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雪收到了沈砚寄来的牛皮纸袋,也收到了沈砚的匯款。
    陈雪拆开牛皮纸袋的时候,竟然有点脸发红,心里像是有头小鹿在乱撞。
    她想,沈砚应该是给她写信了。
    虽然是为了公事,但到底是写给自己的信。
    拆开来看,果然也是一封短笺,看完短笺,陈雪笑了,心情很好。
    对於自己能给沈砚帮了忙,她很开心,虽然不会像是沈砚说的帮了大忙,但总是帮到一点忙的吧。
    至於沈砚说的要提稿费的事情,陈雪决定为沈砚据理力爭一下。
    陈雪刚准备工作、吴强就喊她去办公室一趟,办公室里李晓林也在。
    “坐著说。”吴强现在对陈雪越来越和顏悦色。
    陈雪坐下,李晓林笑著说:“我父亲说,《活著》这个小说写得有深度也有广泛的影响力,只通过文战是挖不乾净这个小说的文学意义和社会意义的,建议组织一个《活著》的作品討论会,邀请相关作家专家学者一起討论,这也是对《活著》对文学负责任的態度。”
    吴强立刻赞同说:“对於巴老的这个建议我非常激动,我也觉得很有必要搞一个《活著》的討论会,规模越大越好,討论得越深越广泛越好。”
    “所以想请你邀请一下石见来参加这个討论会,到时我父亲也会去。”
    陈雪沉吟了一下说:“我这边会转达这个消息,但是他能不能来,我说不准。”
    “为何?”
    吴强帮忙答道:“这个石见住在黔省深山,路上就要三天,而且他还有两个小娃子要带。”
    “交给他妻子带著呢。”
    “他的妻子去世了。”陈雪回答。
    李晓林一愣,她没想到石见这个作者还有这么悲惨的故事。
    一时之间她也不知道该怎么决断。
    “我会把石见的情况给我父亲说明的,到时让我父亲拿主意。”
    “也只能这样了,这个作者的条件的確有点难,不过也正是这样困难,才能吃透生活,才能写出这样的好作品。”
    陈雪感觉帮沈砚提稿费的时机来了。
    赶紧把沈砚写的短笺递给了吴强和李晓林。
    当然她更想让李晓林带去给巴老过过眼。
    《收穫》的最终决定权还是巴老掌握的,他才是主编嘛。
    两个人看完了短笺。
    李晓林笑著说:“这个石见要是不写小说的话,一定是个好编辑,听他的,把读者来信摘取一些精彩內容放在下期的內容上。”
    陈雪说:“石见家我去过,用家徒四壁来形容都不为过,他写作都烧煤油灯,十天半月才能吃一顿肉。而他不仅有两个孩子要养,岳父岳母一家也要他养,他大哥大嫂也穷,家庭很困难……”
    吴强点头说:“这样的情况还是给巴老说一下吧。”
    李晓林点了点头说:“行,我这边回去给他说一下。”
    李晓林拿著这封信回去后,又把陈雪说的情况说了一遍。
    巴老看了这封短笺说:“本期《收穫》靠他挣了不少钱,他却说他只做了微小贡献,是个谦虚的人,他的情况也確实可怜,才华也確实惊人,对这样的作家,我们要扶持要帮助,《活著》单行本的稿费情况,我看你们回去好好商量一下,看有没有一个好的方案,既能回应他的需求,也能符合当下的实际条件。”
    李晓林答应了一声。
    巴老说:“石见那篇《妻妾成群》你看了吗?”
    “看了。”
    “觉得怎么样?”
    “好!”
    巴老点点头说:“这个人这样发展下去前途不可限量啊,我这把老骨头也要避他一头地了。”
    李晓林笑道:“何至於此!”
    巴老说:“欧阳修说这句话是高兴,我说这句话也是高兴,欧阳修能慧眼认出苏軾,我就不能老眼认出个石见?”
    听见自己的父亲这么说,李晓林就知道石见在父亲心中的地位了,也就知道那个稿费该怎么定了。
    “爸爸,那个《活著》研討会的事情,我去找石见的编辑了解了一下情况,石见的情况很难,他住的地方很偏僻,家庭很贫困,妻子已经死了,一个人又当爹又当妈地带两个孩子,出席討论会的话估计有点勉强。”
    巴老听后,半晌才说:“也是个苦命人啊。”
    “爸爸,那我们应该怎么做呢?”
    “把这事告诉石见,如果他能来,我们就阵仗办大一点,如果不能来,能否允许我们在小范围內对他的作品进行討论。”
    “我知道了。”
    第二天,李晓林回到了社里,把巴老的意见传达给了吴强,还把巴老以欧阳修与苏軾作比的那句话说了。
    大伙儿有些愕然,没想到巴老这么看重石见。
    吴强对社里的几个老人说:“大家说说吧,这个单行本出版的话,该怎么给稿酬呢?巴老的意见大家也知道,既要回应作者的需求,也要符合当下的实际条件。”
    陈雪作为沈砚的编辑,自然在列,是参会的唯一一个青年编辑,她的確和同时进入《收穫》的陈永昕拉开距离了。
    老康说:“现在的稿酬制度,就是基础稿酬加印数稿酬,巴老说要符合当下的实际情况,那这个制度就不能推翻。”
    吴强说:“这是正理。”
    李晓林说:“现在就是看给他提高基础稿酬呢还是给他提高印数稿酬,自然,也要定下来稿酬提高到什么程度,太低了,这事白干,太高了,对那些老作家不好交代。”
    陈雪没说话,她是小辈,没人问她时,她就不应该发表意见。
    吴强说:“单行本稿酬是30元到100元每千字,把他的基础稿酬按100元每千字来算如何?”
    “这倒是简单,但不相当於没做什么嘛,而且容易落人口舌,还把石见放在火上烤,那些老作家都没能拿到100元每千字。”老康说。
    另一个资深编辑孔柔说:“我看还是要在印数稿酬上想办法,现在是按照每印刷1000册,就给基础稿酬的1%,我看不如把这1%提高到2%,这样如何?”
    吴强摇头说:“这样算的话,作者得到的稿酬还不如我直接给他顶额的基础稿酬多呢。”
    李晓林看向陈雪说:“陈雪,你对石见最了解,你有什么想法吗?”

章节目录

1983我的文豪时代所有内容均来自互联网,PO18脸红心跳只为原作者佚名的小说进行宣传。欢迎各位书友支持佚名并收藏1983我的文豪时代最新章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