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6章 星环大灯,冰箱彩电大沙发
    “双枪充电,就是字面意思,一般的新能源车采用一个直流充电口进行补能,而我们的车子,可以同时使用两把充电枪来充电……”
    孙鹏飞言简意赅的表示道。
    俞年:“???”
    他微微瞪大眼睛,愕然到不行:“市面上的新能源车——不是只有一个充电口,怎么插两把枪??”
    孙鹏飞摇头:“那是友商的车子,我们自己的车子,左边设计一个直流快充口,右边又装一个快充口,这样不就可以同时插两把枪了??
    ——很合理吧!”
    俞年嘴角抽搐:“……”
    合理。
    非常河狸。
    但听起来怎么这么抽象呢?
    …
    “经过我们的调查,尽管目前的充电桩覆盖量没那么大,但其实大部分时间,也是空置的状态。
    而用户使用单枪60kw的充电效率,自然不用多说了,充满怎么也要一个半小时以上。
    而我们的双枪充电技术呢,可以同时利用上两台60kw充电桩。
    最终合二为一,就是120kw的超充速度!
    如果在我们自己建设的120kw原生超充桩下,那么用户只需要使用单枪充电,就能达到120kw这个速度。
    最终的充电效率,充满在一个小时以内。
    如果是10%-80%的电量,只需要38分钟!
    退一万步说,即使没有120kw的超充桩,也没有多台充电桩。
    咱们的动态升压技术,也能保证用户在最需要电的情况下,优先充上电!!”
    孙鹏飞说得斩钉截铁。
    这就是从底层开始自研三电架构的好处了。
    无论是电池包、bms、还是充电协议,他们都已经打通研究透了。
    可以从最底层最细节的地方做优化,具备其他新能源车企所不具备的绝对优势。
    “那如果,用户同时用两台120kw充电桩充电呢?岂不是能左脚踩右脚,直接到达240kw功率。
    那岂不是…半个小时就能从零充满电?!”
    …
    于是又有人问了。
    他们对这个问题很好奇。
    240kw……这功率还不得干上天,起飞喽!!
    ……
    “很遗憾,理论上可行,但实际最高上限还是只有120kw。
    不是技术做不到,而是成本有点高了,许总让咱们再缓缓,等下一代量产成本降下来再说。”
    孙鹏飞很遗憾的语气。
    这个,他们还真做到了!
    无非是多模块,继续迭上迭!
    做电压大电流控制、散热优化嘛。
    直接力大砖飞,充电功率突破200kw,让充电不再是限制。
    可很快,这个装车方案就被许易给制止了。
    开玩笑。
    双枪充电这么一套sic加散热模组,就要近两万的成本。
    踏马的——你们还要往双枪240kw上迭?
    考虑过我这个老总的感受没有?
    搞技术不要成本辣!!
    一台新能源车,光充电模组成本就给干上三四万,再算上大电池包,那玩不玩了!!
    “可以了,拥有这个技术,在线下阶段将补能效率利用到最大化,足够咱们打开大范围的民营市场和出租车市场。
    当然,宣传上不能说咱们是主打出租车的,这样很不好。
    咱们把车子各方面做好,然后等用户去发掘,这就足够了。”
    许易一摊手,很直白的说道。
    什么“出租车品牌”、“烂大街”,在他看来,也不算贬义词。
    当你销量几千的时候,别人会看不起你。
    当你销量几万的时候,别人会议论你。
    当可你一年销量十几、几十万的时候,友商看你的眼神,只会充满了仰望!!
    当你站在绝对高位的时候,感到的是如雪的寂寞。
    到时候——只会嫌质疑声不能来得更大一点。
    ……
    况且。
    他是不可能去主动宣传,自己造的车是出租车定位的。
    等上市之后,各大营运市场,包括个人车主,突然发现这台车在各些方面,特别适合做一台出租车,几乎是完美适配,并且补能体验是无敌的,充满了巨大的经济效应。
    甚至,买台车能转行挣钱,那到时候自然会抢着买!
    不管是一线城市还是二三线城市,新能源出租车的覆盖率,最终都会达到70%,甚至百分之百,这是政策要求,也是大势所趋。
    我有宣传我们是造的出租车吗?我没有啊!
    我有逼他们买吗?也没有啊,是他们自己要买!根本就是他们自己要抢着买!
    做生意讲究的是供需,有人买自然有人卖!
    这和星辰有啥关系?
    而从这台车的大空间舒适型定位,也是非常适合家用人群的,在家用新能源轿车领域同样可以大力覆盖。
    到时候两条赛道一手抓,主打一个“我全都要”!
    ……
    “整车设计方面,我让设计部的同事按照要求出了张图,大家可以先看一下。”
    大屏幕上出现了一个放大的外观剖析图。
    分别是整车的前脸设计、侧面流线、整车高度、尾部设计。
    这设计剖析图一出来,设计部的宋国强就露出一个哭笑不得的表情。
    在星辰汽车搞设计,绝对是一个痛并快乐的过程。
    轻松愉快的是每次新车和内外设计,自家老总都能拿出极为明确的方向,甚至有时候给概念草图都给你整出来了。
    痛苦的就是,许易画的图极其抽象,却要求他们实车的外观设计,对细节的要求和打磨达到一种变态的程度。
    这也不能怪许易,毕竟他不是绘画专业的,只能按照自己的想法,去要求设计部。
    要知道除了研发技术之外,许易最看重的就是外观了。
    还是那句话。
    一个具有工业美感优秀外观设计的汽车,哪怕你给的配置是一坨翔,也会有消费者单纯为了冲这个外观,而下场去尝尝。
    甚至多年之后,回顾汽车发展历史闲聊时,都会忍不住拍大腿感叹:这车踏马的…当年外观设计绝了,就是xx差一点!
    整车的曲线,前脸的灯组、车身的曲面角度、包括车门形状把手的细节,都经过了十几版的改动和优化。
    坏消息是许易对外观的细节要求和执着,几乎达到了一种变态的程度,导致设计部门这边经常卡壳遇到瓶颈,打磨设计细节这个工作非常的讲究灵感和烧脑。
    好消息是,根据许易的观察,在卡壳和遇到瓶颈的时候,又完美地触发了系统buff,刚好弥补了整车设计进度慢的问题。
    于是。
    最终达到了一个相对完美的外观设计。
    …
    当在场的众人,当看到这个新车三维渲染图,忍不住一怔!
    心里赞叹起来
    ——这车的外观,给人的第一感觉很惊艳啊!
    前脸贯穿式的细长,三角状 led灯带从车头两侧向中间延伸,末端微微上扬,相当具备科幻感,点亮时辨识度极高。
    下半部分是矩阵式远近光灯组,嵌入前包围两侧的“黑洞”式导流槽。
    灯腔采用“熏黑+镀铬”双层设计,内部有车标的微小标识,细节处显得较为精致。
    然后就是整个车身了,只能用流畅线条、细节动人来形容,虽然是溜背的设计。
    可这种溜背,却不是运动轿跑那种很低的溜背,而是一种“大溜背”设计。
    因为照顾到了后排的头部水平,再加上整车的车长数据达到了4880mm,轴距达到2998mm。
    整体的内部空间其实非常充足,极其适合家用和长途载人。
    无边框的车门、半隐藏式的门把手(小米su7、保时捷taycan那种),双腰线的设计,无不彰显着这一次设计部门下了多大的心思。
    ……
    “我来说明一下吧,前脸这个最具辨识度的日行灯,我愿称之为星环大灯,依据许总的要求而设计,在行车点亮时,科技感和辨识度极高,这一点和星辰mini一样,只要一眼看过去,就能知道是咱们星辰的车子……
    而且,星环大灯的出现,也算是以后咱们的一种全新的家族设计语言!
    当许总提出将星环大灯这个概念,并与咱们的品牌名概念进行结合时,我简直佩服得五体投地!
    不光辨识度高,还极其的贴切!
    为此,在下方的led照明大灯组中,我们还特意加入了一些晶钻的设计,远看灯里就像有无数细小的碎钻,而大灯点亮后,凑近观察就如同一片发光的星海。
    这也就是咱们“星环日行灯”+“星海灯组”的设计语言由来。
    ……”
    接下来。
    宋国强又一一介绍了其他设计细节。
    这个设计水平,放在现在绝对是独一档。
    从外观看的话——
    就是后世“前脸小鹏p7”+“车身轮廓比亚迪汉千山翠”的综合体。
    不过现在,这两台车的设计企划都不一定有立项,更别说外观专利了。
    而星辰这边在彻底完成新车外观打磨和样车下线后,会第一时间申请外观专利,引领新能源的外观潮流!!
    “好看!”
    “前脸有辨识度,又迎合年轻化,但车身的总体尺寸和曲线又是偏稳重的,不至于像轿跑那么夸张,充分考虑到了乘坐空间……嗯,就像是原本两种不同的风格,进行了完美糅合的感觉!”
    “这外观还不乱杀?!”
    …
    看得出,众人对这个外观的设计都很喜欢。
    特别是喜欢轿跑风格的那几个,对这个前脸设计观感没得说。
    “好,既然这样就定下来了,以后舒适轿车家族系列的代号以s来命名,我们内部暂定为星辰s7。”
    “这台车的搭载我们核心的极星电池和超级充电技术,其他的配置不会超出市场太多,除此之外,我们要打造一套自己的车机系统雏形,不用多么复杂,但要流畅简洁,支持远程控制和日常听歌,高德导航,倒车影像的需求……”
    目前这台星辰s7,算是他们公司率先要进行研发下线的一款车。
    除了等待技术落地外,也有一些其他的问题要解决。
    这其中就包括智能化方面。
    目前市场上的主流新能源车机系统都还处于起步阶段,其实和油车上的没多少差距。
    中低端车子的车机系统,用的主要芯片是瑞芯微 rk3288、全志 a83t。
    少部分高端的车子,用的则是高通骁龙615的车规级芯片。
    许易准备趁机打造一套自研的车机雏形。
    系统以aosp 5.1内核为主。(当下最稳定的安卓版本)
    前期的车机系统功能不多,且市面上有完整的软硬件方案供应,足够他们进行深入自研和改进。
    总之。
    整车的工作才刚刚开始,作为正式面向市场的第一款车,还是主打的中端轿车定位,开发的工作量远远比星辰mini要高多了。
    好在现在内部的研发底蕴也是不差。
    许易准备对软件部门进行一轮新的扩招,并单独成立一个车机研发部。
    不过在这之前。
    还有一个事情他要提前宣布。
    “聊完第一款轿车的立项,接下来咱们聊聊第二款大型suv的预先立案……”
    话音刚刚落下。
    俞年这边眼神就亮了,大型suv是他的最爱,刚刚“大就是好”那句,可就是出自他的嘴里。
    “suv?意思走双项同时研发?!”
    “好好好,大suv才是最走量的市场啊!”
    “这个suv立项,是有什么特别说法吗?”
    …
    也有人,似乎已经察觉到了一丝别样的气息。
    许易轻轻颔首,露出一个神神秘秘的笑容:
    “这个suv,前脸将会采用咱们家族同系列的星环大灯,车长达到五米零五,六座布局,核心配置定位是六座布局、高智能化、高配置、起步搭载l2车道级辅助驾驶。
    以‘l’系列为命名。
    除此之外。
    最重要的是——空间要大、屏幕要大、座椅要大要软、还要有车载冰箱要大、外放电……
    要单独开发一套市面上最安静,最稳定,最省油的增程式系统。
    总之,研发周期会比较漫长,定价也会在三十万以上。
    我愿称之为——中年乐!!!”
    ……
    话分两头。
    郑国昭最近很迷茫。
    自从加入了星辰的直营体系,成为了混合模式旗下最大的经销商之一,仿佛一切都走向了正轨。
    在魔都这片一线城市的主攻区域,他作为“城总”,现在已经总共投资并参与了十一家直营授权门店。
    怎么说呢。
    就很稳定。
    因为星辰mini的销量,在市场上已经打开了,月均销量都能达到一万多台。
    而且在限牌城市,接受度变得越来越高,外面的大街上,露面率和保有量也开始往上提高了。
    所以也没什么波澜。
    让人内心不禁产生一种无趣的感觉。
    ……
    (本章完)

章节目录

从山寨老头乐,到工业霸主所有内容均来自互联网,PO18脸红心跳只为原作者不是大白鸽的小说进行宣传。欢迎各位书友支持不是大白鸽并收藏从山寨老头乐,到工业霸主最新章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