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55章 再入老铁庄
李原的队伍穿过了镇子。
前面的一片房舍,便是新修的铁山营驻地。
此时,都尉张怀与百长陈昭,带著麾下的兵户们,正恭候著伯爷的大驾。
刚才他们正在营中操练士卒。
忽然有巡逻的兵户回来稟报,说是青原伯驾到。
听闻伯爷亲自来铁山营巡视。
两人连忙出营迎接。
见李原下马,张怀与一眾铁山营將佐,连忙躬身下拜。
“我等拜见伯爷!”
李原微微点头,走到队列之前检视这些新招募的铁山营兵户。
因为这些日子饮食充足,经过了一个多月的调养,这些前矿民的身体都得到了恢復。
在李原眼前的,是近三百名精壮的汉子。
张怀小心的跟在李原身旁,介绍著铁山营目前的情况。
原本铁山营的招募计划为两百人,却不想矿民们的应募热情极高。
每月五百钱的餉银,外加可以吃饱。
对於这些过惯了苦日子的矿民来说,这已经是极好的条件了。
鑑於矿民们投效的热情,张怀连忙请示李原。
最终,铁山营从两个百人队的编制,扩编为了三个百人队。
北邙山剿匪期间,铁山营因为成军的时间太短,並未参加实战。
一直充当全军的预备队。
干了一些收缴战利品,护送粮草,运送战俘的杂活。
这让铁山营都尉张怀的心中,有些不甘。
发誓下次作战,自己的铁山营一定要衝锋在前。
因为李原在铁山县並没有土地可以分配。
所以铁山营的兵户,几乎都是脱產的。
这让他们的操练时间远超其他兵户。
所以从北邙山回来以后,张怀则是更加严苛的操练人马。
训练总归是有成果的,隨著张怀的號令。
铁山营的士卒们,在山脚下的校场中,为伯爷演练了各种战阵的变换与冲阵搏杀。
看著变阵时,进退有序的队列,搏杀时整齐的动作,李原是满意点头。
在张怀的努力之下,现在的铁山营已经算是一支堪战的兵马了。
看过了兵户们的操演。
李原又登上了老铁山,在张怀的引领下在採矿区转了转。
这也是李原第一次在这么近的距离,观察这个时代的矿井。
一队队背著箩筐的矿民,在矿头的带领下,佝僂著身子下到矿坑之中。
在井下用开採出来的矿石將箩筐装满之后,在蹣跚著从井中爬出来。
一般每名矿民,一天要下两次井,才能挣够全家老小的吃食。
现在的这些矿民,每日里虽然也非常辛苦。
但比起在段家手底下干活的日子,已经算是非常好的了。
此外,李原还看到了一些山匪战俘,这些傢伙被铁链锁著脚踝,在监工的押解下进到矿中。
如果不出意外的话,他们此生都得在这老铁山的矿井中赎罪,直到死亡。
李原对於铁山营非常满意。
也答应了都尉张怀的一个请求。
那便是划拨出五十匹战马,在铁山营组建一个骑兵队。
几日前,老铁山爆发了一次小规模的山匪暴动,跑出去了十几个人。
铁山营费了很大的力气,才將他们都抓了回来。
当时如果手中能有一支骑兵的话,就不会这么辛苦。
此外,铁山营是孤军在铁山县,距离东乡堡有半日的路程。
如果张怀的手中有骑兵的话,如果有什么突发情况,往来送信也更加的方便。
巡视过了铁山营。
李原辞別了张怀与陈昭。
便带著亲兵,继续赶往老铁庄。
其实李原赶到铁山镇的时候。
老铁庄便接到了消息。
李原赶到的时候,老铁庄已经是大开庄门。
许娘子带著眾位工匠,站在庄门前已是等候多时了。
见到了李原,许娘子是眸光闪动,眼神中似有千言万语。
然后快步上前,飘飘万福。
“妾见过伯爷。”
李原望著许娘子。
比起那日分別,此时的许秋芸多少能看出些憔悴。
显然,整合老铁庄恢復铁器的生產,並不是一件轻鬆的工作。
这位许娘子必然是付出了极大的辛苦。
不过听闻李原来到老铁庄,她还是很努力的梳理了头髮整理了衣衫。
李原看向许秋芸的手,一双年轻女子的手,现在却满是老茧。
许秋芸脸色一红,有些不好意思的將手藏在了身后。
李原却是温声说道。
“娘子辛苦了。”
“带我看看这老铁庄。”
然后便迈步走入了庄门。
眾人也连忙在身后跟隨。
进入庄內,最先映入李原眼帘的,便是那七八座的大铁炉。
此时在大院之中,正有半数的铁炉燃著熊熊的炉火,熔炼著铁水。
大梁使用的炼铁炉,又被称之为竖炉,高约三四米。
在炉侧设有鼓风口,正有光著膀子的匠人奋力的用风箱送著风。
隨著空气的不断注入,炉火变的更加明亮。
不多时,熔炼好的铁水便从炉底的孔道中流出,注入到了下面的模范之中。
待到铁水凝固模范冷却,自有匠人过来取出浇铸好的铁锭。
在老铁庄的院子东侧,青灰色的铁锭堆成了小山。
这时身侧的许秋芸,对李原说道。
“启稟伯爷。”
“这老铁庄共有大铁炉三座,普通铁炉四座。”
“若是原料充足。”
“日產生铁可达五千斤。”
这生铁便是直接从熔炉之內浇铸出的铁锭。
含碳量高,质地硬脆无法进行锻打。
但生铁却是所有铁料的基础。
將生铁再次进行熔炼脱碳处理,便可得到熟铁。
而熟铁韧性比生铁要好得多,更可以进行锻打,也是打造成各种盔甲兵器的主要原料。
望著成堆的铁锭,李原是微微点头。
要说大梁有什么是北蛮比不了的,这冶铁的技术可算其中一个。
北蛮诸部虽然善战,但却缺乏先进的冶炼技术,更难获得充足的铁料。
这极大的限制了他们的战力。
如果能充分运用这一优势,大梁也不是没有一战之力。
李原又转头看向了这里的工匠。
经许秋芸介绍,现在的老铁庄內。
有炉头五人,炉工三十三人,铁工大匠二十人,铁工帮工学徒近百人。
其余的烧炭工,力夫,各种杂工还有百余人。
老铁庄原有的工匠,因为被段家父子牵连。
他们现在都属於是戴罪之身,在庄內为伯爷打铁便是在赎罪了。
许娘子被李原任命为这老铁庄的大管事。
庄內的一切事务,许娘子可一言而决。
但许秋芸心地善良,自己又是匠户出身,对於这些工匠的疾苦最为了解。
所以,她並未苛待这些老铁庄的工匠们。
下达的打造任务都非常合理。
许娘子接手之后,更是积极改善老铁庄的待遇。
工匠们是人人信服。
在她的努力之下,工匠们的生计反倒是变好了。
现在这位许娘子,在老铁庄中可是人人称颂的女菩萨。
前面的一片房舍,便是新修的铁山营驻地。
此时,都尉张怀与百长陈昭,带著麾下的兵户们,正恭候著伯爷的大驾。
刚才他们正在营中操练士卒。
忽然有巡逻的兵户回来稟报,说是青原伯驾到。
听闻伯爷亲自来铁山营巡视。
两人连忙出营迎接。
见李原下马,张怀与一眾铁山营將佐,连忙躬身下拜。
“我等拜见伯爷!”
李原微微点头,走到队列之前检视这些新招募的铁山营兵户。
因为这些日子饮食充足,经过了一个多月的调养,这些前矿民的身体都得到了恢復。
在李原眼前的,是近三百名精壮的汉子。
张怀小心的跟在李原身旁,介绍著铁山营目前的情况。
原本铁山营的招募计划为两百人,却不想矿民们的应募热情极高。
每月五百钱的餉银,外加可以吃饱。
对於这些过惯了苦日子的矿民来说,这已经是极好的条件了。
鑑於矿民们投效的热情,张怀连忙请示李原。
最终,铁山营从两个百人队的编制,扩编为了三个百人队。
北邙山剿匪期间,铁山营因为成军的时间太短,並未参加实战。
一直充当全军的预备队。
干了一些收缴战利品,护送粮草,运送战俘的杂活。
这让铁山营都尉张怀的心中,有些不甘。
发誓下次作战,自己的铁山营一定要衝锋在前。
因为李原在铁山县並没有土地可以分配。
所以铁山营的兵户,几乎都是脱產的。
这让他们的操练时间远超其他兵户。
所以从北邙山回来以后,张怀则是更加严苛的操练人马。
训练总归是有成果的,隨著张怀的號令。
铁山营的士卒们,在山脚下的校场中,为伯爷演练了各种战阵的变换与冲阵搏杀。
看著变阵时,进退有序的队列,搏杀时整齐的动作,李原是满意点头。
在张怀的努力之下,现在的铁山营已经算是一支堪战的兵马了。
看过了兵户们的操演。
李原又登上了老铁山,在张怀的引领下在採矿区转了转。
这也是李原第一次在这么近的距离,观察这个时代的矿井。
一队队背著箩筐的矿民,在矿头的带领下,佝僂著身子下到矿坑之中。
在井下用开採出来的矿石將箩筐装满之后,在蹣跚著从井中爬出来。
一般每名矿民,一天要下两次井,才能挣够全家老小的吃食。
现在的这些矿民,每日里虽然也非常辛苦。
但比起在段家手底下干活的日子,已经算是非常好的了。
此外,李原还看到了一些山匪战俘,这些傢伙被铁链锁著脚踝,在监工的押解下进到矿中。
如果不出意外的话,他们此生都得在这老铁山的矿井中赎罪,直到死亡。
李原对於铁山营非常满意。
也答应了都尉张怀的一个请求。
那便是划拨出五十匹战马,在铁山营组建一个骑兵队。
几日前,老铁山爆发了一次小规模的山匪暴动,跑出去了十几个人。
铁山营费了很大的力气,才將他们都抓了回来。
当时如果手中能有一支骑兵的话,就不会这么辛苦。
此外,铁山营是孤军在铁山县,距离东乡堡有半日的路程。
如果张怀的手中有骑兵的话,如果有什么突发情况,往来送信也更加的方便。
巡视过了铁山营。
李原辞別了张怀与陈昭。
便带著亲兵,继续赶往老铁庄。
其实李原赶到铁山镇的时候。
老铁庄便接到了消息。
李原赶到的时候,老铁庄已经是大开庄门。
许娘子带著眾位工匠,站在庄门前已是等候多时了。
见到了李原,许娘子是眸光闪动,眼神中似有千言万语。
然后快步上前,飘飘万福。
“妾见过伯爷。”
李原望著许娘子。
比起那日分別,此时的许秋芸多少能看出些憔悴。
显然,整合老铁庄恢復铁器的生產,並不是一件轻鬆的工作。
这位许娘子必然是付出了极大的辛苦。
不过听闻李原来到老铁庄,她还是很努力的梳理了头髮整理了衣衫。
李原看向许秋芸的手,一双年轻女子的手,现在却满是老茧。
许秋芸脸色一红,有些不好意思的將手藏在了身后。
李原却是温声说道。
“娘子辛苦了。”
“带我看看这老铁庄。”
然后便迈步走入了庄门。
眾人也连忙在身后跟隨。
进入庄內,最先映入李原眼帘的,便是那七八座的大铁炉。
此时在大院之中,正有半数的铁炉燃著熊熊的炉火,熔炼著铁水。
大梁使用的炼铁炉,又被称之为竖炉,高约三四米。
在炉侧设有鼓风口,正有光著膀子的匠人奋力的用风箱送著风。
隨著空气的不断注入,炉火变的更加明亮。
不多时,熔炼好的铁水便从炉底的孔道中流出,注入到了下面的模范之中。
待到铁水凝固模范冷却,自有匠人过来取出浇铸好的铁锭。
在老铁庄的院子东侧,青灰色的铁锭堆成了小山。
这时身侧的许秋芸,对李原说道。
“启稟伯爷。”
“这老铁庄共有大铁炉三座,普通铁炉四座。”
“若是原料充足。”
“日產生铁可达五千斤。”
这生铁便是直接从熔炉之內浇铸出的铁锭。
含碳量高,质地硬脆无法进行锻打。
但生铁却是所有铁料的基础。
將生铁再次进行熔炼脱碳处理,便可得到熟铁。
而熟铁韧性比生铁要好得多,更可以进行锻打,也是打造成各种盔甲兵器的主要原料。
望著成堆的铁锭,李原是微微点头。
要说大梁有什么是北蛮比不了的,这冶铁的技术可算其中一个。
北蛮诸部虽然善战,但却缺乏先进的冶炼技术,更难获得充足的铁料。
这极大的限制了他们的战力。
如果能充分运用这一优势,大梁也不是没有一战之力。
李原又转头看向了这里的工匠。
经许秋芸介绍,现在的老铁庄內。
有炉头五人,炉工三十三人,铁工大匠二十人,铁工帮工学徒近百人。
其余的烧炭工,力夫,各种杂工还有百余人。
老铁庄原有的工匠,因为被段家父子牵连。
他们现在都属於是戴罪之身,在庄內为伯爷打铁便是在赎罪了。
许娘子被李原任命为这老铁庄的大管事。
庄內的一切事务,许娘子可一言而决。
但许秋芸心地善良,自己又是匠户出身,对於这些工匠的疾苦最为了解。
所以,她並未苛待这些老铁庄的工匠们。
下达的打造任务都非常合理。
许娘子接手之后,更是积极改善老铁庄的待遇。
工匠们是人人信服。
在她的努力之下,工匠们的生计反倒是变好了。
现在这位许娘子,在老铁庄中可是人人称颂的女菩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