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9章 诗歌朗诵
第149章 诗歌朗诵
给沈砚的掌声,现场持续了整整四分钟是在相辉堂演讲的嘉宾中,掌声最长的。
有位记者都想好標题了一一《活著》作者石见復旦演讲,观眾鼓掌四分钟破校史纪录。
茫可等人看著这一幕,愣住了。
他们之所以同意北岛请沈砚一起演讲,就是想让大伙感受一下作家的沉闷与诗人的活泼热情的。
这么一对比,大伙儿就能知道,作家是沉闷无聊的,诗人是热情有趣的。
没想到,沈砚不走寻常路,不教大伙儿怎么写小说,不仅没让大伙儿昏昏欲睡,反而让大伙儿情绪高涨。
“失策失策了。”
“我们的风头要被石见盖住了。”
“赵大哥啊,你找了个什么人来哟。”
北岛说:“你们不觉得挺有趣的吗?我听得很开心。”
顾成说:“石见这人倒和那些木头一样的小说家不一样。”
舒亭说:“长得英俊瀟洒,说话风趣幽默,的確让我对写小说的有了新认识。
茫克:“???”
沈砚走到后台,陈雪早就给他端来了一杯温度正好的茶水。
“讲得很好。”
“谢谢。”
吴强走过来说:“刚才沪城交大和华师大的领导让我问你,能不能也去他们学校讲一次。”
沈砚说:“反正沪城和京城,我就两周时间,你们安排。”
吴强说:“那还是算了吧,本来是能安排一场的,但是安排一场,不安排另一场,反而容易惹出麻烦,再说你好不容易来沪城一趟,怎么能让你一直干活儿呢,也要抽时间逛逛玩玩买买东西嘛。”
沈砚笑著说:“还是老吴有良心。”
“嘿,我们可是一家人,怎么忍心把你累死。”
沈砚回到了前排,开始坐下欣赏朦朧诗派的表演。
北岛担任诗歌缓解的主持人,只见他走上讲台,先对沈砚的演讲表示了肯定和讚扬,说演讲得风趣幽默又能让人有所感触,是一场很成功的別开生面的演讲。
当然,之后他就开始讲诗,讲外国的诗,讲中国的新诗传承,讲中国的古典诗词,然后才开始邀请其他诗人上台朗诵他们的代表作。
那个年代,诗人堪比明星,虽然北岛讲得中规中矩,但復旦学生还是挺捧场的,该给掌声时还是给,但没有笑声,掌声也不够长,也不够热烈。
首先上台朗诵的是舒亭。
舒亭朗诵了三首诗:《致橡树》《神女峰》和《双梳船》。
她带著点闽省口音的普通话,听上去温婉可人,她的诗悠然婉转,很適合朗诵,有一咏三叠的神奇效果。
加上淡淡的背景音乐,一下子將现场氛围带入了一种朦朧伤感的诗境之中。
有时候,诗歌的確能直击人的灵魂。
再接著就是顾成,他也朗诵了三首,分別是《远和近》《门前》以及《我是一个任性的孩子》。
他的声音有点娃娃音,有种晶莹剔透的玻璃感,易碎而又珍贵。
他高高的帽子,让他投下了一个巨大影子。
真人像是个孩子,影子却又像个巨人。
再接著是茫克,他的朗诵是嘶吼,虽然很吵,却也很有激情。
最后才是北岛,北岛朗诵了《回答》《白日梦》以及《爱情故事》。
北岛朗诵,有些重剑无锋,大巧无工的意思,看似平平无奇,实际上仔细一回味,有股澎湃的力道在其中,很有感染力。
他们朗诵完后,也是长久的掌声,沈砚也热烈地鼓起了掌来。
这时主持人说:“现在是签售环节,有想找作家和诗人签名的,请依次排队上台,如果没有书的,也可以在现场购买。”
这是吴强和復旦大学沟通的结果,不能白演讲,你要让我能卖书。
如果是其他作家,大概没有这样的底气,但石见不一样,復旦大学也就睁只眼闭只眼了。
北岛来找沈砚的其中之一原因就是这个既然沈砚可以在復旦大学签售,那他们一起做活动,也是可以签售的吧。
总不能厚此薄彼。
这时茫克等人才明白了北岛的想法。
顿时对北岛的手段佩服不已,难怪北岛让他们有出过诗集的,都多多带上呢。
那时舒亭已经出版了《双桅船》《会唱歌的鳶尾》,顾成出版了《白昼的月亮》《北方的孤独者之歌》。
北岛自身没有出版诗集,他最早的诗集《北岛诗选》出版於1986年,所以这次活动,相当於是帮舒亭和顾成卖书的。
北岛就是因为仗义,才成为了这群人的老大哥。
在讲台一侧,书摊就这样摆开了,卖《活著》的以及卖各种诗集的。
沈砚和舒亭、顾成坐在一起签售。
这种场景也算是难得一见了。
但差距很快就显露出来了,百分之九十五的人,都买了《活著》而不是诗集。
那年月,大学生生活费並不多,所以只能选择其一。
小说受眾和诗歌受眾,差別还是大的,再说沈砚现在的名气,要比这些刚成名不久的诗人还是要大得多的。
所以才出现了这种一边倒的情况。
舒亭和顾成与其说是在签名,不如说是在旁边看沈砚。
有些家庭条件好的人,还拿著胶片相机,和沈砚合影。
这把那些朦朧诗派的诗人看得羡慕极了。
但是借著沈砚的东风,他们带来的诗集,也卖得不少,比平时的销量好多了。
签售结束后,吴强用小车拉来的书已经全部卖完了。
吴强喜笑顏开,要是沈砚时间足够的话,真想把他当一头专心拉磨的驴啊,他每天都签名的话,这书的销量起码还要提升一倍。
可惜,沈砚不吃这一套。
“今晚可以一起喝酒了吧?”北岛走过来问。
“没问题。”沈砚也想和这些未来的大诗人拉近点关係。
“那一起走吧,去陈咚咚家。”
“带两个朋友可否?”
“行。”
沈砚带了陈雪和陈莹两姐妹,她们知道沈砚今晚要和这些诗人聚会,早就求沈砚带著她们了。
陈莹是诗歌爱好者,刚才还买了诗集,让舒亭和顾成签名呢。
陈雪以不放心妹妹一个人的理由,也要求一起去。
和吴强说了后,吴强也没反对,就先走了。
沈砚带著两姐妹,跟著朦朧诗派的那群人也走了。
诗人穷,既没有小车,也没有自行车,搭乘电车大家也不愿意,所以靠著两条腿一路走了去。
给沈砚的掌声,现场持续了整整四分钟是在相辉堂演讲的嘉宾中,掌声最长的。
有位记者都想好標题了一一《活著》作者石见復旦演讲,观眾鼓掌四分钟破校史纪录。
茫可等人看著这一幕,愣住了。
他们之所以同意北岛请沈砚一起演讲,就是想让大伙感受一下作家的沉闷与诗人的活泼热情的。
这么一对比,大伙儿就能知道,作家是沉闷无聊的,诗人是热情有趣的。
没想到,沈砚不走寻常路,不教大伙儿怎么写小说,不仅没让大伙儿昏昏欲睡,反而让大伙儿情绪高涨。
“失策失策了。”
“我们的风头要被石见盖住了。”
“赵大哥啊,你找了个什么人来哟。”
北岛说:“你们不觉得挺有趣的吗?我听得很开心。”
顾成说:“石见这人倒和那些木头一样的小说家不一样。”
舒亭说:“长得英俊瀟洒,说话风趣幽默,的確让我对写小说的有了新认识。
茫克:“???”
沈砚走到后台,陈雪早就给他端来了一杯温度正好的茶水。
“讲得很好。”
“谢谢。”
吴强走过来说:“刚才沪城交大和华师大的领导让我问你,能不能也去他们学校讲一次。”
沈砚说:“反正沪城和京城,我就两周时间,你们安排。”
吴强说:“那还是算了吧,本来是能安排一场的,但是安排一场,不安排另一场,反而容易惹出麻烦,再说你好不容易来沪城一趟,怎么能让你一直干活儿呢,也要抽时间逛逛玩玩买买东西嘛。”
沈砚笑著说:“还是老吴有良心。”
“嘿,我们可是一家人,怎么忍心把你累死。”
沈砚回到了前排,开始坐下欣赏朦朧诗派的表演。
北岛担任诗歌缓解的主持人,只见他走上讲台,先对沈砚的演讲表示了肯定和讚扬,说演讲得风趣幽默又能让人有所感触,是一场很成功的別开生面的演讲。
当然,之后他就开始讲诗,讲外国的诗,讲中国的新诗传承,讲中国的古典诗词,然后才开始邀请其他诗人上台朗诵他们的代表作。
那个年代,诗人堪比明星,虽然北岛讲得中规中矩,但復旦学生还是挺捧场的,该给掌声时还是给,但没有笑声,掌声也不够长,也不够热烈。
首先上台朗诵的是舒亭。
舒亭朗诵了三首诗:《致橡树》《神女峰》和《双梳船》。
她带著点闽省口音的普通话,听上去温婉可人,她的诗悠然婉转,很適合朗诵,有一咏三叠的神奇效果。
加上淡淡的背景音乐,一下子將现场氛围带入了一种朦朧伤感的诗境之中。
有时候,诗歌的確能直击人的灵魂。
再接著就是顾成,他也朗诵了三首,分別是《远和近》《门前》以及《我是一个任性的孩子》。
他的声音有点娃娃音,有种晶莹剔透的玻璃感,易碎而又珍贵。
他高高的帽子,让他投下了一个巨大影子。
真人像是个孩子,影子却又像个巨人。
再接著是茫克,他的朗诵是嘶吼,虽然很吵,却也很有激情。
最后才是北岛,北岛朗诵了《回答》《白日梦》以及《爱情故事》。
北岛朗诵,有些重剑无锋,大巧无工的意思,看似平平无奇,实际上仔细一回味,有股澎湃的力道在其中,很有感染力。
他们朗诵完后,也是长久的掌声,沈砚也热烈地鼓起了掌来。
这时主持人说:“现在是签售环节,有想找作家和诗人签名的,请依次排队上台,如果没有书的,也可以在现场购买。”
这是吴强和復旦大学沟通的结果,不能白演讲,你要让我能卖书。
如果是其他作家,大概没有这样的底气,但石见不一样,復旦大学也就睁只眼闭只眼了。
北岛来找沈砚的其中之一原因就是这个既然沈砚可以在復旦大学签售,那他们一起做活动,也是可以签售的吧。
总不能厚此薄彼。
这时茫克等人才明白了北岛的想法。
顿时对北岛的手段佩服不已,难怪北岛让他们有出过诗集的,都多多带上呢。
那时舒亭已经出版了《双桅船》《会唱歌的鳶尾》,顾成出版了《白昼的月亮》《北方的孤独者之歌》。
北岛自身没有出版诗集,他最早的诗集《北岛诗选》出版於1986年,所以这次活动,相当於是帮舒亭和顾成卖书的。
北岛就是因为仗义,才成为了这群人的老大哥。
在讲台一侧,书摊就这样摆开了,卖《活著》的以及卖各种诗集的。
沈砚和舒亭、顾成坐在一起签售。
这种场景也算是难得一见了。
但差距很快就显露出来了,百分之九十五的人,都买了《活著》而不是诗集。
那年月,大学生生活费並不多,所以只能选择其一。
小说受眾和诗歌受眾,差別还是大的,再说沈砚现在的名气,要比这些刚成名不久的诗人还是要大得多的。
所以才出现了这种一边倒的情况。
舒亭和顾成与其说是在签名,不如说是在旁边看沈砚。
有些家庭条件好的人,还拿著胶片相机,和沈砚合影。
这把那些朦朧诗派的诗人看得羡慕极了。
但是借著沈砚的东风,他们带来的诗集,也卖得不少,比平时的销量好多了。
签售结束后,吴强用小车拉来的书已经全部卖完了。
吴强喜笑顏开,要是沈砚时间足够的话,真想把他当一头专心拉磨的驴啊,他每天都签名的话,这书的销量起码还要提升一倍。
可惜,沈砚不吃这一套。
“今晚可以一起喝酒了吧?”北岛走过来问。
“没问题。”沈砚也想和这些未来的大诗人拉近点关係。
“那一起走吧,去陈咚咚家。”
“带两个朋友可否?”
“行。”
沈砚带了陈雪和陈莹两姐妹,她们知道沈砚今晚要和这些诗人聚会,早就求沈砚带著她们了。
陈莹是诗歌爱好者,刚才还买了诗集,让舒亭和顾成签名呢。
陈雪以不放心妹妹一个人的理由,也要求一起去。
和吴强说了后,吴强也没反对,就先走了。
沈砚带著两姐妹,跟著朦朧诗派的那群人也走了。
诗人穷,既没有小车,也没有自行车,搭乘电车大家也不愿意,所以靠著两条腿一路走了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