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宾馆三號楼。
    车队缓缓停在正门口。
    赵瑞龙刚要道別下车,却被苏昌黎叫住。
    “从年初到现在,汉东搞高质量经济发展试点,也已经过去大半年了。”
    “取得了哪些成绩,又还面临哪些问题,沈总一直都很关心吶!”
    赵瑞龙瞬间会意。
    “明白,等我回到汉东,就做好准备。”
    “等沈总出访回来后,欢迎他隨时来视察指导工作。”
    苏昌黎满意的点了点头。
    目光瞥见从大楼內走出来的赵安邦,回头笑看赵瑞龙。
    “去吧,你堂叔赵安邦,可是等你好久了!”
    “行,那咱们汉东再见。”
    赵瑞龙急忙开门下车。
    绕过车尾,快步走向面带微笑,缓步走来的堂叔赵安邦。
    都说汉东赵家,出了两个善於搞经济的大將!
    一个是父亲赵立春,另一个便是堂叔赵安邦。
    两人都属於敢打敢拼,锐意进取之人。
    赵立春敢贷款修高速、敢减免农业税……
    而赵安邦也丝毫不差。
    七十年代,他就敢带头,尝试土地承包到户,让农民拥有土地。
    后来为了发展经济,他不仅集资办企业,还让企业进行资本运作。
    一系列的大胆激进措施,是做出了不少成绩,但也让他背上了不少处分。
    再加上汉江省的自然条件、区域优势,也不如汉东省,做出来的成绩,自然也就不比父亲显著。
    於是乎。
    父亲赵立春已经稳稳坐上了汉东的一把手位置。
    但堂叔赵安邦,现在就还只是汉江的副省长。
    为了去掉副字,这两年他更加拼命了。
    以至於春节,他都没有回汉东,只是电话里祝贺了父亲高升。
    “瑞龙!!!”
    赵安邦喜出望外的,亲切喊了一声。
    “邦叔!!”
    赵瑞龙连忙应了一声。
    “好小子,几年不见,真是出息了啊!”
    赵安邦下意识的伸出右手。
    本想和赵瑞龙握一握手来著。
    但走近之后,乾脆张开双臂,来了个热情的拥抱。
    对於赵瑞龙这个侄儿……
    赵安邦一直很是喜欢。
    从小赵瑞龙就品学兼优,特別勤奋好进。
    当年还以优异的成绩,考上了汉东大学。
    毕业之际,赵瑞龙为了攥写毕业论文《龙国的小康之路》,还特意到汉江省找过赵安邦取经。
    然而……
    就在所有人,包括赵安邦都以为,赵瑞龙毕业后会进入体制,顺风顺水平步青云之时,一场车祸却改变了一切。
    哪怕时至今日,赵安邦也不相信,赵瑞龙会酒后驾车撞死人。
    他不相信一个品学兼优的孩子,刚大学毕业,会糊涂到喝了酒还开车上路。
    可是就算他不相信,又有什么办法?
    难道挑明开车的人,极有可能是堂哥赵立春?
    难道让所有人知道,赵立春为了保仕途前程,选择让儿子赵瑞龙顶罪?
    一个上升势头正盛,一个才刚大学毕业。
    孰轻孰重,自然各有见解。
    站在赵安邦的立场。
    他当然是不认可赵立春的做法。
    牺牲儿子前途,换自个儿的仕途。
    这是为人父母,能做出来的事吗?
    不过赵安邦即便心怀不满,但也选择尊重赵立春一家的决定。
    只是从那之后,他就渐渐很少回汉东,与赵立春一家的联繫也越来越少。
    以至於如今叔侄俩再次相见,竟已经时隔九年!
    “九年啊!”
    “瑞龙,咱们叔侄俩足足九年没见了!”
    拥抱过后的赵安邦,很是激动的拍了拍赵瑞龙的肩膀。
    “对不起邦叔,我去年出狱,就应该去汉江找你的,只是……”
    “没事,我能理解!”
    赵安邦拍了拍赵瑞龙的胳膊,语重心长的说道:
    “我平时工作忙,你又刚出来,事情也肯定不少,没来汉江找我,我不怨你。”
    “不过你这齣来的时间虽然不长,但干出来的动静,確实相当不小啊!”
    “都说你爸能上位汉东一把手,你小子功不可没,出了很大力气。”
    “我跟你爸通过几次电话,他也不止一次表扬你,说你很优秀!”
    ……
    赵安邦一边走一边讲。
    听著他的褒奖讚赏,赵瑞龙却满心都是疑惑。
    虽说彼此是亲戚,自己的爷爷和赵安邦的父亲是亲兄弟,但这样的『亲戚关係』,毕竟隔了一层。
    所以相比於赵立冬和赵立根,这两位父亲的亲兄弟,赵安邦跟自己在亲戚认同感上,明显要差一点。
    也正因为关係相对更疏远,所以来往自然也就没那么密切。
    如今。
    赵安邦不好好待在汉江省,埋头苦干爭取早出政绩,以便去副转正,成汉江省长。
    大半夜的不睡觉,在这燕京的国宾馆,等著自己干嘛?
    就单纯因为九年没见了,叔侄俩好好的敘敘旧?
    虽然充满了疑惑,但赵瑞龙並没有急於多问。
    直到跟著赵安邦,来到了他的房间,看到行李箱才问道:
    “邦叔,你这是刚来,还是要走啊?”
    “要走,不过是明天一早的飞机回汉江。”
    赵安邦指了指沙发,示意赵瑞龙坐下。
    “有件事你可能不太清楚,我跟沈总的秘书长苏昌黎,是多年的好朋友。”
    “他知道咱俩的关係,想著咱们叔侄俩肯定难得一见,所以就跟我透露了你的行踪,你不介意吧?”
    赵瑞龙连忙摇头。
    “我介意什么呀?我高兴还来不及呢!”
    放下背包后,赵瑞龙拿出香菸。
    不过还没递上,赵安邦就微笑摆手。
    “我早戒了,你抽吧!”
    赵瑞龙一愣。
    “戒了?不会吧?我记得你以前菸癮,比我爸还大!”
    赵安邦有些无奈的笑了笑。
    “我以前菸癮確实大,一天少说也要抽一包,直到几年前,肺出了问题,医生劝我不想早点死,就赶紧把烟戒了。”
    “从那之后,我就赶紧戒了,如今只要我人在汉江,每天出门就爬太平山锻链一下,身体已经比以前好了不少。”
    赵瑞龙笑道:“到了你们这个年龄,確实也需要加强身体锻链,我爸不管再忙,也经常抽时间打打网球。”
    赵安邦道:“说到打网球,咱们汉江书纪裴一泓,也很喜欢打网球,这运动可是体力活啊,一般人玩不了!”
    “既然裴书纪喜欢打网球,你也要练一练啊,不然当了汉江省长,你俩当了邻居,难道你不陪他打网球?”
    赵瑞龙笑容颇有深意,赵安邦愣了愣后,笑道:“到时候再说吧!你要不要喝点什么?咖啡?茶?我马上给你泡!”
    赵瑞龙摇头笑道:“不喝了,跟沈总聊天,茶喝了不少,烟却一根都没抽,现在就想赶紧抽根烟,过过癮!”
    “那你赶紧抽上,抽上!”
    赵安邦笑呵呵的连连抬手示意。
    等赵瑞龙点菸抽上后,他才接著说道:
    “我这一趟来参加经济工作总结会议,感触良多啊!”
    “在你们父子俩的强力推动下,汉东省今年上半年的表现,真是开创了歷史新高!”
    “不管是项目投资数量、资金规模,还是新增企业和就业岗位,以及gdp的数据,都十分亮眼!”
    赵瑞龙笑而不语。
    各种各样的高科技和重大基建项目,陆续砸了两千多亿米元。
    折算成国內货幣,相当於一万多亿的投资!
    如此疯狂烧钱,汉东经济怎么可能不腾飞?
    而进步之心,一点儿也不比父亲小的赵安邦,又岂能不羡慕嫉妒?
    “汉东今年的经济发展,確实势头不错,但邦叔你们汉江,今年也不差呀!”
    “尤其是你工作多年的寧川市,就一派欣欣向荣的景象,说不定这两年,就能迈入千亿gdp大关,成为汉江第一经济强市。”
    “相比之下,你们裴书纪苦心经营多年的平州,我觉得这两年走人文宜居城市的路线之后,经济发展速度明显放缓,说不定將来连北部的文山市都不如了。”
    既然赵安邦不挑明心意,赵瑞龙自然也就无所顾忌。
    如此直言不讳的一段话,让赵安邦不禁笑容尷尬。
    “寧川的经济,这些年確实发展很快,大有成为我们汉江南部地区中心城市的势头,我也打算顺势而为,建设以寧川市为经济辐射中心的现代化城市群。”
    “至於汉江省北部,我打算加大对文山市的扶持力度,使它成为我汉江省北部经济的发动机,到时候文山和寧川,一南一北,各自经济辐射周边市县,就能逐渐扭转南北经济发展不平衡的状况!”
    赵瑞龙吸了一口烟,连连点头。
    “这个主意不错,汉江的南北经济差异確实太大了,需要有两个发动机,带动南北两翼齐飞。”
    赵安邦笑了笑。
    “我这个想法,目前还只是一个初步构想,想要实施,可不太容易啊!”
    赵瑞龙心头一笑。
    暗想,你说的不容易,不就是手里没权力吗?
    你要是汉江的省长,那你就不会是这样的口气。
    “就目前体制形势来看,一把手拥有绝对权力,你的想法要是能得到裴书纪的支持,实施起来就不可能是难事。”
    赵安邦苦涩一笑。
    “瑞龙啊,话是可以这么说,但他想要支持我,也要有足够令人信服的理由吧?”
    “就说要把文山市,扶持成汉江北部经济发动机,它有什么资格和条件呢?”
    “现有的钢铁產业,已经规模不小,而且重工业带来的污染问题不容忽视。”
    “如果为了单纯提高gdp,为了数据亮眼好看,再上几百万吨钢铁產能,可这么做,还有意义吗?”
    如果汉东没有大搞高质量经济发展,赵安邦並不会觉得困难。
    因为进一步扩大產能,做大做强钢铁產业,对他来说並不是难事。
    可偏偏今时不同往日。
    以前为了经济,为了就业,可以不顾一切,哪怕牺牲环境为代价。
    这种粗放式的发展模式,是在短期內实现了经济的高速增长,但產值低、污染大、能耗高……
    高层已经看到了粗放式发展的弊端,认为经过多年的发展,也已经有了產业升级转型,走高质量发展模式的基础。
    为此,汉东省已经充当了改革试验先锋。
    一旦获得成功,那么產业升级转型的浪潮,必然会迅速扩散全国。
    到时候,宏观调控的铁压之下,文山市庞大又落后的钢铁產业,怎么办?
    明知道將来要升级转型,现在就肯定不能再扩大几百万吨產能。
    就像一个人已经够臃肿肥胖了,明知道將来要减肥,最好现在就不再胡吃海喝。
    “落后的钢铁產能,確实不能再加了,加多了,收益也不大,文山市还是在高端製造业方面,想想办法吧!”
    赵瑞龙这话一出口,赵安邦就立马挪了挪屁股,靠近了一些。
    “我就是这么想的。”
    “高耗能高污染的钢铁產业,文山市已经不能再搞了,否则炼出再多的低端钢材,也赚不了几个钱。”
    “汉东省不是已经开始修建高铁了吗?高铁列车本身就需要大量优质钢材,而且高铁的无缝钢轨未来需求量也必然会越来越大……”
    赵瑞龙就知道,赵安邦这个堂叔,大半夜的不睡觉,在国宾馆等著自己,是有要事相求。
    汉东省大规模投资建设高速铁路,修建线路、车站、桥樑等等,以及生產高铁列车,都需要用到大量的优质钢材。
    这些钢材的质量等级要求很高,比如高铁列车要承受高速行驶时的巨大气压差和离心振动,就需要高强度、高韧性的钢材。
    而要想让高铁的车轮,能以三四百公里的时速,长时间稳定运行,车轮用的高强度合金钢,就还要具备高耐磨性、高抗热裂性和高抗疲劳性。
    这样的钢材,可不是汉东省需要,隨著八纵八横的高铁计划实施,未来整个龙国会有极为庞大的需求量。
    既然汉江省有不错的钢铁產业,赵安邦自然便想要利用发展高铁的契机,实现钢铁產业升级,以便能生產各种高利润、高质量的钢材。
    但问题是……
    质量越高的钢材,冶炼加工难度就越大。
    需要费大量的人力物力財力,做科研实验与工艺革新,连生產加工设备也得升级换代才行。
    否则只能冶炼轧制普通建筑螺纹钢的工厂,又怎么可能生產出,能满足高铁列车高速摩擦的无缝轨道钢?
    现在。
    赵安邦既想要让文山钢铁產业升级,又想要拿到大笔订单。
    可偏偏,他既给不出技改资金,又拿不出像样的优惠条件。
    只好半夜在这儿等自己。
    默默抽菸,赵瑞龙耐心等赵安邦说完。
    “瑞龙啊,老实跟你说,到了我这个职务,不想进步是假话!”
    “你看你爸都成汉东一把手了,我呢?我现在还只是汉江副省。”
    “咱们都是赵家人,在外人看来,那就是一根绳上的蚂蚱,是一荣俱荣、一损俱损。”
    “如今我迫切需要成绩,让我能向前一步,只有当上了汉江的省长,我很多的想法才能得以实施。”
    “我思来想去,如今只有你能帮我这个忙,而且我答应你,只要你肯来汉江投资,我亲自为你保驾护航!”
    职务级別不低,又是堂叔的赵安邦,把话都说到这份上了。
    赵瑞龙自然也不可能不表態。
    稍稍起身,弹掉菸灰。
    “高铁这个香餑餑,很多人都眼馋,都想扑上来咬一口肉。”
    “要建八纵八横,好几万公里的高铁,少说也得投资几万亿。”
    “但能不能吃上肉,可不是看谁的嘴巴利索,而是得看有没有真本事。”
    “如果汉江想抓住大规模建设高铁的战略契机,实现全省钢铁產业的转型升级,我的建议是先兼併重组,再技术升级。”
    赵安邦眉头紧锁。
    “什么意思?我……不太明白!”
    赵瑞龙嘬了一口香菸。
    “意思很简单,汉江省的钢铁行业实在是太零散乱了,光是一个文山市,大大小小的钢铁厂就有好几家。”
    “这些钢铁厂互相恶性竞爭,环境污染不小,產值却不高,必须兼併重组整合成一家,才能集中力量技术升级。”
    赵安邦稍稍侧身,有些忧心的问道:“可是咱们现在才兼併重组,来得及吗?”
    赵瑞龙淡淡一笑。
    “放心!只要你能整出个汉江钢铁集团,我就能让你们吃上高铁这块肥肉!”
    “毕竟你刚才不都说了吗?咱们都姓赵,咱们都是赵家人,我不帮你,谁帮你?”

章节目录

重生汉东赵瑞龙,我要逆天改命所有内容均来自互联网,PO18脸红心跳只为原作者火燑的小说进行宣传。欢迎各位书友支持火燑并收藏重生汉东赵瑞龙,我要逆天改命最新章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