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4章 下手閒棋
第144章 下手閒棋
“吴主编,放心放心,我也是一个讲究人。”
“叫什么吴主编啊,叫我老吴。”
“行,老吴。”
和老吴分別后,沈跳上了晚班电车,回了招待所。
竟然发现门口等了好几个人,这么晚在等自己,是什么人,为什么事儿呢?
“来了来了。”
“这么年轻?果真一表人材啊。”
沈砚还没走近,就听到了他们絮絮叨叻的话。
不用想,这些人就是吴强口中其他社的人了。
那些人本来就在打听大作家石见的消息,但是《收穫》编辑部像是一个铁桶,什么风都不漏出来。
今天沈砚在南京东路的《新华书店》一开签售会,他们就闻著味来了,本来想当场挖人的,但《收穫》的人跟得紧,也就没敢行动。
好不容易等活动结束,却又被巴老叫去了,害怕再错过,所以都来到了沈砚下榻的招待所等著,一等,就等了这么晚,一等,就等来了这么多同行。
《人民文学》的编辑胡学文也在其中,他本来大可以等石见在京城做签售会时再找上门,但他知道,石见只要露面,必定会被疯抢,他去晚了,剩饭都没得吃。
胡学文对一起来的《沪城文学》《京城文学》《城文学》的编辑,还有些客气,对一些小期刊杂誌的编辑就有点看不上了,一个影响力只能覆盖一省或者一市的来凑什么热闹呢?
人家要的天价稿酬,你们给得起吗?
见到沈砚来了,人们一下子轰动了,纷纷向著沈砚走了过去,向沈砚介绍自己的身份,沈砚笑著和他们打招呼。
“不好意思,不好意思,活动结束后巴老把我叫去谈事情,在这里等很久了吧,来进屋,喝口热水。”
沈砚知道,在这里等几个小时,可不好受,又冷又饿的。
七八个人挤在沈砚的小房间里,颇为侷促。
沈砚去前台要了几个杯子,又拿了一盒茶叶,两壶热水,给一人泡了一壶热茶。
他们都快冻僵的手握著热茶,暖和了过来,吹著茶叶,喝了两口热茶,人终於暖和了一些,感动得都快流出泪来。
这个石见真不错,不仅不高高在上,还挺有人情味。
沈砚不待他们说话,就先开口了:“各位也知道,我之前就是一个一名不文的人,是《收穫》发掘了我,给了我机会,我也不能甩掉他们吧。
“这样吧,《收穫》目前给我的都是顶额稿酬,今年是10元每千字,明年就是20元每千字了,你们要和我谈,就只能比这个高了,能给出这个稿酬的就留下谈谈,不能的就早点回去休息吧。”
“.”眾人一阵沉默。
刚才还说沈砚挺有人情味呢,一下子就变得如此生分,如此不讲情面了。
果然,几个小期刊的,把茶杯一放,冷著脸就走了,他们真给不出这么多稿酬,
留下来的,就是胡学文看得起的那几家。
“请坐请坐,坐不下的人,就坐床上,我没洁癖,儘管坐。”
胡学文他们几人都坐了下来。
沈砚开始了他的表演,为《平凡的世界》拿版税开始布局了。
“听说你又在写新的小说了?”胡学文开门见山:“如果可以,能否发在我们《人民文学》?”
“都不看看小说质量的吗?”
“我们信你。”胡学文笑笑说:“你只管给我们,我们比收穫给你每千字多两块,如何?”
胡学文一开口,其他人都恨死了他。
以为谁都像《人民文学》那么財大气粗啊,他们本来想以和《收穫》差不多的稿酬,
再加上人情牌打动一下沈砚呢。
胡学文一句话把他们的打算都堵死了。
胡学文也是故意为之,儘量减少竞爭对手嘛。
沈砚歉意地说说:“贵刊真的很大方,我很感动,但可惜,你说晚了,要是在我去见巴老之前说,我还能给你,但巴老看了后,对我的这篇小说大加讚赏,非要让我在《收穫》刊载,我总不能拂了巴老的面子吧。”
沈砚利用巴老抬了自己一下。
不过他说的也是事实。
“在坐的都是闻名全国的大刊,本来能上其一,都是荣耀,但《收穫》对我恩重如山,就是稿酬低点,我也不能甩开《收穫》嘛。”
听到沈砚这么说,他们又沮丧又惊喜,他的新小说被巴老看中了,那质量可想而知,
也许不亚於他之前的《活著》和《妻妾成群》呢。
这时《沪城文学》的编辑也开口了:“你的小说可以先在《收穫》上发表,但把单行本的版权给我们吧,我们在你《活著》单行本的稿酬上,再给你提一下,基础稿酬70元每千字,印数稿酬按照2%来算。”
其他人又恨上了《沪城文学》的编辑,真的为了抢稿,脸都不要了,一个比一个敢开价。
沈砚其实是有点心动的,但他清楚自己的目的,那就是版税,而不是什么基础稿酬加印数稿酬这老一套。
“你这个条件开得很优厚,我真不忍心拒绝。”沈砚笑笑说:“不过保险起见,大家先看看稿子吧,我写了两万字,大家看看適不適合开那么高的价钱。”
说著,沈砚就把稿子递给了《沪城文学》的编辑。
为了吊足他们的胃口,不下点饵料是不行的,饵料吃了,才能把他们钓成翘嘴嘛。
他们一阵激动,兴奋得搓手。
虽然相信沈砚的水平,但毕竟眼见为实,要是真用了高价买了一篇名不副实的作品那他们回去也不好交差。
他们依次看了下去,两万字在专业编辑面前,是不经看的,十来分钟他们就看完了。
“好!”
“写得真好!”
“虽然只有两万字,但是已经有了大作品的气象,果然是高手,篇篇都有质量保证,
依照我的经验,这篇写出来的话,不比《活著》差。”
“你这篇小说大概多少字,什么时候写完?”
“我规划的是三部曲,写完大概百来万字吧,所以时间还早。”
“啊?”眾人脸上现出惊喜,这可是个大宝贝啊,挖到金山了。
胡学文又开始不讲武德了。
“你的这个小说在《收穫》连载我也不爭了,毕竟是巴老要的,不过我们也想要单行本的版权,条件嘛,基础稿酬80元每千字,印数稿酬3%给你算,破了二十万册后,直接10%。
“胡兄,你———”《沪城文学》的编辑后槽牙都要咬碎了。
胡学文心里激动,却又有些害怕,害怕这些人对他群起而攻之。
自己实在是太拉仇恨了。
不过,谁让我《人民文学》財大气粗,开得起价呢。
胡学文本来以为万无一失时,却听到了沈砚的坏消息。
“吴主编,放心放心,我也是一个讲究人。”
“叫什么吴主编啊,叫我老吴。”
“行,老吴。”
和老吴分別后,沈跳上了晚班电车,回了招待所。
竟然发现门口等了好几个人,这么晚在等自己,是什么人,为什么事儿呢?
“来了来了。”
“这么年轻?果真一表人材啊。”
沈砚还没走近,就听到了他们絮絮叨叻的话。
不用想,这些人就是吴强口中其他社的人了。
那些人本来就在打听大作家石见的消息,但是《收穫》编辑部像是一个铁桶,什么风都不漏出来。
今天沈砚在南京东路的《新华书店》一开签售会,他们就闻著味来了,本来想当场挖人的,但《收穫》的人跟得紧,也就没敢行动。
好不容易等活动结束,却又被巴老叫去了,害怕再错过,所以都来到了沈砚下榻的招待所等著,一等,就等了这么晚,一等,就等来了这么多同行。
《人民文学》的编辑胡学文也在其中,他本来大可以等石见在京城做签售会时再找上门,但他知道,石见只要露面,必定会被疯抢,他去晚了,剩饭都没得吃。
胡学文对一起来的《沪城文学》《京城文学》《城文学》的编辑,还有些客气,对一些小期刊杂誌的编辑就有点看不上了,一个影响力只能覆盖一省或者一市的来凑什么热闹呢?
人家要的天价稿酬,你们给得起吗?
见到沈砚来了,人们一下子轰动了,纷纷向著沈砚走了过去,向沈砚介绍自己的身份,沈砚笑著和他们打招呼。
“不好意思,不好意思,活动结束后巴老把我叫去谈事情,在这里等很久了吧,来进屋,喝口热水。”
沈砚知道,在这里等几个小时,可不好受,又冷又饿的。
七八个人挤在沈砚的小房间里,颇为侷促。
沈砚去前台要了几个杯子,又拿了一盒茶叶,两壶热水,给一人泡了一壶热茶。
他们都快冻僵的手握著热茶,暖和了过来,吹著茶叶,喝了两口热茶,人终於暖和了一些,感动得都快流出泪来。
这个石见真不错,不仅不高高在上,还挺有人情味。
沈砚不待他们说话,就先开口了:“各位也知道,我之前就是一个一名不文的人,是《收穫》发掘了我,给了我机会,我也不能甩掉他们吧。
“这样吧,《收穫》目前给我的都是顶额稿酬,今年是10元每千字,明年就是20元每千字了,你们要和我谈,就只能比这个高了,能给出这个稿酬的就留下谈谈,不能的就早点回去休息吧。”
“.”眾人一阵沉默。
刚才还说沈砚挺有人情味呢,一下子就变得如此生分,如此不讲情面了。
果然,几个小期刊的,把茶杯一放,冷著脸就走了,他们真给不出这么多稿酬,
留下来的,就是胡学文看得起的那几家。
“请坐请坐,坐不下的人,就坐床上,我没洁癖,儘管坐。”
胡学文他们几人都坐了下来。
沈砚开始了他的表演,为《平凡的世界》拿版税开始布局了。
“听说你又在写新的小说了?”胡学文开门见山:“如果可以,能否发在我们《人民文学》?”
“都不看看小说质量的吗?”
“我们信你。”胡学文笑笑说:“你只管给我们,我们比收穫给你每千字多两块,如何?”
胡学文一开口,其他人都恨死了他。
以为谁都像《人民文学》那么財大气粗啊,他们本来想以和《收穫》差不多的稿酬,
再加上人情牌打动一下沈砚呢。
胡学文一句话把他们的打算都堵死了。
胡学文也是故意为之,儘量减少竞爭对手嘛。
沈砚歉意地说说:“贵刊真的很大方,我很感动,但可惜,你说晚了,要是在我去见巴老之前说,我还能给你,但巴老看了后,对我的这篇小说大加讚赏,非要让我在《收穫》刊载,我总不能拂了巴老的面子吧。”
沈砚利用巴老抬了自己一下。
不过他说的也是事实。
“在坐的都是闻名全国的大刊,本来能上其一,都是荣耀,但《收穫》对我恩重如山,就是稿酬低点,我也不能甩开《收穫》嘛。”
听到沈砚这么说,他们又沮丧又惊喜,他的新小说被巴老看中了,那质量可想而知,
也许不亚於他之前的《活著》和《妻妾成群》呢。
这时《沪城文学》的编辑也开口了:“你的小说可以先在《收穫》上发表,但把单行本的版权给我们吧,我们在你《活著》单行本的稿酬上,再给你提一下,基础稿酬70元每千字,印数稿酬按照2%来算。”
其他人又恨上了《沪城文学》的编辑,真的为了抢稿,脸都不要了,一个比一个敢开价。
沈砚其实是有点心动的,但他清楚自己的目的,那就是版税,而不是什么基础稿酬加印数稿酬这老一套。
“你这个条件开得很优厚,我真不忍心拒绝。”沈砚笑笑说:“不过保险起见,大家先看看稿子吧,我写了两万字,大家看看適不適合开那么高的价钱。”
说著,沈砚就把稿子递给了《沪城文学》的编辑。
为了吊足他们的胃口,不下点饵料是不行的,饵料吃了,才能把他们钓成翘嘴嘛。
他们一阵激动,兴奋得搓手。
虽然相信沈砚的水平,但毕竟眼见为实,要是真用了高价买了一篇名不副实的作品那他们回去也不好交差。
他们依次看了下去,两万字在专业编辑面前,是不经看的,十来分钟他们就看完了。
“好!”
“写得真好!”
“虽然只有两万字,但是已经有了大作品的气象,果然是高手,篇篇都有质量保证,
依照我的经验,这篇写出来的话,不比《活著》差。”
“你这篇小说大概多少字,什么时候写完?”
“我规划的是三部曲,写完大概百来万字吧,所以时间还早。”
“啊?”眾人脸上现出惊喜,这可是个大宝贝啊,挖到金山了。
胡学文又开始不讲武德了。
“你的这个小说在《收穫》连载我也不爭了,毕竟是巴老要的,不过我们也想要单行本的版权,条件嘛,基础稿酬80元每千字,印数稿酬3%给你算,破了二十万册后,直接10%。
“胡兄,你———”《沪城文学》的编辑后槽牙都要咬碎了。
胡学文心里激动,却又有些害怕,害怕这些人对他群起而攻之。
自己实在是太拉仇恨了。
不过,谁让我《人民文学》財大气粗,开得起价呢。
胡学文本来以为万无一失时,却听到了沈砚的坏消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