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49章 隨身听销售
“爸,隨身听商场有卖的了,我们去买一个吧。”林倩倩小跑回家,上楼跑的气喘吁吁,一回家就找到正在看书的父亲。
林喆慈爱的看著小女儿,也不管女儿说的是什么,连连答应。
他下放那么多年,错过了小女儿的成长,甚至带来一些不太好的影响。
自从他回来恢復岗位后,便想著要补偿家人,而回来后,单位將这些年的补偿给到他手里,总共有四千多,给家人钱买了房子,现在都还剩下一千多呢。
“多少钱啊,我给你拿。”林喆笑呵呵站起身,走向一个柜子准备拿钱。
“700元,不要票呢。”林倩倩激动说道。
林喆一愣,七百?
“你不是说要一千多吗?怎么现在便宜了?”林喆好奇问道。
“不是的,之前说的是日本生產的,这个是咱们国家自己生產的。”林倩倩解释起来。
只是林喆还是希望能给女儿最好的东西,於是笑道:“那咱们还是买日本的。”
林倩倩摇摇头说道:“不用,我同学买了,我们国家產的比日本的都要好呢,还能录音呢。”
“好好,那我们现在就去百货商店。”林喆听女儿这么说,心中很是好奇,是那个单位生產的,竟然在这种高科技產品上做出比国外更好的东西。
將钱取出来装好,带著女儿走出家门。
百货大厦算是这个城市最大的卖场,是供销社旗下的一个商场,不管什么日子,这里总是人山人海。
林喆跟著女儿一路到达一个柜檯,就见到还有几个他熟悉的人也在这里。
有一个相似的地方,他们都是被下放后回来的,手里有上面补发的工资。
“老林,你也来了啊。”
“哈哈哈,对,你也是买隨身听?”
“嗯,我这大孙子一回来就吵著想要,就过来看看。”
两人聊著天,林倩倩跑到柜檯看著玻璃柜中蓝色的一个隨身听,得意说道:“同志,给我这个,开票。”
销售员取出本子,开票,然后用夹子夹住,票据顺著绳子刷的一声滑到財务那边。
“去交钱,然后过来取。”销售员头也不抬一下伸出手指著一个方向说道。
“爸,我们去交钱。”林倩倩朝身后的父亲挥挥手。
“那我先过去了。”林喆和同事笑著说了句,然后小跑两步走到女儿身边。
林倩倩抱著刚买的隨身听一路乐个不停,放上一起买的磁带,乐曲声从隨身听里传出,路上的行人一个个都盯著林倩倩手中的东西。
和现在的录音机比起来,这两个巴掌大的小巧机器,就好像两个时代的產物。
国內一个月,就销售出去六万台,这销量让王泽都觉得诧异,怎么会这么多?
他们给供销社的价格就要六百,零售就更贵了,竟然能卖出去六万台,这有钱人现在就这么多了吗?
王泽很是不解,原本只是铺货,大部分还是准备通过大屿山王氏集团销售出去。
但这初期的销量直接被国內全吞下了。
“给国內减少一些量,存下来,够三十万台就发去大屿山,之后每十万台发一次货。”王泽安排起来,虽然现在的销量让他意外,但他可不觉得这样的销量能够持续。
一台机器的价格能买两间城里的房子,能买得起的绝对不多,哪怕现在的销量让他意外,但国內经济情况放在这里的。
“明白,我这就安排。”王有金点头道。
广慧公社的电子厂只负责组装代工,產品对外销售还是王家村启明电子公司在负责。
王有金就是负责人。
和王泽预料的差不多,只是两个月时间,隨身听在国內的销量就开始下跌,有钱的想买的都买到了,其他想买的人就需要存钱才行,不是说买就能买的。
这样一来,每月的国內销量开始趋於稳定,基本在五千台上下波动。
大屿山王氏集团在收到首批三十万台隨身听。
王有光拿著刚到货的隨身听,总共五种顏色,在这年代是非常少见的。
现在的科技產品,基本上就是黑色和白色,像是眼前这红色,黄色,蓝色他还是第一次见电子產品如此配色。
王有光拿出一盘磁带放进一台机器,音乐声缓缓响起。
他闭上眼仔细聆听,感受音质效果。
片刻后,他按下暂停,又拿出一盘同样的磁带放进日本產的隨身听。
这一对比,他敏锐的发现了不同,王家村生產的隨身听,听起来比日本这台要好很多啊。
“我们晶片这么好啊,现在晶片產量如何?”王有光问著旁边同样在摆弄拆解隨身听的王氏家族科研技术人员。
“这台机器用的是我们最新晶片,我们每月產量在五十万枚。”技术员抬头回答道。
王有光想了想说道:“想办法继续增加產量。”
有这台隨身听,他觉得自家晶片肯定能跟著打响名气。
至少日本那边如果想要竞爭,就必须要採购他们这款晶片,不然拿著落后的晶片还怎么竞爭呢?
王氏集团通过欧美苏联的合作伙伴將三十万台隨身听分销出去。
不过价格可不是国內的700元,这款產品压根就没有在国內销售过,国內能买到的都是走私进去的,价格远超实际市场价格。
按照王泽的安排,这款產品被定为150美元一台。
最先就在香港发售,1000港幣一台的价格引发热议。
比索尼更小巧,音质效果更好,色彩选择更丰富,更重要的,在香港人看来,这是王氏集团生產的。
毕竟上面的虎头標他们可太熟悉了。
如今道路上跑的卡车,还有遍布香港的王氏饮品坊,都用的这个虎头標。
香港市民立刻就接受了这款產品。
“卖完了,全卖完了。”
“什么?这么快?”王有光惊讶不已,他给香港可是预留了3万台啊,总共30万台,分出去后他手里就留了八万台,还要供应整个亚洲市场。
原本他以为够用了,却没想到这才刚铺货,就卖完了?
(我妈又住院了,换了个更好的医院,要陪护,最近更新不一定能每天准点,但还是会儘量两章每天。)
林喆慈爱的看著小女儿,也不管女儿说的是什么,连连答应。
他下放那么多年,错过了小女儿的成长,甚至带来一些不太好的影响。
自从他回来恢復岗位后,便想著要补偿家人,而回来后,单位將这些年的补偿给到他手里,总共有四千多,给家人钱买了房子,现在都还剩下一千多呢。
“多少钱啊,我给你拿。”林喆笑呵呵站起身,走向一个柜子准备拿钱。
“700元,不要票呢。”林倩倩激动说道。
林喆一愣,七百?
“你不是说要一千多吗?怎么现在便宜了?”林喆好奇问道。
“不是的,之前说的是日本生產的,这个是咱们国家自己生產的。”林倩倩解释起来。
只是林喆还是希望能给女儿最好的东西,於是笑道:“那咱们还是买日本的。”
林倩倩摇摇头说道:“不用,我同学买了,我们国家產的比日本的都要好呢,还能录音呢。”
“好好,那我们现在就去百货商店。”林喆听女儿这么说,心中很是好奇,是那个单位生產的,竟然在这种高科技產品上做出比国外更好的东西。
將钱取出来装好,带著女儿走出家门。
百货大厦算是这个城市最大的卖场,是供销社旗下的一个商场,不管什么日子,这里总是人山人海。
林喆跟著女儿一路到达一个柜檯,就见到还有几个他熟悉的人也在这里。
有一个相似的地方,他们都是被下放后回来的,手里有上面补发的工资。
“老林,你也来了啊。”
“哈哈哈,对,你也是买隨身听?”
“嗯,我这大孙子一回来就吵著想要,就过来看看。”
两人聊著天,林倩倩跑到柜檯看著玻璃柜中蓝色的一个隨身听,得意说道:“同志,给我这个,开票。”
销售员取出本子,开票,然后用夹子夹住,票据顺著绳子刷的一声滑到財务那边。
“去交钱,然后过来取。”销售员头也不抬一下伸出手指著一个方向说道。
“爸,我们去交钱。”林倩倩朝身后的父亲挥挥手。
“那我先过去了。”林喆和同事笑著说了句,然后小跑两步走到女儿身边。
林倩倩抱著刚买的隨身听一路乐个不停,放上一起买的磁带,乐曲声从隨身听里传出,路上的行人一个个都盯著林倩倩手中的东西。
和现在的录音机比起来,这两个巴掌大的小巧机器,就好像两个时代的產物。
国內一个月,就销售出去六万台,这销量让王泽都觉得诧异,怎么会这么多?
他们给供销社的价格就要六百,零售就更贵了,竟然能卖出去六万台,这有钱人现在就这么多了吗?
王泽很是不解,原本只是铺货,大部分还是准备通过大屿山王氏集团销售出去。
但这初期的销量直接被国內全吞下了。
“给国內减少一些量,存下来,够三十万台就发去大屿山,之后每十万台发一次货。”王泽安排起来,虽然现在的销量让他意外,但他可不觉得这样的销量能够持续。
一台机器的价格能买两间城里的房子,能买得起的绝对不多,哪怕现在的销量让他意外,但国內经济情况放在这里的。
“明白,我这就安排。”王有金点头道。
广慧公社的电子厂只负责组装代工,產品对外销售还是王家村启明电子公司在负责。
王有金就是负责人。
和王泽预料的差不多,只是两个月时间,隨身听在国內的销量就开始下跌,有钱的想买的都买到了,其他想买的人就需要存钱才行,不是说买就能买的。
这样一来,每月的国內销量开始趋於稳定,基本在五千台上下波动。
大屿山王氏集团在收到首批三十万台隨身听。
王有光拿著刚到货的隨身听,总共五种顏色,在这年代是非常少见的。
现在的科技產品,基本上就是黑色和白色,像是眼前这红色,黄色,蓝色他还是第一次见电子產品如此配色。
王有光拿出一盘磁带放进一台机器,音乐声缓缓响起。
他闭上眼仔细聆听,感受音质效果。
片刻后,他按下暂停,又拿出一盘同样的磁带放进日本產的隨身听。
这一对比,他敏锐的发现了不同,王家村生產的隨身听,听起来比日本这台要好很多啊。
“我们晶片这么好啊,现在晶片產量如何?”王有光问著旁边同样在摆弄拆解隨身听的王氏家族科研技术人员。
“这台机器用的是我们最新晶片,我们每月產量在五十万枚。”技术员抬头回答道。
王有光想了想说道:“想办法继续增加產量。”
有这台隨身听,他觉得自家晶片肯定能跟著打响名气。
至少日本那边如果想要竞爭,就必须要採购他们这款晶片,不然拿著落后的晶片还怎么竞爭呢?
王氏集团通过欧美苏联的合作伙伴將三十万台隨身听分销出去。
不过价格可不是国內的700元,这款產品压根就没有在国內销售过,国內能买到的都是走私进去的,价格远超实际市场价格。
按照王泽的安排,这款產品被定为150美元一台。
最先就在香港发售,1000港幣一台的价格引发热议。
比索尼更小巧,音质效果更好,色彩选择更丰富,更重要的,在香港人看来,这是王氏集团生產的。
毕竟上面的虎头標他们可太熟悉了。
如今道路上跑的卡车,还有遍布香港的王氏饮品坊,都用的这个虎头標。
香港市民立刻就接受了这款產品。
“卖完了,全卖完了。”
“什么?这么快?”王有光惊讶不已,他给香港可是预留了3万台啊,总共30万台,分出去后他手里就留了八万台,还要供应整个亚洲市场。
原本他以为够用了,却没想到这才刚铺货,就卖完了?
(我妈又住院了,换了个更好的医院,要陪护,最近更新不一定能每天准点,但还是会儘量两章每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