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午时分。
    四海鏢局,议事厅。
    隨著地图缓缓在桌子上展开,大明朝的整个疆域都囊括其中。
    陆沉舟跟秀儿交流了一个上午,已经大概的清楚了目前的局面。
    他手持木棍,指著地图上的一处说道。
    “总的来说,大明朝只有三股庞大势力。”
    “以北方为首的淮北,东边的关陇,以及西边的淮南。”
    “这三股势力构成了一个三角形,彼此相互制衡稳定。”
    “而这里,就是我们,以及他们的最终目標。”
    顺著指向的地方看去,贾三念道:洛阳。
    这个他都知道,大明朝的王都所在之地,但是谁都没去过。
    但是陆沉舟去过。
    准確的说,他现在已经肯定了,洛阳就是他前世的豫州。
    曾经他踏上太行山上俯瞰豫州的场景。
    一望无际,沃野千里。
    与北方连绵不绝的山脉涇渭分明。
    他终於体会到了为什么古人都说:得中原者得天下。
    “这里!”
    “四关之中,金城千里。”
    “晋王宋定邦的封地,也是他的老巢。”
    得关中者得天下,得中原者得天下。
    这两句话都对。
    关中平原是一统天下的起点。
    而中原则是决战的终点。
    迷人的老祖秦始皇就是从关中平原起家。
    后来的刘邦项羽都在此地轮番交手。
    再往前倒,周文王周武王都是在此地发家。
    然后西出函谷关打败商紂王建立了政权。
    先说清河县,隶属青州府,但却离著秦岭很近。
    之前陆沉舟觉得终南山这个名字有点耳熟。
    直到看到地图之后,他才確信,这个架空歷史的朝代也是有跡可循的。
    歷史的周期性就是如此。
    清河县以北,就是散关,再往就是萧关。
    这两座关口的东边则是函谷、武关。
    四大关口组成了一个四角形,將关中平原围在其中。
    而南面则是秦岭山脉,地理位置得天独厚。
    “而庆阳的位置更是奇妙,则是处於秦岭山脉断开的口子。
    一夫当关,万夫莫开。”
    “想要北上,庆阳是绕不开的一条路,也是最近的一条路。”
    “往东,那是宋叔文两个兄长的封地,战线不怕拉得太长,就怕没有可守的险地。”
    “庆阳北靠渭河,东西两侧全是秦岭山脉,只有东南地区有个小小的断口。”
    “一旦拿下,便能依託有利地形展开防御。”
    贾三消化著陆沉舟的说词,眼神一亮深觉得可行。
    只是明公从未出过清河县,又怎会对周边地形如此了解。
    就好像一眼就能看到了整个天下的大概。
    陆沉舟知道他的疑惑,並未解答。
    他只是站在了先贤的肩膀上而已,歷经五千年风霜屹立不倒。
    国人的政治素养已经达到了一个恐怖的閾值。
    就拿他小学时候学过一篇叫特洛伊木马的课文。
    关係不好的人请我吃饭,我都怀疑是不是鸿门宴。
    那么大一个木马进城都不检查。
    而且还他娘的成功了?
    “所以清河县作为庆阳的缓衝地带,这就是我们下一个目標?”
    陆沉舟点点头:
    “只要拿下庆阳,北上眉县,岐山,凤翔,关中四郡唾手可得。”
    那时候就能达到他的最高想法——种地!
    狠狠的种地。
    没办法,清河县的地理位置实在是太偏僻。
    平原就那么几处,哪像中原那般一望无际。
    最高的山就是坟头,真是太適合种地了。
    他太想逐鹿中原了,做梦都想。
    又跟贾三商量了一些细节,二人才从议事厅走出。
    战术甲冑陆沉舟没有拿出来,毕竟这东西眼下还不宜登台。
    黑角漆弓翎箭那些兵器都拿了出来。
    存放在兵器库里,当然也只是拿出来一半。
    赵红缨一听有好弓,饭都来不及吃就跑了。
    “让世龙世凤两兄弟抓紧练习骑射,不会可以去请教二夫人。”
    陆沉舟负手而立,在鏢局中走著。
    “红缨的弓法百步穿杨,对我们大有裨益。”
    “我已经委託二夫人了。”
    “只是眼下马匹稀缺,我已经派人出去打探,只是零零散散都只有十来匹。”
    陆沉舟知道不能急,当下也不想给贾三压力。
    “凑个整吧,先拉起八十人的骑兵。”
    “兵器库和粮仓你挑几个信得过的把守,让大夫人有些休息的时间。”
    最近的白凤仪著实分身乏力,事事都要亲力亲为,陆沉舟真是心疼。
    “对了,那些死去的兄弟抚恤金送到了没有?”
    他是个狠心的人不假,可是那也要分人,对手下为自己卖命的人从不吝嗇。
    “已经送到了,最近难民越来越多,我们也收了不少的鏢师。”
    贾三翻开本子递了过去:“如今鏢局上下,老手有一百多,新人三百多。”
    “我正准备在村子的东北建造一些简易的帐篷,让这些难民有个棲身之地。材料工具我们可以出,但是需要他们自己干活,毕竟养著他们也不是一个长久之计。”
    “鏢局需要一些柴火木料,就让他们进山。”
    “以此换些粮食,也能勉强维持生活。”
    陆沉舟翻阅著本子,点了点头,贾三的考虑非常全面。
    他又补充了一句:“注意不要引发瘟疫,请几个大夫过去给他们检查一下。”
    贾三表示知晓,隨即问道:“村里旁的荒地要不要开垦?”
    “最近天气足见变冷,再过几月恐怕要下雪。”
    “王豹传来消息,城中守军外强中乾,宋叔文的盔甲也难抵唐横刀的一击。”
    “今日城中缺粮,也不见宋叔文从封地运粮过来,恐怕不日就要返程。”
    “筹备粮草整军,並非一朝一夕的事。届时一旦大雪封路,就算他想攻打我们,也要等来年开春。我们何不趁此良机种些食物,也好为將来开拔做准备?”
    陆沉舟想起仓库里还有之前购买的粟米种子。
    粟米具有抗旱特性。
    根系深达两米,需水量仅为小麦的三分之一。
    四十日就可收成,焦土犹能结实。
    混合树皮磨粉作糠饼,被灾民称之为金裹银。
    “这件事就交给你去办,种子问题你不必担心。毕竟我们的食物消耗越来越大,这些都要在刀刃上,让那些难民自食其力有个盼头,也不会闹出什么大事。”
    望著贾三离去的背影,陆沉舟又叫住了他:
    “晚点记得回来,今天过节。”
    过节?
    贾三心想今天也不是什么节日啊,春节都还没到呢。
    但陆沉舟不像是说假话的模样,点头答应后便离开了。
    这个世界並没有所谓的传统节日。
    仅有一个——大年三十。
    但是陆沉舟知道,今天是中元节,也是他老家最在乎的节日。
    从晌午开始,鏢局里的人就闻到了一股瀰漫的香气。
    也注意到了后厨架起了十口大铁锅,老人孩子妇女都脸上都洋溢著笑容。
    “婶子,你们这是做什么?”
    一个好奇的鏢师实在按捺不住心头的好奇,拉住了一位妇人。
    “嗐,总鏢头说今天下午要摆宴席,说是准备过节呢!”
    “你也跟兄弟们说一下,全部都要到场啊!”
    不到片刻的功夫,这个消息全鏢局的人都知道了。
    裴秀躺在院內宛如懒狗,望著拿著书本在地上比画的陈大山,眼里闪过一丝狡黠。
    “大山,你听没听说下午总鏢头要办宴席啊?”
    “知道啊!”
    陈大山头也没回:“大夫人都跟我说了,说这是总鏢头老家的习俗。”
    “我一家都去帮忙了,什么烧鸡扣肉....今天晚上可以大饱口福了。”
    烧鸡!
    一听到这个消息,裴秀眼睛都亮了,连忙撩开眼前散乱的白髮。
    “你看看,小老儿能去不?”
    陈大山看著眼里满是期望的老头,撇了撇嘴:“你又不是鏢局的人,你去干嘛?”
    “哎!”
    裴秀急了,我怎么不算是鏢局的人。
    你们总鏢头拿了我的舆图,不得感谢我吗?
    “大山啊,话不能这么说啊,你看我也是献图有功。”
    “总鏢头不是给你了十两银子吗?还给了你一个安身之地,怎么还想要白吃白喝?”
    陈大山一脸戒备地盯著他:“鏢局上上下下所有人,那都是干活才有吃的。”
    “你?”
    面对疑惑,裴秀立马证明自己:
    “我也能干活啊,我会写字,炼丹,算命.....”
    “我给你算算哈!”
    “天上下雨地上滑,你爹姓啥你姓爹!”
    陈大山:你觉得我像傻子吗?
    无奈小老头太能缠了,陈大山只能去询问大夫人。
    加双筷子的事,白凤仪也没有多说什么。
    只是让陈大山看好人,別弄出什么么蛾子。
    陈小梅往灶膛里添了把柴,火光將他的侧脸映得通红。
    抹了把额头的汗珠,望著院子里支起的大铁锅。
    “五嫂!“
    李寡妇攥著补丁摞补丁的围裙走了过来:
    “今天也是什么情况?”
    “怎么跟过节似的?”
    眾人也都好奇地围了过来,陈小梅擦去了额头的汗水。
    笑著解释道:“就是过节啊!”
    “刚才大夫人跟我说了,这是总鏢头家乡的习俗,今儿下午让娃娃们敞开了吃。”
    “哎呀,是总鏢头家乡的节日,那我们可有福了。”
    “是啊,多亏了总鏢头,我们才能衣食无忧,要不然就跟外面的难民一样了。”
    “我那当家的,跟著运鏢也能赚不少银子。”
    “现在想想都有些对不起总鏢头,人家给吃给住给钱,总感觉心里过意不去啊。”
    ......
    三个女人一台戏。
    这都好几台戏了。
    “好啦,姐妹们,记著总鏢头的好就行。”
    话音未落就被蒸笼里溢出的肉香掐断。
    三指厚的五肉在笼屉里颤巍巍冒著油光,酱色汤汁顺著竹篾往下滴。
    “娘!面发好了!“
    二牛扛著半人高的木盆踉蹌跑来,发酵后的麦香混著槐蜜的甜腻。
    让蹲在墙根喝野菜汤的孩子们齐刷刷抬头。
    最小的黑妞吮著手指,葡萄似的眼睛一眨不眨地盯著盆里雪白的麵团。
    陈小梅抄起菜刀往案板上一剁:“李婶,和面的再加几人!”
    “大夫人说了,今天要让鏢局的兄弟们吃饱喝足。”
    话音未落,几个妇女有条不紊开始动手,沾著麵粉的手在日头下白得晃眼。
    鏢局后院的空地上,数张方桌拼成流水席。
    王铁匠把家里的粗瓷碗擦得鋥亮,刘猎户家带著一群小猴子洗著筷子。
    “慢著吃,小心烫。“
    陈小梅低头一看,自己的孩子正拿著肉包递给了黑妞。
    她举著啃了一半的包子,油汪汪的小嘴咧到耳根:
    “二牛哥,香香!“
    陈小梅解下围裙准备收拾他。
    “你这臭小子,总鏢头都还没吃,你就敢偷吃,看我不打死你!”
    “娘,別打了,我错了!”
    院子里忽然爆发出哭声。
    眾人抬头望去,小猴子们蹲在一旁吃著肉包,那股清澈的眼神是说不出的希望。

章节目录

一文钱秒杀:我在灾荒年间捡娘子所有内容均来自互联网,PO18脸红心跳只为原作者佚名的小说进行宣传。欢迎各位书友支持佚名并收藏一文钱秒杀:我在灾荒年间捡娘子最新章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