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年头都是將布票积攒著一起买。
    李红旗的量有些大,但也没有太惹眼。
    买了东西,他这才抱著布出去,將东西放起来重新回来。
    了32块钱和工业券,买了一件白色羊绒衫。
    自己身上穿的还是毛线裤。
    重得要死,还勒人。
    没有买太多,剩下的钱他还需要去买一些工业品。
    还是和之前差不多的日用品。
    一圈下来,手里的钱只有百十块钱,工业券都用完了。
    確定没什么买的,他这才出了商店。
    看了看时间,感觉还来得及,他决定去附近的文物商店看看情况。
    文物商店在四九城有很多的营业部,其中最有名的自然是琉璃厂文化街,那里有荣宝斋等几家有名的老字號文物商店。
    不过那里太远,本来有自行车的话还能跑一趟。
    现在只能去长安街对面的前门大街。
    那里也有几家文物商店。
    最有名的自然是bj信託公司前门大街信託营业部。
    所谓的信託商店,其实是替老百姓代卖东西的地方,例如旧衣服、家具之类的。
    同时这里也是文物局首批市属具有文物经营权的国有文物商店。
    地址就在王府井斜对面,只有几百米。
    將东西找个地方收起来,向著马路对面走去。
    前门大街,作为曾经四九城的商业中心之一,这里存在著不少的老字號。
    专门做酱菜的六必居、月盛斋的酱牛肉、全聚德最早的店铺,便宜房的烤鸭。
    稻香村的糕点、治病救人的同仁堂。
    卖茶叶的张一元。
    清朝、民国时期流传著一句话:头顶马聚源,脚踩內联升,身穿八大祥。
    能弄一套这些店的衣服,都不是普通老百姓。
    马聚源的帽子、內联升的鞋,八大祥则是八家带祥字號的衣服店。
    大部分的店铺都是在前门大街。
    除此之外,还有很多有名的老字號。
    这里也是一个旅游胜地,自然是赫赫有名的大柵栏,很多外国人来到这里基本上都会逛一下大柵栏。
    李红旗来到地方,看著不少的行人。
    也是在那里回味著。
    还是以前的味道啊!
    月盛斋。
    来到门口,李红旗直接进去了。
    现在城里商店里买肉不要票,只不过价格会很高。
    9毛一斤的生牛肉,这里要卖到2块3毛钱一斤,因为牛肉缩水厉害,加上老字號所以价格很贵。
    这个价格可不是所有人都买的起。
    普通人一天的工资也就1块钱左右。
    就好比3000块钱的月工资,买一斤牛肉要用到230块钱,不是买不起,而是真的捨不得吃。
    时间有限,快速地买了不少东西,酱牛肉、猪头肉、酱肘子。
    全部用油纸打包。
    在店员狐疑的眼神中离开了这里。
    稻香的糕点、大白兔奶、张一元的茶叶、六必居的干黄酱和二八酱、便宜坊的烤鸭。
    买了一大堆。
    烤鸭吃什么全聚德啊!
    便宜坊一样好吃,价格还亲民。
    快速地买完了以后,他这才来到了信託商店。
    一座古色古香、雕樑画栋的高大古建筑,一共两层楼,旁边则是一家家具店。
    李红旗赶时间,直接走了进去。
    进来以后是卖各种旧货的地方。
    旧衣服、旧书,还有很多旧的日用品,锅碗瓢盆、手錶、闹钟基本上都能看到。
    边上还有不少的旧家具。
    旧衣服、旧书他没有去看。
    能在这里卖的旧书,都是市面上允许卖的,对他来说没什么大的用处。
    他这次的目的地是川渝。
    如果他要上大学的话,考试的教材是川渝那边出的,到时候去了那边再去弄。
    溜达了一圈直接来到了卖家具的地方。
    能拿到这里来卖的家具,虽然都是旧的,但是基本上都是没有坏的,成色都是相当不错。
    大部分都是好木料。
    其中有不少都是红木,大部分都是普通的红木,但是也不乏一些黄檀、紫檀之类的好东西。
    李红旗在那里看著。
    很多虽然是红木,但是很多在后世也不是特別值钱。
    “咦!”
    来到角落这边,看到了一张暗黄色的官帽椅。
    上辈子90年代的时候有一股古董热,他自然也是投入了其中。
    不说是大佬,但是基本的常识还是有的。
    面前的几把官帽椅一看样式就是明代的官帽椅。
    明朝的官帽椅分为南方官帽椅和四出头官帽椅。
    而面前的几把椅子的搭脑两端、左右扶手的前端出头,背板多为“s”形,而且用一块整板製成。
    明显是四出头官帽椅。
    拿起来仔细看了看,確定是黄梨的料子。
    表面因为长时间使用,表面的清漆已经形成了一层包浆。
    好东西。
    黄梨在古代,不是普通人能买得起的。
    官帽椅6把为一堂。
    这里正好6把,能凑齐一堂。
    看著上面贴著5块钱一把,李红旗笑了出来。
    就这质量,將来大几十万一把那真的是隨便卖。
    没著急去买,而是继续看著。
    顺带又找了几个茶几。
    不是现代的茶几,而是放在官帽椅旁边用来放茶杯、果盘的方形大茶几。
    可惜,好东西有不少,特別值钱的不是特別多。
    最后还是决定放弃了。
    直接来到了最边上卖工艺品的地方。
    至於二楼上不去。
    这里的博古架上放著许多东西,分为新旧。
    新的基本上都是现代工艺品,旧的则是老物件。
    而人最多的地方,反而是现代工业品这里。
    不过也不奇怪。
    这时代的老百姓还没有古玩的概念,有这个脑子的现在日子都不是很好过,也没这个精力和胆子。
    而外国人则是喜欢看外观。
    样式一样,旧的哪有新的受欢迎。
    特產嘛!
    李红旗来到古董旧货摊这边稍微看了看。
    7块钱一对清乾隆时期的莲青盘。
    35块钱的一个清道光粉彩大赏瓶。
    类似的產品实在是太多了,还有很多名人名画。
    相对来说,字画要贵一些,动輒一两百。
    其中还看到了齐白石的画。
    售价80元一副。
    其实齐白石最多的画不在这里,而是在荣宝斋,以及国家博物馆外匯商店里。
    80年代初,一位港商以20万港幣的价格,包下了齐白石以及一些近代画家的所有的字画。
    张大千的一副画售价30元。
    看著这么多的好东西,李红旗流口水了。
    不著急,还有机会。
    现在没什么钱,等有钱了过来大採购。
    “好东西!”
    李红旗拿著一个天青色带著红色的小碗。
    只见底部写著:元代,钧窑红斑纹,价格:180元。
    元代钧窑以“窑变”釉色著称,其中自然形成的红斑尤为珍贵。
    从元代就有一个说法:“钧窑一点红,万世吃不穷!”
    这种红色需在高温烧制时与青釉融合,工艺难度极高,成品率极低。后世知道的,全球博物馆和私人藏家手中的完整元代钧窑红斑器不足200件。
    价格都是在千万起步。
    就这东西,哪怕是放在民国,也是价值不菲。
    不知道这算不算是变相的捡漏了。
    看了看兜里的几个子,最后还是只选择了这一款元代钧窑。
    至於齐白石的字画,荣宝斋还有很多,到时候有钱了再来买。
    不说齐白石、黄宾虹、张大千,哪怕是八大山人、“四大才子”之一的文徵明的画也就一两千一副。
    经过后世的他,自然知道这些东西的价值。
    也知道现在没什么人买。
    而且好东西这么多,自己也不可能一下就把所有好东西都给包揽全了。

章节目录

重生76下乡,从支援三线开始所有内容均来自互联网,PO18脸红心跳只为原作者佚名的小说进行宣传。欢迎各位书友支持佚名并收藏重生76下乡,从支援三线开始最新章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