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0章 混元道果(4.6k)(先更后改)
第63章 混元道果(4.6k)(先更后改)
话表李修安与师兄们隨镇元子上那上清天弥罗宫听讲元始天尊的混元道果。
这是李修安第一次来这上清天弥罗宫听讲混元道果。
这弥罗宫当真不同凡响,一踏入此处,便是仙乐繚绕,道音迴响,给人一种极高的神圣肃穆感。
抬头一眼望去,宫闕悬浮於混沌云海,紫云绕阁,碧霞满城,霞光万丈。
那听讲的主殿更是黄金铺地,玉石为阶,宫墙镶嵌七宝,珍玉雕樑画栋。
讲课的高台左右两边各有一香炉,香炉中插著三灶仙香。
元始天尊身披七十二霞衣,面容威严,坐在高台中央,妙开道口,道音亮,迴响整个大殿,
讲的是宇宙洪荒,天地无极,阴阳八卦,道果混元。
这大殿內整齐的端坐著数万太乙玄门中人,皆是正襟危坐,认真聆听。
元始天尊的这次讲道时间並不长,那左右两炉子中的三灶仙香燃尽,大天尊的道课便也到此结束。
正因为这道课的时间短,內容亦是无比精简凝练,自然尤为晦涩难懂。
儘管李修安全身心投入到聆听之中,但依旧是听得云里雾里,似懂非懂。
这一堂大天尊的道课听下来,李修安也就大致弄明白了这混元道果是什么。
从这堂课中,李修安领悟到:这所谓的混元指的是元始祖然,又叫先天一烈,又称混元一,
更新不易,记得分享101看书网
代表“无极”。
用元始天尊的话说就是:“太初有无,无有无名,一之所起,有一而未形....
与“无极”对应的是“太极”。
这在大天尊的道课中亦有提及,这太极元气亦叫浑元,与混元亦有很大区別,所谓浑元指的是气、形、质三者浑然一体而未分离的迷濛状態,是故混沌为一,又称浑元一气,代表“太极”。
简单一点一句话概括就是:太极为浑元,也叫混沌;无极为混元,无象,无形。
至於“道果”,从这堂课中,李修安大致知道,道门中宇宙万物皆能追求与达成一种完美状態,称为“道”。而达成“道”的过程中,不但要顺应自然法则,亦需要自身修身修性,道门中將达到这种完美状態称为“果”。
这道果类似於佛家中的佛果正果,代表著修道者通过修行所达到的最终成果或境界。
隱隱中李修安大致得知像他这般无先天法身之人,想证得这混元道果,需修炼出无极道身,而要修炼出无极道身不但要顺应法则,最关键的是需要掌握某些法则。
別看大天尊的讲道时间不长,但讲的这混元道果內容却是包罗万象,只不过李修安只听懂了这一点。
待那玉炉子里的仙香快要燃尽,元始天尊的混元道果课快要结束时,李修安无意中警见坐在侧前方的山河大师兄面带微笑、频频頜首。
见此,李修安心中忍不住称讚:不愧是山河大师兄!如此晦涩难懂的內容竟能听懂七七八八,
清风明月果然没说错,大师兄当真是天资卓绝!
李修安心中有了主意,他有个优点:脸皮厚,善於向他人请教,亦敢於不耻下问。
此前他还未正式拜入师门在殿中旁听时,遇到不解的问题时便会隨手用纸笔记下,待休息时主动请教观中的师兄们。
既然大师兄听懂了这混元道果,李修安打算待散会时,真心向大师兄请教这“混元道果”。
如此想著,这一散会,李修安便第一时间来到山河大师兄身边,迫不及待向大师兄请教。
谁料山河大师兄露出一副不好意思的表情,挠了挠头,实话实说道:“不瞒师弟,这大天尊的混元道果不愧是道门至高之学,蕴含著大道法则,我与师弟你一样,亦只听懂了一点,頜首微笑只是习惯性的礼仪,毕竟这可是元始大天尊的道课,不可失礼。”
李修安:
听闻山河大师兄这番话,李修安忽的想起前世的一句话:微笑纯属礼貌。
好傢伙,原来大师兄也没怎么听懂啊,我还以为大师兄跟隨师父久一些,想必这混元道果课亦不知隨师父听了多少次了,还以为大师兄大致听懂了。
回去路上,云层之中,镇元子单独问起了李修安对於大天尊的这道果课听得如何,理解了多少。
李修安如实回答。
镇元子道:“大天尊妙口所演讲的混元道果,每一句皆包含了无上大道学问,徒儿初听大天尊的道课,如此短的时间能领悟到此,已是极为不错,徒儿不愧是有大智慧之人。”
镇元子想了想又笑道:“此番徒儿要真是全听懂了,那为师內心怕是要慌张了而不是欢喜。”
师兄们不解道:“师父,这话又怎讲?”
镇元子笑而不语。
正如所言,混元道果乃无上大道之学,有些內容可以通过领悟,但有些东西只靠领悟是永远无法了解其本质与精髓,
谈笑间,镇元子领著眾徒弟径下瑶天,坠祥云,来到万寿山五庄观门首,只见这观门大开,地上乾净。
镇元子笑道:“清风明月这回倒是中用,平时处处偷懒,今日我们不在,他俩倒是早早起床开门扫地。”
其他师兄听了很欣慰,只有李修安摸了摸鼻子,心里想著:果然剧本不曾有变。
眾人隨镇元子来到殿上,却发现不见香火供奉,观里连个人影都没有,唤了几声清风、明月,
亦是无人回答。
有师兄道:“他两个该不会是因为我们不在,拐了殿里的东西跑了。”
镇元子道:“休得胡言乱语,修仙之人岂有这般坏心的事。是为师高看他俩了,想来他俩昨晚玩耍的太过尽欢,忘了关门,还在睡觉呢。”
眾人皆觉得有理,於是来到他俩房门外查看,果真是紧闭房门,呼呼沉睡。
眾师兄在外拍门叫喊,然而哪里叫得醒他俩。
李修安心里明白,於是撬开了房门。
见师兄们把他俩扯下床,还在叫唤著,脸上儘是担忧之色,李修安遂道:“师兄们莫慌,他俩应当是中了睡咒之类的。”
听闻此言,眾人大惊,將此事告知了镇元子,镇元子依旧风轻云淡,笑著叫人取来一碗水,而后念动咒语,將水喷在他们脸上,二人隨即解了睡魔,醒了过来。
见了师父等人,清风明月急忙顿首。
此刻见到一个个熟悉的面孔,清风、明月二人心中的委屈在这一刻彻底爆发了出来,二人皆不住腮边泪落。
眾师兄们见了惊愤不已,大师兄亦是站了出来愤愤道:“是谁欺负了你们?有没有打你们?”
镇元子亦是安慰道:“莫哭,莫惊恐,你们二人慢慢道来。”
清风、明月抽泣道:“师父,师弟啊,你们的故人,哪里是东土来的和尚,皆是一伙凶狼的强盗呢。”
二人隨后向师父和眾人娓娓道出此番前因后果。
其他师兄听了皆是愤愤不平,此刻李修安心里想的是:果然冥冥之中一切早就已经註定了吗?
看来一啄一饮,皆是定数,这话在西游中不只是说说的。
念及此,李修安暗嘶了一声,心里忍不住又想著:要真如此,到时候该不会让自己去乱石山开个洞府,而后去盗那祭赛国的宝贝吧?
听到人参果树被推倒,眾人皆是嚇得脸色苍白,清风、明月二人更是低著头,但镇元子闻言丝毫不曾表现出恼怒。
他反而问李修安道:“徒儿那些个和尚你能认的出来吗?”
李修安点头,镇元子道:“既然认得,你跟我来;徒弟们,你们收拾下刑具,等为师把他们捉回来打他。”
眾人称是,清风、明月见师父不曾发怒,心中亦安定了些。
於是李修安隨镇元子纵起祥光,顷刻间就有千里之遥。
却说镇元子与李修安等人前脚刚走,那唐僧领著徒弟们后脚便重返五庄观,他们师徒皆是慌慌张张马不停蹄的赶了回来。
原来返回的半途中,唐三藏忽的想起什么,於是问猴子:“悟空,你走的时候有没有把观子大门关上。”
猴子挠了挠头道:“师父,吾等皆是仓皇逃命,哪还想这么多,不曾不曾。”
唐僧听了惊慌道:“那俩娃娃被你下了睡咒,这观中又无他人,如此要是观子遭了贼,这岂不是罪上加罪?”
於是唐僧快马加鞭,令徒弟们跟上,这把好不容易追上来的八戒累的半死不活,他遂忍不住嘀咕抱怨:“俺老猪见过急著下田抢收稻穀抢下秧的,从未见过抢著去送死的,唉,俺老猪真是倒了八辈子血霉了。”
镇元子在云端里朝西观看,未见唐僧师徒,李修安道:“唐僧凡胎肉骨,断然走的不快,说不定还在我等身后。”
镇元子点头,遂转头东看,这一看镇元子却是眉头一皱,嘶了一声道:“唐僧师徒竟折返回我五庄观,有意思。”
李修安闻言亦是感到惊讶,遂平东观看,果见他们师徒进了观子。
方才听到清风、明月二人哭诉,这番缘由几乎与原来的西游中大差不差,但现在这果似乎有所不同。
这便是同因不同果吗?李修安亦有所思。
见此,镇元子又带著李修安云头一纵,按落云头,返回了五庄观,隨之进了观子。
李修安注意到在二层门內外,眾师兄正与唐僧三个徒弟剑拔弩张,一里一外对峙著。
见此,镇元子高声道:
:“好个东土来的和尚,毁了我人参果树,我正欲要找你们,不曾想你们倒自己送上门!”
听闻此言,唐僧师徒皆惊的回头,师兄们亦是目光聚集在了师父身上,纷纷行礼,镇元子令他们退下。
猴子见了,亦收起了金箍棒,一个跳跃来到镇元子与李修安的面前。
见了李修安,猴子一阵欣喜,但想到什么又急抓了抓猴腮,似乎在想著怎么跟李修安解释。
猴子对李修安抱拳道:“青阳老弟,俺老孙与你又见面了,也不瞒老弟你,俺老孙对不起你,
给你招了些麻烦。”
说著猴子欲继续详细解释,李修安摇头道:“猴兄弟勿需多言,我与师父已知晓这其中详情,
猴兄弟你还是与我师父说吧。”
猴子正急抓猴腮,连番眨眼,听了李修安的话忽喜道:“哦?俺老孙给你惹了个大麻烦,你还愿意叫我一声猴兄弟?”
李修安点头,这推倒人参果树本就在意料之中。
听闻此言,猴子大喜,心中一块石头彻底放了下来。
他又对镇元子作揖,陪著笑脸道:“原来你这先生就是俺青阳老弟的师父,今日见得真人,当真是百闻不如一见,你既已知这其中缘由,俺老孙便不多费口舌,你那人参果树是俺老孙推倒的,
这番折返,特意向你赔罪赔个不是。”
听闻这话,镇元子抚须笑道:“你这湖,我正欲找你们算帐,倒也不曾想你们会自己主动返回请罪,我若怪你们,那倒显得我小气了些,可若就此放过你们,我这观子里倒下的人参果树又找谁说去?”
猴子笑道:“若要树活,有甚疑难,树既是俺老孙推倒的,便还你一颗活树。”
镇元子点头:“好,你若真有此神通,医得树活,看在尔等诚心和我徒儿的份上,我便既往不咎,就是与你八拜为交也未尝不可。”
猴子道:“不敢高攀,俺老孙也不瞒你,此前俺老孙便与你徒弟说好,此番见面定要与他结为八拜之交,如此等俺老孙救活了树,还请你与我师父做个见证。”
镇元子看了眼李修安微微頜首道:“好,就如此说。”
猴子又道:“先生好生招待我师父,逐日三茶六饭,不可欠缺,俺老孙这便去求个医树的法子来。”
镇元子亦点头一口答应,这时唐僧却走了出来,亦是对镇元子大仙行了大礼,而后又急问猴子道:“悟空,你往何处求方?几时归来?”
原来方才猪八戒在唐僧耳边小声吹风,八戒道:“这又不是一般的树,乃是这世间独一无二的灵株,哪可有什么方子医得活?这猴子要是一去不返岂不坑害了我等,出尔反尔,这大仙岂会放过我等?”
唐僧听了亦有些不放心,故又有此一问。
猴子道:“依此前所说,遍访三岛十洲,求一个方子来,师父放心,三日內必返回。”
唐僧又道:“既如此,依你所说,三日內你若是不回,我就念那话儿经了。”
猴子道:“遵命,遵命!”,而后整了整虎皮裙,急纵筋斗云而去。
镇元子听得这些话,却是微微摇了摇头,亦不多说什么,请唐僧等人入殿就坐,令徒儿奉上香茶。
李修安心里亦清楚,唐僧师徒之间存在的隔阁其实不小。
不仅如此,在原本的西游中,猴子带著唐僧逃跑时,这唐僧一言不发,只是一味埋怨猴子闯祸。
等第二次镇元子再次追上来的时候,那时猴子急了,与八戒沙僧商议要结果了镇元子,这唐僧听了,战战兢兢,依旧一言不发。
所以两次捉了唐僧师徒,镇元子多次扬言要先打唐僧,说他做大不尊,有管教不严之罪。
镇元子又何尝看不出唐僧肉胎凡骨不经打,不过是对这唐僧如此態度与举止不满罢了。
反而是猴子每一次皆主动站出来替唐僧受罚,以及主动承认过错,这一人做事一人当的態度令镇元子颇为赏识,虽然镇元子確实不喜粗鲁无礼之人,但却也十分看重忠孝仁信,要不然也不会將此写在清规的第一条。
猴子来到蓬莱,得知无方,恐时间不够,於是请那福禄寿三仙前去与唐僧说情多给些时间,他自一番兜兜转转,最终还是来到珞珈山找到了观音菩萨。
猴子详细道明来此缘由,最后猴子提到他与师父在半途醒悟过来,遂又重返了五庄观,主动赔罪。
观音听了却是一愣,而后点了点头:“你们竟能领悟心有灵山处处是灵山,主动认罪,这倒令我刮目相看。”
话表李修安与师兄们隨镇元子上那上清天弥罗宫听讲元始天尊的混元道果。
这是李修安第一次来这上清天弥罗宫听讲混元道果。
这弥罗宫当真不同凡响,一踏入此处,便是仙乐繚绕,道音迴响,给人一种极高的神圣肃穆感。
抬头一眼望去,宫闕悬浮於混沌云海,紫云绕阁,碧霞满城,霞光万丈。
那听讲的主殿更是黄金铺地,玉石为阶,宫墙镶嵌七宝,珍玉雕樑画栋。
讲课的高台左右两边各有一香炉,香炉中插著三灶仙香。
元始天尊身披七十二霞衣,面容威严,坐在高台中央,妙开道口,道音亮,迴响整个大殿,
讲的是宇宙洪荒,天地无极,阴阳八卦,道果混元。
这大殿內整齐的端坐著数万太乙玄门中人,皆是正襟危坐,认真聆听。
元始天尊的这次讲道时间並不长,那左右两炉子中的三灶仙香燃尽,大天尊的道课便也到此结束。
正因为这道课的时间短,內容亦是无比精简凝练,自然尤为晦涩难懂。
儘管李修安全身心投入到聆听之中,但依旧是听得云里雾里,似懂非懂。
这一堂大天尊的道课听下来,李修安也就大致弄明白了这混元道果是什么。
从这堂课中,李修安领悟到:这所谓的混元指的是元始祖然,又叫先天一烈,又称混元一,
更新不易,记得分享101看书网
代表“无极”。
用元始天尊的话说就是:“太初有无,无有无名,一之所起,有一而未形....
与“无极”对应的是“太极”。
这在大天尊的道课中亦有提及,这太极元气亦叫浑元,与混元亦有很大区別,所谓浑元指的是气、形、质三者浑然一体而未分离的迷濛状態,是故混沌为一,又称浑元一气,代表“太极”。
简单一点一句话概括就是:太极为浑元,也叫混沌;无极为混元,无象,无形。
至於“道果”,从这堂课中,李修安大致知道,道门中宇宙万物皆能追求与达成一种完美状態,称为“道”。而达成“道”的过程中,不但要顺应自然法则,亦需要自身修身修性,道门中將达到这种完美状態称为“果”。
这道果类似於佛家中的佛果正果,代表著修道者通过修行所达到的最终成果或境界。
隱隱中李修安大致得知像他这般无先天法身之人,想证得这混元道果,需修炼出无极道身,而要修炼出无极道身不但要顺应法则,最关键的是需要掌握某些法则。
別看大天尊的讲道时间不长,但讲的这混元道果內容却是包罗万象,只不过李修安只听懂了这一点。
待那玉炉子里的仙香快要燃尽,元始天尊的混元道果课快要结束时,李修安无意中警见坐在侧前方的山河大师兄面带微笑、频频頜首。
见此,李修安心中忍不住称讚:不愧是山河大师兄!如此晦涩难懂的內容竟能听懂七七八八,
清风明月果然没说错,大师兄当真是天资卓绝!
李修安心中有了主意,他有个优点:脸皮厚,善於向他人请教,亦敢於不耻下问。
此前他还未正式拜入师门在殿中旁听时,遇到不解的问题时便会隨手用纸笔记下,待休息时主动请教观中的师兄们。
既然大师兄听懂了这混元道果,李修安打算待散会时,真心向大师兄请教这“混元道果”。
如此想著,这一散会,李修安便第一时间来到山河大师兄身边,迫不及待向大师兄请教。
谁料山河大师兄露出一副不好意思的表情,挠了挠头,实话实说道:“不瞒师弟,这大天尊的混元道果不愧是道门至高之学,蕴含著大道法则,我与师弟你一样,亦只听懂了一点,頜首微笑只是习惯性的礼仪,毕竟这可是元始大天尊的道课,不可失礼。”
李修安:
听闻山河大师兄这番话,李修安忽的想起前世的一句话:微笑纯属礼貌。
好傢伙,原来大师兄也没怎么听懂啊,我还以为大师兄跟隨师父久一些,想必这混元道果课亦不知隨师父听了多少次了,还以为大师兄大致听懂了。
回去路上,云层之中,镇元子单独问起了李修安对於大天尊的这道果课听得如何,理解了多少。
李修安如实回答。
镇元子道:“大天尊妙口所演讲的混元道果,每一句皆包含了无上大道学问,徒儿初听大天尊的道课,如此短的时间能领悟到此,已是极为不错,徒儿不愧是有大智慧之人。”
镇元子想了想又笑道:“此番徒儿要真是全听懂了,那为师內心怕是要慌张了而不是欢喜。”
师兄们不解道:“师父,这话又怎讲?”
镇元子笑而不语。
正如所言,混元道果乃无上大道之学,有些內容可以通过领悟,但有些东西只靠领悟是永远无法了解其本质与精髓,
谈笑间,镇元子领著眾徒弟径下瑶天,坠祥云,来到万寿山五庄观门首,只见这观门大开,地上乾净。
镇元子笑道:“清风明月这回倒是中用,平时处处偷懒,今日我们不在,他俩倒是早早起床开门扫地。”
其他师兄听了很欣慰,只有李修安摸了摸鼻子,心里想著:果然剧本不曾有变。
眾人隨镇元子来到殿上,却发现不见香火供奉,观里连个人影都没有,唤了几声清风、明月,
亦是无人回答。
有师兄道:“他两个该不会是因为我们不在,拐了殿里的东西跑了。”
镇元子道:“休得胡言乱语,修仙之人岂有这般坏心的事。是为师高看他俩了,想来他俩昨晚玩耍的太过尽欢,忘了关门,还在睡觉呢。”
眾人皆觉得有理,於是来到他俩房门外查看,果真是紧闭房门,呼呼沉睡。
眾师兄在外拍门叫喊,然而哪里叫得醒他俩。
李修安心里明白,於是撬开了房门。
见师兄们把他俩扯下床,还在叫唤著,脸上儘是担忧之色,李修安遂道:“师兄们莫慌,他俩应当是中了睡咒之类的。”
听闻此言,眾人大惊,將此事告知了镇元子,镇元子依旧风轻云淡,笑著叫人取来一碗水,而后念动咒语,將水喷在他们脸上,二人隨即解了睡魔,醒了过来。
见了师父等人,清风明月急忙顿首。
此刻见到一个个熟悉的面孔,清风、明月二人心中的委屈在这一刻彻底爆发了出来,二人皆不住腮边泪落。
眾师兄们见了惊愤不已,大师兄亦是站了出来愤愤道:“是谁欺负了你们?有没有打你们?”
镇元子亦是安慰道:“莫哭,莫惊恐,你们二人慢慢道来。”
清风、明月抽泣道:“师父,师弟啊,你们的故人,哪里是东土来的和尚,皆是一伙凶狼的强盗呢。”
二人隨后向师父和眾人娓娓道出此番前因后果。
其他师兄听了皆是愤愤不平,此刻李修安心里想的是:果然冥冥之中一切早就已经註定了吗?
看来一啄一饮,皆是定数,这话在西游中不只是说说的。
念及此,李修安暗嘶了一声,心里忍不住又想著:要真如此,到时候该不会让自己去乱石山开个洞府,而后去盗那祭赛国的宝贝吧?
听到人参果树被推倒,眾人皆是嚇得脸色苍白,清风、明月二人更是低著头,但镇元子闻言丝毫不曾表现出恼怒。
他反而问李修安道:“徒儿那些个和尚你能认的出来吗?”
李修安点头,镇元子道:“既然认得,你跟我来;徒弟们,你们收拾下刑具,等为师把他们捉回来打他。”
眾人称是,清风、明月见师父不曾发怒,心中亦安定了些。
於是李修安隨镇元子纵起祥光,顷刻间就有千里之遥。
却说镇元子与李修安等人前脚刚走,那唐僧领著徒弟们后脚便重返五庄观,他们师徒皆是慌慌张张马不停蹄的赶了回来。
原来返回的半途中,唐三藏忽的想起什么,於是问猴子:“悟空,你走的时候有没有把观子大门关上。”
猴子挠了挠头道:“师父,吾等皆是仓皇逃命,哪还想这么多,不曾不曾。”
唐僧听了惊慌道:“那俩娃娃被你下了睡咒,这观中又无他人,如此要是观子遭了贼,这岂不是罪上加罪?”
於是唐僧快马加鞭,令徒弟们跟上,这把好不容易追上来的八戒累的半死不活,他遂忍不住嘀咕抱怨:“俺老猪见过急著下田抢收稻穀抢下秧的,从未见过抢著去送死的,唉,俺老猪真是倒了八辈子血霉了。”
镇元子在云端里朝西观看,未见唐僧师徒,李修安道:“唐僧凡胎肉骨,断然走的不快,说不定还在我等身后。”
镇元子点头,遂转头东看,这一看镇元子却是眉头一皱,嘶了一声道:“唐僧师徒竟折返回我五庄观,有意思。”
李修安闻言亦是感到惊讶,遂平东观看,果见他们师徒进了观子。
方才听到清风、明月二人哭诉,这番缘由几乎与原来的西游中大差不差,但现在这果似乎有所不同。
这便是同因不同果吗?李修安亦有所思。
见此,镇元子又带著李修安云头一纵,按落云头,返回了五庄观,隨之进了观子。
李修安注意到在二层门內外,眾师兄正与唐僧三个徒弟剑拔弩张,一里一外对峙著。
见此,镇元子高声道:
:“好个东土来的和尚,毁了我人参果树,我正欲要找你们,不曾想你们倒自己送上门!”
听闻此言,唐僧师徒皆惊的回头,师兄们亦是目光聚集在了师父身上,纷纷行礼,镇元子令他们退下。
猴子见了,亦收起了金箍棒,一个跳跃来到镇元子与李修安的面前。
见了李修安,猴子一阵欣喜,但想到什么又急抓了抓猴腮,似乎在想著怎么跟李修安解释。
猴子对李修安抱拳道:“青阳老弟,俺老孙与你又见面了,也不瞒老弟你,俺老孙对不起你,
给你招了些麻烦。”
说著猴子欲继续详细解释,李修安摇头道:“猴兄弟勿需多言,我与师父已知晓这其中详情,
猴兄弟你还是与我师父说吧。”
猴子正急抓猴腮,连番眨眼,听了李修安的话忽喜道:“哦?俺老孙给你惹了个大麻烦,你还愿意叫我一声猴兄弟?”
李修安点头,这推倒人参果树本就在意料之中。
听闻此言,猴子大喜,心中一块石头彻底放了下来。
他又对镇元子作揖,陪著笑脸道:“原来你这先生就是俺青阳老弟的师父,今日见得真人,当真是百闻不如一见,你既已知这其中缘由,俺老孙便不多费口舌,你那人参果树是俺老孙推倒的,
这番折返,特意向你赔罪赔个不是。”
听闻这话,镇元子抚须笑道:“你这湖,我正欲找你们算帐,倒也不曾想你们会自己主动返回请罪,我若怪你们,那倒显得我小气了些,可若就此放过你们,我这观子里倒下的人参果树又找谁说去?”
猴子笑道:“若要树活,有甚疑难,树既是俺老孙推倒的,便还你一颗活树。”
镇元子点头:“好,你若真有此神通,医得树活,看在尔等诚心和我徒儿的份上,我便既往不咎,就是与你八拜为交也未尝不可。”
猴子道:“不敢高攀,俺老孙也不瞒你,此前俺老孙便与你徒弟说好,此番见面定要与他结为八拜之交,如此等俺老孙救活了树,还请你与我师父做个见证。”
镇元子看了眼李修安微微頜首道:“好,就如此说。”
猴子又道:“先生好生招待我师父,逐日三茶六饭,不可欠缺,俺老孙这便去求个医树的法子来。”
镇元子亦点头一口答应,这时唐僧却走了出来,亦是对镇元子大仙行了大礼,而后又急问猴子道:“悟空,你往何处求方?几时归来?”
原来方才猪八戒在唐僧耳边小声吹风,八戒道:“这又不是一般的树,乃是这世间独一无二的灵株,哪可有什么方子医得活?这猴子要是一去不返岂不坑害了我等,出尔反尔,这大仙岂会放过我等?”
唐僧听了亦有些不放心,故又有此一问。
猴子道:“依此前所说,遍访三岛十洲,求一个方子来,师父放心,三日內必返回。”
唐僧又道:“既如此,依你所说,三日內你若是不回,我就念那话儿经了。”
猴子道:“遵命,遵命!”,而后整了整虎皮裙,急纵筋斗云而去。
镇元子听得这些话,却是微微摇了摇头,亦不多说什么,请唐僧等人入殿就坐,令徒儿奉上香茶。
李修安心里亦清楚,唐僧师徒之间存在的隔阁其实不小。
不仅如此,在原本的西游中,猴子带著唐僧逃跑时,这唐僧一言不发,只是一味埋怨猴子闯祸。
等第二次镇元子再次追上来的时候,那时猴子急了,与八戒沙僧商议要结果了镇元子,这唐僧听了,战战兢兢,依旧一言不发。
所以两次捉了唐僧师徒,镇元子多次扬言要先打唐僧,说他做大不尊,有管教不严之罪。
镇元子又何尝看不出唐僧肉胎凡骨不经打,不过是对这唐僧如此態度与举止不满罢了。
反而是猴子每一次皆主动站出来替唐僧受罚,以及主动承认过错,这一人做事一人当的態度令镇元子颇为赏识,虽然镇元子確实不喜粗鲁无礼之人,但却也十分看重忠孝仁信,要不然也不会將此写在清规的第一条。
猴子来到蓬莱,得知无方,恐时间不够,於是请那福禄寿三仙前去与唐僧说情多给些时间,他自一番兜兜转转,最终还是来到珞珈山找到了观音菩萨。
猴子详细道明来此缘由,最后猴子提到他与师父在半途醒悟过来,遂又重返了五庄观,主动赔罪。
观音听了却是一愣,而后点了点头:“你们竟能领悟心有灵山处处是灵山,主动认罪,这倒令我刮目相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