捡宝生涯 作者:吃仙丹
分卷阅读734
捡宝生涯 作者:吃仙丹
分卷阅读734
他的遐想:“别乐了,只要你家的东西能够令我满意,这些钱早晚都是你的。”
杨寿发家是一幢三层民居,他回过神来,相当热情地带着大家上了三楼。
杨寿发打开一个房间的房门,请大家走了进去,房间里灰尘较多,由于常年不通风的关系,还有一丝怪味,而且这还是因为窗户的玻璃被震碎了,通了一会风的关系,不然的话味道还要大。
这样的房间,有洁癖的田萌萌不敢待,刚刚走进去就退了出去,于是何婉奕就留在外面陪她说话。
杨寿发说道:“我家有点年代的东西,都在这个房间里了。”
孟子涛环顾了一下四周,发现这里就是一些椅子、箱子、柜子这样的老家具,其中有一只箱子还有点意思,其他都应该不超过五十年的历史。
孟子涛说:“我要看的是古董,你这里的家具都是古董?还有瓷器之类的东西一件都没有?”
“瓷器还有其它一些东西都在这个箱子里。”杨寿走到不远处的一只箱子前,把箱子打了开来。
孟子涛走过去看了看,发现箱子被左右隔了起来,左边一半是瓷器,还有什么香炉这类杂七杂八东西则被放在右边。
孟子涛的目光先被右边的一件东西吸引住了,他把东西拿到手中研究了一下,东西上面有铭文,但已经模糊不清,想要看清楚有些困难,不过他已经大概知道这是什么东西了。
“你说这些都是祖上留下来的?”孟子涛抬起头来问道。
杨寿发连连点头道:“对,我发誓都是祖上留下来的。”
孟子涛笑道:“看来你祖上有点来头啊,居然还有丹书铁券。”
“啊,这就是丹书铁券吗?”
钟锦贤愣了愣,连忙问孟子涛讨要过观察起来。
杨寿发搓着手问道:“孟少,这丹书铁券是什么玩意啊?”
孟子涛回道:“免死金牌你应该知道吧?这丹书铁券就是咱们说的免死金牌。”
“啊,这东西就是免死金牌?”杨寿发瞪大了眼睛看着钟锦贤手里的丹书铁券,整张脸马上就因为兴奋涨的通红。
这可是免死金牌啊!无论是小说里还是电视上,都是牛的不能再牛的宝贝了,这样的宝贝几十万应该能值的吧!
看到杨寿发欣喜若狂的模样,孟子涛笑着摇了摇头。
丹书铁券这东西,说起来应该是相当珍贵的,不然在民间也不会有那么大的名头,但这种东西只可以用来咋呼一下老百姓和地方官,真正到了上层,根本就没有多少用处。
据说丹书铁券是刘邦开始使用的,但刘邦杀了很多有这东西的人,没有听说谁提出来我有丹书铁券,你不能杀我这种事情,像韩信、彭越这些人最后还不是免不了人头落地。
况且,这丹书铁券能够免死,那是要看你犯的是什么罪,假如犯的是“谋反罪”,你有一块丹书铁券,让你死上十次不就行了。
民间曾经有个传说,韩信当年被吕后捉住,曾经提出刘邦准许他“四不死”(也有一说是三不死),就是“见天不死,见地不死,见光不死,见铁不死”。吕后就把他用黑布四周围起来,让人用竹签子从外边刺死他。所以说,这东西在皇帝那儿根本就没多大的用处。
再有一点,当代皇帝发了这东西,自己还害怕失信、食言,后世皇帝还能够心甘情愿地认吗?
还说这汉朝,汉武帝时期,魏其侯窦婴得罪了田蚡,最后被杀了,这要是上推个十年二十年,那田蚡可能还想着削尖了脑袋挤进窦婴家门去,为什么?因为这窦婴是太皇太后的亲侄子,窦老太后又是汉武帝的亲奶奶,汉武帝能够当上皇帝,是这个老太太点头才算数的。
可是,到了老太太一死,皇太后换上了姓王的,这田蚡就成了皇帝的舅舅。这时候两人再闹矛盾,你说皇太后会替谁说话?如果皇帝说你该死,你向外拿一块皇帝的爹、爷爷、甚至是老爷爷发的一块破牌子能有什么用?
再说了,古语云,最是无情帝王家,亲情终究斗不过皇权,更何况一张丹书铁券?
当然,如果不是犯的什么非死不可的重罪,这个丹书铁券还是有点作用的,当然也只在本朝有用而已。
另外,如果孟子涛没有看错的话,这应该是明代的丹书铁券。
明代丹书铁券分为七等,其中公爵分为二等,侯爵分为三等,伯爵分为二等。各等铁券大小不一,最大的公爵一等铁券高一尺,宽一尺六寸五分。其他各等铁券大体是每等在高和宽两方面都递减五分。最小的伯爵二等铁券高七寸,宽一尺二寸五分。
所有的铁券都是一式两件,一件授予获赐者,另一件藏于内府。在需要查验时,只要将它们放在一起,便可真伪立辨。
这件丹书铁券就是伯爵二等铁券,应该是获赐者的那半边。这类铁券获赐者肯定比最高级别的多的多,而且因为只有一件,所以肯定会影响了它的价值。
第499章 宋代围棋
综合起来,钟锦贤手里的这件丹书铁券,你要说收藏价值确实是有的,但价值不会很高,孟子涛就算想买也不会花很大的价钱。
钟锦贤其实不过是看个稀奇,看到上面的字迹都看不清楚了,也就没有了研究的兴趣,撇了撇嘴道:“原来丹书铁券就是这东西,也就那么回事嘛。”
孟子涛笑道:“本来就是,你要知道在隋唐以后,颁发丹书铁券已成为常制,凡开国元勋、中兴功臣以及少数民族首领皆赐予丹书铁券,连一些宠宦、宦官也有获得的。”
“另外,这是明代的丹书铁券,这个时期的券文已有了明显变化。一是谋逆不免,只免其他死罪;二是免死的次数较少,孙子不免死。所以在当时,丹书铁券也并不是什么稀罕东西,更何况这还是最低等的伯爵二等铁券,还只有一件。”
听了孟子涛的解释,杨寿发心里很不以为然,想道:“你们想买我的东西,当然想怎么说就怎么说了,哼,不过你们打错主意了,除非打死我,不然价钱太低,我肯定不会卖的。”
想到这,杨寿发就想到许多坚强不屈的历史人物,为了钱,他相信自己也不会比他们差。
“那这东西你想要吗?”钟锦贤问道。
“如果价钱合适的话可以,不过……呵呵。”孟子涛朝杨寿发努了努嘴,接着拿起一件瓷器研究起来。
接下来,孟子涛把箱子里的瓷器全部鉴定了一遍,发现这些瓷器都不过是民窑作品而已,虽说也算是民窑中算是档次较高的一类了,但和那对花盆对比,就相差太远了,加起来连花盆十分之一的价值都没有。
对孟子涛来说,这也无伤大雅,能够得到那对花盆已经算是收获颇丰了,而且这些民窑的瓷器
分卷阅读734
-
分卷阅读734
-
分卷阅读734
捡宝生涯 作者:吃仙丹
分卷阅读734
他的遐想:“别乐了,只要你家的东西能够令我满意,这些钱早晚都是你的。”
杨寿发家是一幢三层民居,他回过神来,相当热情地带着大家上了三楼。
杨寿发打开一个房间的房门,请大家走了进去,房间里灰尘较多,由于常年不通风的关系,还有一丝怪味,而且这还是因为窗户的玻璃被震碎了,通了一会风的关系,不然的话味道还要大。
这样的房间,有洁癖的田萌萌不敢待,刚刚走进去就退了出去,于是何婉奕就留在外面陪她说话。
杨寿发说道:“我家有点年代的东西,都在这个房间里了。”
孟子涛环顾了一下四周,发现这里就是一些椅子、箱子、柜子这样的老家具,其中有一只箱子还有点意思,其他都应该不超过五十年的历史。
孟子涛说:“我要看的是古董,你这里的家具都是古董?还有瓷器之类的东西一件都没有?”
“瓷器还有其它一些东西都在这个箱子里。”杨寿走到不远处的一只箱子前,把箱子打了开来。
孟子涛走过去看了看,发现箱子被左右隔了起来,左边一半是瓷器,还有什么香炉这类杂七杂八东西则被放在右边。
孟子涛的目光先被右边的一件东西吸引住了,他把东西拿到手中研究了一下,东西上面有铭文,但已经模糊不清,想要看清楚有些困难,不过他已经大概知道这是什么东西了。
“你说这些都是祖上留下来的?”孟子涛抬起头来问道。
杨寿发连连点头道:“对,我发誓都是祖上留下来的。”
孟子涛笑道:“看来你祖上有点来头啊,居然还有丹书铁券。”
“啊,这就是丹书铁券吗?”
钟锦贤愣了愣,连忙问孟子涛讨要过观察起来。
杨寿发搓着手问道:“孟少,这丹书铁券是什么玩意啊?”
孟子涛回道:“免死金牌你应该知道吧?这丹书铁券就是咱们说的免死金牌。”
“啊,这东西就是免死金牌?”杨寿发瞪大了眼睛看着钟锦贤手里的丹书铁券,整张脸马上就因为兴奋涨的通红。
这可是免死金牌啊!无论是小说里还是电视上,都是牛的不能再牛的宝贝了,这样的宝贝几十万应该能值的吧!
看到杨寿发欣喜若狂的模样,孟子涛笑着摇了摇头。
丹书铁券这东西,说起来应该是相当珍贵的,不然在民间也不会有那么大的名头,但这种东西只可以用来咋呼一下老百姓和地方官,真正到了上层,根本就没有多少用处。
据说丹书铁券是刘邦开始使用的,但刘邦杀了很多有这东西的人,没有听说谁提出来我有丹书铁券,你不能杀我这种事情,像韩信、彭越这些人最后还不是免不了人头落地。
况且,这丹书铁券能够免死,那是要看你犯的是什么罪,假如犯的是“谋反罪”,你有一块丹书铁券,让你死上十次不就行了。
民间曾经有个传说,韩信当年被吕后捉住,曾经提出刘邦准许他“四不死”(也有一说是三不死),就是“见天不死,见地不死,见光不死,见铁不死”。吕后就把他用黑布四周围起来,让人用竹签子从外边刺死他。所以说,这东西在皇帝那儿根本就没多大的用处。
再有一点,当代皇帝发了这东西,自己还害怕失信、食言,后世皇帝还能够心甘情愿地认吗?
还说这汉朝,汉武帝时期,魏其侯窦婴得罪了田蚡,最后被杀了,这要是上推个十年二十年,那田蚡可能还想着削尖了脑袋挤进窦婴家门去,为什么?因为这窦婴是太皇太后的亲侄子,窦老太后又是汉武帝的亲奶奶,汉武帝能够当上皇帝,是这个老太太点头才算数的。
可是,到了老太太一死,皇太后换上了姓王的,这田蚡就成了皇帝的舅舅。这时候两人再闹矛盾,你说皇太后会替谁说话?如果皇帝说你该死,你向外拿一块皇帝的爹、爷爷、甚至是老爷爷发的一块破牌子能有什么用?
再说了,古语云,最是无情帝王家,亲情终究斗不过皇权,更何况一张丹书铁券?
当然,如果不是犯的什么非死不可的重罪,这个丹书铁券还是有点作用的,当然也只在本朝有用而已。
另外,如果孟子涛没有看错的话,这应该是明代的丹书铁券。
明代丹书铁券分为七等,其中公爵分为二等,侯爵分为三等,伯爵分为二等。各等铁券大小不一,最大的公爵一等铁券高一尺,宽一尺六寸五分。其他各等铁券大体是每等在高和宽两方面都递减五分。最小的伯爵二等铁券高七寸,宽一尺二寸五分。
所有的铁券都是一式两件,一件授予获赐者,另一件藏于内府。在需要查验时,只要将它们放在一起,便可真伪立辨。
这件丹书铁券就是伯爵二等铁券,应该是获赐者的那半边。这类铁券获赐者肯定比最高级别的多的多,而且因为只有一件,所以肯定会影响了它的价值。
第499章 宋代围棋
综合起来,钟锦贤手里的这件丹书铁券,你要说收藏价值确实是有的,但价值不会很高,孟子涛就算想买也不会花很大的价钱。
钟锦贤其实不过是看个稀奇,看到上面的字迹都看不清楚了,也就没有了研究的兴趣,撇了撇嘴道:“原来丹书铁券就是这东西,也就那么回事嘛。”
孟子涛笑道:“本来就是,你要知道在隋唐以后,颁发丹书铁券已成为常制,凡开国元勋、中兴功臣以及少数民族首领皆赐予丹书铁券,连一些宠宦、宦官也有获得的。”
“另外,这是明代的丹书铁券,这个时期的券文已有了明显变化。一是谋逆不免,只免其他死罪;二是免死的次数较少,孙子不免死。所以在当时,丹书铁券也并不是什么稀罕东西,更何况这还是最低等的伯爵二等铁券,还只有一件。”
听了孟子涛的解释,杨寿发心里很不以为然,想道:“你们想买我的东西,当然想怎么说就怎么说了,哼,不过你们打错主意了,除非打死我,不然价钱太低,我肯定不会卖的。”
想到这,杨寿发就想到许多坚强不屈的历史人物,为了钱,他相信自己也不会比他们差。
“那这东西你想要吗?”钟锦贤问道。
“如果价钱合适的话可以,不过……呵呵。”孟子涛朝杨寿发努了努嘴,接着拿起一件瓷器研究起来。
接下来,孟子涛把箱子里的瓷器全部鉴定了一遍,发现这些瓷器都不过是民窑作品而已,虽说也算是民窑中算是档次较高的一类了,但和那对花盆对比,就相差太远了,加起来连花盆十分之一的价值都没有。
对孟子涛来说,这也无伤大雅,能够得到那对花盆已经算是收获颇丰了,而且这些民窑的瓷器
分卷阅读734
-
分卷阅读734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