅速凝结又滑落,將其转化为极化电压,瞬间导走散逸。
(请记住101??????.??????网站,观看最快的章节更新)
很快,炽亮的核灯炮熄灭了光芒,引擎的声响也归於沉寂,庞大的空天飞机在这片光怪陆离的凝胶空间內缓缓滑行,最终,彻底停了下来,静静地悬浮於一处空腔正中。
“欢迎来到『广寒前哨』,这里是a6泊口。”施夷光解开安全带,站起身:“我们到了。”
“……这降落方式,可真够『凉快』的。”
芬格尔解除言灵,小心翼翼地站起身来,凝望著窗外那无法用常识理解的、光怪陆离的静止世界,半晌,才长长吐出一口气:
“虽然没有传说中奔月的嫦娥仙子,但的確是又广阔之寒冷,名字取得还挺贴切。”
“原定计划中,一共有閬风、瑶台、广寒三大前哨基地,”施夷光开口介绍,“只是时间紧迫,人力缺乏,大体建成的仅『广寒』一处。”
“之所以称之为『大体建成』,主要是环境尚未调节至正常閾值,气温约零下二十度,氧含量仅地面的4~6%,气压也令人不適……出去前,建议戴上应急氧气面罩和加压防护服,舱壁储物格里有,尺码別搞错了。”
等待了几分钟,在眾人换装完毕后,她率先步出舱门,踏上了一道由流动的冰晶匯聚而成的、半透明的光桥,向著远处的悬浮平台行去:“跟紧了,別乱碰周围的结构。接下来换乘內部摆渡艇。”
“b区是空地往返泊位,c区则锚定著两套『天鉤』系留升降系统的末端,可通向太空。”
芬格尔环顾四周,只觉目之所及,儘是浩瀚无垠的乳白与冰蓝,巨大的六边形空腔结构向上、向下、向四周无限延伸。
无数同样由玄冰气凝胶构成的平台、廊桥、塔楼、管道如同巨树的根系般纵横交错,悬浮在虚空之中,让人联想到了蜂巢。
视野的尽头淹没在瀰漫的冰晶雾靄与结构性的微光之中,根本望不到边际。
这里安静得可怕,只有加压服循环系统低沉的嗡嗡声和自己被放大的呼吸声。偶尔有极细微的冰晶碰撞声,如同遥远的星尘低语。
“这地方……也太大太安静了吧?”芬格尔缩了缩脖子,忍不住通过头盔內的通讯频道低语,“人呢?驻军呢?说好的前线指挥中枢呢?怎么感觉像个被遗弃的巨兽巢穴?”
他想像中的北极前线,应该是硝烟瀰漫、人员嘈杂、充满铁血气息的堡垒,而非眼前这座冰冷、华丽却无人烟的神殿。
“广寒前哨是自动化中枢,常態维持人员很少,通常不足百人。”施夷光边走边解释,“它的主要功能是监控並督察北极圈防线工程与实时战况,协调相关的能量调度,算是个区域性的临时指挥节点。”
正说著,一群约莫鸽子大小、通体由晶莹剔透的玄冰构成、形態仿若蜻蜓的无人机,无声无息地从上方一个孔洞中飞出。
它们排列成整齐的队形,掠过眾人头顶,迅速消失在另一个通道深处。
紧接著,又有一队体型更大、造型更复杂、仿佛是多足工程机械般的无人单元,拖曳著某种发光的能量导管,沿著墙壁快速移动。
更有庞大如鯨鱼的运输舰艇,静默地悬浮在固定航线上,腹部偶尔开启,吐出或吞入微小的工作单元,內里隱约可见草盆栽。
“哇哦……”
芬格尔看著这充满未来科幻感的一幕,在这极寒的古典仙境中上演,感觉无比违和又莫名协调:“话说,这么大一坨……『云』,是怎么飘在天上的?这玩意到底有多重?”
施夷光语气平淡:“全重约25亿吨。”
“多……多少?!”
芬格尔差点咬到舌头,“25亿……吨?!普通的积云大概也就几百上千吨吧?这东西是它的多少万倍?!难道用了反重力技术?”
“只是单纯的空气浮力,类似於超级气艇,”施夷光解释道,“相比於它上万立方千米的总体积,这个质量其实微不足道。”
“至於构建『广寒前哨』的材料来源,则是经由一系列复杂的大气调控工程试验,將热带洋面生成的气旋系统,其携带的庞大能量和水分,通过『大气灵压弹弓』效应级联式地导向高纬度区域,牵引、转化、重塑。”
“整个过程中,会动用『无双风雨剑意』进行引导和形態约束,辅以『应龙蓄水之法』提升其锁水效果。『平流层太阳真火投射阵列』负责提供热力学梯度与部分相位变更所需的能量;
“辅以角动量转化与坍缩致集中技术,进行多重眼壁置换,並通过磁导轨道动能阻尼器进行分级剥离式『入轨』操作,最终,把颱风蜕生的超紧凑核心输送至预定空域,令水分极速冻结,从而收穫足够的极化冰晶……”
“值得一提的是,在当时那个气旋被运送过来的途中,除了截留了它大部分的闪电形式能量和一小部分物质外,也顺便给东西伯利亚及远东部分乾旱地区带来了近千亿吨的额外降水……算是改善生態的附带效应。”
“所以,这座『广寒宫』就是个冻住了的颱风眼?”
抢先钻入了摆渡艇的芬格尔闻言,再次震撼不已:“不是说,一个成熟颱风系统的能量释放速率,几乎相当於每分钟炸开一颗百万吨当量氢弹吗?比全人类功率都高!这东西你们都能操控?”
一段记忆倏地闪过脑海。
就在不久前,大概10月中下旬那阵子,他百无聊赖窝在新闻部破沙发里刷各大通讯社快讯时,確实接连看到过好几则颇为诡异的气象新闻。
什么“北太平洋双生颶风异常合併”,什么“温带气旋菲奥娜路径突变、强度逆势增强”,什么“风暴系统『安布尔』持续不散,已突破三周存活期,创下卫星时代新记录”……引得全球气象学专家为之譁然!
连篇累牘地播报,各种语焉不详、自相矛盾的临时解释,让无数人直呼“大气动力学不存在了!”
“只是因势利导罢了。”施夷光回覆:“试验的主体其实是汲取整个颱风形成至消亡的绝大部分电荷活动总能量,经多种方式诱导,占比达到了其水汽潜热的1.5%,约10^19j……”
“若非『收割』了这等规模的能量,並將其高度压缩、有序存储於此,这座前哨基地连建都建不起来,也无法维持其內诸多功能,毕竟让玄冰自然相变的电磁环境可不好形成。”
“作为全球『冰晶云系统』的核心之一,某种意义上,『广寒前哨』可被视作一个规模空前的超级电容器与分布式磁场发生器,其內部蓄积並可控释放的磁能总和,现已超过了整个地磁场总量的3倍。”
她顿了顿,补充道:“藉此,它可以间接影响甚至一定程度地掌控全球的大气能量循环。比方说,將0.5%的磁能输送至芝加~哥上空的大气层中,激发强电场,引起一场闪电风暴和相应的降雨,让汉高出门就被雷劈……”
语气平静,却透露出足以改写行星气候的恐怖伟力,只是最后那半句实在有点“冷”。
芬格尔:“……”
星之玛利亚:“……”
瑞吉蕾芙:“……”
5x10^16j级的磁能瞬间释放,这可不是雷劈电击那么简单,比空投几十个小男孩还激烈得多,汉高出不出门,结果怕都是一样。
“这感觉……真像在鯨鱼肚子里坐地铁。”
沉默片刻,芬格尔又尝试活跃起了气氛:“二十来米的摆渡艇,也是气凝胶材质,应该就几十公斤重吧?比我都轻,坐得一点都不安稳,总有种隨时会翻的担忧。飘著空空荡荡,更怕它隨时会熄火栽下。”
“我们是先到b区再下去吗?瑞吉蕾芙小姐需要规避危险,那么该往c区转换至太空站?”
施夷光点了点头:“跟来时的电磁製动相似,c1区有一条电磁加速导轨,可把运载舱发射至距地160km的高度,再由天鉤送往青霄一號与4179號小行星的近地点,顺路搭乘……最快三天半便能抵达月面基地。”
“至於b2区,嗯,就快到了。”
果然,隨著摆渡艇又向著斜下方行驶了半分多钟,穿过了几道巨大的、仿佛由光线构成的环形门扉,它的前方终於出现了一个延伸出的平台,大约百米见方,中心矗立著玄冰构筑的尖塔。
塔顶除了数根湛蓝的天线,还有一颗巨大的、多棱面的晶体缓缓旋转,散发出柔和而浩瀚的精神波动,扫过抵达的每一个人,带著审视与记录的意味,却又並无恶意。
“身份確认。临时权限授予。”
一个中性、毫无情绪起伏的声音直接在眾人的脑海深处响起:“访客登记完毕。”
“这是什么?”芬格尔问。
“心灵信標c型。”
施夷光回道:“它能监测识別诸位的龙血標记,兼有一定的神炁转化传输功效,在相应范围內,可以利用获得的权限智能化操控。”
“在丹田外穿戴真气接收器后,你们就能体验到临时性的被功力加持之感,得到足量的外来真气充塞体內经脉,便於各种行动……”
“若说胶囊是买真气,信標就是租了。”
“先来了个天气控制器,又冒出了个心灵信標?”芬格尔咽了口唾沫:“『租』要钱吗?”
“你说呢?”施夷光微笑回道:“当然是不用的,除非造成了输送真气的永久性损失。”
“好了,我们该下去了。瑞吉蕾芙,你打算直接留在这,还是先顺路逛逛?”
“没招待人员的话,”瑞吉蕾芙想了想,开口:“就继续跟著曾祖母吧,珍稀这最后的宝贵时光……反正,末日还要再等几天来呢?”
“明白。”施夷光指了指正前方另一个更大的装置:“这就是『云梯』了,最新型的双向高速磁悬浮通道,全长逾30km,单程约需17分钟。目前建成了三台,还在增加。”
只见那是一个不断旋转的冰晶漩涡,漩涡中心向下凹陷,深不见底,仿佛直通地心。
她示意眾人离开摆渡艇,沿“光桥”行至目標,站在漩涡的边缘:“它们的另一头,连接著下方冰原上的前进基地。”
“前进基地?”芬格尔追问。
施夷光回覆:“俄方的两个满编坦克团,以及来自十七个国家的、共计超过三百个工程单位和技术小组驻扎在那里,负责部分外围材料的预处理、能量传输节点的维护,以及……预防可能来自地面的小规模骚扰。”
“『世界树』的根须之一,即某个尼伯龙根节点,就在该驻地的五十千米外。”
话音刚落,冰晶漩涡突然发出低沉的嗡鸣,旋转速度放缓了些,中心凹陷处缓缓升起一个圆形平台,表面铺著与光桥相同的半透明冰晶,边缘嵌著一圈淡蓝色的指示灯。
“上来吧,承重没问题,可以运送驱逐舰。”她补充道:“不过不要乱摸,小心冻伤,冰寒元气是能渗入防护服的。”
芬格尔连忙收手坐定。
隨著“嗡”的一声轻响,平台缓缓沉入冰晶漩涡,周围的景象瞬间动了起来。
原本静止的冰晶漩涡內壁,突然浮现出螺旋状的符线光轨,淡蓝色的冰魄寒光沿著线轨快速向上攀升,平台则顺著光轨向下滑行,速度逐渐加快,却没有丝毫顛簸。
就像在平静的水里漂浮。
瑞吉蕾芙凑到平台边缘,看著窗外飞速掠过的景象:玄冰管道在视野里连成模糊的线条,偶尔能看见並向的通道里,几十个货柜和护送的炼金傀儡在亮著暖黄色的光。
17分钟称不上漫长,施夷光却已抽空开始了赵青分配的新工作,迅速拨通了夏弥的號码:
“……还记得我们先前议定的,『弱水』、『焚风』、『裂土』、『熄焰』四策吗?”
“自然记得……频繁製造地震真累!”对话那头回道:“你知道我已经多久没闭眼了吗?”
“多久?”
“796小时!马上就满八百了!”夏弥哭丧著发声:“我苦啊!加班真是太累了!”
“上一次的好梦,还要追溯到……”
“別告诉我你没掌握虚擬人格代行之法,”施夷光走到平台一边的自助机旁,倒了一杯热奶茶,“青姐说了,你早就修成『异熟识』了,区区潜意识和体內七魄,还不隨意摆弄?怎么会累呢?”
“拜託!”夏弥嚷道:“我可是在用权能!这东西岂能用潜意识操控?讲点道理好吗?”
“权能的动用时长,能到796小时的千分之一么?”施夷光强调:“上次那篇报告中指出,对於大地之山之王而言,『打眼』跟身体本能无异,可以等同於条件反射……是不是没有娱乐活动,过得倦了?”
“知道了你还问?快满足本大王的精神需求!”夏弥看似不快,大声道:“吃喝玩乐!定製裙装、珠宝饰品、炼金原料,一个都不能少!”
“纵情声色,令人行妨啊!”施夷光忍不住提醒道:“清静为天下正。”
“率性而为,是真人也!”夏弥反驳:“从心所欲而不逾矩,懂么!我可是逍遥派宗旨的信奉者!安住於自知自明之觉,究竟亦是幻,凡心即道心!”
“什么要求?具体点?列出个清单来!”很清楚是劝不回来了,施夷光轻嘆了口气,心道对方的年龄比自己大了好几百倍,却更像个小孩似的。
是否在融合了水王的核后,夏弥自居已成了超越初代种的存在,所以愈发不加收敛了?
欠教育了是吧?我加班的时长不比你多?
看看康斯坦丁,这才是勤快的榜样!
……
几乎同一时间,相距一个珠穆朗玛峰的地面基地外围,一个空无一人的辽阔广场,唯有十二尊黄金雕像矗立,手中宝剑在彻骨寒风中微微发亮。
赵青的立体影像,就在它们的中心处缓缓凝聚成形,由模糊渐至清晰,最终竟透出几分近乎实体的感触,只是隱约可见剑光的晶莹。
而在她的周围,空间却似被无形之力扰动,一层淡灰色薄雾悄然弥散开来,如轻纱般缠绕流转,让整片地域变得虚幻与朦朧起来。
“经过那么多次试验,十二柄过往身神炼就的本命剑,结成『十二都天地煞揽星阵』,聚日月精华,灵性终於能承载我意念和法则侵染的降临了!”
“幽帝老儿的『魔源筑阵篇』,虽说设了不少陷阱,倒也没在关键精义上誆人……”(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