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章 真是被吹大了……
    “一定要来数学系读博!”
    “我会和学校做特殊申请,物理硕士可以读数学博士,学校有这个政策。”
    “特事特办,也能赶在三月份入学,你学物理太可惜了……”
    孟国庆连续说了一大通,言辞非常恳切,能看出他真是发自内心的。
    薛坤脸都黑了。
    当众挖角,不当人子啊!
    朱炳坤和陈帅则站在一边偷笑,数学教授挖角物理博士生,而且还挖到了薛坤的头上。
    真有意思了!
    张明浩的手被死死的握着,他也知道孟国庆是真心的,但薛坤对他确实挺好的,是真的不能去数学系。
    他尴尬道,“孟教授,谢谢您对我的肯定,我还是想跟着薛坤老师读博。”
    “您可能不清楚,我在东港大学的时候,薛老师就是我的博士生导师。”
    孟国庆听的有些迷惑,“你在东港大学也读过博?”
    “一年多。”
    张明浩坦然的说道,“出了点问题,就来这边了。”
    孟国庆还是有点不明白,但也没有深究,他忽然松开了手,笑道,“也可以这样,辅修数学!”
    “学校支持双博士,数学物理一起修!”
    “难度是高了点,但我觉得对你来说,至少数学完全不是问题,你不拿下数学博士太可惜了……”
    薛坤听着顿时长呼一口气。
    辅修数学,也就是读博过程中,一起申请数学博士,申请双博士的要求当然很高,但对他就没什么影响了。
    最少不会被挖角……
    那就太郁闷了。
    话说开了,孟国庆也没有继续挖角的话题,气氛顿时好了很多。
    薛坤迫不及待的问起了研究问题。
    张明浩对研究简单做了说明,但总归没有孟国庆来的权威。
    孟国庆一脸赞叹,“张明浩同学,真的是太天才了!”
    “他对三阶类kawahara方程进行了变换以及直接性离散,分析过程中,有一个关键步骤,‘近似代入转化’。”
    “他找到了一种很特殊的近似代入转化规律,在进行近似代入转化后,三阶类kawahara方程中的主要项会在扩张到一定程度后开始快速收敛。”
    “在快速收敛的同时,也会大大简化覆盖性计算所需要的计算量,换句话说,变换后可以直接用计算机计算。”
    “其中最关键的还是近似代入转化。”
    孟国庆继续我解释道,“这个规律把复杂的项变成简单的项,而且验算结果极为近似。”
    “其他方程或方程组,很多情况也能用到,应用意义非常重大啊!”
    孟国庆说完马上问向张明浩,“你是怎么想到这样进行代入转化的?”
    “是怎么想到这种规律的?”
    他理解不了。
    这样的规律需要大量‘正确的代入转化形式’才能研究出来,就像是分析数字规律一样,首先要有数字才能去分析规律。
    所谓正确的代入转化形式是怎么想出来的?
    张明浩一时间不知该怎么回答。
    他能轻易判断正确的代入转化形式,自然就可以列出一大堆来分析规律。
    他勉强回了句,“就是碰到了,然后就想解决方法,然后就想能不能这样去做近似代入……”
    “就是这样!”
    孟国庆用力一拍大腿,惊呼一声,“很多研究需要的就是灵感,灵光一闪。”
    “天才和普通人的区别往往就是这么一闪。”
    “我根本就想不到,下意识就觉得这样解决不了问题,也根本不会继续研究。”
    “额~~”
    张明浩感觉是被吹大了。
    另一边,薛坤、朱炳坤以及陈帅凑在一起,小声说起了实验问题。
    孟国庆确定张明浩的研究没有问题,他们就可以利用新方法,对前置实验的数据进行重新计算。
    几个数值的变动,可能会对结果造成巨大的影响。
    薛坤当然是赞同的。
    朱炳坤也赞同重新计算数据,前置实验的结论必须要保证没有问题,才能确定后续的方向是对的。
    陈帅稍稍有些尴尬,他就负责实验计算分析工作,计算结果却要被推倒重新再进行计算分析。
    他也只能赞同。
    有新方法让计算结果更准确,还能说什么呢?
    到时候,发现实验结论错误也不能怪他了吧?
    他感叹一句,“薛坤啊,你这个学生的数学水平真是高,能完成这种研究。”
    说着话音一转,调侃了句,“要不,你放放手,让他去数学系?”
    “读物理也行,让他跟着我读博,我偏于实验检测和计算分析方向,应该也适合他。”
    薛坤黑着脸大手一挥,“想都别想!”
    ……
    朱炳坤、薛坤以及陈帅,一起决定要重新对前置实验数据进行计算分析。
    项目组召开了会议。
    所有参与项目的人员,包括副研究员、博士生,总计有三十多个人,都要参与到数据计算分析工作中。
    应用电磁学实验室也忙碌起来。
    薛坤相对比较清闲,他负责的是实验设计和实验,只分配了少量的工作,基本都和‘确定实验数据’有关。
    他手下又没有博士生,连一起工作的副研究员们,都各自有工作。
    不过他还有一项工作,就是让张明浩正式加入到项目组,还邀请孟国庆一起辅助做计算工作。
    张明浩和孟国庆有着共同的工作,就是一起应用新方法对实验中的三阶类kawahara方程进行计算。
    正式加入项目组,不是口头上说说就可以的。
    要签合同,也要签订保密协议。
    张明浩拿到的是博士生进入项目的合同,导师的名字就是薛坤,好处就是能够提前拿到项目津贴。
    “一个月津贴平均有两到三千,也能补贴下生活。”
    “还有,你的论文可以挂在项目名下,审稿费、版面费都可以报销,发表后还能拿到成果奖金。”
    “钱不多,但也能补贴一下了。”
    薛坤解释了下。
    张明浩很干脆的签了合同和保密协议,正式成为了项目组的一员。
    ……
    在项目组会议后,前置实验的数据计算和分析工作正式展开。
    张明浩分配了博士生工作间,也类似于办公室,每个人都配了办公桌、电脑,还有其他三个博士生一起。
    进了工作间,也认识了其他的博士生。
    廖书言,朱炳坤带的博士生,已经是博士生第三年了。
    许超,同样是朱炳坤手下的博士,也同样是三年级。
    另一个是女生,陈兰君,披在头上的短发外加方框眼镜,显得整个人很大气,她是陈帅带的二年级博士生。
    陈兰君和张明浩本来是同届生。
    张明浩重新入学,年纪也比她小四岁,也勉强可以称一声‘学姐’了。
    陈兰君活跃的打趣了句,“终于有比我小的学弟了!”
    “叫学姐!”
    张明浩也嘴甜的叫了句‘学姐好’。
    “乖~~~”
    陈兰君笑嘻嘻的回道。
    廖书言、许超是一起的,见到张明浩进来也只象征性招了下手,他们连名字都是陈兰君介绍的。
    对方不说话,张明浩也干脆不说话,就坐在自己的位置上整理东西。
    廖书言和许超对视一眼,不约而同的撇了撇嘴,他们心里对张明浩有些排斥,原因很简单,对方竟然认为前置实验的结论是错的。
    不可能!
    他们跟着项目做了一年多,前置实验包括设计、研究、分析都有参与,他们对实验结论非常有信心。
    那可是项目组半年来最大的成果,甚至是唯一拿得出手的成果。
    错误?
    开什么玩笑!
    两人凑在一起,看似在讨论问题,实则是在说小话。
    “项目组竟然决定重新计算前置实验的数据?”
    许超撇嘴道,“前置实验的计算分析做过三次,每一次结果都一致,朱老师是看在薛老师的面子上同意的吧?”
    廖书言凝着眉头,低声道,“据说是有什么新的数学研究,而且还是他的……”
    他指了指张明浩的方向。
    “我就奇怪了,一个物理博士生能有什么数学成果?而且还能影响到我们的实验?”
    许超道,“应该只是看薛坤教授的面子吧,可能还有个数学教授?据说数学系有个教授非常欣赏他。”
    “那他去读数学,为什么读物理?”廖书言撇了撇嘴,“增加了我们的工作量,而且是没意义的工作。”
    “没办法。”
    “这两天都要忙了……”
    (本章完)

章节目录

从高校学霸到科研大能所有内容均来自互联网,PO18脸红心跳只为原作者不吃小南瓜的小说进行宣传。欢迎各位书友支持不吃小南瓜并收藏从高校学霸到科研大能最新章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