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资本的转移过程在哄总会伴随着人口的迁徙。
    这是一个永远不会改变的规律。
    可以说,一个大都市的出现,主要是在人口和资本的双向推动下诞生。
    香港工会的多次维权,让香港本土企业的生产成本直线上升。
    为了解决在劳工上的大笔开支,一些企业不得不把工厂迁徙到劳动制度不完善,工人薪酬低廉的地方。
    跟香港隔海相望的粤东省,无疑就是一个很好的地方。
    免税政策、一个月两百到五百这种忽略不计的人工,让第一批搬迁的港企赚到了大笔的利润。
    有了第一个吃螃蟹的人,自然就会有更多吃螃蟹的人。
    大规模港岛企业的工厂转移中,让粤东省的经济发展得到了质的飞跃。
    工厂的大量建造,让以广州为中心的沿海城市人口越来越多。
    人口是决定产业和经济的要素之一。
    当人口越聚越多后,一条条产业链和一些新的职业就应运而生。
    饭馆、旅店、或者包租婆、二房东等等等。
    除了这些传统营生外,同时也催生出多种多样新的职业。
    比如,职业介绍。
    全国大量人口迁移到这些沿海城市,就是为了寻找一份可以赚钱养家的工作。
    有需求就会有市场。
    人口,也是一种市场。
    很多年前存在猪仔的买卖,就是因为市场因素决定。
    当很多人都想找一份工作时,就也是一种庞大的市场。
    一些会投机钻营的人,就将目标放到了大量的外来人口身上。
    想找工作?
    没问题,只要你同意将一个月工资给我,我就可以帮你找一份不错的工作。
    想要更高收入的工作?
    没问题,只要将半年的薪水给我,我就可以帮你找一份收入更高的工作。
    看看,只需要干满一年,你就可以赚到比其他工厂更好的薪水,多么划算。
    或者欺骗、或者真诚、或者暴力恐吓。
    但在利益且牵涉下,一条相关的产业链就此形成。
    广州,花都职业介绍中心。
    一家挨着一家的职业介绍所门口,站着大量的男男女女。
    一条几百米长的街上,挤满了来找工作的人群。
    人头攒动下,比最热闹的菜市场还要拥挤。
    他们有一个统一的名字。
    外来务工者。
    职介所的门上,用大字报写着各种招聘职位。
    某单车厂招聘男工,年龄16到50岁,底薪170,加班费另计,最高可达六百元。
    某印刷厂招聘女工数名,年龄16到45岁,底薪150,包吃住,月工资三百五左右。
    每一家职业介绍所门口,都贴着类似的广告。
    无数的外来务工者,在咨询着工作相关问题。
    问中介费的。
    问工资压多久的。
    也有问一天上几个小时的。
    “流花镇丰业电子厂招聘女工五百名,月薪五百块,管吃饭,包住,有没有报名的。”
    一家介绍所门口,有工作人员呐喊着。
    “一天上几个小时啊。”
    ‘“两班倒,一天十二小时,每个月休息两天。”
    “那这工资不错啊,介绍费多少钱。”
    “两百块。”
    “我去…..”
    “我也去…..”
    当场,就有不少人缴纳了介绍费。
    在将钱收的差不多后,介绍所的人再次开口了。
    “你们听好啊,要是面试不合格,这个介绍费是不退的,不过可以帮你们再次找工作,应聘一次扣十块。”
    “……”
    没有人敢吱声。
    都是来外面找工作的外地人,哪怕明知道这种事吃亏,但也没人敢反抗。
    何况电子厂招收的都是年轻女工。
    忽然,一阵喇叭声引起了职介中心人群的骚动。
    “汤钱蓄电池厂招聘男工了,月薪一千五,每天八个小时,去的赶紧过来报名。”
    哗啦一下,无数的人都朝着喇叭声的地方涌去。
    一千五百块一个月,这种工资,可是要比其他厂高出五倍都不止。
    “我去,我报名。”
    “要什么样的条件。”
    在无数人的询问下,介绍所的人再次拿起喇叭喊着。
    “只要男的,年龄35岁一下,介绍费四千五,面试不过的话全退。”
    四千五的介绍费,让不少人打起了退堂鼓。
    都是出来找工作的,没几个人能够缴起这么高的中介费。
    “怎么这么贵的中介费。”
    “是啊,太贵了。”
    “不贵啊,一千五一个月,干三个月就回本了,以后再干不比在其他厂里划算的多。”
    在华国,永远不缺少聪明人。
    哪怕是如此高昂的介绍费,最终依然有大量的外来人员报名。
    “怎么这个厂工资这么高啊,要是我能进去就好了。”
    “听说是日本厂,专门做蓄电池的,日本厂工资一半都比较高。”
    “你们知道什么,我老乡就在里面干,听说厂里有毒的,一个月要去医院排一次毒。”
    “有毒?什么毒啊。”
    “那就不知道了,不过一半厂里不会让你干超过两年的。”
    “那也划算啊,干两年也能赚两万块了。”
    没有人去问中毒会有什么后果,更没有人去打听那些中毒了的人后来怎么样。
    跟钱相比,命又算的了什么。
    无数的外来务工者,看着那些缴纳了钱的人兴冲冲排着队离开职介中心出去应聘。
    也许其中有人,就会成为那可以月入一千五的幸运者。
    “有没有想去赞比亚工作的,月薪五百美金,包吃包住,免中介费,包来回机票,干满两年可以有一个月的带薪探亲假。高中学历有升职的机会,月薪可以达到一千五到两千美金。”
    介绍所的中心地带,最大的职介所嘉城职业突然爆出了一个招聘信息。
    这一下,整个街上都炸了。
    五百美金一个月,那就是四千多块。
    还包吃包住。
    立刻就有人打听起了赞比亚是什么地方。
    “赞比亚在哪里啊,是什么厂。”
    “厂里是干什么的,怎么这么高工资。”
    “你们是不是傻,给的是美金,肯定是在外国啊,不好好读书,连赞比亚在非洲都不知道。”
    “哦,难怪这么高工资,是出国打工啊。”
    “会不会是骗子啊。”
    “真的有那么高工资么?要是真有那么高,出去干两年回来就发财了啊。”
    在无数人的质问和咨询中,职介所给出了答案。
    “大家静静,静静。
    用人方承诺,这个工资标准只是最低的,并且工作时间严格按照每天八小时执行。不过工作相对可能比较累点,是在赞比亚铜矿和铜企上班,有一定的危险性。
    如果是在矿山上班的,月薪最低是七百美金,在厂里加工的,最低是五百美金。”
    “卧槽,真的假的,这么高工资,最低四千块?”
    “我可跟大家保证这是真的,这次招聘,是受东南省鹭岛政府外出务工中心委托。
    大家不相信的可以打那边的电话问问。
    这次招聘是全国性的,一共招聘两千名工人。我听说鹭岛政府也是帮当地一家跨国投资公司磐石地产招的人…….”
    “磐石地产,我听过,去年我亲戚在鹭岛的时候,说那边要盖全国第一高楼,就是这个磐石地产投资的。”
    “我也听过,好像去年我还在报纸上看过,那个巨石大厦,据说要盖七十六层。”
    “七十六层,那也不是第一吧,珠海的巨仁大厦不是要盖七十八层么?”
    “盖个屁的七十八层,吹牛逼谁不会吹,人家巨石大厦盖的晚,现在都二十层了,那个巨仁大厦前几年是两层,现在还是两层。”
    “这家公司能盖全国第一大楼,难怪会出这么高工资,人家根本就不差钱啊。”
    “要是磐石地产招的话,那可能是真的。”
    “这么高的工资,我真的好想去啊,不说多,干两年回来,我肯定就是我们镇上最有钱的了。”
    “可是非洲那么远,去了家里老婆孩子怎么办啊。”
    “……..”
    重赏之下必有勇夫。
    尽管很多人对于出国又是期盼又是畏惧,但在那比国内高出十几倍的回报下,还是有不少人动心了。
    最低五百美金。
    那就是一个月四千块,一年可就是五万块。
    这么多钱,真狠心干上两年,回到老家那可就是真正的有钱人了。
    不少人都开始打听起用人单位的招聘条件。
    “招聘要求不高,四肢健全舍得下力气就行,年龄四十岁以下,如果有当兵经验优先录取,面试通过的话,用人放将会组织统一的免费体检,签订合同后,会提前发放两个月的工资….”

章节目录

金融霸主之重生所有内容均来自互联网,PO18脸红心跳只为原作者鱼刺卡到了的小说进行宣传。欢迎各位书友支持鱼刺卡到了并收藏金融霸主之重生最新章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