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0章 私人ai助手:灵曦
    随着时间来到8月份,陆安除了日常规划的工作内容,下班之后每天都用几个小时的时间在家里着手开发私人ai助手。
    有了一个强大的ai助手协助,不但能大幅提高效率,陆安自个儿也能轻松很多。
    其它行业版本的星流软件工具开发都只能依赖陆安独自来完成,这个工作量实在太大,一个人开发的效率确实也不高。
    各行业版本数量变多了,以后进行优化迭代升级,指定得累成狗。
    但要是有一个高智能的ai助手协助开发,一些基础的代码、程序汇编工作让ai协助,不需要陆安一个个的把代码敲出来,工作量瞬间就能指数级骤降。
    哪怕是以后出现几十个星流系列软件工具,不论是优化、迭代,有ai助手的协助也是轻松无压力。
    而且ai助手的协助,不用担心人的因素导致技术泄密的问题,可以说是一举多得。
    ……
    家中别墅内。
    陆安坐在电脑前不语,过了片刻,孟秋颜款步姗姗的来到他身后,微微俯身,双手从他肩后环着颈项,手自然的向下垂落着。
    “原来你也有伤脑筋的时候呀?”孟秋颜笑盈盈地说,看到陆安一脸犯难的样子,孟秋颜不由得好奇询问:“什么事情?”
    陆安一脸犯难地说:“寻思着给正在开发的私人ai助手起个什么名字好,‘小元’这个名字已经被公司的家政服务机器人产品占用。”
    听到这话的孟秋颜微愣,旋即忍不住噗嗤一笑:“我以为是什么技术难题让你伤脑筋,合着是有起名困难症?”
    陆安旋即说道:“正好你过来帮我想想,叫个什么名字比较好。”
    闻言,孟秋颜收回双手站直了身子,两手环抱若有所思。
    过了一会儿,她看向陆安道:“要不就叫‘灵曦’怎么样?”
    陆安回头瞄了她一眼:“灵曦?”
    孟秋颜点头笑道:“嗯,这名字像黎明时第一缕被露珠折射的光,阳平接阴平,清亮上扬,口语里好喊、好记,还多了一层自然意境。”
    闻言,陆安不由得点了点头,他也不再纠结了,名字而已,当即拍板道:“那行,就用这个名字。”
    陆安在键盘上输入了这个名字,私人ai助手即用“灵曦”来命名。
    这时,孟秋颜饶有兴致道:“灵曦开发出来后,她的能力怎么样?能不能胜任人类助手的工作?”
    陆安肯定地说:“理论上没问题,就看智能化程度。”
    孟秋颜旋即道:“那我建议你再适配开发制造一个仿生人实体身躯出来,这样既可以成为你的贴身助手协助工作,而且还能成为贴身保镖,小元机器人已经这么先进了,灵曦的仿生躯体采用强度更高的材料,比人类保镖的反应和综合能力要强大得多。”
    闻言,陆安顿时点头说:“这个点子不错,你这么一说倒是提醒我了,到时候给你配置几个仿生机器人作为你的贴身保镖保护你。”
    孟秋颜笑道:“我正想说这个事情。”
    她不大喜欢总是被一群男保镖随时跟随着,换成女保镖,能力又不及男保镖。
    不管再如何专业,男女之间在力量层面差距是无论怎么训练都弥补不了的,这是生物体能和自然界的规律,体格重量级就不在一个层次。
    但是机器人就大不一样了。
    即便躯体跟人类女子一般娇柔,但只要机体结构的强度、刚度够高,就不是人类碳基生命体可以比拟的。
    碳基生命体一颗7.62口径的“生米”就能直接升天,打在机械躯体上甚至可以毫发无损。
    孟秋颜旋即看向陆安说道:“不过外观能设计得跟人类一样么?我指的是能够以假乱真的仿生人那种程度。”
    陆安自信地笑道:“当然可以的,无非就是用料比较昂贵,然后维护保养成本高而已。”
    贵压根就不是什么问题,陆安本就是打算给自己和孟秋颜设计打造的私人定制。
    不追求商业化就无需考虑成本问题,只考虑性能是否达到预期,就算造一个出来要几千万乃至上亿的成本也无伤大雅。
    陆安迅速定下了这个事,先把灵曦的ai智能体1.0版本搞定,这个预计在今年内就可以完成。
    然后用最好的硬件物料打造实体仿生人躯体,用什么材料,陆安都已经想好了。
    赫然便是正在开发中的“纳米晶格自适应合金”,该金属合金打破了不可能三角,可塑性、强度和稳定性都可以同时达到最优。
    使用纳米晶格自适应合金打造出来的仿生躯体,绝对是比现在的小元机器人还要丝滑,一举一动都可以跟人类无多大区别,结合硅凝胶与高分子材料制造的仿生皮肤,外观也绝对可以做到以假乱真的程度。
    这时,陆安看到电脑上的一个提示。
    是他的老师黄宗晟发来的视讯连线,陆安暂时停止ai助手的智能体开发,接通了视讯连线。
    “老师。”
    “小安,秋颜也在啊。”
    孟秋颜也旋即招了招手,微笑跟视讯中的黄宗晟打招呼。
    小插曲过后,黄宗晟直接说正事:“小安,关于望远镜的名字,我们几个老家伙已经确定,就叫‘陆安望远镜’这个名了。”
    陆安:“呃……”
    孟秋颜眨着眼眸,不由得微笑道:“老师,你们起名字这么直白的嘛?”
    闻言,黄宗晟笑着说:“哈哈,我们天文学界是最没有起名焦虑的群体,无论国内外,我们这行起名的秘诀就是想到谁就用谁,哈勃望远镜不就是用爱德文·哈勃的名字嘛。”
    陆安瞄了眼女友笑道:“天文学界的望远镜起名,用人的名字都算是好的了,大多数望远镜的名字一个比一个草率。”
    孟秋颜旋即看向陆安,天文学界这一块她并未涉猎。
    陆安微笑着说:“比如直径三十米的望远镜就叫‘三十米望远镜’,很大的望远镜就叫‘甚大望远镜’,更大的望远镜就叫‘极大望远镜’,还要再大的望远镜就‘势不可挡的大望远镜’等等。”
    听到这些名字的孟秋颜,也是忍俊不禁。
    视讯中的黄宗晟旋即道:“什么叫草率?这叫朴实直白。”
    孟秋颜看向陆安笑着说:“这点你该跟天文学界学习,给ai起个名字都犯难。”
    陆安哭笑不得,随后看向视讯画面说道:“老师,要不咱们换个名,从古代神话故事中找个名字我看就挺不错的。”
    闻言,黄宗晟摆了摆手:“不用换,已经定了,就叫‘陆安望远镜’,毕竟是你掏钱资助搞的嘛,说不定以后别的富豪也能为了一个冠名资助科学事业呢?”
    陆安失笑:“呃、那好吧。”
    望远镜的名字就这么定了下来,紧接着便跳过这个话题,黄宗晟说道:“我们一众业内同行专家经过这半年的集中研讨论证,都一致同意‘陆安望远镜’不搞可见光波段,专注于红外波段观测,但主要看你的意愿。”
    听到这话,陆安不假思索道:“我没什么意愿,你们想搞红外光,那就搞红外光吧。”
    在轨运行的哈勃望远镜主要是探测可见光,但可见光的穿透力很低,无法穿透星际气体、尘埃云背后的画面。
    红外光则能够穿透星际气体和尘埃,同时也可以看得更远。
    可见光的波长在蓝色和红色之间,其中红色的波长是最长的,波长越长,穿透力就越强,就更容易穿过物体,而红外线的波长比红光的波长还要长,人的肉眼看不到红外线,但是专用设备仪器可以。
    由于宇宙的膨胀,最早期的星系发出的可见光谱早已经被拉长到了红外光谱,也就是红移现象,这也是黄宗晟等人要让“陆安望远镜”专注于红外光的观测的原因。
    视讯中的黄宗晟说道:“专注于红外观测的望远镜在设计上有个巨大的挑战,必须要保持极低的温度,红外波长越长就需要越低的温度。”
    任何有热辐射的物体都会有红外线,包括望远镜本身工作的时候也会辐射出一些热量,这就会导致从星系过来的光波受到干扰。
    要搞红外观测的望远镜,需要极为复杂的工艺技术,
    要融合材料科学、精密制造、低温工程、在轨部署等多个领域的突破。
    陆安询问道:“望远镜的设计参数目标确定了没有?”
    黄宗晟回道:“我们已经制定了一个初步方案,你等等,我把文件发给你。”
    等待片刻,陆安收到文件,当即点开看了看。
    主镜口径:8.8米。
    分辨率:0.065角秒@2微米。
    工作波段:0.5~35微米。
    制冷温度:6k(-267.15c)。
    遮阳罩尺寸:28.6米x19.1米
    ……
    陆安迅速阅览了数十个参数指标,旋即看向视讯画面里的黄宗晟:“老师,这个参数目标,技术要求不低啊,你们能搞定吗?我没太多时间去研究这个望远镜的技术问题啊。”
    要实现这个方案的设计目标,没有陆安自带队,技术层面对他们来说是个不小的挑战。
    但陆安最大的问题是忙不过来,他再厉害也是跟所有人一样每天只有24小时,而且他也不想把自己累得跟给牛马似的。
    ……
    (本章完)

章节目录

重生2013:超级科技帝国所有内容均来自互联网,PO18脸红心跳只为原作者昭灵驷玉的小说进行宣传。欢迎各位书友支持昭灵驷玉并收藏重生2013:超级科技帝国最新章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