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2章 解个难题看看实力
郑明宇的眼神瞬间犀利了起来,
“那还不赶紧!”
聚变回头,透过食堂玻璃,往外面张望了几眼。
来学校的路上,他也是几步一回头,虽然没发现任何异常,但就是能感觉到,自己正在被某些人,或者某些设备监视著。
“我长话短说吧,其实《星海》这个游戏玩到第二周,我就能百分之百確认,游戏里面的那些蓝图,绝对不是什么用来烘托气氛的美术资源,都是真货!”
“不合理!”
郑明宇立刻指出逻辑谬误:“要真是这样,以你的身份,肯定会立刻求证,或者公开图纸,然后就彻底瞒不住了,不说全世界,国內肯定都知道了。”
聚变:“我有说我没这么干过吗?一开始,我把跟航天有关的图纸拿给了领导,结果人家一开始还很感兴趣,很重视!但仔细看过后,之以鼻,只说哎呀,这游戏肯定钱请了顾问了,画得还真像那么回事。呵呵!”
郑明宇说:“要么你是笨蛋,要么你们领导是。”
聚变说:“不,这不怪他!游戏里沧源最原始的技术,也是2090年前后的,跟我们现在接不上,中间有技术空当。我问你,如果把现代智慧型手机的全套图纸,提供给二战时期,呢比如说英国的工程师吧,图灵那种级別的,对方会怎么想?”
郑明宇思考了一会。
“对方能看懂半导体逻辑电路,所以会怀疑,根据这份图纸能造出很精巧、很强大的计算机器,但无法证实。智慧型手机里那些10纳米以下的製程工艺,对他们来说就像是魔法,就算是图灵,也不太可能在1945年预测到未来的晶片光刻具体是什么样子,或许只有冯·诺依曼能做到—
聚变:“对!我当时面临的就是这种境地,更何况图纸来自电子游戏,领导自然觉得不可信!但后来事情有了转机”
郑明宇:“什么转机?”
“后来我又把那台比冲达到了545s的黑科技氢氧发动机拿给领导看,这是他手拿把掐了大半辈子的东西,所以没多久就开始看出不对劲了!然后开始每天问我游戏里的事,再然后每天看直播!
“再后来,我把游戏里铁基金属陶瓷的金相结构图发给了兄弟院所,结果人家那边拿计算机一跑模擬,臥槽!理论上真的比实验室里最叼的尖儿货还叼至少一倍!当晚就直接沸腾了,一群人愣是通宵没回家!”
“不可能!”
郑明宇神情严肃。
“绝对不可能,应该只是巧合。这要是真的,我他么要浑身起鸡皮疙瘩了,你知道这意味著什么吗?!”
结果,聚变比他更严肃。
脸色甚至有些发黑。
他惨笑著说:“老兄,这就起鸡皮疙瘩?你是没见到真正嚇人、真正起决定性作用的东西.”
郑明宇是真的有点害怕了。
他感觉继续听下去的话,或许会触及到某些难以名状的力量,再也没法回头,但好奇心,不允许他就这么一走了之。
“到底是什么东西—”
聚变深吸一口气:“你知道我是搞航空航天的,对吧?”
“废话!”
“那你应该知道,在空气动力学领域,存在大量的经验公式吧?”
“当然知道,隨便翻开一本飞行器设计教科书,里面不是丑陋的经验总结就是风洞试验数据。”
郑明宇指了指聚变:“而这,就是我鄙视你们这个专业的原因,它本质上是神农尝百草,跟古代草药学没有区別。”
“那你可知道出现这种现象的底层原因?”
郑明宇再次思考片刻。
“至少其中的一部分原因,在於当前人类无法在三维流型上,完全求解纳维-斯托克斯方程。”
聚变点头:“嗯,是这样没错。但我在沧源工业舰资料库,那些大气层內飞行器的工程蓝图里,从没见到过任何一个经验公式,所有公式,包括所有的超算模擬结果都是真实而精准的...”
“那—那肯定啊,公式必然是根据游戏物理引擎反推出来的,跟现实里压根不一样,低精度的高仿而已。”
这话说出来,郑明宇其实自己都不太信,因为聚变不太可能想不到这一层。
他知道,事情要往诡异的方向发展了。
聚变:“哈哈哈—我一开始也是这么想的,但每次下线之后,坐在研究所里,对著电脑屏幕,脑子里一个想法总是縈绕不去,万一是真的呢?
“所以三天前,我上线后检索了整个工业舰资料库,终於在备註区里找到了纳维-斯托克斯方程的通解·
“你说什么!你找到了啥?!”
郑明宇反应极大,几乎是从座位上弹射了起来,把周围吃早饭的研究生嚇了一跳。
完了,又有师兄被科研逼疯了。
“纳维-斯托克斯方程的通解?!你確定?不可能,不可能的!这是——这可是数学七大千禧难题之一!而且普遍认为是里面难度比较高的一个,工程物理领域最难的方程!
你知道自己在说什么吗!?”
目前,数学七大千禧难题中,只有一个庞加莱猜想,被证明得解。
而它的证明者佩雷尔曼,在数学圈子,特別是学生圈子里的评价,那可是相当一致。
“神中神”。
聚变不多废话,从挎包里掏出笔记本电脑,开机,推到郑明宇面前。
“我已经下载下来了,你自己看吧。”
接下来的三个小时,郑明宇跟聚变没再说一句话,也没再离开座位,边上的学生从吃早饭变成吃午饭。
最后,他轻轻推开如鬼魅般的笔记本屏幕,看了看周遭。
学生食堂,这是用地壳里的金属和硅酸盐材料修建的,学生、外面的绿树,都是这颗小小星球上的碳基生物脑子好乱.——
先前无比熟悉、无比常见的事物,此刻都在郑明宇眼里变得不一样了,他突然意识到真正的宇宙有多么宽广,自己和自己的学术事业,是多么渺小。
“我的数学基本功,应该说跟真正的数学家相比还有很大差距,但这个求解过程,我能看懂!因为已经简练精巧到了难以理解的程度!是真货无疑了!”
聚变翘著二郎腿,把视线从手机屏幕上移开,轻轻頜首。
哥们,我还能你不成?
郑明宇:“你发表论文了吗?”
“怎么可能—通信作者我写谁?沧源执行官吗?”
“那有没有上传arxiv?”
“也没。”
“你应该知道米国佬为这个问题悬赏几百万刀乐,而且必定会提供名校教职吧?”
“当然知道。”
聚变看了眼对方。
“但我好互是国防口的研究员,对国防敏感性还是有数的,纳维-斯托克斯方程通解可以直接服务於飞弹、战斗机和轰炸机的设计,所以,你懂的。”
“嗯—確实!””
郑明宇完全理解聚变的顾虑,两人都打从心底里不信“科学无国界”的说法。
“而且就算我有鬼心思,也没机会了。”聚变补充说。
郑明宇的眼神瞬间犀利了起来,
“那还不赶紧!”
聚变回头,透过食堂玻璃,往外面张望了几眼。
来学校的路上,他也是几步一回头,虽然没发现任何异常,但就是能感觉到,自己正在被某些人,或者某些设备监视著。
“我长话短说吧,其实《星海》这个游戏玩到第二周,我就能百分之百確认,游戏里面的那些蓝图,绝对不是什么用来烘托气氛的美术资源,都是真货!”
“不合理!”
郑明宇立刻指出逻辑谬误:“要真是这样,以你的身份,肯定会立刻求证,或者公开图纸,然后就彻底瞒不住了,不说全世界,国內肯定都知道了。”
聚变:“我有说我没这么干过吗?一开始,我把跟航天有关的图纸拿给了领导,结果人家一开始还很感兴趣,很重视!但仔细看过后,之以鼻,只说哎呀,这游戏肯定钱请了顾问了,画得还真像那么回事。呵呵!”
郑明宇说:“要么你是笨蛋,要么你们领导是。”
聚变说:“不,这不怪他!游戏里沧源最原始的技术,也是2090年前后的,跟我们现在接不上,中间有技术空当。我问你,如果把现代智慧型手机的全套图纸,提供给二战时期,呢比如说英国的工程师吧,图灵那种级別的,对方会怎么想?”
郑明宇思考了一会。
“对方能看懂半导体逻辑电路,所以会怀疑,根据这份图纸能造出很精巧、很强大的计算机器,但无法证实。智慧型手机里那些10纳米以下的製程工艺,对他们来说就像是魔法,就算是图灵,也不太可能在1945年预测到未来的晶片光刻具体是什么样子,或许只有冯·诺依曼能做到—
聚变:“对!我当时面临的就是这种境地,更何况图纸来自电子游戏,领导自然觉得不可信!但后来事情有了转机”
郑明宇:“什么转机?”
“后来我又把那台比冲达到了545s的黑科技氢氧发动机拿给领导看,这是他手拿把掐了大半辈子的东西,所以没多久就开始看出不对劲了!然后开始每天问我游戏里的事,再然后每天看直播!
“再后来,我把游戏里铁基金属陶瓷的金相结构图发给了兄弟院所,结果人家那边拿计算机一跑模擬,臥槽!理论上真的比实验室里最叼的尖儿货还叼至少一倍!当晚就直接沸腾了,一群人愣是通宵没回家!”
“不可能!”
郑明宇神情严肃。
“绝对不可能,应该只是巧合。这要是真的,我他么要浑身起鸡皮疙瘩了,你知道这意味著什么吗?!”
结果,聚变比他更严肃。
脸色甚至有些发黑。
他惨笑著说:“老兄,这就起鸡皮疙瘩?你是没见到真正嚇人、真正起决定性作用的东西.”
郑明宇是真的有点害怕了。
他感觉继续听下去的话,或许会触及到某些难以名状的力量,再也没法回头,但好奇心,不允许他就这么一走了之。
“到底是什么东西—”
聚变深吸一口气:“你知道我是搞航空航天的,对吧?”
“废话!”
“那你应该知道,在空气动力学领域,存在大量的经验公式吧?”
“当然知道,隨便翻开一本飞行器设计教科书,里面不是丑陋的经验总结就是风洞试验数据。”
郑明宇指了指聚变:“而这,就是我鄙视你们这个专业的原因,它本质上是神农尝百草,跟古代草药学没有区別。”
“那你可知道出现这种现象的底层原因?”
郑明宇再次思考片刻。
“至少其中的一部分原因,在於当前人类无法在三维流型上,完全求解纳维-斯托克斯方程。”
聚变点头:“嗯,是这样没错。但我在沧源工业舰资料库,那些大气层內飞行器的工程蓝图里,从没见到过任何一个经验公式,所有公式,包括所有的超算模擬结果都是真实而精准的...”
“那—那肯定啊,公式必然是根据游戏物理引擎反推出来的,跟现实里压根不一样,低精度的高仿而已。”
这话说出来,郑明宇其实自己都不太信,因为聚变不太可能想不到这一层。
他知道,事情要往诡异的方向发展了。
聚变:“哈哈哈—我一开始也是这么想的,但每次下线之后,坐在研究所里,对著电脑屏幕,脑子里一个想法总是縈绕不去,万一是真的呢?
“所以三天前,我上线后检索了整个工业舰资料库,终於在备註区里找到了纳维-斯托克斯方程的通解·
“你说什么!你找到了啥?!”
郑明宇反应极大,几乎是从座位上弹射了起来,把周围吃早饭的研究生嚇了一跳。
完了,又有师兄被科研逼疯了。
“纳维-斯托克斯方程的通解?!你確定?不可能,不可能的!这是——这可是数学七大千禧难题之一!而且普遍认为是里面难度比较高的一个,工程物理领域最难的方程!
你知道自己在说什么吗!?”
目前,数学七大千禧难题中,只有一个庞加莱猜想,被证明得解。
而它的证明者佩雷尔曼,在数学圈子,特別是学生圈子里的评价,那可是相当一致。
“神中神”。
聚变不多废话,从挎包里掏出笔记本电脑,开机,推到郑明宇面前。
“我已经下载下来了,你自己看吧。”
接下来的三个小时,郑明宇跟聚变没再说一句话,也没再离开座位,边上的学生从吃早饭变成吃午饭。
最后,他轻轻推开如鬼魅般的笔记本屏幕,看了看周遭。
学生食堂,这是用地壳里的金属和硅酸盐材料修建的,学生、外面的绿树,都是这颗小小星球上的碳基生物脑子好乱.——
先前无比熟悉、无比常见的事物,此刻都在郑明宇眼里变得不一样了,他突然意识到真正的宇宙有多么宽广,自己和自己的学术事业,是多么渺小。
“我的数学基本功,应该说跟真正的数学家相比还有很大差距,但这个求解过程,我能看懂!因为已经简练精巧到了难以理解的程度!是真货无疑了!”
聚变翘著二郎腿,把视线从手机屏幕上移开,轻轻頜首。
哥们,我还能你不成?
郑明宇:“你发表论文了吗?”
“怎么可能—通信作者我写谁?沧源执行官吗?”
“那有没有上传arxiv?”
“也没。”
“你应该知道米国佬为这个问题悬赏几百万刀乐,而且必定会提供名校教职吧?”
“当然知道。”
聚变看了眼对方。
“但我好互是国防口的研究员,对国防敏感性还是有数的,纳维-斯托克斯方程通解可以直接服务於飞弹、战斗机和轰炸机的设计,所以,你懂的。”
“嗯—確实!””
郑明宇完全理解聚变的顾虑,两人都打从心底里不信“科学无国界”的说法。
“而且就算我有鬼心思,也没机会了。”聚变补充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