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4章 老太发威
周老太之前是打过要把房子给春桃做嫁妆的主意的,可是现在看刘家人越来越不成了,连刘民看著也没结婚前那么稳靠。
这个念头,就压在心里了。
她之前也没有跟春桃承诺过,所以现在不给她,也没人挑得出毛病。
本来她还担心刘民会惦记她的房子,没想到连刘家人都惦记上了。
周老太把刘素梅劈头盖脸地臭骂一顿。
刘素梅臊得没脸,匆匆跑了。
周老太还不解气,又去了刘民家里,她是傍晚过去的,专挑刘民在家的时候过去。
她过来的时候,春桃他们还在吃饭,看她大晚上的过来了,还以为有什么事。
“妈,你怎么来了?”春桃问。
刘民也放下碗筷,站起来问道:“妈,你来了,吃饭没?”
周老太脸子拉得老长,没打算给刘民留脸面,直接问他,“刘民,今天刘素梅去我家里,劝我把我放在春桃名下的那套房子,给春桃补做嫁妆,是你让她去的吗?是你让她去跟我討要房子的?”
刘民大惊,连忙否认,“我不知道啊,妈,这个事情我不知道。”
春桃也吃惊,她看向刘民。
刘民连连否认,真是有苦说不出来,“这个事情,他们没跟我说。”
他又把前两天刘老头来找他问的事情说了,“我都跟我爸说了,那房子是妈的,不是春桃的,我怎么可能会让我大姐去找妈要房子啊。”
刘民也要脸面,这样的事情,他也做不出来。
周老太本来就对春桃在刘家的处境非常不满,之前苦於没有理由说,今天刘素梅上门去提出这种不要脸的要求,倒给了周老太一个契机。
“刘民,纵然刘素梅不是你叫过去的,也是你惯出来的,她一个出嫁了的大姑子,手伸这么长,跑到家里来耍了多少威风?让我春桃受了多少委屈?我以前没发现,你嘴上功夫挺好,就是说一套做一套!”
“结婚之前是怎么答应我们的?结婚之后你是怎么做的?刘素梅都要骑到春桃头上去拉屎了!也没见你放半个屁!现在连我的房子都算计上了,我呸!什么不要脸的东西!”
周老太大骂,刘民垂著头不敢吭声。
周老太实在气得不行,指著春桃说道:“春桃又不是离了你们老刘家就討不到一口饭吃!当初我见你是个好的,才肯让春桃嫁给你,早知道你是这种家里窝囊的德性,春桃就是在家里当一辈子老姑娘,我都不让她来你家受这些鸟气!”
刘民低声道歉,“妈,是我不好,你消消气...”
“我消不了!你要继续让你那搅家精的姐跑家里来作威作福,春桃我就领回去,你们俩离婚!让你姐如意!”
刘民一张脸已经涨红透了,周老太还骂得不够,之前来家里,她多少给刘民留脸面,怕自己说重了影响他们的感情,可今天实在气得狠了。
“刘素梅有这么大的胆子,跑我门上去,找我要房子,还不是你惯的?你这亲姐不得了,我活这么大岁数,没见过这么不要脸的大姑姐!春桃在你这要是受她的气,她们娘俩就搬回娘家去住!我也养得起!”
刘民臊红了脸,低著头,也不敢辩解。
他確实没做好,刘素梅来家里没个样子,就跟他丈母娘说的一样,確实是他惯出来的毛病,他早该大骂她一通,不许人来门上了。
刘民看一眼春桃,春桃红著眼没说话。
周老太骂了好一阵,骂完了问春桃,“春桃,你还受不受这些鸟气,不受的话,就跟我回家去,我养著你们娘俩!”
刘民一听这话,『扑通』一声跪在地上,跟周老太道歉保证,“妈,我知道错了,以后你放心,我肯定不会再让刘素梅他们来家里,你给我一个机会吧,我知道她是个坏的,以后少跟她来往,再不让春桃受委屈!...”
周老太盯著他,“你以前也这样说,你又是怎么做的,这回你別想蒙我!”
刘民连忙说道:“妈,这次我真知道错了,以后我保证这样的事情不会发生了,你信我一次,我不会让春桃再受委屈了!”
周老太冷哼一声,看一眼春桃。
她做不得春桃离婚的主,这回把刘民好好地逼一逼。
她看向春桃,这个傻姑娘,怎么结了婚还是这么傻,她也是没本事不会调,教,不然刘民也不会越来越不像样。
这一次,周老太已经把自己的底牌都亮了相,如果刘民还是不改,春桃的家还是让她大姑姐来搅和的话,周老太是不能插手了。
她再插手,就是春桃离婚的时候。
周老太深吸一口气,气也出了,刘民也拿出態度做出保证了。
她得给刘民一个台阶下了。
周老太拉了刘民一把,等人起来了,她才语重心长地说道:“两口子过日子,最忌讳娘家婆家有不安分的人来中间捣乱,我们没给过你气受,你也不要让春桃受气。”
刘民点头,“我知道了,妈。”
春桃心里不知什么滋味,她妈这样来帮她出头,掛念著她,她之前还因为她们做生意不带上自己吃味。
春桃满心感激,又是惭愧,她总让她妈这样操心。春桃走过去,拉住周老太的胳膊,说道:“妈,你吃饭了吗?我去炒两个菜,一起吃饭。”
刘民连忙说道:“我去炒!”
秋霞晚上回家去了,她晚上不在这过夜。
刘民去厨房炒菜了,正好留出空间给周老太和春桃说话。
等吃完饭,刘民又骑车送周老太回去。
等到第二天,刘民去了老宅,把刘素梅狠狠地骂了一顿。
刘素梅还不服气,委屈地说道:“我这还不是为了你,想著你和春桃多拿一套房子,多拿点钱。”
“我要钱,我不会自己去挣?用得著你来多管閒事?你以为你算什么人?成天来搅和我的事情,那房子是我丈母娘的,你好不要脸,跑人家门上去要,害得我也丟了人!”
刘素梅还是振振有词,替自己辩解。
刘民气愤地盯著刘素梅,他算是知道了,只要不跟他这胡搅蛮缠的亲姐划清界限,他的小家就没个安寧。
刘素梅连屎的香臭都不知道,跑他丈母娘家去要房子!传出去,別人还以为是他刘民惦记,都不知道要丟多大的人!
经过这个事情,刘民下定决心要跟刘素梅少来往。
林建民没答应再跟二赖搭伙跑车,后面二赖又来找林建民借过几次钱,林建民看在之前的情分上,每次都借上几百。
二赖欠下这么多钱,估计都是死帐了,林建民这个时候再往里面搭钱,都白丟了。但也拉不下脸,不好说不借,毕竟人家確实遇上了难事。
田红想跟林建民结婚,她年纪也不小了,家里催婚催得紧,想带林建民回家去见见她父母。
田红说了几遍,说她妈想见见林建民。
林建民推了一遍两遍,不好再推了,这天就买了礼物,跟田红登门去见长辈。
田红的父母对林建民还是挺满意的,要个头有个头,要长相也有长相,要是不是二婚就更好了。
可这回,他们不敢挑剔了,田红好不容易找到这么一个,又是开计程车的,有前途,比好多人强。
田红的父母就想让他们赶快结婚。
林建民支支吾吾的,也没立马答应。
等出了田家门,田红不太高兴,说:“建民,你什么意思啊?你不想跟我结婚吗?”
林建民怎么说呢,他一来对田红没有那么多的感情,二来,確实也没想过结婚,“现在我还不太想结婚。”
田红盯著他看了一会儿,不想逼他,“行吧。”
林建民回去了。
田红盯著他的背影。林建民结过一次婚,孩子都有,他当然不著急结婚,田红著急,她拖不起了。
想到孩子,田红心里有了主意。
这天鲁大妈来了家里。
进了四月,村委会班子选举开始筹备了。
鲁大妈没空手来,给周老太拎了一只猪脚,一只鸡,半扇排骨,礼很重。
周老太看到她拎著这些东西登门,都嚇了一跳,“老鲁,你这是做什么?”
鲁大妈说道:“这不马上就要到端午节了吗?提前给你送点东西。”
周老太可不敢要,忙说道:“你就算想当妇女主任,也不要著急啊,我这马上就要到期了,你搞这些东西来,不是要我提前下岗吗?”
鲁大妈嚇一跳,连忙说道:“我可没有这个意思,老周,周主任,这不是街坊邻居,才给你送点中秋礼吗?”
周老太连连摆手,“拿走拿走,別搞这一套。”
鲁大妈劝了她几回,周老太不肯收,开玩笑,她上任三年,可是没拿群眾一针一线,这马上都要下来了,不可能还为这么点东西,招人詬病。
鲁大妈今天过来,也是有事相求,她想问一问周老太还继不继续干。
周老太心里是想著不继续干了,但是也不肯跟鲁大妈说实话,她的想法时时变化,现在放出话去,万一到时候又变卦了,还得罪人呢。
“我心里是想著,上了年纪了,这个担子挑不动了,不如给精力更旺盛的人去做,不过我也还不確定,万一群眾就认准了我,想要我继续干呢?”
鲁大妈心里鄙视周老太,这老太太上任之后,也没什么出彩的地方,净给自己挣钱了。
瞧瞧她自己,挣下了几个房子,还买下了那么大一个加工厂,她估计,周老太这几年,没少往自己的口袋里揣公家的钱,到她面前,装起清廉来了。
鲁大妈心里这么想,嘴上说道:“这几年村里全亏有你,你给我们村里做了多少贡献啊,要我说,这妇女主任,最好你做,你都做熟了。”
说完了又怕周老太当真,连忙补充道:“不过呢,你要是想把机会给別人,那也正常,那省里的大领导,都还要轮换呢,不就是不同的领导,有不同的益民政策吗?”
周老太心里暗笑,这鲁大妈三年前就想做妇女主任,今年肯定是要参选的。
周老太虽然想著不干了,但是心里还是想知道她乾的这三年,群眾满意程度怎么样。
別的不敢说,起码她周老太没像之前的杨双妹一样贪污。杨双妹至今都还在蹲大牢呢。
鲁大妈不住地跟周老太说好话,就好像周老太能决定她上去不上去一样。
她临走的时候,周老太让她把她带来的东西给拎走了。有句话周老太没说,她现在不说很有钱,在德村也算有钱的了,怎么还会图这么点蝇头小利。
转眼,拆迁办规定的签字时间过去了,村里没签字的人家有十来户。
周老太作为妇女主任,也作为村民代表,和拆迁办的同志一块去走访,了解情况。
大多数是嫌补偿少,想再多要,少数是不想拆迁。
其中一户姓杨的老头,也不肯拆迁。
这户人家也是周老太逢年过节关怀的对象。
老头叫杨宗保,八十多了,养了两个儿子,大的那个五十年代就去当了兵,一直音讯全无,小的那个智力有点问题,前几年老太过世了,现在就剩老头跟四十多的小儿子相依为命。
周老太和拆迁办的人来到他家里,给他做工作。
杨老头却说什么也不肯签字。
拆迁办的人问他,是不是嫌钱少了。
杨老头说道:“你就是拿二十万,三十万给我,我也不拆!我们爷俩有这房子,风吹不到,雨淋不著,要把我们爷俩弄出去,不就是让我们爷俩去死吗?”
拆迁办的人没劝动老爷子。
周老太这三年逢年过节都过来送东西慰问,跟杨老头熟悉一点,拆迁办的人就委託周老太,来给杨老头做做工作。
周老太私心里,觉得拆迁对杨老头两爷俩好,起码以后有钱养老了。
第二天,她单独去了杨老头,拎了米麵油过来。
她劝杨老头,“叔,拆迁了你们也有钱养老了,这拆迁补偿条件不错,你们家这房子也有二百多平,拆迁了,要一套房子自己住,再要点钱,存银行里,利息就够你们爷俩一年到头的销了。”
前两年周老太过来,除了给米麵粮油,还给过节费。
其实村里只给了买米麵油的钱,过节费是周老太看他们爷俩可怜,自己贴上的,也不多,每年过年,她都拿个二十块钱。
杨老头知道周老太不像別的人,跟她吐露了实话。
“侄女,我都八十多了,还有几年好活,我那儿子,也就是这样了。”
“拆迁了,拿房子拿钱,是好事,老头我知道。可是我一死,我这傻儿子,怎么保得住房子,保得住钱?”
杨老头的脸,被岁月磨出了一道道深深的苦难皱纹。
周老太一时间说不出话来。
人性的恶,周老太早有所领教,不要说陌生人,就是亲儿子,在利益面前都暴露本性。
事实就跟老头说的一样,好歹老头现在还活著,没人敢正大光明地惦记,一旦老头过世,他那痴儿,有房子有钱,就跟闹市抱金的小儿一样。
周老太不记得上辈子这爷俩最终怎么样了,但是她知道,德村这一片,全都拆迁了。
那拆迁办的,先礼后兵,有一百种方式,让人把字签了,不管是不是自愿的。
这爷俩一个老,一个痴,怎么扛得住?
周老太忧心地回了家。
林建生想要搬出去的想法不是一天两天了,趁著有搬迁这个机会,想跟老太太要个房子,带著张兰兰搬出去。
一天,他趁著跟张兰兰浓情蜜意的时候,把这个想法跟张兰兰提了出来。
张兰兰得知他想搬出去,吃了一惊,问他,“你在这里住得不舒服吗?”
林建生说道:“没有啊,就是想著我们自己住更自在一点。”
“搬到哪里去?”
“德村现在不是要拆迁了吗,我想著,到时候让妈分给我一套小房子,够我们一家三口住就行了。”
张兰兰看看他,说道:“搬出去的话,谁给我们带毛毛啊?”
现在是张兰兰的母亲,王玉尊在帮他们带孩子,张兰兰的產假结束了,现在也已经开始上班。
孩子才几个月大,也不可能送托班去。
这个问题,林建生心里早就已经想好了答案了。
“白天的时候,我们把孩子放在丈母娘这,请她帮忙照看,等我们下班了,就过来把孩子接回去。”
张兰兰在听到他那句“够我们一家三口住”的话,心里就不太舒服了。
在张兰兰看来,她爸妈是拿林建生当儿子看的,不管是事业上还是生活上,都是对他全力帮助。
就拿林建生的工作来说,要不是她爸,现在林建生恐怕就已经是下岗职工之一了。
张兰兰现在也进入了机关单位上班,她和秋桃之前上班的那个工厂,现在都下岗了好几批职工,六七条生產线,现在砍得只剩两条了。
在家里,有什么好吃的,她妈都想著林建生,真是把他当成半个儿子看待。
林建生在家里,几乎没干过什么家务,全是她妈承包了。
就这样,林建生还想著要搬出去。
张兰兰忍不住问林建生,“是我们家哪里对不住你吗?”
林建生愣一下,说道:“没有对不住我啊,怎么这么问。”
“那你在这里住得好好的,为什么要搬出去?”
“和长辈一起住,肯定没有自己住自在。”
张兰兰在家里住了二十多年,家里也宽敞,她不太愿意离开爸妈出去住。
但是林建生既然跟她提出这个想法,说明这个想法,他想了不是一天两天了。
张兰兰想一想,要说林建生有什么委屈的地方,恐怕就是儿子的姓。
林建生搂著她,说道:“在家里住,肯定没有咱们自己在外面住舒服自在,之前没有房子也就算了,后面有自己的房子了,我怎么还好意思一直住在这里。”
张兰兰不情愿,但是她不能直截了当地拒绝林建生。
她想一想,答应下来,“行,那咱们就先搬出去试一试,要是我们自己在一边生活还不如现在呢?”
林建生说道:“如果那样的话,那我们就搬回来。”
张兰兰盯著他,似笑非笑地说道:“行啊,那我们就试一试吧。不过,妈肯给你房子吗?”
林建生成竹在胸地说道:“这个你放心,我妈肯定愿意给我一个房子的。”
张兰兰好奇地问,“你为什么这么肯定?”
林建生笑道:“我的户口还在老宅啊,本来每个人头就可以补偿二三十个平方,再加上老宅我总有一部分,就是我妈贴补我,也贴补不了多少了。”
林建生没说的是,他这些年帮了老太太不少,老太太现在做生意,用得著他的地方还多著呢,老太太是个聪明的,肯定不会不捨得分他一个小房子。
张兰兰冷静下来,飞快地思考著对策。跟林建生生活这么久,她对林建生基本了解透了。
林建生在家务上,不爱做,也做不好。张兰兰一直生活在父母身边,万事有她妈料理,两人搬出去,还要养几个月的毛毛,林建生很快就会吃上自在背后的苦头。
想到这里,她也就不担心了,如果两人搬出去住,她確信林建生过不了多久,一定会搬回张家去。
秀姑之所以被骗来跟李老五结婚,是白香莲收买了媒婆梅老太。
这梅老太收了白香莲的好处,弄了个长相周正的男的来骗她。
白香莲跟梅老太说,秀姑是个窝囊的,就算日后发现被骗,也就是吃了这个哑巴亏,肯定是不敢找到梅老太门上去算帐的。
梅老太本不想干这样的事情,虽然这样的事情在过去盲婚哑嫁的年代。
奈何白香莲给得不少,又说了不少好话,梅老太一狠心,就接了活,伙同白香莲干了这骗人的勾当,秀姑也是个傻的,还真叫李老五娶回家门了。
秀姑和李老五就住在村里,梅老太心虚,好些天都不怎么出门,怕碰上秀姑。但这天,梅老太还是跟秀姑在一条村道相遇了。
这个念头,就压在心里了。
她之前也没有跟春桃承诺过,所以现在不给她,也没人挑得出毛病。
本来她还担心刘民会惦记她的房子,没想到连刘家人都惦记上了。
周老太把刘素梅劈头盖脸地臭骂一顿。
刘素梅臊得没脸,匆匆跑了。
周老太还不解气,又去了刘民家里,她是傍晚过去的,专挑刘民在家的时候过去。
她过来的时候,春桃他们还在吃饭,看她大晚上的过来了,还以为有什么事。
“妈,你怎么来了?”春桃问。
刘民也放下碗筷,站起来问道:“妈,你来了,吃饭没?”
周老太脸子拉得老长,没打算给刘民留脸面,直接问他,“刘民,今天刘素梅去我家里,劝我把我放在春桃名下的那套房子,给春桃补做嫁妆,是你让她去的吗?是你让她去跟我討要房子的?”
刘民大惊,连忙否认,“我不知道啊,妈,这个事情我不知道。”
春桃也吃惊,她看向刘民。
刘民连连否认,真是有苦说不出来,“这个事情,他们没跟我说。”
他又把前两天刘老头来找他问的事情说了,“我都跟我爸说了,那房子是妈的,不是春桃的,我怎么可能会让我大姐去找妈要房子啊。”
刘民也要脸面,这样的事情,他也做不出来。
周老太本来就对春桃在刘家的处境非常不满,之前苦於没有理由说,今天刘素梅上门去提出这种不要脸的要求,倒给了周老太一个契机。
“刘民,纵然刘素梅不是你叫过去的,也是你惯出来的,她一个出嫁了的大姑子,手伸这么长,跑到家里来耍了多少威风?让我春桃受了多少委屈?我以前没发现,你嘴上功夫挺好,就是说一套做一套!”
“结婚之前是怎么答应我们的?结婚之后你是怎么做的?刘素梅都要骑到春桃头上去拉屎了!也没见你放半个屁!现在连我的房子都算计上了,我呸!什么不要脸的东西!”
周老太大骂,刘民垂著头不敢吭声。
周老太实在气得不行,指著春桃说道:“春桃又不是离了你们老刘家就討不到一口饭吃!当初我见你是个好的,才肯让春桃嫁给你,早知道你是这种家里窝囊的德性,春桃就是在家里当一辈子老姑娘,我都不让她来你家受这些鸟气!”
刘民低声道歉,“妈,是我不好,你消消气...”
“我消不了!你要继续让你那搅家精的姐跑家里来作威作福,春桃我就领回去,你们俩离婚!让你姐如意!”
刘民一张脸已经涨红透了,周老太还骂得不够,之前来家里,她多少给刘民留脸面,怕自己说重了影响他们的感情,可今天实在气得狠了。
“刘素梅有这么大的胆子,跑我门上去,找我要房子,还不是你惯的?你这亲姐不得了,我活这么大岁数,没见过这么不要脸的大姑姐!春桃在你这要是受她的气,她们娘俩就搬回娘家去住!我也养得起!”
刘民臊红了脸,低著头,也不敢辩解。
他確实没做好,刘素梅来家里没个样子,就跟他丈母娘说的一样,確实是他惯出来的毛病,他早该大骂她一通,不许人来门上了。
刘民看一眼春桃,春桃红著眼没说话。
周老太骂了好一阵,骂完了问春桃,“春桃,你还受不受这些鸟气,不受的话,就跟我回家去,我养著你们娘俩!”
刘民一听这话,『扑通』一声跪在地上,跟周老太道歉保证,“妈,我知道错了,以后你放心,我肯定不会再让刘素梅他们来家里,你给我一个机会吧,我知道她是个坏的,以后少跟她来往,再不让春桃受委屈!...”
周老太盯著他,“你以前也这样说,你又是怎么做的,这回你別想蒙我!”
刘民连忙说道:“妈,这次我真知道错了,以后我保证这样的事情不会发生了,你信我一次,我不会让春桃再受委屈了!”
周老太冷哼一声,看一眼春桃。
她做不得春桃离婚的主,这回把刘民好好地逼一逼。
她看向春桃,这个傻姑娘,怎么结了婚还是这么傻,她也是没本事不会调,教,不然刘民也不会越来越不像样。
这一次,周老太已经把自己的底牌都亮了相,如果刘民还是不改,春桃的家还是让她大姑姐来搅和的话,周老太是不能插手了。
她再插手,就是春桃离婚的时候。
周老太深吸一口气,气也出了,刘民也拿出態度做出保证了。
她得给刘民一个台阶下了。
周老太拉了刘民一把,等人起来了,她才语重心长地说道:“两口子过日子,最忌讳娘家婆家有不安分的人来中间捣乱,我们没给过你气受,你也不要让春桃受气。”
刘民点头,“我知道了,妈。”
春桃心里不知什么滋味,她妈这样来帮她出头,掛念著她,她之前还因为她们做生意不带上自己吃味。
春桃满心感激,又是惭愧,她总让她妈这样操心。春桃走过去,拉住周老太的胳膊,说道:“妈,你吃饭了吗?我去炒两个菜,一起吃饭。”
刘民连忙说道:“我去炒!”
秋霞晚上回家去了,她晚上不在这过夜。
刘民去厨房炒菜了,正好留出空间给周老太和春桃说话。
等吃完饭,刘民又骑车送周老太回去。
等到第二天,刘民去了老宅,把刘素梅狠狠地骂了一顿。
刘素梅还不服气,委屈地说道:“我这还不是为了你,想著你和春桃多拿一套房子,多拿点钱。”
“我要钱,我不会自己去挣?用得著你来多管閒事?你以为你算什么人?成天来搅和我的事情,那房子是我丈母娘的,你好不要脸,跑人家门上去要,害得我也丟了人!”
刘素梅还是振振有词,替自己辩解。
刘民气愤地盯著刘素梅,他算是知道了,只要不跟他这胡搅蛮缠的亲姐划清界限,他的小家就没个安寧。
刘素梅连屎的香臭都不知道,跑他丈母娘家去要房子!传出去,別人还以为是他刘民惦记,都不知道要丟多大的人!
经过这个事情,刘民下定决心要跟刘素梅少来往。
林建民没答应再跟二赖搭伙跑车,后面二赖又来找林建民借过几次钱,林建民看在之前的情分上,每次都借上几百。
二赖欠下这么多钱,估计都是死帐了,林建民这个时候再往里面搭钱,都白丟了。但也拉不下脸,不好说不借,毕竟人家確实遇上了难事。
田红想跟林建民结婚,她年纪也不小了,家里催婚催得紧,想带林建民回家去见见她父母。
田红说了几遍,说她妈想见见林建民。
林建民推了一遍两遍,不好再推了,这天就买了礼物,跟田红登门去见长辈。
田红的父母对林建民还是挺满意的,要个头有个头,要长相也有长相,要是不是二婚就更好了。
可这回,他们不敢挑剔了,田红好不容易找到这么一个,又是开计程车的,有前途,比好多人强。
田红的父母就想让他们赶快结婚。
林建民支支吾吾的,也没立马答应。
等出了田家门,田红不太高兴,说:“建民,你什么意思啊?你不想跟我结婚吗?”
林建民怎么说呢,他一来对田红没有那么多的感情,二来,確实也没想过结婚,“现在我还不太想结婚。”
田红盯著他看了一会儿,不想逼他,“行吧。”
林建民回去了。
田红盯著他的背影。林建民结过一次婚,孩子都有,他当然不著急结婚,田红著急,她拖不起了。
想到孩子,田红心里有了主意。
这天鲁大妈来了家里。
进了四月,村委会班子选举开始筹备了。
鲁大妈没空手来,给周老太拎了一只猪脚,一只鸡,半扇排骨,礼很重。
周老太看到她拎著这些东西登门,都嚇了一跳,“老鲁,你这是做什么?”
鲁大妈说道:“这不马上就要到端午节了吗?提前给你送点东西。”
周老太可不敢要,忙说道:“你就算想当妇女主任,也不要著急啊,我这马上就要到期了,你搞这些东西来,不是要我提前下岗吗?”
鲁大妈嚇一跳,连忙说道:“我可没有这个意思,老周,周主任,这不是街坊邻居,才给你送点中秋礼吗?”
周老太连连摆手,“拿走拿走,別搞这一套。”
鲁大妈劝了她几回,周老太不肯收,开玩笑,她上任三年,可是没拿群眾一针一线,这马上都要下来了,不可能还为这么点东西,招人詬病。
鲁大妈今天过来,也是有事相求,她想问一问周老太还继不继续干。
周老太心里是想著不继续干了,但是也不肯跟鲁大妈说实话,她的想法时时变化,现在放出话去,万一到时候又变卦了,还得罪人呢。
“我心里是想著,上了年纪了,这个担子挑不动了,不如给精力更旺盛的人去做,不过我也还不確定,万一群眾就认准了我,想要我继续干呢?”
鲁大妈心里鄙视周老太,这老太太上任之后,也没什么出彩的地方,净给自己挣钱了。
瞧瞧她自己,挣下了几个房子,还买下了那么大一个加工厂,她估计,周老太这几年,没少往自己的口袋里揣公家的钱,到她面前,装起清廉来了。
鲁大妈心里这么想,嘴上说道:“这几年村里全亏有你,你给我们村里做了多少贡献啊,要我说,这妇女主任,最好你做,你都做熟了。”
说完了又怕周老太当真,连忙补充道:“不过呢,你要是想把机会给別人,那也正常,那省里的大领导,都还要轮换呢,不就是不同的领导,有不同的益民政策吗?”
周老太心里暗笑,这鲁大妈三年前就想做妇女主任,今年肯定是要参选的。
周老太虽然想著不干了,但是心里还是想知道她乾的这三年,群眾满意程度怎么样。
別的不敢说,起码她周老太没像之前的杨双妹一样贪污。杨双妹至今都还在蹲大牢呢。
鲁大妈不住地跟周老太说好话,就好像周老太能决定她上去不上去一样。
她临走的时候,周老太让她把她带来的东西给拎走了。有句话周老太没说,她现在不说很有钱,在德村也算有钱的了,怎么还会图这么点蝇头小利。
转眼,拆迁办规定的签字时间过去了,村里没签字的人家有十来户。
周老太作为妇女主任,也作为村民代表,和拆迁办的同志一块去走访,了解情况。
大多数是嫌补偿少,想再多要,少数是不想拆迁。
其中一户姓杨的老头,也不肯拆迁。
这户人家也是周老太逢年过节关怀的对象。
老头叫杨宗保,八十多了,养了两个儿子,大的那个五十年代就去当了兵,一直音讯全无,小的那个智力有点问题,前几年老太过世了,现在就剩老头跟四十多的小儿子相依为命。
周老太和拆迁办的人来到他家里,给他做工作。
杨老头却说什么也不肯签字。
拆迁办的人问他,是不是嫌钱少了。
杨老头说道:“你就是拿二十万,三十万给我,我也不拆!我们爷俩有这房子,风吹不到,雨淋不著,要把我们爷俩弄出去,不就是让我们爷俩去死吗?”
拆迁办的人没劝动老爷子。
周老太这三年逢年过节都过来送东西慰问,跟杨老头熟悉一点,拆迁办的人就委託周老太,来给杨老头做做工作。
周老太私心里,觉得拆迁对杨老头两爷俩好,起码以后有钱养老了。
第二天,她单独去了杨老头,拎了米麵油过来。
她劝杨老头,“叔,拆迁了你们也有钱养老了,这拆迁补偿条件不错,你们家这房子也有二百多平,拆迁了,要一套房子自己住,再要点钱,存银行里,利息就够你们爷俩一年到头的销了。”
前两年周老太过来,除了给米麵粮油,还给过节费。
其实村里只给了买米麵油的钱,过节费是周老太看他们爷俩可怜,自己贴上的,也不多,每年过年,她都拿个二十块钱。
杨老头知道周老太不像別的人,跟她吐露了实话。
“侄女,我都八十多了,还有几年好活,我那儿子,也就是这样了。”
“拆迁了,拿房子拿钱,是好事,老头我知道。可是我一死,我这傻儿子,怎么保得住房子,保得住钱?”
杨老头的脸,被岁月磨出了一道道深深的苦难皱纹。
周老太一时间说不出话来。
人性的恶,周老太早有所领教,不要说陌生人,就是亲儿子,在利益面前都暴露本性。
事实就跟老头说的一样,好歹老头现在还活著,没人敢正大光明地惦记,一旦老头过世,他那痴儿,有房子有钱,就跟闹市抱金的小儿一样。
周老太不记得上辈子这爷俩最终怎么样了,但是她知道,德村这一片,全都拆迁了。
那拆迁办的,先礼后兵,有一百种方式,让人把字签了,不管是不是自愿的。
这爷俩一个老,一个痴,怎么扛得住?
周老太忧心地回了家。
林建生想要搬出去的想法不是一天两天了,趁著有搬迁这个机会,想跟老太太要个房子,带著张兰兰搬出去。
一天,他趁著跟张兰兰浓情蜜意的时候,把这个想法跟张兰兰提了出来。
张兰兰得知他想搬出去,吃了一惊,问他,“你在这里住得不舒服吗?”
林建生说道:“没有啊,就是想著我们自己住更自在一点。”
“搬到哪里去?”
“德村现在不是要拆迁了吗,我想著,到时候让妈分给我一套小房子,够我们一家三口住就行了。”
张兰兰看看他,说道:“搬出去的话,谁给我们带毛毛啊?”
现在是张兰兰的母亲,王玉尊在帮他们带孩子,张兰兰的產假结束了,现在也已经开始上班。
孩子才几个月大,也不可能送托班去。
这个问题,林建生心里早就已经想好了答案了。
“白天的时候,我们把孩子放在丈母娘这,请她帮忙照看,等我们下班了,就过来把孩子接回去。”
张兰兰在听到他那句“够我们一家三口住”的话,心里就不太舒服了。
在张兰兰看来,她爸妈是拿林建生当儿子看的,不管是事业上还是生活上,都是对他全力帮助。
就拿林建生的工作来说,要不是她爸,现在林建生恐怕就已经是下岗职工之一了。
张兰兰现在也进入了机关单位上班,她和秋桃之前上班的那个工厂,现在都下岗了好几批职工,六七条生產线,现在砍得只剩两条了。
在家里,有什么好吃的,她妈都想著林建生,真是把他当成半个儿子看待。
林建生在家里,几乎没干过什么家务,全是她妈承包了。
就这样,林建生还想著要搬出去。
张兰兰忍不住问林建生,“是我们家哪里对不住你吗?”
林建生愣一下,说道:“没有对不住我啊,怎么这么问。”
“那你在这里住得好好的,为什么要搬出去?”
“和长辈一起住,肯定没有自己住自在。”
张兰兰在家里住了二十多年,家里也宽敞,她不太愿意离开爸妈出去住。
但是林建生既然跟她提出这个想法,说明这个想法,他想了不是一天两天了。
张兰兰想一想,要说林建生有什么委屈的地方,恐怕就是儿子的姓。
林建生搂著她,说道:“在家里住,肯定没有咱们自己在外面住舒服自在,之前没有房子也就算了,后面有自己的房子了,我怎么还好意思一直住在这里。”
张兰兰不情愿,但是她不能直截了当地拒绝林建生。
她想一想,答应下来,“行,那咱们就先搬出去试一试,要是我们自己在一边生活还不如现在呢?”
林建生说道:“如果那样的话,那我们就搬回来。”
张兰兰盯著他,似笑非笑地说道:“行啊,那我们就试一试吧。不过,妈肯给你房子吗?”
林建生成竹在胸地说道:“这个你放心,我妈肯定愿意给我一个房子的。”
张兰兰好奇地问,“你为什么这么肯定?”
林建生笑道:“我的户口还在老宅啊,本来每个人头就可以补偿二三十个平方,再加上老宅我总有一部分,就是我妈贴补我,也贴补不了多少了。”
林建生没说的是,他这些年帮了老太太不少,老太太现在做生意,用得著他的地方还多著呢,老太太是个聪明的,肯定不会不捨得分他一个小房子。
张兰兰冷静下来,飞快地思考著对策。跟林建生生活这么久,她对林建生基本了解透了。
林建生在家务上,不爱做,也做不好。张兰兰一直生活在父母身边,万事有她妈料理,两人搬出去,还要养几个月的毛毛,林建生很快就会吃上自在背后的苦头。
想到这里,她也就不担心了,如果两人搬出去住,她確信林建生过不了多久,一定会搬回张家去。
秀姑之所以被骗来跟李老五结婚,是白香莲收买了媒婆梅老太。
这梅老太收了白香莲的好处,弄了个长相周正的男的来骗她。
白香莲跟梅老太说,秀姑是个窝囊的,就算日后发现被骗,也就是吃了这个哑巴亏,肯定是不敢找到梅老太门上去算帐的。
梅老太本不想干这样的事情,虽然这样的事情在过去盲婚哑嫁的年代。
奈何白香莲给得不少,又说了不少好话,梅老太一狠心,就接了活,伙同白香莲干了这骗人的勾当,秀姑也是个傻的,还真叫李老五娶回家门了。
秀姑和李老五就住在村里,梅老太心虚,好些天都不怎么出门,怕碰上秀姑。但这天,梅老太还是跟秀姑在一条村道相遇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