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名年轻导演对黑幕与声音的运用绝对堪称教科书级,精准操控了观眾情绪,就连我也没能逃脱!”让-吕克·戈达尔眼中不禁浮现出诧异之色。
    要知道,他可是柏林国际电影节最佳导演、威尼斯金狮奖获得者,还是“新浪潮电影运动”的引领者之一,还在全球权威杂誌《电影手册》工作过。
    他什么电影没有看过?
    但方元这部《活埋》,他还真从未见过!
    所谓的“新浪潮”,简单来说就是“电影作者论”。
    反对传统商业电影的僵化模式,强调导演的“作者性”和个人风格。
    导演对一部影片来说就是最重要的角色!
    没有之一!
    “新浪潮”从20世纪50年代开始,推动了现代主义电影发展,影响全球电影创作直到现在。
    让-吕克·戈达尔身为“新浪潮”引领者,最喜欢的就是这种反传统敘事的作者电影!
    《活埋》在他看来,就是一部无可指责的作者电影!
    “观眾通过声音『看见』主角的挣扎,这种听觉敘事在如今的国际影坛,真是太少见了。”让-吕克·戈达尔忍不住在心里讚嘆。
    听觉敘事便是反传统敘事的一种形式,並非方元独创。
    但开场长达一分钟的黑幕,却是大家从未见过的创作手法。
    要知道,这可不是什么噱头,而是对这部电影来说,最重要的东西!
    黑幕中的喘息声与摩擦声不仅是环境音效,更是替代画面完成“角色出场”环节。
    更是第一时间,让全场观眾都感受到主角的窒息困境,无需画面便已传递出那种绝望的压迫感。
    《活埋》播放的一分钟,整个放映厅同样是一片黑暗。
    大家和主角瞬间实现了通感!
    这可不是隨便哪个导演都能做到的事情。
    虽然看起来手法很简单,但能率先想到才是最难的!
    陈楷歌此时脸色很难看。
    他的水平也不弱,自然能看出开场黑幕与反传统敘事的惊艷之处。
    但,这才只是刚开始。
    “全片九十分钟,你能一直保持如此高的水准吗?”
    陈楷歌双手下意识捏紧,眼睛一动不动盯著银幕里的微弱光亮。
    在一片漆黑的环境中,男主保罗缓缓醒来……
    他不断喘著粗气,藉助打火机微弱的火光,发现周围儘是坚固的木板,活动空间非常有限,就好像躺在一具棺材里。
    而他仅有的物品,是一部电量不足的手机、打火机、手电筒、萤光棒、小刀、酒壶、笔,以及一张绑匪留下的纸条。
    除此之外,保罗还发现棺材內壁刻有求救信息,推测此前可能有人同样被活埋於此。
    然后他尝试用刀撬开棺材盖子,但並未成功。
    手机信號时断时续,他先后拨打了911、fbi、公司、家人的电话。
    但是911接线员態度敷衍,fbi探员虽然承诺救援但行动迟缓。
    公司则因合同漏洞拒绝承担责任。
    而且绑匪还通过电话要求保罗录製赎金视频。
    原来,主角保罗是一名美国卡车司机,受僱於一家私人承包商,在战后地区从事运输工作……
    “厉害,这么年轻的演员,演技都跟老戏骨有得一拼了。”张一谋感嘆著说道。
    全片到现在,只有瑞安·雷诺兹一个人在演独角戏,却能充分牵动他的心绪,感受到那股紧张的情绪。
    而且其中很多镜头都是一镜到底。
    这让张一谋不禁有了一个大胆的想法。
    整部电影都一镜到底!
    是不是很大胆?
    想到这里,他不禁有点心潮澎湃,想赶紧跟自己熟悉的几位优秀演员打个电话。
    不过现在还在观影,他只能將这个念头暂时埋进心里。
    影片继续。
    保罗始终没有放弃求生的希望,想尽所有办法想要获救。
    但渐渐地,狭小空间內的氧气越来越来稀薄。
    这时,保罗接到母亲和妻子的电话,得知妻子因他的失踪陷入崩溃,更加点燃了他的求生欲望。
    而通过媒体打来的电话,保罗发现自己竟然被媒体渲染成“已死亡的承包商”。
    而米国官方以“不与恐怖分子谈判”为由拒绝支付赎金。
    他彻底陷入了绝望之中。
    在这九十分钟里,观眾就仿佛和主角保罗一样同呼吸、共命运,深刻体会到他的绝望。
    最后结局,fbi探员告知保罗,救援队已定位他的位置,他马上就能得救。
    但很快棺材开始漏沙,可保罗依旧没有放弃。
    直至濒死之际,他听到探员一句冰冷的“i'msorry”。
    保罗意识到,自己其实从一开始就被彻底拋弃了。
    五角大楼里那些人从未想过救自己。
    或者说,只有他真正死亡,才是最好的结局。
    保罗心里最后一丝希望,彻底碎裂。
    源源不断的流沙彻底填满棺材。
    在一片窒息的黑暗中,影片结束。
    沉默……
    还是沉默……
    继续沉默……
    全场观眾久久未能从情绪之中抽离出来。
    《活埋》虽然是惊悚片类型,但最惊悚的地方並非主角保罗每一次的挣扎求生,而是始终有一根名为希望的线在吊著他,直至最后才猛然崩断!
    那么,保罗真的死了吗?
    对此方元只能说,请看彩……
    好吧,电影节展映拷贝,方元並未放入片尾彩蛋。
    毕竟这只是坎城电影节展映,並不算正式上映。
    万一有人看到彩蛋跑到网上剧透怎么办?
    基金会网站关於保罗和收容物的档案还没有解锁呢。
    “啪啪啪……”
    这时,伴隨著主创和幕后团队的字幕播放结束,影厅內灯光亮起。
    全场所有观眾,都纷纷站起身向这部电影献上热烈的掌声。
    特別是那些普通观眾,他们的情绪最为激动。
    本来只是听说《活埋》是奥斯卡最佳编剧的执导作品,隨便买张电影票想来见识一下。
    结果没想到,竟然还真的是长见识了!
    他们从来没想过电影还能这么拍!
    整部电影居然可以只有一个人!
    而且全程都有让大家完全停不下来的刺激感!
    掌声持续了整整十分钟。
    陈楷歌看著缓缓走上台致谢的方元,眼中闪过一丝复杂的情绪。
    “这样的作品,已经有大师风范了……”
    他现在完全说不出“这部电影也就那样”的话。
    这是在违背自己的本心。
    长达九十分钟的时间里,全片场景镜头只有一个男人和一副棺材。
    幽闭的空间、昏暗的环境、孤独的演员……
    方元在一个无比单调的场景下,完美拍出了一个绝望之人的心路歷程,引领著观眾经歷了无数次精神上的起起伏伏伏伏伏……
    当然,瑞安·雷诺兹的功劳也很大,演技堪称精湛。
    从一开始的彷徨,到最后的绝望,绝对算得上完美至极!
    另外除了故事剧情本身,主题詮释方面这部电影也非常优秀。
    通过主角保罗的经歷,让观眾窥见战爭的一角,以小见大,足以看出战爭的残酷。
    战爭带给人类的,是永远无法抹平的伤痛。
    这时,一旁的张一谋感嘆道:“这部影片,有金棕櫚之姿!”
    “张导,饭可以乱吃,话可不能乱说。”陈楷歌半点不给面子,冷脸道,“我承认方导这部《活埋》很优秀,瑞安·雷诺兹拿到坎城最佳男演员奖的希望很大,但金棕櫚就別想了。”
    此刻,陈楷歌不再称呼小师弟,而是方导。
    他认可了方元在导演层面的实力。
    仅在他这位坎城金棕櫚奖获得者之下!
    不过,《活埋》最多能拿最佳男演员,金棕櫚想想就得了。
    说是全部入围影片都能提名金棕櫚,你还真以为能获奖?
    要知道,坎城电影节主竞赛单元的奖项设置,通常遵循“一部电影仅可获得一个奖项”的原则。
    基本不可能有意外。
    毕竟狼多肉少,主竞赛单元奖项才不到十个,而入围影片一般有二十部左右。
    管你电影再怎么优秀,也最多只能拿到一个奖项。
    不然全给你了,其他人怎么分?
    唯一有的意外,大概是2000年,评审团主席特许下的“双奖”。
    王佳卫导演的《样年华》,同时获得技术大奖和梁超伟的最佳男演员奖。
    不过技术大奖並非主竞赛单元每年固定颁发,而且有时候还可能变成“艺术贡献奖”之类的临时设立奖项。
    另外,人家那是有评审团主席特许,仅此一例。
    你方元初出茅庐,评审团主席怎么可能会对你特別照顾?
    所以,陈楷歌完全不担心方元有机会能拿到金棕櫚。
    最佳男演员奖那才是真的希望很大。
    毕竟瑞安·雷诺兹在《活埋》里表现让人挑不出半点毛病。
    听到陈楷歌的话,张一谋也很快想到这一点。
    “这么看来,方导是真的没什么希望了……”
    其实,之前还有一年坎城,诞生双奖可能性很大。
    那就是陈楷歌的《霸王別姬》。
    最佳影片和最佳男演员,大家都觉得《霸王別姬》有资格获得。
    不过最终,《霸王別姬》拿下金棕櫚,张国容因为评委“分散奖项”的考虑错失影帝。
    “可惜了,我是真觉得《活埋》有金棕櫚之姿。”张一谋感到有些遗憾。
    陈楷歌听到这话冷哼一声。
    他承认方元执导的《活埋》不错,但在艺术层面还是跟他没法比。
    另一边,方元带领主创团队谢幕结束。
    法国大导让-吕克·戈达尔走了过来,先是打量了两眼方元,然后笑著道:“看来影坛未来还是要让给你们年轻人来突破,《活埋》在敘事和拍摄上的创新,真是让我大开眼界。”
    方元同样笑道:“吕克导演,你才是真正的先锋者,你的处女作《筋疲力尽》绝对算是新浪潮电影美学的奠基之作。”
    方元前世就看过让-吕克·戈达尔的很多作品,算起来他也可以说是对方的粉丝。
    “没想到你还看过我的《筋疲力尽》,不过那都是陈年往事了,现在是你们年轻人的世界。”
    让-吕克·戈达尔眼中流露出一丝怀念,然后看向方元道,“你这部《活埋》或许有希望拿到本届金棕櫚,其他入围影片在我看来,也就只有《老男孩》能跟你拼一拼。”
    方元面色奇怪:“吕克导演,不是还有《华氏911》吗?”
    他记得,今年坎城电影节金棕櫚的最终胜利者,就是这部《华氏911》。
    让-吕克·戈达尔没忍住笑道:“纪录片算什么电影?而且《华氏911》现在爭议很大,评审团怎么可能把金棕櫚颁发给这部电影。”
    方元闻言愣了一下,隨即倒吸一口凉气。
    嘶!
    难道说,他有机会捡漏?
    那么……韩董那边要不涨涨价?

章节目录

被内娱封杀后,我成了好莱坞大导所有内容均来自互联网,PO18脸红心跳只为原作者佚名的小说进行宣传。欢迎各位书友支持佚名并收藏被内娱封杀后,我成了好莱坞大导最新章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