午餐肉和咸菜就著锅盔饃吃完,我让他们先休息。
    不管是打探洞还是盗墓,都得到夜深人静的时候干活,不然容易被发现。
    我和崔浩找了个背风的墙角休息。
    等到夜月上中天,我们背著傢伙事儿行动。
    来到选定方位,崔浩打开袋子取出铁钎。
    铁钎是杂货铺买的,就是平时捅炉子用的那玩意儿,只是剪断了把手,就用前面光禿禿的尖头部分。
    我拿著铁钎扎向田地。
    噗!
    铁钎头儿戳进地里十几公分。
    提起铁钎再用力扎下,往復几次整根铁钎近乎完全扎入土里。
    然后我拿起两厘米宽的橡胶带,把铁钎紧紧绑在细长的木棍上。
    橡胶带是从修车铺买的自行车內胎,剪成条正好和用,木棍则是到破庙之后让卢斌去弄的。
    每根木棍都小拇指粗细,將近两米长。
    绑好后我把铁钎插入土里,握住木棍提起后不断往土里扎。
    渐渐的木棍深入地下,每往土里多扎入二三十公分,就会把木棍完全提上来,观察铁钎头带出的泥土。
    这是驼爷家祖传的打探洞的方法,铁钎头被称之分土剑,倒是和后来的扎杆非常类似。
    扎杆也是用铁钎头,连接部分把木棍进化成了钢筋,下扎发力的地方有手柄,最顶端焊接有钢珠。
    最神奇的地方也正是那钢珠。
    经验丰富者在打出探洞后,只需用手握住尾端钢珠,提起扎杆再微微鬆手,感受铁钎扎入泥土时反馈的摩擦力和触感,就能对土层情况判断个大概。
    通常经验丰富者不用看土,纯凭手感就能判断下面有没有墓,避免看土时因灯光而暴露的风险。
    笔记中还记载了另一种打探洞的工具——钢铲。
    钢铲样式和铁杴差不多,只是更加窄长。
    普通人用钢铲打探洞,直上直下的根本带不出来土,必须斜著提起钢铲,才能带上少量泥土。
    后来洛阳铲的出现,全面取代了钢铲。
    现在洛阳铲的杆子也进化了,变成了五十公分一截的钢管,钢管可以无限续接,出门携带更加方便。
    洛阳铲和扎杆各有优劣。
    (请记住.com网站,观看最快的章节更新)
    需要打很深探洞的话,洛阳铲更加適用。
    因为剷头自重大,打的越深越省力。
    而扎杆一般打到十米左右就不行了,再往下就特別费力。
    我刚开始用扎杆还不时太熟练,了十分钟才把整根杆子扎入地下。
    又续接了一根杆子往下打,打到三米多深才停下来。
    这是考虑到地宫不是墓葬,不可能在地下太深处,打三米的探洞足足够用。
    崔浩,卢斌等人都瞪大眼睛看我的操作,唯恐错过每一个细节。
    我又打了几个探洞,基本熟悉了打探洞的手法,然后给他们讲解传授。
    “握住杆子发力的时候要注意,不要使用蛮力,要巧劲向下,全身不要绷太紧。”
    崔浩他们一人绑了个扎杆,按照我说的要领开始打探洞。
    噗噗!
    扎杆插入土里发出细微闷响。
    我看每个人的姿势,心中对他们的悟性做出排名。
    卢斌像个憨熊一样,扎著马步双手握杆用力向下捅,每一下都恨不得使出吃奶的力气。
    这是最事倍功半的手法,扎不了一会就得腰酸背疼。
    王虎双腿与肩同宽微微屈膝,握著扎杆有节奏的提起放下,姿势算最標准。
    看得出他学的很用心,而且领悟能力也强。
    刘东东等人的姿势都各有问题,但我也没去纠正。
    又不是师傅带徒弟,他们能学会多少完全靠自己,我不会主动提点。
    崔浩扎了几个探洞就不行,捂著手说:“手磨出泡了,这玩意也太难用了,又不好发力又伤手。”
    “哈哈哈。”
    王虎他们都笑了起来。
    “你手皮太嫩,这种活让我们来就好。”
    “我们农活干得多,手上都有老茧,用这玩意根本不会起水泡。”
    崔浩红了脸,昂头说道:“看不起谁呢,不就是老茧么,多乾乾就有了。”
    他挑了水泡,握住抓杆继续打探洞,
    很快,他们每个人都打出人生中第一个探洞,我拿手电照著看带出的土。
    都是死土。
    死土石没有人为扰动痕跡的土,也意味著是自然土,下面没东西。
    如果土层下面有墓葬,地宫等等人工修建的东西,必然会扰动自然土层留下痕跡。
    比如说五土,就属於人为扰动后,不同层的泥土混在一起形成的多色土。
    带出五土不意味著必然有墓,但至少代表下面有人为建造的东西。
    吭哧吭哧。
    他们站成一条直线,相互间隔半米距离打探洞,打出一个三米深探洞,就继续向前移动半米再打。
    这到有点像考古队普探时的架势。
    普探是遍地撒网,用一排人每个半米打探洞,打出的探洞排列整齐呈井字形,被称为“井字点”。
    一旦探洞有了发现,则会以有发现的探洞为中心,向半米外的东西南北四个方向打探洞,这被称之为“梅点”。
    一般盗墓贼就一两个人来打探洞。
    没找到墓时,打出的探洞东一个西一个的很乱,被称为“星点”。
    通常找墓打探洞,都是先打星点,觉得打出的探洞有可疑,再打井字点確认。
    確认下面真有墓后,就会打梅点进一步確认。
    有经验的盗墓贼可以从探孔的密度,確认是否有同行在这里有所发现。
    隨著打的探洞越来越多,他们的熟练度也上来了。
    基本五六分钟就能打出一个探洞。
    后来我们经验丰富,平均两三分钟打一个探洞,一个人一晚上能打一百多个探洞出来。
    临近黎明时分,东方天边隱约泛白。
    我准备招呼他们停手时,王虎突然面带惊喜道:“硬的!下面时硬东西!”
    “啥玩意?让我试试。”
    卢斌立马上前,抓著王虎的扎杆往下用力。
    扎杆没有下去半分。
    这是被硬物阻挡的现象。
    “还真是,扎下去都震手,该不会真让咱们找到好东西了吧?”
    王虎推开卢斌,乐呵呵的朝我看来。
    “陈爷快来看看。”
    我接过扎杆也扎了一下。
    木桿上传来碰到硬物的震颤感,像是打到砖石硬物的感觉。
    我提起扎杆看带出的泥土。
    “是死土,八成是扎到地下的石头了。”
    “啊?!”
    王虎等人的兴奋劲一下就没了。
    本以为看到了希望,哪知道我直接泼了盆冷水。
    “为了保险起见,以这个孔为中心,间隔半米向四周各扎一个探洞。”
    “好嘞。”
    他们按我说的扎探洞,很快四个洞都扎好了。
    那四个洞都没扎到硬物,而且带出的也都是死土。
    这一晚算是白忙活了。
    “收拾东西,回去休息休息。”

章节目录

关中盗墓手记所有内容均来自互联网,PO18脸红心跳只为原作者石头娃的小说进行宣传。欢迎各位书友支持石头娃并收藏关中盗墓手记最新章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