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2章 战舰畅想
    由於承诺会给內测名额,玩家社区里,战舰设计的投稿热度非常高,既有专业游戏美术人员画的炫酷概念图,也有工科生严谨的cad製图和sketchup建模。
    当然,更少不了长篇大论的文字设定。
    这是成本最低、信息量最大的参与討论方式。
    有价值的意见和想法很多,但想要把事情做成,还要讲究个条理章法。
    要有系统控制。
    聚变於是新开了一贴,引导大家先集中討论战舰的外形。
    很快,一个流派出现了。
    有相当多的科幻爱好者认为,应该把太空战舰造成球形。
    他们给出的理由是太空中没有重力,上下左右都一样,所以像水面舰艇那样区分清楚前后左右很蠢,也很落后,是“被重力束缚住灵魂”的体现。
    “就应该给球形外壳的八个空间象限上各装一台发动机,驾驶室在中间,这样想往哪个方向飞,就直接启动对应的引擎,不需要进行无意义的转向机动。”
    “说的对!我看啊,之前工业舰的设计就很没想像力,太像现实里的货船,球形飞船才是最完美的设计,美术策划该开阔一下眼界了。”
    聚变笑了。
    先不说一堆大大小小的桌球组成的太空舰队是不是很丑,球形飞船更適应无重力环境,这其实是一种误会。
    网友能意识到太空里没有重力、上下左右都一样,值得表扬。
    但是,生搬硬套进工程设计里,就会出问题。
    【深层聚变】:“球形飞船有严重先天缺陷。体积一定的情况下,球形的截面积最大,导致球形飞船有最大的正面被弹面积,防弹外形最糟糕,被炮击命中的概率最高,没有之一。
    “另外,装8台不同象限的引擎,只是听上去很美好,实际上同一时间內最多开启4
    台,剩下的不工作的引擎既是死重,也是额外的建造成本。
    “最后,球形非常不利於机体散热和雷达隱形。”
    这些话要是换一般人来讲,还真不一定能服眾。
    但敲字的可是聚变,內测玩家里的“武器大师”,已经半公开身份的军工科研人员!
    很快,“球党”意识到自己考虑不足,不说话了。
    “这么说来,宇宙战舰的布局,还真就跟现实里的海军舰艇类似?
    【骑摩托来加班】:“嗯!准確的说,是跟潜水艇类似,特別是核动力潜水艇。大家继续加油!”
    方向明確,后面的討论就更有效率,各路人才积极发言,社区註册用户数和同时在线人数不断飆升。
    其他网络社区也发现了这场討论,纷纷开启转载直播模式,全网热度升。
    看到自己有了曝光度和知名度,原本就最积极的那部分网友,更是使出全力。
    记住我们101看书网
    大家你一句我一句,没一会就达成了共识。
    太空战舰必然有著优雅明快的设计逻辑,参考核潜艇的话,最后面肯定是引擎推进器,然后是聚变反应堆、零素炉和散热系统。
    到这里,需要设置一道屏蔽,防止核辐射危害全舰人员和电子系统。
    继续往前,是燃料舱和服务於武器系统的蓄能电池阵列,然后是第二道屏蔽,以及舰员生活舱、舰桥、舰载机指挥所和cic作战情报中心。
    接著,是容纳机库和大部分武器系统的舱段。
    最前面是包括雷达在內的火控观测系统。
    当然,类似於最新一代核潜艇的侧面声吶阵列,太空战舰的侧面也需要一定数量的雷达阵面和红外光电观测窗,这倒是跟第六代战斗机的设计思想完全一致。
    “大致有个模样了啊!”
    群策群力,效率就是高。
    聚变一边瀏览,一边在爬到上画出了战舰的第一版手绘草图。
    【深层聚变】【置顶】:“好,咱们进入下一阶段,大伙说说应该装什么武器。”
    对於这个问题,云玩家们更是热情高涨。
    “那肯定是各种定向能武器啊!雷射、粒子束什么的,都来一点,不嫌多!”
    “总之要把动能武器全淘汰掉!咱不能上太空了还继续扔石头。”
    【地上有坑】:“雷射武器在真空里应该优势很大吧?毕竟无法闪避,还有无限射程。”
    这个“地上有坑”,其实就是陆渊在玩家社区里建的小號。
    此刻,他正坐在程云的车上,用pad打字。
    “哦不是的,这其实也是一种误会。”
    “不是吗?宇宙里没空气,雷射能量不会衰减,多好。”
    “雷射的总能量的確不会衰减,但光束会发散啊,这是无论如何都避免不了的。具体公式为:光束扩散半径=光束品质常数炮击距离波长/雷射器镜头半径。”
    嗯!?
    陆渊眼前一亮。
    这,一看就是高手!
    “总之,当光束扩散到一定程度时,雷射炮就变成了巨大手电筒,没办法有效切开装甲了。”
    “那就使劲缩小雷射波长,同时增加镜头大小唄。”
    【地上有坑】:“伽马射线的波长最小,我记得只有0.01纳米?”
    “对!上伽马射线雷射!”
    “呢,伽马射线雷射的技术难度极高,反正现实中的人类是连小功率实验室原型都搞不定,更不用说大功率武器化了。”
    刚刚那位专业人士解释道。
    聚变证实了这种说法。
    【深层聚变】:“是的,工业舰里的技术储备,倒是包含小型伽马射线雷射器,但功率小,只限於工业和医疗用途;武器化的话,最高只支持紫外雷射炮,波长100纳米,镜头半径3米,有效射程不超过4000公里。”
    “这么近!?”
    4000公里,放在大气层里算是相当远,但在宇宙尺度下,近得出乎意料。
    赶不上璃星的半径,只有璃星到月球距离的七十分之一。
    20世纪的洲际飞弹还能打个一万多公里呢。
    【深层聚变】:“反倒是大家都认为原始的动能武器,在宇宙里无论多远都不会降低威力。”
    “但动能武器速度慢啊,出膛速度就算提高到100公里每秒,打中1万公里外的敌舰,
    也要100秒,过程中目標只要稍微一机动,就不在最开始计算提前量的位置了。”
    “问题不大。我们可以搞大口径电磁主炮,给弹丸里塞上导引头和小型喷气嘴,玩可变弹道的制导炮击!”
    “可开炮时的过载,不会把制导电子元件直接压碎吗?”
    “应该还好。只要能把过载压到3万g以下,就算以当前现实里的技术,也没问题!”
    这很可能又是一位业內人士的解答,聚变赶紧检索了下工业舰资料库。
    【深层聚变】:“没问题。我们现在能做出抗30万g过载的元件,在这个加速度限制下,100米长的电磁炮加速轨道,对应25公里每秒的炮弹出膛速度,速度足够击穿鈦合金装甲。”
    又经过小半天的討论,大家逐渐明確了“沧源战舰1.0版”的火力配置。
    以舰载机和超远程隱形核飞弹,作为远距离打击手段。
    以大型电磁武器为主炮,提供中距离动能火力杀伤。
    以舰载机和中小型飞弹组成防空火力网,主要防御敌方战斗机。
    以中小型雷射器为点防御手段,主要拦截敌方飞弹。
    当然,这只是初步设想。
    大型电磁炮的研发难度不低,至少需要把工业舰蓝图库里的类似產品放大10倍,要先做出原型机,然后一边实验一边改进。
    同时,大型电磁炮里的超导电容和超导线圈,都需要大量稀土材料来製作,这对沧源的採矿业提出了新要求。
    有价值的建议还在一条条涌现。
    聚变甘之若霖,一条条复製记录下来。
    绿洲城內,程云在家中宴请了陆渊一行三人,饭后探討了战后城市的发展方向。
    最后,程云带著他们来到市政厅。
    “执行官大人,这座建筑我已经派人清理出来了,今后就是您在绿洲城的府邸!”
    “不必。”陆渊笑著摆摆手,“市政厅这名字也不是白起的,还是还给市民们吧,我们在城里建个营地办公就好,之前阿波罗起降场那块地就挺合適。”
    “那好吧!哦对了执行官,您看对科尔的公审需要安排在什么时候?这件事我建议儘快,对城市真的很重要——“
    陆渊思了两秒。
    程云很会说话,措辞相对委婉,公审科尔对绿洲城市民確实重要,但对新任统治者和他这个未来执行总督来说,更加重要。
    “放心,很快。这是我承诺过的,我没忘。”
    程云离开后,陆渊呼出系统。
    【主线任务:凤凰涅】
    【任务目標:满足以下所有条件】
    【员工人数:500;当前:25→289→669】
    【控制范围:100;当前:32→57→219】
    【威望:100;当前:41→33→90】
    【工业实力:100;当前15→135→1.1k】
    【军事实力:100;当前:9→198→453】
    【外太空据点数量:1;当前0→1→2】
    行...
    正好啊。
    只要公审別玩砸,威望应该能衝上100,一举完成这个掛了一个多月的主线任务!

章节目录

玩家们的废土宇宙所有内容均来自互联网,PO18脸红心跳只为原作者节能自明灯的小说进行宣传。欢迎各位书友支持节能自明灯并收藏玩家们的废土宇宙最新章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