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到酒店套房,一关上门,许凝就再也憋不住了。
    “那个日本人,真的会听你的?”
    “他看起来都快被你嚇傻了。”
    刘清明脱下外套,隨手扔在沙发上,鬆了松领带。
    酒会上的那点疲惫一扫而空,取而代之的是一种猎人般的兴奋。
    “会不会听,不取决於我,取决於尼康董事会那群老头子的脑子,还愿不愿意转动一下。”
    丁奇从另一个房间里走出来,手里拿著一沓刚列印出来的资料。
    “我赌他们会。”
    “日本人最擅长的就是犹豫,但当他们发现自己快要被逼到悬崖边上的时候,他们会比谁都激进。”
    刘清明讚许地看了他一眼。
    “没错。”
    他走到客厅中央那块巨大的白色书写板前,拿起一支黑色的马克笔,拔掉了笔帽。
    “我们来復盘一下。”
    许凝和丁奇立刻围了过来。
    这已经是他们三人团队的习惯了。
    刘清明在白板的正中央,写下了“王坚”两个字,然后用一个圈把它框了起来。
    “王坚,是所有问题的核心。”
    他的笔尖在白板上移动,从“王坚”的圈里,拉出一条线,指向旁边。
    “技术的持有者,积架公司。”
    他又拉出一条线。
    “目前的合作方,或者说,王坚最想投靠的对象,阿斯麦公司。”
    紧接著,阿斯麦的旁边,又出现了一个名字。
    “蔡司公司。阿斯麦最重要的光学镜头供应商,德国企业,也是我们这次能接触到的关键变量。”
    笔尖在白板上发出“沙沙”的轻响。
    一个个名字和势力被標註出来。
    “反对者,尼康,还有佳能。”
    刘清明在尼康和佳能下面,画了一个大括號,写上“日本资本”。
    在阿斯麦和蔡司下面,也画了括號,分別標註“美国资本”和“德国资本”。
    “现在,局势很清楚了。”
    刘清明用笔点了点白板。
    “三股力量,在围绕著积架公司的浸润式光刻技术进行角力。”
    “美国资本希望扶持阿斯麦,吃下这项技术,从而在下一代光刻机领域彻底甩开日本对手,独占鰲头。”
    “日本资本感受到了致命威胁,所以尼康才会不惜代价地阻止,但他们內部又充满了傲慢和犹豫,既想打压对手,又捨不得积架这个大客户,首鼠两端。”
    “而我们……”
    刘清明在白板的另一侧,重重地写下了“华夏”两个字。
    “我们是第三方,是最大的变数。”
    他画出一条条虚线,连接著各个势力方块,標註著它们之间错综复杂的关係。
    美国对日本的警惕和打压。
    日本和岛內盘根错节的政商关係。
    欧洲与美国在半导体领域的矛盾与合作。
    日本强大的经济实力与其在国际政治中不成比例的影响力。
    一张复杂到令人头晕的关係网,就这样清晰地呈现在三人面前。
    丁奇看著这张图,补充了一句。
    “你们去参加酒会的时候,我没閒著,託了个朋友,去蔡司在耶拿的工厂转了一圈。”
    刘清明转过头。
    “有发现?”
    “有。”丁奇的表情有些兴奋,“我听到他们的生產主管在开会时抱怨,说这个季度的生產订单,比去年同期减少了至少三成。”
    “我装成一个感兴趣的华夏投资方代表,跟他们的一个销售经理聊了几句。”
    “对方的反应非常积极,一个劲地向我推销他们的產品,还表示如果我们有紧急订单,他们可以隨时调整生產线,优先为我们生產。”
    刘清明听完,笑了。
    这个信息太重要了。
    “经济危机的影响已经这么深了。”
    “蔡司这种级別的百年老店,也开始为订单发愁了。”
    “他们已经认识到了华夏市场的巨大潜力,並且开始主动布局。这就是我们最大的筹码之一。”
    他顿了顿,又补充道。
    “不过,这张牌要慎用,不能轻易打出去。”
    许凝看著白板上那个代表“日本资本”的方块,还是有些不解。
    “所以,你真的准备和日本人联手?”
    “我总觉得跟他们合作,心里不踏实。”
    刘清明摇了摇头。
    “不能说是联手,用『利用』这个词更准確。”
    “在这件事上,日本人远比我们更著急。一旦阿斯麦拿到了新技术,第一个死的就是尼康。我们只是失去一个可能的机会,他们失去的却是整个未来。”
    “我们的目標和他们的目標,看似在『搅黄阿斯麦』这一点上重合,但本质完全不同。”
    许凝还是觉得云里雾里。
    “绕来绕去,我还是没看出来,我们成功的可能性到底在哪里。”
    刘清明坦然承认。
    “没错,因为我们现在做的所有事情,都还只是在外围敲边鼓。”
    “我们还没有真正找到,可以一击制胜的核心阵地。”
    丁奇此时也提出了一个最关键的问题。
    “清明,我还是不太明白。”
    “你的任务,是为清江省引进技术和產业。就算我们成功搅黄了积架和阿斯麦的合作,你准备怎么把他们引到清江去?”
    “我们国內,並没有一家公司可以替代阿斯麦的角色。你干掉了阿斯麦,王坚和积架公司又能选择谁呢?”
    这个问题,直指核心。
    刘清明放下马克笔,转身在沙发上坐下。
    “这正是我一直在思考的问题。”
    他看著丁奇和许凝。
    “所以,我的计划,得分好几步走。”
    “第一步,也是最理想的一步,就是入股阿斯麦。”
    丁奇和许凝都愣住了。
    “入股阿斯麦?”
    “对。”刘清明点头,“由省里的投资平台出面,收购一部分阿斯麦的股份,然后以此为条件,要求他们在清江省建立生產工厂或者研发中心。”
    丁奇立刻摇头。
    “可能性不大。他们背后的美国资本不会同意的。”
    “我知道可能性不大。”刘清明说,“但这本身就是一种策略。一个展示我们实力和诚意的策略。我要让王坚,让积架公司看到,我们不是在空手套白狼,我们是带著真金白银和巨大市场来的。”
    丁奇追问:“那如果不成呢?”
    “那就启动第二套方案,自己来。”
    刘清明说出了一个名字。
    “国信组那边,有意让沪微公司和积架公司进行技术合作,共同研发新型光刻机。”
    “沪微?”丁奇对这个名字很陌生。
    “对,国內的一家半导体设备製造商,去年刚在沪市成立的。”
    丁奇的眉头皱得更深了。
    “一家去年刚成立的公司?他们有什么实力?积架公司能看得上?”
    “当然看不上。”刘清明毫不避讳,“所以这事才头疼。我个人也更倾向於第三种方案。”
    “什么方案?”
    “由我们清江省牵头,联合几家有实力的国企,组建一个全新的合资公司,来承接积架公司的技术。”
    丁奇立刻明白了。
    “合资?”
    “对,多方合资。”刘清明的声音里透著一股强大的自信,“而且,我准备把蔡司也拉进来。”
    “什么?”这次连许凝都惊了,“把蔡司拉进来?”
    “没错。”刘清明解释道,“不管未来是谁来开发浸润式光刻机,是阿斯麦也好,是我们自己也好,蔡司的光学镜头都是不可或缺的最核心部件。他们是所有人都必须爭取的对象。”
    丁奇很快反应过来。
    “我明白了。蔡司很早就进入国內市场了,他们的华夏总部,好像是在临海省。”
    “对。”刘清明点头,“我最新的目標,就是让蔡司把他们在中国的第一家,也是最重要的一家工厂,落户到云州。”
    “他们目前正在临海、沪市还有其他几个沿海发达省市进行考察,还没有最后做出决定。我们完全有机会。”
    “只要我们能把蔡司爭取过来,让他们成为我们新公司的股东之一。你想想,一个有全球最顶级光学镜头製造商加盟的合作方案,对於积架公司来说,分量会有多重?”
    丁奇的呼吸都变得有些急促。
    他被刘清明这个大胆的构想给震撼了。
    但他还有一个疑问。
    “蔡司同时也是阿斯麦最主要的供应商,他们不可能为了我们,去拆自己的台。”
    “不需要他们拆伙。”刘清明笑了,“生意人不做选择题,他们全都要。”
    “我们只是给蔡司提供一个更好的选择,一个分享未来巨大增量市场的机会。”
    “未来十年,甚至二十年,华夏都將是蔡司在全球最大的单一出口市场。这个诱惑,没有人能拒绝。”
    整个房间里,只剩下刘清明清晰而有力的声音。
    丁奇和许凝被这个宏大的计划彻底点燃了。
    思路,在这一刻豁然开朗。
    是的,积架公司不可能信任一家名不见经传的华夏企业。
    让他们直接跟沪微或者某个新成立的公司合作,无异於天方夜谭。
    但如果,这个合作方案里,站著一个他们无法拒绝的巨头呢?
    比如,蔡司。
    刘清明看著两个伙伴兴奋的表情,自己脑中的思绪也在飞速运转。
    一个更加疯狂,更加大胆的念头,突然从他的脑海深处冒了出来。
    既然经济危机让蔡司都开始为订单发愁。
    那阿斯麦呢?
    他们去年的业绩和利润率都在大幅度下滑。
    在这种情况下,他们孤注一掷地寻求与积架公司的技术合作,本身就是一场豪赌。
    赌贏了,一飞冲天。
    赌输了,公司市值必然大幅缩水。
    他们背后的那些美国资本,真的愿意冒这么大的风险吗?
    资本追求的是利润,但更追求的是稳定且可预期的回报。
    如果在这个时候,出现一个合適的报价……
    一个足以让他们安全退场,並且获得丰厚利润的报价……
    他们会不会动心?
    刘清明的心跳开始加速。
    他知道,按照歷史的轨跡,阿斯麦明年就会凭藉浸润式光刻技术一飞冲天,成为行业內无可爭议的霸主。
    但是现在,在这个时间点上,除了他自己,没有人知道这一点。
    美国人不知道,荷兰人不知道,日本人更不知道。
    信息差!
    这才是他最大的底牌!
    近些年来,隨著华夏经济的腾飞和加入wto,国內企业走出国门,对欧美企业进行收购的案例正在不断上演。
    奉都集团对西斯公司的收购案。
    几年后,联想对ibm个人电脑业务的收购。
    再往后,吉利对百年汽车品牌沃尔沃的收购。
    这些併购案,一个比一个惊人,一个比一个影响深远。
    既然ibm的pc业务可以卖,沃尔沃可以卖。
    那么,一个现在还远称不上行业巨头,甚至还在为研发资金髮愁的阿斯麦,为什么不能成为下一个目標?
    想到这里,刘清明感觉自己全身的血液都开始沸腾。
    “干了!”
    他猛地从沙发上站起来。
    “我们现在就动手,写一份计划书!”
    丁奇和许凝被他嚇了一跳。
    “什么计划书?”
    “一份关於我们清江省,联合国內资本,全资收购阿斯麦公司的可行性分析报告!”
    刘清明斩钉截铁地说。
    前世作为一个小老板,他写过无数份商业策划书,但从没想过,自己有一天会操刀一个如此庞大的跨国併购案。
    不过,谁还没有个第一次呢?
    他立刻开始分工。
    “老丁,你马上联繫国內,动用你所有的关係,我需要拿到发改委、商务部所有关於近两年海外併购的政策文件和內部参考资料,越多越好,越详细越好!”
    “许凝,你负责所有的文本翻译工作,我写出来的东西,需要你第一时间翻译成最严谨、最专业的德文和英文。”
    “好!”
    “没问题!”
    接下来的两天,酒店的这间套房,变成了一个高速运转的作战指挥室。
    刘清明几乎是把自己关在了房间里。
    他结合当前复杂的国际经济形势,和他脑中领先这个时代十几年的见识,將那个疯狂的构想,一点点落实到纸面上。
    丁奇被他驱使得团团转,电话一个接一个地打回国內,累得像条狗。
    在刘清明终於完成计划书初稿的那个深夜,丁奇早就已经撑不住,躺在自己的床上睡死了过去。
    刘清明喊了他两声,见他毫无反应,也就隨他去了。
    他自己走进浴室,冲了个热水澡。
    温热的水流冲刷著疲惫的身体,也让他高速运转的大脑稍微得到了一丝放鬆。
    换上一身乾净的衣服,刘清明走出房间。
    他打算去楼下的餐厅隨便吃点东西。
    更重要的是,他需要找个安静的地方,好好构思一下,该如何向远在国內的吴新蕊匯报这个石破天惊的计划。
    餐厅里人不多,很安静。
    刘清明点了一份简单的三明治和一杯咖啡,独自坐在靠窗的位置。
    他一边慢慢地吃著,一边透过巨大的落地玻璃窗,看著外面街道上偶尔走过的行人。
    就在这时,肩膀突然被人轻轻拍了一下。
    刘清明转过头。
    是那个满头金髮,总是笑眯眯的德国老白男,卡尔。
    卡尔的脸上带著一种难以抑制的兴奋,他一上来就抓著刘清明的手,嘴里嘰里咕嚕地说了一长串德语。
    刘清明一个字都没听懂。
    卡尔马上反应过来,切换成了口音浓重的英语。
    “fengdu! success! success!”
    奉都?成功?
    刘清明立刻想到了什么,心头一跳。
    他用有些磕磕巴巴的英语试探著问。
    “the deal… fengdu group's acquisition of xisi company… is done?”
    “yes! yes!”
    卡尔用力地点著头,脸上的笑容灿烂得像一朵盛开的向日葵。
    一股巨大的喜悦瞬间衝上了刘清明的心头。
    成了!
    奉都集团收购西斯公司,这个由他在发改委期间亲手负责跟进的第一个重大项目,竟然真的成了!
    卡尔的高兴,是因为他作为商业顾问,完成了一笔大单,即將有巨额的佣金入帐。
    而刘清明的高兴,却有更深远的意义。
    这个结果,或许能让蔡司公司,以及更多正在犹豫和观望的德国企业,真正认真地,重新审视他即將拋出的那个更加疯狂的计划。

章节目录

重生千禧年:官场之路从片警开始所有内容均来自互联网,PO18脸红心跳只为原作者佚名的小说进行宣传。欢迎各位书友支持佚名并收藏重生千禧年:官场之路从片警开始最新章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