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议四平八稳地进行著。
    討论,匯报,部署。
    一切都显得那么井然有序,会议室里一片安静详和的气氛。
    仿佛之前的一切,不过是个无足轻重的小插曲。
    新加入的两名组长,也没有提出什么出人意料的提案。
    只是静静地听著眾人的议论。
    两个小时后,副秘书长宣布会议结束。
    两位总指挥最后做了总结髮言,高屋建瓴,字字千钧。
    刘清明跟著眾人一起鼓掌,掌声在规格极高的会议室里迴荡,显得格外响亮。
    他认真地將领导的指示,写满了笔记本的十多页。
    领导们陆续起身离场。
    刘清明也站起身,准备跟在卢东升身后离开。
    与会的各位组长们,也三三两两地聚在一起,低声交谈著,走出会议室。
    关係的亲疏远近,就在这不经意的交流和站位中,体现得淋漓尽致。
    卢东升没有急著走。
    他满脸堆笑,游走在人群之中,和每一个人都能亲切地聊上几句。
    不管是公安部的副部长,还是宣传口的负责人,他都能找到共同的话题。
    他说话极有分寸,不管是求人办事,还是被人求上门,都能做到让人如沐春风。
    哪怕是拒绝,从他嘴里说出来,也变得不那么难以接受。
    刘清明站在不远处,安静地看著。
    他总算明白了,当初吴新蕊为什么会说,跟著卢东升,可以学到很多东西。
    这种八面玲瓏,长袖善舞的本事,自己前一世就没学会,这一世,也还差得远。
    直到大部分人都走得差不多了,卢东升才结束了交谈。
    他转身的时候,恰好瞟了一眼刘清明还没来得及合上的笔记本。
    “字不错。”
    他很小声地说了一句,然后便迈步向外走去。
    刘清明心里一跳,赶紧合上笔记本,快步跟了上去。
    两人不紧不慢地跟在人群的末尾,走向大楼门口。
    等候的车辆已经排成了一排。
    组长们在门口各自道別,纷纷上了自己的专车。
    卢东升的座驾是一辆黑色的奥迪。
    看到车子,刘清明下意识地快走几步,抢在司机前面,伸手拉开了后排的车门,用手护住车门顶框。
    动作行云流水,自然得仿佛已经做过千百遍。
    来的时候,是卢东升先坐进车里,再把正在办公室里工作的他叫下来的。
    现在,刘清明的这个动作,让他看起来,就像一个跟了卢东升很久的专职秘书。
    卢东升的脚步,在车门前微微停顿了一下。
    他什么也没说,弯腰坐了进去。
    刘清明正准备关上车门,去坐副驾驶。
    “小刘。”
    车里的卢东升叫住了他。
    “坐后面。”
    刘清明没有犹豫,拉开另一侧车门,坐到了卢东升的身旁,然后轻轻关上了门。
    “回部里。”
    卢东升对前排的司机吩咐了一声。
    刘清明知道,这是要与自己谈话。
    或许也有別的意思。
    比如,並不把自己当秘书看。
    毕竟,自己在云州市委的那段经歷。
    对卢东升而言,並不愉快。
    但是领导的意思,总会有千奇百怪的解释。
    可能连当事人自己也不会明白。
    究竟是哪一个意思。
    车子平稳起步,匯入车流,开往与来时不同的方向。
    或许是受到疫情的影响,此时京城的路面上,车流並不算拥堵。
    刘清明看著窗外飞速倒退的街景。
    他记得,京城要到很多年后,才会开始正式对机动车进行单双號限行。
    这也意味著,隨著经济的飞速发展,私家车的保有量会节节攀升。
    用不了多久,京城就会成为全国闻名的“首堵”。
    像今天这样轻鬆的出行,以后恐怕不会再有了。
    车厢里一片安静。
    司机专心开著车,卢东升闭著眼睛,似乎在养神。
    刘清明坐得笔直,目不斜视。
    他能感觉到,卢东升虽然闭著眼,但並没有睡著。
    他在思考。
    直到一个红绿灯路口,车子缓缓停下。
    卢东升突然睁开眼,开口了。
    “小刘,今天的会议,你怎么看?”
    问题来得突然,却又在情理之中。
    刘清明在脑中迅速组织著语言。
    他知道,这只是一个开头,也许並没有什么意义。
    但自己也会认真回答。
    “看不太清。”他选择了最稳妥的回答。
    “不过,从过程来看,应该是在朝著好的方向发展。”
    卢东升的脸上没有什么变化。
    “好不好,现在还不好说。”
    “我们已经尽力了。”
    这句话,包含了很多东西。
    联想到会议中断的那一个多小时。
    刘清明能感觉到,卢东升在面对领导时。
    应该是承受了相当大的压力。
    他相信此刻对方的话。
    刘清明心里一动。
    “部长,您上次说的那件事,是不是可以进行了?”
    卢东升思索了片刻。
    “可以。”
    “刚才宣传组的倪部长,你见过了。”
    “他那里,不会有阻碍。”
    刘清明心中瞭然。
    倪部长是中宣部的常务副部长,也是宣传组的负责人。
    卢东升这么说,就代表这件事,在组织层面上,已经得到了首肯。
    有了组织的背书,事情才会在社会上呈现。
    如今可不是全民自媒体的时代。
    任何出现在媒体上的文字或是影像。
    都要经过严格的审查。
    而处於世纪之交的这段时期。
    犹其如此。
    对此,刘清明十分感激。
    “谢谢部长。”
    “我没做什么。”卢东升摆了摆手,“推动这件事的,是势,你懂吗?”
    势?
    刘清明咀嚼著这个字。
    “我明白。”他点点头,“势,也是人造的。”
    卢东升讚许地看了他一眼。
    “对。”
    “有背景的人,会借势。”
    “有能力的人,会造势。”
    “有背景又有能力的人,会推动形势,让它按照自己的设想去走。”
    卢东升的这番话,像是在点评,又像是在教导。
    刘清明感觉自己似乎抓住了什么。
    “我……”
    他刚想开口,卢东升却打断了他。
    “我不知道你找了谁,但军委和中纪委的介入,肯定与你有关。”
    “这一点,不用否认。”
    “好在,我们要的结果,基本实现了,这就够了。”
    刘清明沉默了。
    他听懂了卢东升的言外之意。
    上面没打算把事情扩大化。
    引入部队和纪委,不是为了掀起一场政治斗爭,把某个势力连根拔起。
    这並不符合中央的態度,也不符合当前严峻的形势。
    而是一种震慑。
    一种敲山震虎的姿態。
    是为了保证接下来的抗疫工作,不会再有人敢伸手动不该动的心思。
    他的沉默,被卢东升看在眼里。
    “是不是很失望?”卢东升问。
    刘清明抬起头,迎上他的视线。
    “您说得对,只要达到我们的目的,就够了。”
    这一次,他的回答很坦诚。
    卢东升的嘴角,似乎有了一丝若有若无的弧度。
    “事有轻重缓急。”
    “目前我们最要紧的,是为京城一千五百万市民,和全国更多的群眾的生命安全负责。”
    “任何事情,都要为这个大局服务。”
    “我明白。”刘清明郑重地点头。
    “你掌握的那条线,”卢东升话锋一转,“考虑一下,交给治安组吧。”
    那条线,指的自然是康景奎。
    卢东升没有用命令的口吻,而是用了商量的口吻。
    这代表了一种尊重。
    尊重刘清明在这件事里的付出和作用。
    刘清明沉吟了一下。
    把康景奎交给治安组,意味著康景奎的功劳会被公家承认,后续的安全和发展也有了保障。
    但同样,也意味著,这条他好不容易建立起来的,能够直达京城地下的情报线,將不再只属於他一个人。
    更重要的是,康景奎一旦露出水面。
    会不会成为某人报復的目標?
    为了康景奎的人身安全。
    也为了鲁明这个推荐者的这份人情。
    他都需要和鲁明、康景奎商量。
    “我……我和他商量一下吧。”他最终还是这么回答。
    卢东升“嗯”了一声,似乎对这个答案並不意外。
    他靠回椅背,再次闭上了眼睛。
    “该做的事情,放手去做。”
    片刻后,他又补充了一句。
    “谢谢部长。”
    刘清明由衷地说道。
    此后,一直到车子缓缓驶入卫生部大院,两人再没有说一句话。

章节目录

重生千禧年:官场之路从片警开始所有内容均来自互联网,PO18脸红心跳只为原作者佚名的小说进行宣传。欢迎各位书友支持佚名并收藏重生千禧年:官场之路从片警开始最新章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