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1章 等待时机
第161章 等待时机
过清溪桥的时候,果然远远就看到马路中间堆了一块大石头,有三个人站在石头上,付彪手里还拿著猎枪。
头车的司机立时紧张起来,沈墨说:“没事。”
说著就伸出头去,对付彪说:“彪哥,你数数,正好八辆车。”
“过吧过吧。”付彪和另外两人搬开了石头。
车队果然顺利通过了。
司机惊讶地问沈墨:“沈老板,你是怎么说服付彪的,这个付彪可不好惹,他姐夫是县公安局的副局长。”
沈墨心里在滴血,一下子了这么多钱,也只有沈砚这样的人才捨得,之前他也想过拿钱出去,但一辆车,他最多捨得拿五块钱。
其实五块钱也很多了,但是付彪没看上。
车队远去后,另外两个人热切地对付彪说:“彪哥,以后兄弟砖厂的车真的每过一辆我们就能收十块的过路费吗?”
“那是,说好了的。”
“那彪哥你拿五块,我们两个分五块就行了。”
“也行,能收这个钱,也是我姐夫罩著,不然谁敢?
,
“是是,县公安局副局长,就是绥县的天,谁敢说个半句。”
“还副局长呢?明年就正的了。”付彪洋洋得意。
“以后我们只要按照兄弟砖厂出砖的时间,来这里守著就好了,坐著啥都不干,就能赚钱,真是舒服。”
刚才过了八辆车,他们一人也收到了二十块钱,这可是一笔巨款,把他们高兴得疯了。
纷纷在幻想著未来的美妙日子。
“可是彪哥,那些人砖厂主会不会生我们气啊?”
“呵呵,我姐夫是公安局局长,他们生气又怎么样?”
不是付彪不想照顾他们,实在是沈砚给得太多了啊。
沈墨的车队突然出现在各个地方,著实把那些砖厂主嚇到了。
本以为付彪把路拦死了,他们就能高枕无忧地卖砖,不想还没烧出来呢,兄弟砖厂的砖就浩浩荡荡地来了,而且一来还来了这么多。
都堆在沈墨一个远房亲戚家的土里,守著卖,这样一来,他们大半个月就没法开张了,而且谁知道沈墨后面还会不会把砖继续运过来呢。
要是砖卖不掉,不仅之前的成本就打水漂了,而且还耽误后面的事情,这样一算下来,损失就大了。
之前才被孙俊海搞了一道,出了大血,这次又这样?
但他们的第一反应不是生气兄弟砖厂的砖来了,而是生气付彪把他们卖了。
他们可是一个月给了他们一百块钱啊。
这不少了,按照付彪的性格,起码能分七十块钱,农村人,谁能这么轻鬆赚到这么多钱?
但他还是把他们全卖了,一点信誉都不讲。
於是几个砖厂主跑到了付彪家里討要说法,被付彪把猎枪往桌子上一拍,全嚇走了。
嚇走了不说,以后每月的一百块钱还要继续给,因为他们还要继续在那里设卡,只要他们设卡一天,就要收费。
这些人也不是软柿子,但实在是怕付彪背后的公安局副局长,才不敢有所动作,不然早就下黑手了。
如果付彪姐夫是別的官,那他们也不怕,偏偏是最要命的公安局的。
这也是付彪欺行霸市这么多年,都没倒霉的原因。
不过这事,也让付彪和那些砖厂主结下了死仇。
他们巴心不得看著付彪完蛋。
由於砖瓦运出去了,这事就算是告一段落了。
那张条子,沈砚没有著急拿出来找人告状,不然就太像是设局了,沈砚在等,等一个机会,到时顺其自然地將那张条子拿出来,装出一脸无辜,这样就没人怀疑这是设的局了。
重生一世,沈砚反正就是,好人就加倍对他好,坏人就加倍对他坏。
付彪这种人,早就该倒倒霉了,不过现在时机未到。
反正欲让人灭亡,就先让他疯狂,沈砚是深服这个道理的。
已经要到一年之末了,1984年马上就要到来了。
雪野乡的一项重要政府工作马上就要启动了。
那就是三提五统徵收。
“三提五统”是中国农村在家庭联產承包责任制(1980年)至农业税取消(2006年)期间,向农民和农村集体经济组织徵收的一项重要费用。
它是当时农民负担的主要组成部分,2006年农业税废除后,“三提五统”也隨之取消。
三提由村级提取,用於村里的公共事务,包括用於农田水利、村办企业等集体经济发展的公积金,用於五保户供养、困难户补助、合作医疗等福利的公益金以及用於村干部工资、办公开支等的管理费。
五统是由乡镇收取,用於全乡范围的公共事业,有用於农村中小学建设、教师工资补贴的教育附加费,用於计生宣传、独生子女补贴的计划生育费,用於军烈属、伤残军人补助的优抚费,用於基层民兵训练开支的民兵训练费以及用於修桥补路等基础设施的乡村道路建设费。
收取对象一般是普通农户、农村个体户以及乡镇企业。
雪野乡是,普通农户每亩田土每年交“三提”10元,“五统”20元。
农村个体户以及乡镇企业是按照年收入提取,村提留3%,乡镇统筹5%。
除此之外,还有农业税、责任猪等,那年月的农民负担挺重的。
直到2006年,取消这些费用后,农民的日子才稍微好过了起来,
沈砚在等的机会,就是这个三提五统。
沈砚要借这个机会,把付彪推到三提五统的对立面去,让他和政策对著干,让他成为破坏政策的坏人。
沈砚不信,这样一来,都还能有人保得住他。
这天沈砚正在家里边带孩子边写作,村里、乡里以及镇里的工作人员就来了。
沈墨夫妇也恰好在家。
这群人带队的,是镇里的一个副镇长,乡里的孔军也在,其他就是一些工作人员。
沈砚知道,机会来了。
这段时间,兄弟砖厂又拉了几车砖出去,又给付彪交了一百多块钱的过路费,当然,沈砚也让付彪写了条子。
付彪喜不自胜,半个月不到,就从兄弟砖厂那里收颳了三百多,的確比从那些人手里按月拿钱快得多。
但他不知道,他倒霉的时候,也来得这么快,才和沈砚打交道半个月,就断送了他的好日子。
沈砚不仅要让他倒霉,还要让他把吃的钱全部吐出来。
过清溪桥的时候,果然远远就看到马路中间堆了一块大石头,有三个人站在石头上,付彪手里还拿著猎枪。
头车的司机立时紧张起来,沈墨说:“没事。”
说著就伸出头去,对付彪说:“彪哥,你数数,正好八辆车。”
“过吧过吧。”付彪和另外两人搬开了石头。
车队果然顺利通过了。
司机惊讶地问沈墨:“沈老板,你是怎么说服付彪的,这个付彪可不好惹,他姐夫是县公安局的副局长。”
沈墨心里在滴血,一下子了这么多钱,也只有沈砚这样的人才捨得,之前他也想过拿钱出去,但一辆车,他最多捨得拿五块钱。
其实五块钱也很多了,但是付彪没看上。
车队远去后,另外两个人热切地对付彪说:“彪哥,以后兄弟砖厂的车真的每过一辆我们就能收十块的过路费吗?”
“那是,说好了的。”
“那彪哥你拿五块,我们两个分五块就行了。”
“也行,能收这个钱,也是我姐夫罩著,不然谁敢?
,
“是是,县公安局副局长,就是绥县的天,谁敢说个半句。”
“还副局长呢?明年就正的了。”付彪洋洋得意。
“以后我们只要按照兄弟砖厂出砖的时间,来这里守著就好了,坐著啥都不干,就能赚钱,真是舒服。”
刚才过了八辆车,他们一人也收到了二十块钱,这可是一笔巨款,把他们高兴得疯了。
纷纷在幻想著未来的美妙日子。
“可是彪哥,那些人砖厂主会不会生我们气啊?”
“呵呵,我姐夫是公安局局长,他们生气又怎么样?”
不是付彪不想照顾他们,实在是沈砚给得太多了啊。
沈墨的车队突然出现在各个地方,著实把那些砖厂主嚇到了。
本以为付彪把路拦死了,他们就能高枕无忧地卖砖,不想还没烧出来呢,兄弟砖厂的砖就浩浩荡荡地来了,而且一来还来了这么多。
都堆在沈墨一个远房亲戚家的土里,守著卖,这样一来,他们大半个月就没法开张了,而且谁知道沈墨后面还会不会把砖继续运过来呢。
要是砖卖不掉,不仅之前的成本就打水漂了,而且还耽误后面的事情,这样一算下来,损失就大了。
之前才被孙俊海搞了一道,出了大血,这次又这样?
但他们的第一反应不是生气兄弟砖厂的砖来了,而是生气付彪把他们卖了。
他们可是一个月给了他们一百块钱啊。
这不少了,按照付彪的性格,起码能分七十块钱,农村人,谁能这么轻鬆赚到这么多钱?
但他还是把他们全卖了,一点信誉都不讲。
於是几个砖厂主跑到了付彪家里討要说法,被付彪把猎枪往桌子上一拍,全嚇走了。
嚇走了不说,以后每月的一百块钱还要继续给,因为他们还要继续在那里设卡,只要他们设卡一天,就要收费。
这些人也不是软柿子,但实在是怕付彪背后的公安局副局长,才不敢有所动作,不然早就下黑手了。
如果付彪姐夫是別的官,那他们也不怕,偏偏是最要命的公安局的。
这也是付彪欺行霸市这么多年,都没倒霉的原因。
不过这事,也让付彪和那些砖厂主结下了死仇。
他们巴心不得看著付彪完蛋。
由於砖瓦运出去了,这事就算是告一段落了。
那张条子,沈砚没有著急拿出来找人告状,不然就太像是设局了,沈砚在等,等一个机会,到时顺其自然地將那张条子拿出来,装出一脸无辜,这样就没人怀疑这是设的局了。
重生一世,沈砚反正就是,好人就加倍对他好,坏人就加倍对他坏。
付彪这种人,早就该倒倒霉了,不过现在时机未到。
反正欲让人灭亡,就先让他疯狂,沈砚是深服这个道理的。
已经要到一年之末了,1984年马上就要到来了。
雪野乡的一项重要政府工作马上就要启动了。
那就是三提五统徵收。
“三提五统”是中国农村在家庭联產承包责任制(1980年)至农业税取消(2006年)期间,向农民和农村集体经济组织徵收的一项重要费用。
它是当时农民负担的主要组成部分,2006年农业税废除后,“三提五统”也隨之取消。
三提由村级提取,用於村里的公共事务,包括用於农田水利、村办企业等集体经济发展的公积金,用於五保户供养、困难户补助、合作医疗等福利的公益金以及用於村干部工资、办公开支等的管理费。
五统是由乡镇收取,用於全乡范围的公共事业,有用於农村中小学建设、教师工资补贴的教育附加费,用於计生宣传、独生子女补贴的计划生育费,用於军烈属、伤残军人补助的优抚费,用於基层民兵训练开支的民兵训练费以及用於修桥补路等基础设施的乡村道路建设费。
收取对象一般是普通农户、农村个体户以及乡镇企业。
雪野乡是,普通农户每亩田土每年交“三提”10元,“五统”20元。
农村个体户以及乡镇企业是按照年收入提取,村提留3%,乡镇统筹5%。
除此之外,还有农业税、责任猪等,那年月的农民负担挺重的。
直到2006年,取消这些费用后,农民的日子才稍微好过了起来,
沈砚在等的机会,就是这个三提五统。
沈砚要借这个机会,把付彪推到三提五统的对立面去,让他和政策对著干,让他成为破坏政策的坏人。
沈砚不信,这样一来,都还能有人保得住他。
这天沈砚正在家里边带孩子边写作,村里、乡里以及镇里的工作人员就来了。
沈墨夫妇也恰好在家。
这群人带队的,是镇里的一个副镇长,乡里的孔军也在,其他就是一些工作人员。
沈砚知道,机会来了。
这段时间,兄弟砖厂又拉了几车砖出去,又给付彪交了一百多块钱的过路费,当然,沈砚也让付彪写了条子。
付彪喜不自胜,半个月不到,就从兄弟砖厂那里收颳了三百多,的確比从那些人手里按月拿钱快得多。
但他不知道,他倒霉的时候,也来得这么快,才和沈砚打交道半个月,就断送了他的好日子。
沈砚不仅要让他倒霉,还要让他把吃的钱全部吐出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