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9章 重头戏!(十更,求月票!)
来到涿州影视城的第二天,剧组就正式开拍。
当张梓恩分別拍完徐盛、涓子和刘培青、严宽等人的一个镜头后。
他发现,除了严宽因为得到剧本的时间太短。
不时的会犯些错,导致镜头重拍外。
其余三人的镜头,每次都拍的格外的顺。
涓子的演技不必多说,在揣摩了一个多月的角色后,演起杜冰雁来,並不比前世的小李霖差。
只有偶尔有些镜头,因为理解的跟导演不一样,需要调整外,其他的都很好即便是这样,涓子也能很快的调整状態,按照导演的要求来演。
而徐盛同样如此,有著系统与卡牌同调的加持,他的演技水平,就没在及格线以下过。
几乎每一个镜头都是一遍过,即便有问题需要重拍,也不会是他的问题。
甚至,张梓恩遇到跟徐盛理解不同的时候。
看到与卡牌同调的徐盛,会感觉是自己错了。
至於刘培青,也是个老演员了,表演方面並不需要操心。
於是,张梓恩就发现,所有的戏份都顺当的离谱。
除了一些意外情况,每个镜头最多拍个两三遍,保证剪辑素材就够了。
这可以说,大大的节省了重复布景,重复拍摄的浪费。
原本预计一个月拍完的镜头,只了二十多天就拍完了。
计划提前十多天,就代表了剧组省下了十天的费。
而现在,张梓恩决定將这些省下来的钱,都投入到战爭场面中。
为此,他特意找了徐盛商量。
“徐盛,你觉得咱们这几场战爭戏,该怎么拍?”
徐盛已经將黄嘉左等人新修改的剧本,熟背於心。
原本的剧本中,袁不屈一出场是杜冰雁在月牙湖洗澡时的偶遇。
而现在则改成了,袁不屈在家中等待李玉湖的到来,却突然接到圣旨,毫不犹豫的率军出征。
之后再次出场,是集结大军跟敌军大战,最终大胜而归率军回营的场景。
化名杜宾的杜冰雁在人群中,第一次看到了血染征袍、满面寒霜的大將军。
那幅好似染血修罗,生人勿近的模样,让生长在江南富贵人家的杜冰雁感到不適。
又想起传言说,大將军害死了两任老婆的传闻。
按照黄嘉左等编剧修改后的剧本。
前期的袁不屈要给人一种铁血、直爽、生人勿进的感觉。
要给人一种,杜冰雁错嫁到將军府,乃是羊入虎穴的感觉。
然后再慢慢的通过跟杜冰雁、沙平威的互动,让人了解到。
铁血、冷酷的袁大將军,实际上是个性格耿直、豁达豪爽,同时对魔下兄弟慷慨仁义,对心上人温柔体贴的一个铁血柔汉。
因此,这第一场战爭戏,就是著重为了塑造袁不屈的前期性格的。
徐盛想了想,道:“虽然咱们剧组资金充足,又省下了十天的费,但本质上,还是支撑不起拍太多的大场面战爭戏。
我以为,將袁不屈出场第一战,袁不屈捨身救沙平威,以及杜冰雁献计破敌三场戏拍好,也就够了。
第一场,著重突出袁不屈治军、率兵之能,第二场突出他勇闯三军、捨命救兄弟的勇武义气。
这第三场,突出有了杜冰雁献计,诸军作战的轻鬆写意。”
张梓恩听了,思付了一会,点头认可。
现在才只拍了四分之一的戏份,虽然进度提前了不少,多省下了些资金。
但谁文能知道,后面的剧情会出现什么意外呢?
“你说的对,咱们这终究只是个偏喜剧一些的戏说剧,没必要弄太多的大场面。
主要还是要为塑造角色服务。”
黄嘉左也点头道:“对,说白了,虽然改了剧本后,加重了袁、杜线的戏份,但整部剧的侧重还是在齐府。
放在整部戏里,战爭戏起到的是点缀,以及丰满任务的作用。”
说罢他看向徐盛,笑道:“徐总,也不是我们不想再加重袁不屈的戏。
实在是我们当初设计剧本的时候,已经定下了这么个基调,现在真不好大改了。”
徐盛摇头笑道:“没关係,怎么说我也是投资人之一,只要咱们这戏好,我个人无所谓。”
真要是想当主角,日后他带著投资,爭取个真正的主角角色,或者乾脆自己投拍一部也就是了。
没必要强逼著剧组与编剧,將已经定型的剧本修改主线。
到时候拍出来的戏不成,最终损失的还是自己。
而且,现在真的已经很好了。
之前的袁不屈说是主角之一,其实戏份跟刘若谦、沙平威差不多。
现在,袁不屈的戏份,是真的配得上第二男主的名头了。
决定了戏份重点,接下来剧组就开始著手准备。
这第一步,就是直接招来了一千名群演。
演艺合同直接签了十五天,再加上配套的餐饮与道具租赁等方面。
为了这三场戏,最少要一百万。
由此可见,战爭戏真不是普通剧组想拍就能拍的。
群演聚齐的前五天,除了协助拍摄一些军营巡逻的镜头外,都在训练。
像军训一样,进行一些基础操练,以及动作练习。
爭取让他们在拍摄的时候,像个真正的军人。
为此,张梓恩將这个任务,交给了徐盛。
人常说,人一过万,无边无际。
形容一万人之多。
一千人,同样是个不小的数目,聚集在一起,镜头都不一定能拍全。
所以,指挥起来都不容易,更湟论训练了。
第一天,徐盛让这一千名群演聚集在校场上,又让道具组准备了一些假人立在场中。
正当一眾群演不知剧组要干什么的时候。
忽的传来三声炮响,嚇了大家一跳。
隨后就见营门大开,一道身影风驰电的席捲而来。
仔细看去,就见一个高大英俊的青年,身披黄金战甲,跨坐一匹黄驃马。
手持一桿粗大的长枪冲入假人中,扑稜稜抖出朵朵枪,眨眼间將十余个假人刺倒。
咳咳儿~
跑到尽头处,马上的將军猛地一拉韁绳,黄马一声长啸,人立而起。
转了一圈后,掉过头来,再次向另一队假人衝锋。
此时,马上將军手中的兵器,已经换成了两柄人头大的大锤。
人借马力,猛地催动手中大锤,毫无哨的落在假人上。
瞬间便將木头、草秸扎成的草人吹的粉碎,碎屑四处崩散。
此时,校场內千余人鸦雀无声,呆呆的看著勒马停的徐盛。
心中升起一股时空错乱的感觉。
难道自己不是来拍戏的,而是真的回到了古代的军营校场?
来到涿州影视城的第二天,剧组就正式开拍。
当张梓恩分別拍完徐盛、涓子和刘培青、严宽等人的一个镜头后。
他发现,除了严宽因为得到剧本的时间太短。
不时的会犯些错,导致镜头重拍外。
其余三人的镜头,每次都拍的格外的顺。
涓子的演技不必多说,在揣摩了一个多月的角色后,演起杜冰雁来,並不比前世的小李霖差。
只有偶尔有些镜头,因为理解的跟导演不一样,需要调整外,其他的都很好即便是这样,涓子也能很快的调整状態,按照导演的要求来演。
而徐盛同样如此,有著系统与卡牌同调的加持,他的演技水平,就没在及格线以下过。
几乎每一个镜头都是一遍过,即便有问题需要重拍,也不会是他的问题。
甚至,张梓恩遇到跟徐盛理解不同的时候。
看到与卡牌同调的徐盛,会感觉是自己错了。
至於刘培青,也是个老演员了,表演方面並不需要操心。
於是,张梓恩就发现,所有的戏份都顺当的离谱。
除了一些意外情况,每个镜头最多拍个两三遍,保证剪辑素材就够了。
这可以说,大大的节省了重复布景,重复拍摄的浪费。
原本预计一个月拍完的镜头,只了二十多天就拍完了。
计划提前十多天,就代表了剧组省下了十天的费。
而现在,张梓恩决定將这些省下来的钱,都投入到战爭场面中。
为此,他特意找了徐盛商量。
“徐盛,你觉得咱们这几场战爭戏,该怎么拍?”
徐盛已经將黄嘉左等人新修改的剧本,熟背於心。
原本的剧本中,袁不屈一出场是杜冰雁在月牙湖洗澡时的偶遇。
而现在则改成了,袁不屈在家中等待李玉湖的到来,却突然接到圣旨,毫不犹豫的率军出征。
之后再次出场,是集结大军跟敌军大战,最终大胜而归率军回营的场景。
化名杜宾的杜冰雁在人群中,第一次看到了血染征袍、满面寒霜的大將军。
那幅好似染血修罗,生人勿近的模样,让生长在江南富贵人家的杜冰雁感到不適。
又想起传言说,大將军害死了两任老婆的传闻。
按照黄嘉左等编剧修改后的剧本。
前期的袁不屈要给人一种铁血、直爽、生人勿进的感觉。
要给人一种,杜冰雁错嫁到將军府,乃是羊入虎穴的感觉。
然后再慢慢的通过跟杜冰雁、沙平威的互动,让人了解到。
铁血、冷酷的袁大將军,实际上是个性格耿直、豁达豪爽,同时对魔下兄弟慷慨仁义,对心上人温柔体贴的一个铁血柔汉。
因此,这第一场战爭戏,就是著重为了塑造袁不屈的前期性格的。
徐盛想了想,道:“虽然咱们剧组资金充足,又省下了十天的费,但本质上,还是支撑不起拍太多的大场面战爭戏。
我以为,將袁不屈出场第一战,袁不屈捨身救沙平威,以及杜冰雁献计破敌三场戏拍好,也就够了。
第一场,著重突出袁不屈治军、率兵之能,第二场突出他勇闯三军、捨命救兄弟的勇武义气。
这第三场,突出有了杜冰雁献计,诸军作战的轻鬆写意。”
张梓恩听了,思付了一会,点头认可。
现在才只拍了四分之一的戏份,虽然进度提前了不少,多省下了些资金。
但谁文能知道,后面的剧情会出现什么意外呢?
“你说的对,咱们这终究只是个偏喜剧一些的戏说剧,没必要弄太多的大场面。
主要还是要为塑造角色服务。”
黄嘉左也点头道:“对,说白了,虽然改了剧本后,加重了袁、杜线的戏份,但整部剧的侧重还是在齐府。
放在整部戏里,战爭戏起到的是点缀,以及丰满任务的作用。”
说罢他看向徐盛,笑道:“徐总,也不是我们不想再加重袁不屈的戏。
实在是我们当初设计剧本的时候,已经定下了这么个基调,现在真不好大改了。”
徐盛摇头笑道:“没关係,怎么说我也是投资人之一,只要咱们这戏好,我个人无所谓。”
真要是想当主角,日后他带著投资,爭取个真正的主角角色,或者乾脆自己投拍一部也就是了。
没必要强逼著剧组与编剧,將已经定型的剧本修改主线。
到时候拍出来的戏不成,最终损失的还是自己。
而且,现在真的已经很好了。
之前的袁不屈说是主角之一,其实戏份跟刘若谦、沙平威差不多。
现在,袁不屈的戏份,是真的配得上第二男主的名头了。
决定了戏份重点,接下来剧组就开始著手准备。
这第一步,就是直接招来了一千名群演。
演艺合同直接签了十五天,再加上配套的餐饮与道具租赁等方面。
为了这三场戏,最少要一百万。
由此可见,战爭戏真不是普通剧组想拍就能拍的。
群演聚齐的前五天,除了协助拍摄一些军营巡逻的镜头外,都在训练。
像军训一样,进行一些基础操练,以及动作练习。
爭取让他们在拍摄的时候,像个真正的军人。
为此,张梓恩將这个任务,交给了徐盛。
人常说,人一过万,无边无际。
形容一万人之多。
一千人,同样是个不小的数目,聚集在一起,镜头都不一定能拍全。
所以,指挥起来都不容易,更湟论训练了。
第一天,徐盛让这一千名群演聚集在校场上,又让道具组准备了一些假人立在场中。
正当一眾群演不知剧组要干什么的时候。
忽的传来三声炮响,嚇了大家一跳。
隨后就见营门大开,一道身影风驰电的席捲而来。
仔细看去,就见一个高大英俊的青年,身披黄金战甲,跨坐一匹黄驃马。
手持一桿粗大的长枪冲入假人中,扑稜稜抖出朵朵枪,眨眼间將十余个假人刺倒。
咳咳儿~
跑到尽头处,马上的將军猛地一拉韁绳,黄马一声长啸,人立而起。
转了一圈后,掉过头来,再次向另一队假人衝锋。
此时,马上將军手中的兵器,已经换成了两柄人头大的大锤。
人借马力,猛地催动手中大锤,毫无哨的落在假人上。
瞬间便將木头、草秸扎成的草人吹的粉碎,碎屑四处崩散。
此时,校场內千余人鸦雀无声,呆呆的看著勒马停的徐盛。
心中升起一股时空错乱的感觉。
难道自己不是来拍戏的,而是真的回到了古代的军营校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