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天,当姚爱国乘坐的吉普车缓缓驶入沈城215兵工厂的大门时,整个厂区都沸腾了。
    “来了!来了!京城来的吉普车!”
    “快看!是姚工!真的是姚工!”
    工人们从车间里,从宿舍楼里,从食堂里,潮水般地涌了出来,將厂区的主干道围得水泄不通。
    他们一个个伸长了脖子,踮起了脚尖,脸上带著激动、好奇、还有朝圣般的狂热。
    那眼神,就像是追星族看到了自己的偶像。
    王大山厂长带著厂里的所有领导干部,一路小跑地迎了上来。
    他那张饱经风霜的脸上,此刻笑得像一朵绽放的菊,激动得手都不知道往哪儿放。
    “姚工!哎呀,姚工!您可算是来了!”
    车门打开,姚爱国从车上走了下来。
    他穿著一身乾净的干部装,身姿挺拔,脸上带著和煦的微笑,目光平静地扫过眼前这人山人海的场面。
    “王厂长,你这搞的阵仗也太大了。”姚爱国主动伸出手,和王大山用力地握了握。
    “不大!一点都不大!”王大山嗓门洪亮,生怕別人听不见似的。
    “您为了我们厂的技术问题,亲自从京城跑过来,这是对我们215厂天大的重视!我们全厂两千多號职工,都得来感谢您!”
    姚爱国心想这王厂长是个实在人,也是个聪明人。
    他这么一喊,全厂职工的凝聚力,瞬间就上来了。
    “行了,王厂长,咱们別在门口站著了,我这次来,是来办正事的。”姚爱国笑了笑,“我想先见见李舍同志。”
    听到这话,人群里一阵骚动。
    所有人的目光,都下意识地投向了站在人群最后面,一个显得有些手足无措的年轻人。
    李舍脸涨得通红,手心里全是汗。
    他做梦也没想到,自己会在这种万眾瞩目的情况下,被传说中的姚工亲自点名。
    “小李!还愣著干啥!姚工要见你呢!快过来!”王大山回头,兴奋地吼了一嗓子。
    李舍感觉自己的腿都有些发软,在无数道羡慕的目光中,几乎是同手同脚地走到了姚爱国面前。
    “姚……姚工……您好。”
    姚爱国看著眼前这个典型的技术宅,心里生出几分亲切。
    他没有摆什么领导架子,而是像个邻家大哥一样,拍了拍李舍的肩膀。
    “李舍同志,你的报告我看了,写得非常好。”
    “走,咱们找个地方,好好聊聊。”
    厂长办公室里,王大山亲自泡好了茶,就识趣地退了出去,还贴心地把门给带上了。
    屋子里,只剩下姚爱国和李舍两个人。
    气氛一下子安静下来,李舍更紧张了,两只手规规矩矩地放在膝盖上,坐得笔直。
    姚爱国没有直接谈工作,而是像拉家常一样问道:“听王厂长说,你一门心思扑在技术上,连对象都还没找?”
    李舍没想到他会问这个,愣了一下,脸更红了,点了点头:“嗯……没时间。”
    “技术要搞,生活也要过嘛。”姚爱国笑著,亲自给他倒了杯茶水。
    这个简单的动作,让李舍紧绷的神经,稍微放鬆了一点。
    “李舍同志,咱们说回你的那份报告。”姚爱国话锋一转,表情严肃起来。
    “你的那个『复合热处理工艺』,思路非常巧妙。特別是你提出用『分段淬火』的方式,来控制轴承滚道的残余应力,这个想法,简直是神来之笔!”
    姚爱国没有说任何空泛的表扬,而是直接点出了技术中最核心、最精妙的地方。
    李舍猛地抬起了头,眼睛里瞬间爆发出惊人的亮光。
    行家!
    眼前这个人,绝对是真正的顶尖行家!
    他那点紧张和拘束,瞬间就被一种找到知音的兴奋给衝散了。
    “姚工!您……您也看出来了!我就是卡在残余应力分布不均的问题上,想了好几天,最后才琢磨出这个笨办法的……”
    “这不是笨办法,这是天才的办法。”姚爱国语气肯定。
    “能想到利用马氏体相变时的体积效应,来抵消一部分淬火应力,这需要对材料学和热力学,有极其深刻的理解。”
    两个人你一言我一语,完全沉浸在了技术的海洋里。
    从金相组织,聊到热处理曲线,又从疲劳寿命,聊到未来的材料发展方向。
    李舍越聊越兴奋,越聊越心惊。
    他发现,自己绞尽脑汁才想明白的一些问题,姚工往往一句话就能点透本质,甚至能从一个他想都想不到的角度,提出更优的解决方案。
    这哪里是交流?
    这根本就是单方面的指导和降维打击!
    他看著眼前这个比自己还要年轻几岁的青年,心里那点小小的骄傲,早已荡然无存,只剩下高山仰止般的敬佩。
    聊了足足一个多小时,姚爱国才把话题拉了回来。
    “李舍同志,你是个天才。”姚爱国看著他,眼神无比真诚,“你这样的人才,窝在一个车间里,太屈才了。”
    “我这次来,是想正式邀请你,调到京城的航空项目组来。”
    “你来了,我让你单独负责一个材料研究课题组,给你最好的设备,最充足的经费,让你尽情施展你的才华。”
    这个邀请,就像一颗重磅炸弹,在李舍的脑子里轰然炸响。
    去京城?
    进项目组?
    单独负责一个课题组?
    这……这是他以前连做梦都不敢想的事情。
    他激动得浑身颤抖,嘴唇哆嗦著,好半天说不出一句话来。
    然而,就在姚爱国以为他会毫不犹豫地答应时,李舍却深吸了一口气,缓缓地摇了摇头。
    “姚工……谢谢您看得起我。”他的声音有些沙哑,“可是……我不能去。”
    姚爱国愣住了。
    “为什么?”
    李舍的眼神里,闪过一丝执拗的光。
    “姚工,我不是什么天才,我就是个笨人。”
    “我脑子里的这些想法,都不是在办公室里想出来的,是在车间里,听著工具机的轰鸣声,闻著机油的味道,用手摸著那些零件,一点点磨出来的。”
    “您要是把我放在京城窗明几净的实验室里,我保证,不出半年,我就成了一块没用的木头疙瘩。”
    “我离不开这里,离不开一线。只有在这里,我才感觉自己活著。”
    他这番话,说得朴实,却掷地有声。
    姚爱国看著他,心里涌起的,不是失望,而是更深的敬佩。
    这是一个真正纯粹的匠人。
    “好。”姚爱国点了点头,脸上露出了欣赏的笑容,“我尊重你的选择。”
    他从口袋里掏出纸笔,写下了一串號码,递给了李舍。
    “这是我办公室的电话,以后,你在工作上有什么新的想法,或者遇到任何困难,隨时可以直接打给我。”
    “京城项目组的大门,永远为你敞开。”
    ……
    婉拒了王厂长安排的接风宴,姚爱国提出,想去车间里走走看看。
    车间里,工具机轰鸣,火四溅,到处都是工人们忙碌的身影。
    这种火热朝天的生產氛围,让姚爱国感觉全身的血液都跟著燃烧了起来。
    他没有走马观,而是走得很慢,看得很仔细。
    每经过一台工具机,他都会停下来,和老师傅聊上几句。
    问问生產的进度,聊聊设备的情况,甚至会探討一下某个零件的加工工艺。
    他身上没有半点领导的架子,那份发自內心对技术的尊重和对工人的熟稔,让所有人都感到无比亲切。
    走到一个大型鏜床旁边时,一个满身油污的老师傅正半个身子探在工具机下面,似乎在调试著什么,嘴里大声地喊著:
    “他娘的!手不够长!小王,小王!快!给我把那边那个14號的梅扳手递一下!”
    他旁边的小徒弟正忙著另一件事,没来得及反应。
    姚爱国正好站在工具架旁边,他看了一眼,顺手拿起那把14號的梅扳手,走了过去,递到了老师傅的手边。
    “师傅,给。”
    “谢了啊!”老师傅头也没回,接过扳手,熟练地拧了几个螺丝,然后才满头大汗地从工具机底下钻了出来。
    他抹了一把脸上的油污,正想看看是哪个机灵的小伙子帮了忙。
    可当他看清站在面前的人时,整个人,瞬间石化了。
    手里的扳手,“哐当”一声掉在了地上。
    他的嘴巴猛地张开,眼睛瞪得像铜铃,脸上写满了难以置信。
    “姚……姚……姚工?!”
    这一声惊呼,让周围所有工人的目光,都聚焦了过来。
    整个嘈杂的车间,仿佛被按下了暂停键。
    所有人都目瞪口呆地看著眼前这一幕。
    那个传说中的人物,华国航空工业的领军者,刚刚……亲手给一个满身油污的老钳工,递了一把扳手?
    老师傅感觉自己的脸烧得厉害,恨不得找个地缝钻进去。
    我的天老爷!我刚才……我刚才居然使唤了姚工!还他娘的那么大声!
    “举手之劳。”姚爱国捡起地上的扳手,重新递给他,脸上还是那副风轻云淡的笑容。
    “师傅,您继续忙,注意安全。”
    说完,他便转身,继续朝前走去。
    直到他的背影消失在车间尽头,整个车间才像是解除了封印一样,轰然炸开了锅!
    “老张!你牛逼啊!全厂就你敢使唤姚工!”
    “你看到没?姚工一点架子都没有!还对他笑呢!”
    “这才是真正为我们工人著想的大领导啊!”

章节目录

四合院:手搓歼八航发,断禁运!所有内容均来自互联网,PO18脸红心跳只为原作者佚名的小说进行宣传。欢迎各位书友支持佚名并收藏四合院:手搓歼八航发,断禁运!最新章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