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9章 院里閒话初探听
“小姚同志……不,姚工!”王援朝激动地握住姚爱国的双手,声音都有些颤抖,“您……您真是我们厂的救星啊!您提的这些方案,简直是太……太高明了!”
李卫东也连连点头:“是啊,姚工,听君一席话,胜读十年书!我今天才明白,什么叫天外有天,人外有人!”
姚爱国被他们捧得有些不好意思,笑了笑说道:“王厂长,李师傅,你们太客气了。这些也只是我的一些初步设想,具体能不能行,还需要通过实验来验证。”
“一定行!肯定行!”王援朝信心十足地说道,“姚工,我代表红星机械厂,正式邀请您担任我们厂的技术顾问,指导我们完成这个项目!待遇方面,您儘管开口,我们绝不含糊!”
他现在是彻底被姚爱国的才华给折服了。
他知道,只要能留住这个年轻人,红星厂未来的发展,绝对不可限量!
姚爱国沉吟了一下。
担任技术顾问,倒是个不错的选择。
既能发挥自己的专长,为国家做贡献,又能接触到一些核心技术,了解国內的工业现状。
而且,红星厂是军工配套单位,在这里工作,也算是进入了体制內,对他未来的发展,肯定有好处。
想到这里,姚爱国点了点头:“王厂长,承蒙您看得起,这个技术顾问,我当了。不过,待遇方面,就按照厂里的规定来吧,我没什么特殊要求。”
他不是为了钱来的。
他更看重的是这个平台,这个机会。
“好!好!姚工果然是高风亮节!”王援朝大喜过望,“那我们明天就签合同!李卫东,你马上去准备一下,把姚工的办公室安排好,各项待遇都按最高標准来!”
“是!厂长!”李卫东也兴奋地应道。
事情就这么定了下来。
姚爱国也没想到,自己第一次来红星厂,竟然就成了这里的技术顾问。
这算是他回国后,迈出的坚实一步。
接下来的几天,姚爱国正式入驻红星机械厂。
他有了一间独立的办公室,还配了专门的绘图桌和资料柜。
厂里也给他安排了宿舍,但他还是习惯住在四合院里,毕竟那里离市中心近一些,也更有生活气息。
他每天骑著从厂里给配的一辆半旧的自行车,往返於四合院和红星厂之间。
虽然路途有点远,但他乐在其中。
在厂里,他全身心地投入到03號项目的攻关中。
他带领著技术科的几位骨干,对原有的设计方案进行了大刀阔斧的修改。
新的齿轮材料配方很快就確定下来,並且委託兄弟单位进行试製。
齿轮的加工工艺也重新制定,一些关键工序,姚爱国甚至亲自上阵,手把手地指导工人操作。
他的专业水平和敬业精神,贏得了全厂上下的尊重和钦佩。
大家都发自內心地称呼他一声“姚工”。
工作虽然忙碌,但姚爱国並没有放鬆对储物空间和“暗影”模型的研究。
他发现,只要自己专注於某项技术难题的攻关,储物空间里的“暗影”模型,就偶尔会给他一些相关的“提示”。
这些提示,往往是一些关键的技术参数,或者一些巧妙的设计思路,总能在他最需要的时候,给他带来启发。
这让姚爱国更加坚信,这个“暗影”模型,绝对是一个超级外掛!
当然,他也知道,外掛虽好,但自身的努力更重要。
这天傍晚,姚爱国下班回到四合院。
刚进院门,就看见三大爷阎埠贵正坐在院子里的小马扎上,摇著蒲扇,跟几个老街坊聊天。
看到姚爱国回来,阎埠贵眼睛一亮,招了招手:“哎,爱国,过来聊会儿!”
姚爱国本不想掺和他们的閒聊,但阎埠贵是院里的管事大爷,面子上总得过得去。
他只好走过去,打了个招呼:“三大爷,各位大爷大妈,聊什么呢?”
“还能聊什么,不就是院里那些鸡毛蒜皮的事儿唄。”一个胖乎乎的大妈说道,她是院里有名的“广播站”,姓刘。
阎埠贵清了清嗓子,说道:“爱国啊,你现在可是我们院儿里的能人了,在红星厂当大技术员,工资肯定不少吧?”
姚爱国笑了笑:“三大爷说笑了,我就是个普通的技术员,拿份死工资而已。”
他不想太张扬。
“哎,爱国就是谦虚。”刘大妈接口道,“不像有些人,芝麻大点的官儿,尾巴都翘到天上去了。”
她这话,明显意有所指。
姚爱国知道,她说的是许大茂。
许大茂自从娶了娄晓娥,又在厂里当了个放映组的小组长,確实比以前更嘚瑟了。
“说起许大茂,他最近可是春风得意啊。”另一个瘦高个的老头说道,他是院里的聋大爷,耳朵不好使,但消息却灵通得很。
“可不是嘛!”阎埠贵一拍大腿,“听说他媳妇儿娄晓娥,娘家那边可是有大背景的!许大茂这是攀上高枝儿了!”
“何止是高枝儿啊!”刘大妈压低声音,神秘兮兮地说道,“我可听说了,娄家以前是开大工厂的,家里金条多得都能当柴火烧!现在虽然不比从前了,但瘦死的骆驼比马大,那家底儿,厚著呢!”
姚爱国听著这些街坊邻居的议论,心里也有些好奇。
这娄家,到底是什么来头?
他记得,上一世看《情满四合院》的时候,对娄晓娥的家庭背景,並没有太详细的描写。
只知道她家是资本家出身,后来受到了衝击。
现在听这些街坊一说,似乎比他想像的还要复杂。
“不过啊,这许大茂,也不是个省油的灯。”聋大爷摇了摇头,“他那点肠子,瞒得了別人,可瞒不了我们这些老傢伙。我瞅著啊,他跟娄晓娥,长久不了。”
“谁说不是呢!”刘大妈撇了撇嘴,“娄家那姑娘,一看就是个正经过日子的人,摊上许大茂这么个玩意儿,也是倒了八辈子霉了。”
姚爱国默默地听著,没有插话。
他对这些邻里八卦,兴趣不大。
就在这时,傻柱从外面回来了,肩上扛著一个大网兜,里面装著几条活蹦乱跳的鱼。
“哟,聊著呢?”傻柱咧嘴一笑,露出两排大白牙。
“柱子,哪儿弄的鱼啊?看著挺新鲜的。”阎埠贵问道。
“嘿嘿,厂里发的。”傻柱得意地说道,“今儿食堂改善伙食,剩了点,领导赏我的。”
他说著,从网兜里抓出一条最大的鲤鱼,递给姚爱国。
“爱国,这条给你,拿回去燉汤喝,补补脑子!”
姚爱国有些意外,连忙推辞:“柱子哥,这可使不得,你留著自己吃吧。”
“跟我客气啥!”傻柱把鱼硬塞到姚爱国手里,“你小子天天在厂里费脑子,是该好好补补。再说了,哥们儿这儿还有呢!”
姚爱国拗不过他,只好收下了。
这傻柱,虽然有时候说话不中听,脾气也爆,但为人確实仗义。
“对了,爱国。”傻柱突然想起什么似的,压低声音对姚爱国说道,“我跟你说个事儿,你可別告诉別人啊。”
姚爱国见他神神秘秘的,也有些好奇:“什么事啊?柱子哥。”
傻柱凑到姚爱国耳边,小声说道:“我听说,许大茂那小子,最近在外面好像有点不老实……”
“不老实?”姚爱国眉头一挑,“什么意思?”
傻柱嘿嘿一笑,挤了挤眼睛:“还能是什么意思?就是……跟厂里一个女的,眉来眼去的,不太对劲儿……”
李卫东也连连点头:“是啊,姚工,听君一席话,胜读十年书!我今天才明白,什么叫天外有天,人外有人!”
姚爱国被他们捧得有些不好意思,笑了笑说道:“王厂长,李师傅,你们太客气了。这些也只是我的一些初步设想,具体能不能行,还需要通过实验来验证。”
“一定行!肯定行!”王援朝信心十足地说道,“姚工,我代表红星机械厂,正式邀请您担任我们厂的技术顾问,指导我们完成这个项目!待遇方面,您儘管开口,我们绝不含糊!”
他现在是彻底被姚爱国的才华给折服了。
他知道,只要能留住这个年轻人,红星厂未来的发展,绝对不可限量!
姚爱国沉吟了一下。
担任技术顾问,倒是个不错的选择。
既能发挥自己的专长,为国家做贡献,又能接触到一些核心技术,了解国內的工业现状。
而且,红星厂是军工配套单位,在这里工作,也算是进入了体制內,对他未来的发展,肯定有好处。
想到这里,姚爱国点了点头:“王厂长,承蒙您看得起,这个技术顾问,我当了。不过,待遇方面,就按照厂里的规定来吧,我没什么特殊要求。”
他不是为了钱来的。
他更看重的是这个平台,这个机会。
“好!好!姚工果然是高风亮节!”王援朝大喜过望,“那我们明天就签合同!李卫东,你马上去准备一下,把姚工的办公室安排好,各项待遇都按最高標准来!”
“是!厂长!”李卫东也兴奋地应道。
事情就这么定了下来。
姚爱国也没想到,自己第一次来红星厂,竟然就成了这里的技术顾问。
这算是他回国后,迈出的坚实一步。
接下来的几天,姚爱国正式入驻红星机械厂。
他有了一间独立的办公室,还配了专门的绘图桌和资料柜。
厂里也给他安排了宿舍,但他还是习惯住在四合院里,毕竟那里离市中心近一些,也更有生活气息。
他每天骑著从厂里给配的一辆半旧的自行车,往返於四合院和红星厂之间。
虽然路途有点远,但他乐在其中。
在厂里,他全身心地投入到03號项目的攻关中。
他带领著技术科的几位骨干,对原有的设计方案进行了大刀阔斧的修改。
新的齿轮材料配方很快就確定下来,並且委託兄弟单位进行试製。
齿轮的加工工艺也重新制定,一些关键工序,姚爱国甚至亲自上阵,手把手地指导工人操作。
他的专业水平和敬业精神,贏得了全厂上下的尊重和钦佩。
大家都发自內心地称呼他一声“姚工”。
工作虽然忙碌,但姚爱国並没有放鬆对储物空间和“暗影”模型的研究。
他发现,只要自己专注於某项技术难题的攻关,储物空间里的“暗影”模型,就偶尔会给他一些相关的“提示”。
这些提示,往往是一些关键的技术参数,或者一些巧妙的设计思路,总能在他最需要的时候,给他带来启发。
这让姚爱国更加坚信,这个“暗影”模型,绝对是一个超级外掛!
当然,他也知道,外掛虽好,但自身的努力更重要。
这天傍晚,姚爱国下班回到四合院。
刚进院门,就看见三大爷阎埠贵正坐在院子里的小马扎上,摇著蒲扇,跟几个老街坊聊天。
看到姚爱国回来,阎埠贵眼睛一亮,招了招手:“哎,爱国,过来聊会儿!”
姚爱国本不想掺和他们的閒聊,但阎埠贵是院里的管事大爷,面子上总得过得去。
他只好走过去,打了个招呼:“三大爷,各位大爷大妈,聊什么呢?”
“还能聊什么,不就是院里那些鸡毛蒜皮的事儿唄。”一个胖乎乎的大妈说道,她是院里有名的“广播站”,姓刘。
阎埠贵清了清嗓子,说道:“爱国啊,你现在可是我们院儿里的能人了,在红星厂当大技术员,工资肯定不少吧?”
姚爱国笑了笑:“三大爷说笑了,我就是个普通的技术员,拿份死工资而已。”
他不想太张扬。
“哎,爱国就是谦虚。”刘大妈接口道,“不像有些人,芝麻大点的官儿,尾巴都翘到天上去了。”
她这话,明显意有所指。
姚爱国知道,她说的是许大茂。
许大茂自从娶了娄晓娥,又在厂里当了个放映组的小组长,確实比以前更嘚瑟了。
“说起许大茂,他最近可是春风得意啊。”另一个瘦高个的老头说道,他是院里的聋大爷,耳朵不好使,但消息却灵通得很。
“可不是嘛!”阎埠贵一拍大腿,“听说他媳妇儿娄晓娥,娘家那边可是有大背景的!许大茂这是攀上高枝儿了!”
“何止是高枝儿啊!”刘大妈压低声音,神秘兮兮地说道,“我可听说了,娄家以前是开大工厂的,家里金条多得都能当柴火烧!现在虽然不比从前了,但瘦死的骆驼比马大,那家底儿,厚著呢!”
姚爱国听著这些街坊邻居的议论,心里也有些好奇。
这娄家,到底是什么来头?
他记得,上一世看《情满四合院》的时候,对娄晓娥的家庭背景,並没有太详细的描写。
只知道她家是资本家出身,后来受到了衝击。
现在听这些街坊一说,似乎比他想像的还要复杂。
“不过啊,这许大茂,也不是个省油的灯。”聋大爷摇了摇头,“他那点肠子,瞒得了別人,可瞒不了我们这些老傢伙。我瞅著啊,他跟娄晓娥,长久不了。”
“谁说不是呢!”刘大妈撇了撇嘴,“娄家那姑娘,一看就是个正经过日子的人,摊上许大茂这么个玩意儿,也是倒了八辈子霉了。”
姚爱国默默地听著,没有插话。
他对这些邻里八卦,兴趣不大。
就在这时,傻柱从外面回来了,肩上扛著一个大网兜,里面装著几条活蹦乱跳的鱼。
“哟,聊著呢?”傻柱咧嘴一笑,露出两排大白牙。
“柱子,哪儿弄的鱼啊?看著挺新鲜的。”阎埠贵问道。
“嘿嘿,厂里发的。”傻柱得意地说道,“今儿食堂改善伙食,剩了点,领导赏我的。”
他说著,从网兜里抓出一条最大的鲤鱼,递给姚爱国。
“爱国,这条给你,拿回去燉汤喝,补补脑子!”
姚爱国有些意外,连忙推辞:“柱子哥,这可使不得,你留著自己吃吧。”
“跟我客气啥!”傻柱把鱼硬塞到姚爱国手里,“你小子天天在厂里费脑子,是该好好补补。再说了,哥们儿这儿还有呢!”
姚爱国拗不过他,只好收下了。
这傻柱,虽然有时候说话不中听,脾气也爆,但为人確实仗义。
“对了,爱国。”傻柱突然想起什么似的,压低声音对姚爱国说道,“我跟你说个事儿,你可別告诉別人啊。”
姚爱国见他神神秘秘的,也有些好奇:“什么事啊?柱子哥。”
傻柱凑到姚爱国耳边,小声说道:“我听说,许大茂那小子,最近在外面好像有点不老实……”
“不老实?”姚爱国眉头一挑,“什么意思?”
傻柱嘿嘿一笑,挤了挤眼睛:“还能是什么意思?就是……跟厂里一个女的,眉来眼去的,不太对劲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