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伐木人》的主创团队终於匯聚一堂。
    人数嘛,也不算是很多,大约二十来个。看似简陋,但实则这个年代许多剧组都是这样,完全够用了。
    除了李子成拉来的蔚騫、尹黎铭、雷献和、刘建华之外,其余的工作人员都是李庚和贝聿成找的。
    负责美术的明裴和钟泉,负责录音的刑国昌,负责特技摄影的杨鹏辉,负责置景的施殿宝。
    服化道则是厂里的骨干力量。
    服装的王英,化妆的孙民,道具的杨国民。
    而这三人,也是李子成接下来要经常打交道的。
    从中也不难看出,李庚和贝聿成混跡长影多年,人脉方面还是没有问题的,轻鬆就组建起了一个剧组。
    “王姐、孙哥、杨叔,这回你们可得好好帮我。我第一次搞电影,还什么都不懂呢。”
    李子成直接凑到服化道三人之间,还主动给孙民和杨国民点了烟。
    “咋滴,这时候怕了?”
    杨国民一边鼻孔喷烟,一边调侃,跟太上老君似的。
    “怕!当然怕了!我是怕我说的东西,你们仨理解不了。”
    “嘿,臭小子,说你胖你还喘上了是吧?”
    王英伸出九阴白骨爪,一把扭住了李子成的耳朵。
    “这儿有你充大辈的份吗?”
    “哎呀呀,疼疼疼。王姐,你咋恩將仇报呢?上次你家孩子被人欺负,不是我帮著打回去的?”
    一提这事王英就来气。
    “那你也不能下死手啊,还给人扔湖里去了。人家长闹到学校去,好不容易才平了事。”
    李子成梗著脖子。
    “他一汽的人跑到咱长影来闹事,那我能忍吗?也不看看这是谁的地盘?”
    一群人哄堂大笑。
    “別说,有成子在,咱长影的孩子就是不会挨欺负。”
    “成子干別的不行,打架那是一把好手。”
    眾人说说笑笑,庞学琴到了。
    “好了,咱们开会吧。”
    他环视一圈,依旧觉得不真实。
    这才几天呢,一个剧组就建成了?
    虽然放眼看去,几乎就没有超过四十岁的,总感觉不是那么的牢靠,但不得不说就这个效率,属於长影厂开天闢地头一回。
    一开始,庞学琴先介绍了自己的工作。
    “伊春林场跟和平饭店那边,我已经联繫过了。他们对拍电影十分欢迎,表示只要提前通知,就会安排好场地。”
    果然还是这个年代拍电影舒心,这种外联工作很轻鬆。再过些年,找场地的糟心事不要太多。
    庞学琴找上贝聿成。
    “南阳路那边如何了?”
    贝聿成也是带来了捷报。
    “我昨天跟那边通了电话,家里到时候会把房子空出来。”
    李子成想到关键的问题。
    “妈,咱们拍电影的话,不影响亲戚的生活吗?”
    贝聿成摇摇头。
    “大家基本上都搬出去了,那房子要空置下来了。”
    李子成瞭然。
    南阳路170號后来改成了酒店,也不知道是贝氏的人在经营,还是卖出去的。
    房子虽好,但贝氏各房挤在一起也不方便。再说了,还有许多人家並非是贝润生一系的,住在这里也不太好。
    只要找到了住处,就陆续搬走了。
    拍摄场地的安排顺利,算是开了一个好头。
    李庚拿出剧本和拍摄脚本,分发给了大家。
    “材料有限,大家珍惜著点。凑在一起看看,等都熟悉了,咱们就开始探討。”
    剧本和拍摄脚本,一共只有五份。
    就这已经是极限了。
    这年头用纸非常紧张,还是苏耘特批,《伐木人》剧组才列印了这么多。有许多剧组,甚至就拿著一份剧本互相传阅呢。
    这种状况也严重影响了李子成的写作,逼的他不得不在长影各个地方做清朝的第三个皇帝——顺治(纸)。
    一时间长影上下谈李子成色变,看到他出现,第一时间先將纸保管好。
    眾人分成几个小组,凑在一起瀏览剧本和拍摄脚本。
    看剧本的人还未如何,但是看拍摄脚本的全都大为震撼。尤其是雷献和,仿佛看的不是文字和图形,而是真实的画面。
    这几乎等同於照著拍了。
    这种情况下,別说他一个摄影助理了,就算是隨便从长影找个孩子,估计也能拍的大差不差。
    他也终於明白,李子成为何敢將那么重要的摄影工作交给自己了。
    这已经不是鸿运当头了。
    这是原地飞升啊!
    想到这里,他不禁感激地看向正和別人说话的李子成。经过这部电影,他的摄影助理应该够变成摄影了吧?
    “成子,你连服装样式都画了吗?”
    王英一声尖叫,吸引了所有人的注意力。
    大家翻到她说的地方,才发现一些角色的服装、造型已经跃然纸上。细致的程度,已经到了照著做就可以的地步。
    “呵呵,我写的小说和剧本嘛,画面都在我脑子里。能帮大家节省时间和精力,我就试著做了。”
    哪怕李子成再怎么谦虚,大家看他的眼神也是难掩震惊。
    这小子的妖孽极限,到底在哪里啊?
    会写书,会编剧,会音乐,现在连绘画都这么厉害。
    “剧本做到这种程度,倒显得我们有些多余了。”
    杨国民自嘲了一声,却说到了许多人的心里。
    这么轻鬆的剧组,他们还是第一次碰到。
    不过隨后大家就安静下来,贪婪地抱著剧本,开始拼命汲取里面的营养。
    都是有眼光的人,已经看出了李子成弄的剧本、拍摄脚本,和当下完全不同。其中似乎有许多门道,如果学到手里肯定受益匪浅。
    还有人按捺不住,直接当场向李子成请教起来。
    为了保证电影的质量,李子成也不是吝嗇的人,就大家疑惑的地方进行了详细的讲解。
    许多人得到解惑,欢喜的抓耳挠腮,乾脆拿起笔记本记录起来。
    “好了,探討的事过后再说。反正咱们剧组还有很长时间来磨合,大家有的是机会。现在先来討论一下,角色的安排吧。”
    要选角了?
    大家立刻严肃起来。
    一部电影成功与否,需要靠剧组和演员两个部分的完美契合才成。选演员这种事,可是马虎不得。
    贝聿成待安静下来后,先做了通报。
    “李秀芝这个角色,目前已经定了下来,將会由龚雪同志来演。”
    恰好大家刚刚看了剧本,联想了龚雪的形象后,纷纷点头表示认同。
    任何时代都讲人情世故的,明知道龚雪跟李家三人关係良好,只要不是太离谱的事,没有人会在这个时候出声质疑。
    “男主角许灵均,大家有合適的人选吗?”
    《伐木人》的灵魂就是男主角许灵均,这个角色演绎的好坏,直接关係到电影的成败。
    “林襁倒是可以,可惜被《祭红》剧组抢先了。”
    李灵修说了一嘴。
    林襁现在是长影第一小生,外貌英俊、身材高大,能驾驭各种形象。
    “林襁就算了,咱们也爭不过张导。大家再说说,还有没有別人了?”
    结果场面一时安静,所有人都眉头紧锁。
    长影的演员不少,但大家翻遍了脑海,也找不到符合许灵均气质的。
    李子成倒是想说,要问扮演许灵均哪家强,中国福州找老茂。不过想到自己要是这么说了,恐怕要被送去人体解剖,便忍住了。
    本来在他的设想里,许灵均这个也不是非朱石茂不可。优秀的演员那么多,合適的演员肯定也有。
    他拍电影,並不会一味地照搬原版。
    正好他做的前期工作已经很多,藉此机会给大家一定的发挥机会,才能增强大家的主人翁意识嘛。
    结果没想到,一开场就难住了。
    庞学琴左看看、右看看,见无人开口,倒也颇有决断。
    “那许灵均的人选先暂时搁置,回头搞个海选。我也给各地的电影厂、话剧团、剧团发出邀请,让適龄的演员都来试试。”
    这个时代的中国电影,虽然各个电影厂自成体系,但互相之间的合作是很频繁的。別说互相借调演员了,就连借用设备、场地都是常有的事。
    这也让电影拍摄,有了充足的选择余地,才塑造了那么多的经典角色。
    许灵均的选角延后,接著是重要配角老拐子。
    原版是牛犇演的,但此人是上影厂的,远隔万水千山,在座的眾人一时半会儿也不可能想到他。
    李子成也不想捨近求远,开口道:“让方樺方大爷来演如何?”
    方樺是老演员了,演了一辈子的鬼子,但形象和老拐子颇为契合。
    他这么一提,大家在脑子里过了一遍,不由得纷纷点头。
    “方老师不错啊!”
    “方老师还很挺合適的。”
    见得到了大家的赞同,李子成趁热打铁。
    “还可以让方智丹来演清清,省得再去找小演员了。”
    长影子弟,必然从小就跟电影打交道,肯定比外面的孩子更懂电影拍摄。
    眾所周知,拍电影的时候,小演员是最难拍的。如果小孩子就懂拍电影,那能省不少事。
    “让方智丹来演,有方大爷陪著,还省了不少麻烦。”
    剧组可是要去伊春林场的,冰天雪地环境艰苦不说,一个小孩子也不好照顾。要是方家父子一同出演,照顾小孩子的事也一举两得了。

章节目录

1978从长影厂开始所有内容均来自互联网,PO18脸红心跳只为原作者佚名的小说进行宣传。欢迎各位书友支持佚名并收藏1978从长影厂开始最新章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