省委大院一號楼,晚饭后的林崢坐在客厅沙发上,电视里准时播放著新闻联播。
    国家领导的核心层按排名一一出现在画面中,隨后是国內时事热点。
    半小时的节目,清江省的新闻被安排在了第十六分钟,位置相当靠前。
    內容正是关於730特大贩毒案成功告破的报导。
    缴获半吨新型毒品、数千万元毒资的消息,
    在刻意调整过后的画面里,显得效果惊人。
    报导中自然没有出现林崢的名字,只有一句格式化的“在省委省政府的领导下”。
    新闻稿来自省电视台那晚的实时採访素材。
    林崢清楚,同样的內容,清江省台会在八点的新闻里更详细地播报一遍,届时自己也会出镜。
    但他不会再看。
    中央台的这个安排,已经传递出足够清晰的信號。
    中央认可了清江省委的这次行动,认可了用雷霆手段整顿治安的决心。
    这也意味著,省委常委会上通过的每一个人事安排,都將得到顺利贯彻。
    直到此刻,林崢悬著的心才算真正落了地。
    阶段性的胜利总算到手。
    其中的惊心动魄,只有他自己最清楚。
    每一步决策都伴隨著巨大的风险。
    若非刘清明这个意外变数的出现,他就算想动手,也难以找到合適的切入点。
    更不可能下定决心,绕开本省力量,向中央申请调用武警机动师这一非常规手段。
    对手的反应极快。
    付出一些代价后,迅速与他达成了某种程度的妥协。
    这让后续的工作显得有些虎头蛇尾。
    常委会上,卢东升一系的人马依旧占据著多数席位。
    过去两天通过的所有决议,不过是妥协下的產物。
    要真正掌控常委会,前路依旧漫长,需要做的工作还有很多。
    林崢的目光停留在电视屏幕上,思绪却已飘远。
    他在盘算著,接下来应该爭取哪些人。
    经过这次风波,卢系的人应该能看清形势,卢东升调离清江已成定局。
    他们不可能所有人都跟著卢东升离开,跨省调动並非易事。
    卢东升最多能带走一两个绝对心腹。
    剩下的人,会选择依附谁?
    是排名第三的专职副书记甘庆棠?还是资歷深厚的老常委、政法委书记常胜?
    甘庆棠大概率会覬覦省长的位置。
    常胜年纪偏大,或许会对人大主任的职位更感兴趣。
    乘胜追击之下,
    省纪委书记应该是自己能拿到的第一票。
    书记管人事,组织部长会是第二票。
    加上排名靠后的省委秘书长,这就有三票了。
    正想著,家里的电话铃声响起,打断了他的沉思。
    夫人周雪琴接起电话。
    然后递给他:“老鲁。”
    林崢接过来,微笑著说道:“正想打给你呢,你先打来了。”
    电话来自京城,是他的党校同学,公安部副部长鲁明。
    “你们省委对清江省公安厅的人事调整,部里收到了。”
    “喔,怎么说?”
    公安系统是双重管理,公安部是垂直上级,对省里的人事有一定的话语权。
    通常省里对公安部的安排不会有反对意见。
    相应的,省里的意见,公安部也会尊重。
    只要有根有据。
    清江省的治安形势严峻,公安厅长做为主要负责人。
    难辞其咎。
    调整有章有法,公安部自然不会有异议。
    那就是人选的问题了。
    通常,这个正厅,要么直升上去,要么空降下来。
    鲁明打给自己,莫非是?
    “年底我会去京城,向中央匯报工作,届时我们可以聚一聚。”
    这话林崢说过,此时再次强调。
    是为了表示自己记得他的那份情。
    鲁明却带来一个意想不到的消息。
    “我们可能很快就能在清江见面了。”
    林崢微微一怔。
    鲁明解释,鑑於清江省公安系统存在的严重问题,省委对公安厅的调整方案上报后,引起了公安部的高度重视。
    部里迅速匯报给国务院,事情又到了中央层面。
    中央研究决定,调派一名得力干將前往清江加强工作。
    这个担子,落在了鲁明头上。
    原因也简单,鲁明是最早对清江问题做出反应的部领导,起因正是715那天林崢打去的那个求助电话。
    这个结果,完全超出了林崢的预料。
    但鲁明能来清江,他自然是十二万分欢迎。
    鲁明在电话里坦言,他在公安部几位副部长中排名靠后,此次下放地方,对他个人而言也是一个机会。
    如果工作出色,或许能提前解决正部级待遇。
    林崢瞬间瞭然。
    以鲁明的级別,若仅仅担任副省长兼公安厅长,显然是低配了。
    至少要进入省委常委序列,才算得上是平调。
    那么,主管全省政法工作的政法委书记一职,才是鲁明此行的真正目標。
    鲁明打这个电话的目的,就是提前通气,让他有个心理准备。
    要让现任政法委书记常胜挪位置,还需要他这位省委书记在幕后做些工作。
    “我知道了,期待你来清江。”林崢放下电话,脑子迅速转起来。
    ***
    林城,老城区人民广场附近的一条小巷子,“红磨坊”私房菜的包厢內。
    刘清明、高焱、马胜利和苏清璇四人围桌而坐。
    气氛融洽,菜餚精致。
    正如马胜利所言,这家馆子的口味確实不俗,连一向对吃食颇为挑剔的高焱也频频点头。
    当然,吃饭只是形式。
    酒过三巡,话题自然而然地转到了林城的现状上。
    高焱放下筷子,看向马胜利:“马局长,张志强团伙虽然打掉了,但林城治安要实现根本好转,恐怕还有很长的路要走吧?”
    马胜利立刻放下酒杯,身体微微前倾:“高主任说的是。打掉张志强,老百姓是解气了,但这只是第一步。后续要巩固成果,彻底扭转局面,还需要持续投入,加大打击力度。”
    他话锋一转,带著几分苦涩:“但基层警力不足、待遇偏低的问题,始终是个老大难。”
    “就拿我们林城来说,”马胜利摊开手,“一个基层民警,一个月拿到手的工资加各种补贴,还不到八百块,现在的物价又高,养家餬口都很困难。”
    刘清明表示赞同:“沿海的开放省份,人家財政收入高,可以在津贴、补助上做文章,实实在在提高干警收入。我们中部省份,財政吃紧,这方面就捉襟见肘了。”
    马胜利嘆了口气:“说白了,还是得政府有钱。有钱才能办事,才能留住人,才能提高队伍的积极性。”
    刘清明安静地听著,没有插话。
    马胜利说的都是实情,也是体制內的普遍困境。
    高焱若有所思,这就是他履职后需要面对的现实。
    刘清明嘆了口气:“我家里的情况,你们都知道,为了减轻家里的负担,只能在別的地方想办法。”
    他说出了自己开店的打算,也是想在高焱这里先过一遍。
    知道內情的马胜利和苏清璇自然不会揭穿他。
    高焱听完,理解地点点头:“你能想到困难的同事,算是有觉悟了,可惜这个办法无法推广,公职人员经商,就像以前的部队经商一样,我认为,中央肯定会有限制。”
    刘清明马上附和:“高主任提醒得很对,如果中央有这样的精神,我会马上把店转让出去。”
    “也不用那么急,你这个性质不一样,有点大集体的味道。”
    马胜利接口道:“弄得我们都想去搞三產了。”
    刘清明笑了笑:“其实,基层也有基层的『办法』。”
    高焱兴致上来,做出一个倾听的姿態。
    苏清璇也停下了筷子,好看的大眼睛扑闪扑闪地。
    马胜利微微一笑,他想到了刘清明会说什么。
    “比如,为什么一到年底,各种突击检查就特別多?”
    “交警上路查车,消防检查商户,治安警扫黄打赌。”
    “除了完成上级部署的任务,还有一个很现实的目的——创收。”
    马胜利端起酒杯喝了一口,没有接话。
    “很多地方,这部分『罚没收入』,甚至会列入单位的小金库预算,最后变成给大傢伙儿发的年终奖或者福利。”
    “张志强为什么能把那么多人拉下水?除了威逼,更重要的是利诱。”
    “他捨得下本钱,逢年过节给相关的警察发红包、送节礼,金额可能比他们一年的奖金都多。”
    “政府当然不能这么干,这是原则问题。”刘清明看向高焱,“但完全没有改善的空间吗?也未必。”
    包厢里安静下来。
    高焱凝视著面前的茶杯,似乎在消化刘清明刚才那番话的信息量。
    一个基层警察,能如此直白地揭示体制內的潜规则,並且提出了一个看似“出格”的解决方案。
    这背后,是胆识,还是另有所图?
    马胜利额头渗出细密的汗珠,他摸不清高焱此刻的想法,也不敢隨意附和刘清明。
    苏清璇则饶有兴致地观察著桌上的三个男人,尤其是刘清明,眼神里多了几分探究。
    高焱端起杯子,轻轻抿了一口。
    没有发表意见。
    饭局的气氛,因为这段插曲,变得有些微妙。
    电话响起,几个人都看了一眼手机。
    高焱做出一个噤声的动作。
    眾人秒懂。
    “书记,我在林城,好.......好。”
    片刻后,他放下电话。
    “接到老板通知,明天回省城。”
    他看著刘清明:“小刘,你的手续已经交给了林城方面,我们省城见。”
    然后对其余二人说道:“很高兴认识二位,咱们后会有期。”
    马胜利愕然,苏清璇却是露出笑容。
    这么急?
    三人都站起来,將高焱送出去。

章节目录

重生千禧年:官场之路从片警开始所有内容均来自互联网,PO18脸红心跳只为原作者佚名的小说进行宣传。欢迎各位书友支持佚名并收藏重生千禧年:官场之路从片警开始最新章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