持之以恆,並不是一件简单的事。
雾城,白教堂区,一家不起眼的孤儿院。
此时的白教堂区尚未沦为雾城最大的贫民窟,但也已疲態尽显,远不能同半个世纪前工坊林立的样子相提並论了。举目望去,街头儘是流离失所的人们,孤儿院里更是人满为患。
这家孤儿院是教会名下的慈善孤儿院,清贫的教会没有足够的物资和人手照顾全部孩子,所以除了特別年幼的孩子外,大点的孩子乾脆就採取放养策略。
其中,有一名年幼的小男孩。他平时很安静,几乎不跟其他孩子一起打闹;他总是很固执,从不会像其他孩子那样不守规矩跑到河边和后山上玩。
一个从不出风头,甚至毫不显眼的孩子。
这个世界注意到他,是在一个平凡的午后。
院子里,几名年长的孩子在带头戏弄——或者说欺负——一个年幼的女孩。他们把她破破烂烂的毛绒玩具高高举起,拋起来,又拋过去,小女孩哭红了眼,心急如焚地在几位她踮起脚尖都够不到头的大孩子之间来回奔波。
男孩就是这个时候出现的,他双手握著平日修女嬤嬤用来教训不听话孩子的扫把,衝上前去,劈头盖脸地打向个子最高的那名孩子。
孩子们尖叫著逃散,男孩涨红了脸,大声吼叫著,挥舞著扫帚追打那名大孩子。
当然,年幼的他没跑几步就累得喘气了,追不上人的他愤恨地把扫帚丟了过去。失去唯一的武器后,年长的孩子们很快一拥而上,將他推倒在地群殴了一番。
大人们之后平等地惩罚了所有参与打架的孩子,男孩顶著一张鼻青面肿的脸站在墙角,眼神睥睨。
他不认为自己有错,很简单的道理,以多欺少是不对的,帮助弱者是正义的。
他死去的父亲这么教导他。
几年后,男孩长成了一名少年,成为了他那日庇护的那名女孩的哥哥一样的角色。
“哥哥!哥哥將来想做什么工作?”女孩坐在他大腿上,仰起脸来,对他眨巴著深蓝色的大眼睛。
“警察,就像我的爸爸一样。黛西你呢?”少年揉了揉女孩的脑袋,露出了个稍显僵硬的笑容。担任哥哥角色的这几年,让他相比年幼时柔和了许多,当然,有些东西依旧是一成不变的。
女孩闻言,笑容更加灿烂了,当即举起手高声宣布道:“我要当哥哥的新娘!”
“你、你你你知道新娘是什么意思吗!”实际上只比女孩大三岁的少年涨红了脸。
王国的处境更艰难了,至少白教堂区的处境更艰难了。数十万名王国士兵深陷在东方的苏丹国与帝国之间的战爭泥潭中,青壮年都被拉了出去打仗,街上几乎只剩下妇孺和老弱病残。
孤儿院的开支也一减再减,终於到了孩子和大人们都吃不饱饭的时候。
年幼的孩子们也进到了工厂当起了童工,年长一些的孩子除了进厂当童工外,部分人也干起了偷鸡摸狗的勾当。
一名年长又大胆的女孩瞒著修女,带领她的跟班们偷窃了一马车运往中心城区的麵包。
凯旋而归的小偷受到了孩子们英雄般的对待,少年也是在那晚,第一次尝到了香甜软糯的白麵包。
然后他把这件事报告给了警察。
当晚,一大帮警察带著愤怒的麵包店店长,和一名戴著单片眼镜、用鼻孔看人高个子老头闯进孤儿院,將所有年龄大点的孩子都抓回了警察局。
其他人很快被放了出来,带队偷麵包的女孩听说被打断了腿,少年再也没见过她。
孩子们都哭得很伤心,黛西也哭了,但没人知道这是他干的,他不觉得自己有什么过错。
盗窃是不对的,犯法是要被惩罚的,多么简单的道理,难道那位被偷走了麵包的店长不才是真正的受害者吗?
父亲是这么教导他的,他牢记父亲的教诲。
不过,大概是好人没好报吧,在那之后不久,少年被一辆失控的马车撞了个正著,受惊马匹的前蹄踏过他的手臂,他后脑勺也与地面来了个激烈的亲密接触。
书上说,脑袋是人类一切情感、记忆与思维的源头。孤儿院的看护床上,少年摸了摸脑袋上缠著的一圈绷带,想著大概这就是原因吧。
他的视线越过黛西关切的面庞,落在她身后一个火焰般燃烧著的红影之上。
黛西是看不见的,其他人也看不见。自从脑袋被撞了后,他就莫名地总能看见一些奇怪的幻影。
其中最显眼的,莫过於那常伴在他身侧的、火焰般燃烧著的红色影子。
影子没有具体的形状,也没有眼睛,但少年总觉得它在看著他,只是停在不远不近的距离看著他,除此之外什么也不做。
日子一天天过去,就在少年快要適应时,红影突然说话了。
“后山。”
“什么?”
“后山。”
“……”
在好奇心的强烈驱使下,少年来到了孤儿院后方那座他甚少踏足的小山丘。在那边一处不大的空地里,几名半大的小孩正围成一圈,笑哈哈地推搡著中间一位被扒光了衣服、不停哭泣的孩子。
少年当仁不让地衝上前去,抄起一根枯枝,给了他们每人屁股一棍子。
他转头看向红影:“你会说话?”
“……”
“你能知道哪里的人需要帮助吗?”
“……”
“我该怎么称呼你?”
“……”
“那你就叫影子吧。”
影子,一个只有少年自己能看见的红色幻影。作为一名十三年来毫无价值、碌碌无为的庸人,少年意外地发现了真实世界的一角,从此之后,告別了平凡。
影子不常说话,但每次开口,都能让少年有所收穫。
於是乎在影子的帮助下,孤儿出身的少年活过了东方地狱般的战场,归国后如愿当上了儿时日思夜想的警察,甚至屡屡破获案件,以坐火箭般的速度晋升为了警探。
成为警察的第五年,少年——现在应该叫“男人”了——购置了房屋,今天是他向黛西求婚的日子。昔日满面雀斑的小姑娘,现在已经出落为亭亭玉立的大姑娘了。
想像著黛西答应求婚时的娇羞表情,男人按捺住激动走到店前。
“杀了他。”
影子突然说。
“啊?”
男人愣了愣。
“杀了他。”
影子的“目光”指向前方人群之中,一名穿著褪色海军蓝背心的水手。
不不不,杀人是不对的,怎么可以隨意杀死一位没犯罪的人呢?
影子还是第一次说出这种可怕的要求,男人倒不是第一次没听从影子的指示了,他也没把这件事放心上,转头向店老板买了一束玫瑰。
……他应该听从影子的指示的。
煤气灯闪烁的小巷里,一个熟悉的身影倒在灯柱下,另一个穿著褪色背心的身影捡起钱包拔腿就跑。男人怔在原地,瞳孔缩成了尖针。
他疯狂了,语无伦次地吼叫著冲向那个熟悉的身影,抱起那名他深爱的女子,鲜红的玫瑰瓣飘散在殷红的血泊上。
啊……原来如此……
他茫然地睁大了眼睛,火焰般燃烧著的红色影子在他面前飘荡,庞大的身躯上闪烁著他此前从未见过的强烈光芒。
原来如此,原来如此!
原来这个世界上,还有著超乎於法律、超脱於常理、凌驾於正確之上的……真正的“正確”。
没错……
影子。
它的话语,才是唯一正確的“正確”啊。
雾城,白教堂区,一家不起眼的孤儿院。
此时的白教堂区尚未沦为雾城最大的贫民窟,但也已疲態尽显,远不能同半个世纪前工坊林立的样子相提並论了。举目望去,街头儘是流离失所的人们,孤儿院里更是人满为患。
这家孤儿院是教会名下的慈善孤儿院,清贫的教会没有足够的物资和人手照顾全部孩子,所以除了特別年幼的孩子外,大点的孩子乾脆就採取放养策略。
其中,有一名年幼的小男孩。他平时很安静,几乎不跟其他孩子一起打闹;他总是很固执,从不会像其他孩子那样不守规矩跑到河边和后山上玩。
一个从不出风头,甚至毫不显眼的孩子。
这个世界注意到他,是在一个平凡的午后。
院子里,几名年长的孩子在带头戏弄——或者说欺负——一个年幼的女孩。他们把她破破烂烂的毛绒玩具高高举起,拋起来,又拋过去,小女孩哭红了眼,心急如焚地在几位她踮起脚尖都够不到头的大孩子之间来回奔波。
男孩就是这个时候出现的,他双手握著平日修女嬤嬤用来教训不听话孩子的扫把,衝上前去,劈头盖脸地打向个子最高的那名孩子。
孩子们尖叫著逃散,男孩涨红了脸,大声吼叫著,挥舞著扫帚追打那名大孩子。
当然,年幼的他没跑几步就累得喘气了,追不上人的他愤恨地把扫帚丟了过去。失去唯一的武器后,年长的孩子们很快一拥而上,將他推倒在地群殴了一番。
大人们之后平等地惩罚了所有参与打架的孩子,男孩顶著一张鼻青面肿的脸站在墙角,眼神睥睨。
他不认为自己有错,很简单的道理,以多欺少是不对的,帮助弱者是正义的。
他死去的父亲这么教导他。
几年后,男孩长成了一名少年,成为了他那日庇护的那名女孩的哥哥一样的角色。
“哥哥!哥哥將来想做什么工作?”女孩坐在他大腿上,仰起脸来,对他眨巴著深蓝色的大眼睛。
“警察,就像我的爸爸一样。黛西你呢?”少年揉了揉女孩的脑袋,露出了个稍显僵硬的笑容。担任哥哥角色的这几年,让他相比年幼时柔和了许多,当然,有些东西依旧是一成不变的。
女孩闻言,笑容更加灿烂了,当即举起手高声宣布道:“我要当哥哥的新娘!”
“你、你你你知道新娘是什么意思吗!”实际上只比女孩大三岁的少年涨红了脸。
王国的处境更艰难了,至少白教堂区的处境更艰难了。数十万名王国士兵深陷在东方的苏丹国与帝国之间的战爭泥潭中,青壮年都被拉了出去打仗,街上几乎只剩下妇孺和老弱病残。
孤儿院的开支也一减再减,终於到了孩子和大人们都吃不饱饭的时候。
年幼的孩子们也进到了工厂当起了童工,年长一些的孩子除了进厂当童工外,部分人也干起了偷鸡摸狗的勾当。
一名年长又大胆的女孩瞒著修女,带领她的跟班们偷窃了一马车运往中心城区的麵包。
凯旋而归的小偷受到了孩子们英雄般的对待,少年也是在那晚,第一次尝到了香甜软糯的白麵包。
然后他把这件事报告给了警察。
当晚,一大帮警察带著愤怒的麵包店店长,和一名戴著单片眼镜、用鼻孔看人高个子老头闯进孤儿院,將所有年龄大点的孩子都抓回了警察局。
其他人很快被放了出来,带队偷麵包的女孩听说被打断了腿,少年再也没见过她。
孩子们都哭得很伤心,黛西也哭了,但没人知道这是他干的,他不觉得自己有什么过错。
盗窃是不对的,犯法是要被惩罚的,多么简单的道理,难道那位被偷走了麵包的店长不才是真正的受害者吗?
父亲是这么教导他的,他牢记父亲的教诲。
不过,大概是好人没好报吧,在那之后不久,少年被一辆失控的马车撞了个正著,受惊马匹的前蹄踏过他的手臂,他后脑勺也与地面来了个激烈的亲密接触。
书上说,脑袋是人类一切情感、记忆与思维的源头。孤儿院的看护床上,少年摸了摸脑袋上缠著的一圈绷带,想著大概这就是原因吧。
他的视线越过黛西关切的面庞,落在她身后一个火焰般燃烧著的红影之上。
黛西是看不见的,其他人也看不见。自从脑袋被撞了后,他就莫名地总能看见一些奇怪的幻影。
其中最显眼的,莫过於那常伴在他身侧的、火焰般燃烧著的红色影子。
影子没有具体的形状,也没有眼睛,但少年总觉得它在看著他,只是停在不远不近的距离看著他,除此之外什么也不做。
日子一天天过去,就在少年快要適应时,红影突然说话了。
“后山。”
“什么?”
“后山。”
“……”
在好奇心的强烈驱使下,少年来到了孤儿院后方那座他甚少踏足的小山丘。在那边一处不大的空地里,几名半大的小孩正围成一圈,笑哈哈地推搡著中间一位被扒光了衣服、不停哭泣的孩子。
少年当仁不让地衝上前去,抄起一根枯枝,给了他们每人屁股一棍子。
他转头看向红影:“你会说话?”
“……”
“你能知道哪里的人需要帮助吗?”
“……”
“我该怎么称呼你?”
“……”
“那你就叫影子吧。”
影子,一个只有少年自己能看见的红色幻影。作为一名十三年来毫无价值、碌碌无为的庸人,少年意外地发现了真实世界的一角,从此之后,告別了平凡。
影子不常说话,但每次开口,都能让少年有所收穫。
於是乎在影子的帮助下,孤儿出身的少年活过了东方地狱般的战场,归国后如愿当上了儿时日思夜想的警察,甚至屡屡破获案件,以坐火箭般的速度晋升为了警探。
成为警察的第五年,少年——现在应该叫“男人”了——购置了房屋,今天是他向黛西求婚的日子。昔日满面雀斑的小姑娘,现在已经出落为亭亭玉立的大姑娘了。
想像著黛西答应求婚时的娇羞表情,男人按捺住激动走到店前。
“杀了他。”
影子突然说。
“啊?”
男人愣了愣。
“杀了他。”
影子的“目光”指向前方人群之中,一名穿著褪色海军蓝背心的水手。
不不不,杀人是不对的,怎么可以隨意杀死一位没犯罪的人呢?
影子还是第一次说出这种可怕的要求,男人倒不是第一次没听从影子的指示了,他也没把这件事放心上,转头向店老板买了一束玫瑰。
……他应该听从影子的指示的。
煤气灯闪烁的小巷里,一个熟悉的身影倒在灯柱下,另一个穿著褪色背心的身影捡起钱包拔腿就跑。男人怔在原地,瞳孔缩成了尖针。
他疯狂了,语无伦次地吼叫著冲向那个熟悉的身影,抱起那名他深爱的女子,鲜红的玫瑰瓣飘散在殷红的血泊上。
啊……原来如此……
他茫然地睁大了眼睛,火焰般燃烧著的红色影子在他面前飘荡,庞大的身躯上闪烁著他此前从未见过的强烈光芒。
原来如此,原来如此!
原来这个世界上,还有著超乎於法律、超脱於常理、凌驾於正確之上的……真正的“正確”。
没错……
影子。
它的话语,才是唯一正確的“正確”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