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5章 林如海进宫面圣
    再说林如海,他在扬州,接连收到了女儿来信,老师来信,皇帝圣旨,都是一个意思,让他回京面圣。
    诸事收尾,交接差事,林如海又忙活了好几天,这才启程北上。
    从扬州到京城,迢迢数千里,这一路上,林如海的心里是既志芯又纠结。
    女儿来信说,陛下待她极好,二人相处极为相得。
    女儿信中言语,话里话外都有將皇帝,引为知己的意思。
    对此,林如海很是欣慰。
    自从髮妻故去之后,女儿黛玉的终身大事,便成了他的一块心病。
    女儿自幼失恃,在世家大族眼中,便是上无长辈教导,有家教缺失之嫌,以后婚嫁择婿会平添许多变数。
    可林如海又不愿意续弦,让继室妻子来教导黛玉,生怕委屈了女儿黛玉。
    岳母史老太君,也常有书信来,话里话外皆有將黛玉接到荣国府,由她亲自抚育教导之意。
    对史老太君,林如海无疑是很敬重的,也相信女儿长在外婆膝下,无疑要比跟著他这个父亲要好很多。
    但荣国府近些年的名声,以及那位整日里在內帷廝混的宝玉,却让林如海做了难,迟迟不敢將女几送去贾家。
    现在好了,黛玉入宫,陛下甚是喜爱,女儿的终身大事,终於不用他发愁了那林如海现在,发愁的是什么呢?
    是他的恩师胡玄机。
    胡玄机的名声,不仅仅在京城一败涂地,在江南文萃之地,更是声名狼藉。
    仅林如海所知,便有无数士人学子,叫囂著要倒胡,而且声势越来越大。
    此时此刻,他林如海该作何抉择?
    是一如既往,事事以老师马首是瞻?
    还是割席断义,与胡玄机划清界限?
    怎么选都不对,怎么选都是错。
    林如海志志了一路,也纠结了一路。
    这日午时,林如海入京,先去通政使司,递了请求入宫陛见的摺子,然后他既没有去胡府,也没有去荣国府。
    而是找了家客栈住下,沐浴更衣,等待陛下詔见。
    第二日,宫里传出信来,让他今日已时三刻,於武英殿陛见。
    辰时四刻,林如海便早早的,等候在宫门之外。
    不多会,两个小太监过来,將他引领到武英殿外。
    此时,还未至已时。
    京兆地区接连下了四五日的大雪,林如海站在殿外廊下,看著漫天飞舞的雪,再想想数日之前,他还在四季如春的江南水乡,不由得感慨晞嘘良多。
    便在这时,一位身穿蟒袍的宦官,走过来轻声道。
    “林大人,陛下传你进去呢!”
    林如海抬头一瞧,只见该宦官面目极为狞,两道长长的刀疤横亘脸上,看起来极为骇人。
    林如海心中一凛,大乾官员歷来注重相貌气度,比如他当年之所以是新科探,便是因为他身形高大,相貌堂堂,气宇轩昂的缘故。
    当然,他是胡玄机的得意门生,这一点也很重要。
    而这位宦官,面有刀疤,竟然还能贴身服侍陛下?
    不用问,他一定有大功在身,不然陛下不会如此做。
    林如海的態度,不由得恭敬了几分,他行礼谢道:“有劳公公了。”
    隨后林如海,跟在该宦官身后,迈步走进武英殿。
    甫一进殿门,林如海便瞧见御案之后,坐著个穿著常服,半大不大的孩子,
    正在拿著硃笔批阅奏摺。
    十岁便批阅奏摺,十岁便亲政的英雄天子啊!
    再一想想,陛下十岁便大败五万叛军,擒拿贼首王子腾,似乎十岁亲政,十岁批阅奏摺,也没什么好惊奇的了。
    林如海为官多年,入宫陛见更不知道有多少回了,但他此时此刻,心中竟然有了些紧张。
    要知道他当年被点中探,陛见先帝之时,都没有像今日这般紧张过。
    他小步快走,亦步亦趋,来至御案前,跪伏在地。
    “微臣兰台士大夫,巡盐御史林如海,叩见陛下。”
    林如海叩头行礼,等著皇帝叫他起身,结果並没有等来。
    “抬起头来,让朕瞧瞧。”
    林如海先是一愣,旋即抬头望去。
    只见皇帝坐在御案后,正一脸好奇的打量著他。
    “爱卿果然相貌不凡,难怪能生养出林选侍那般,钟灵毓秀的世外仙姝。”
    李崇讚嘆了一声,摆摆手,让林如海起身。
    “赐座。”
    小桂子闻言,连忙搬过一个绣墩,放在林如海身侧。
    林如海先是谢恩,继而起身,並没有敢坐实在,而是半边身子斜坐在绣墩上。
    李崇居高临下,看著林如海,笑问道。
    “爱卿何时出发的,路上走了几日?”
    “回稟陛下,微臣是今月六日接到的旨意,交接差事耽搁了几日,十日从扬州出发,昨日到的京城。”
    “可去过太师府上,见过令师了吗?”
    林如海心里一惊,恭声回道:“回稟陛下,君臣大义在前,师生私谊为后,
    微臣此次入京面圣,在陛下未曾詔见之前,是不能先见太师的。”
    李崇点点头,笑道:“爱卿太过谨慎了,太师乃朕股肱之臣,先见后见,都不妨事的。”
    “京中有些关於太师的流言,爱卿知道了吧,江南那边的士人学子,有同样的流言吗?”
    京中的这些传言,林如海怎么可能不知道。
    虽说他入京仅仅一日,虽说他不想听,可那些传言仍一个劲的,往他耳朵里钻。
    不仅仅是说他老师胡玄机,以人格为孟元康作保,招致身败名裂。
    也不仅仅是他送女入京,其背后是他老师一手策划,自的是为了图谋皇后大位。
    除此之外,更有传言说,他老师逼迫皇帝,让皇帝去国子监,为其正名,为其挽回声誉。
    甚至还有传言说,王子腾谋逆,他老师亦为同谋。
    除此之外,还有一桩更嚇人的,说太子李琮,也是他老师害死的。
    这一桩桩,一件件,简直骇人听闻,也让林如海方寸大乱。
    林如海想了想,恭声回答道:“微臣听到了一些,江南那边亦有传闻,更有士人学子要结伴进京,誓言倒胡。”
    李崇摆摆手,笑道:“太师是犯了些错,但並不像传言说的那么可怕,爱卿不必为令师忧心,朕还是信任太师的,还是要继续用太师的。
    待会爱卿出宫之后,便可去太师府上拜见,將朕的这番意思告知太师,让他放宽心,专心朝政即可,此等流言语,不足为虑。”
    林如海闻言,稍微放下点心,可他还是不太相信,如此汹汹舆情,皇帝怎么可能不为所动?
    如果皇帝真的一点也不相信这些流言,他老师的首辅之位,怎么会突然没了呢?
    正在此时,只听皇帝说道:“朕此次詔爱卿入京,是想让爱卿做些事情的。”
    接著,李崇將他登基以来,发生的几件事情,大致说了一遍。
    安阳黄河决口,渭州蝗灾,倭寇进犯绍兴,南直隶有水匪为祸一方,成都府老秀才造反,以及近日江西苗匪作乱。
    这些事情的处置,都让李崇很不满意。
    尤其是成都府造反一事,当地官员竟然以其人年老为由,予以宽宥。
    如此处置,岂不是纵容造反吗?
    在李崇这个皇帝看来,只要有人造反,不管你是谁,也不管你是因为什么,
    都必须以雷霆手段予以严惩,该杀头的杀头,该灭族的灭族。
    然后再派出钦差,详查其为何造反?
    若是官逼民反,那就连那些贪官污吏,一块给收拾了。
    而李崇想要提拔中青年文官,让他们成为自己的文官基本盘,无缘无故的贸然提拔,朝堂反对之声太大。
    那就让这些人去做事,去立功。
    只要做出成绩,只要立下功劳,李崇再想提拔他们,试问还有谁敢反对?
    而林如海,则是李崇选定的目標之一。
    原因无他,只因他是林黛玉之父,是將来的外戚,和李崇这个皇帝,是天然的利益共同体。
    看著林如海,李崇说道:“这几件差事,爱卿任选一件吧!”
    这几件事情,最容易的莫过於,成都府老秀才造反一事,只须派出一名钦差,该杀的杀,该抓的抓,然后再安抚民生即可。
    而最难的,莫过於绍兴倭寇作乱。
    要想做成此事,没有三五年工夫,是不可能见成效的。
    而且当地世家大族与倭寇相互勾结,牵一髮而动全身,一个弄不好,倭寇没平定,倒是先把自己给搭进去了。
    更何况剿灭倭寇,要练兵,要练水师,他林如海对兵事,一窍不通啊!
    而安阳黄河水患,必然要整修黄河水道,这是工部的差事,也非他所长。
    若是他选了成都府,这个极为容易的差事,只怕会让陛下失望,甚至是不喜,认为他不堪大任,进而连累到他女儿黛玉。
    林如海思来想去,恭声道:“陛下,微臣乃姑苏人氏,若是將南直隶水匪为患一事,交予微臣去处置,不用朝廷出一兵一卒,也毋需朝廷耗费半点钱粮,微臣便能將此事办妥。”
    林如海的意思,李崇算是听明白了。
    不用朝廷出一兵一卒的意思,是区区水匪,朝庭兵马去多了让人笑话,去少了又不济事,还不如依靠当地边军,以及民间团练去剿灭水匪。
    毋需朝廷耗费半点钱粮的意思,则是让当地世家大族出钱。
    这件事別人去办,或许很难,但林家五代列侯,在南直隶也是顶级豪门,他去办这件事,是极为便宜的。
    南直隶水匪一事,不算什么大事,办成了也立不了什么大功。
    但若是不用朝廷出兵,更不用朝廷出银子,便能將此事办成,这功劳可就不算小了。
    李崇满意的点点头,站起身子,走下丹陛,来至林如海身前。
    林如海慌忙站直了身子。
    只见皇帝一把抓住他的手腕,笑意盈盈的说道:“爱卿办完这件差事,不要在当地逗留,速速回京,朕另有重用。”
    说罢,李崇无缘无故,又说了一句话。
    “爱卿,你的身份不仅仅是文臣,还是外戚,这一点你要谨记於心,有些时候,你得知道,在这大乾朝堂,谁和你更亲近?”
    林如海面色如常,可心里却翻江倒海,心绪难平。
    来了,来了,该来的还是来了。
    皇帝这话的意思,是让他在文臣和外戚,这两种身份之间选一个,而且只能选一个。
    若是他选了文臣集团,那不好意思,你女儿林黛玉,註定只能当一辈子林选侍了。
    以后別说皇后,別说妃位,恐怕连个最底层的才人,常在都混不上。
    若是他选择外戚这一身份,和文臣集团划清界限,那一切便都好说了。
    除此之外,皇帝这话还有另一层意思。
    那就是,在皇帝和老师之间,你选谁?
    方才皇帝说,让他待会出宫之后,以学生的身份,去太师府安抚胡玄机,告诉胡玄机皇帝还是信任他的,皇帝还是要继续用他的。
    当时林如海虽然不大相信,但还是天真的以为,既然皇帝暂时不会动胡玄机,或许也不会逼他和胡玄机划清界限。
    现在看来,和眼前这位十岁的皇帝比起来,他林如海还是太天真,太幼稚了。
    既让你的女儿进宫,又让你站在胡玄机那边,呵呵,这怎么可能呢?
    先不说传闻中胡玄机犯下的累累罪行,即便是为了他女儿林黛玉,他林如海今天,也必须与胡玄机,做个彻底的了断。
    林如海没敢有丝毫犹豫,在皇帝说完这句话的一瞬间,他便跪伏在地,叩首道。
    “稟陛下,林家五代列侯,本就不是文官之属,若是能以外戚封爵,或是以功勋封爵,重现祖上荣光,微臣不胜荣耀之至。”
    林如海这番话,便是和文臣集团,彻底的切割了。
    他接著说道:“天地君亲师,君在师前,微臣虽然是胡师的学生,但更是陛下的臣子,微臣相信,即便是家师,他也会如此说,也会如此做的。”
    李崇居高临下,俯视著跪地叩首的林如海,心中连连感嘆。
    聪明人,这是个难得的聪明人!
    朕最喜欢和聪明人打交道了,尤其是忠心耿耿的聪明人。
    林如海对他有多少忠心,李崇並不清楚。
    但李崇明白,只要他善待林黛玉,林如海便永远不会背叛他。

章节目录

朕在红楼当暴君所有内容均来自互联网,PO18脸红心跳只为原作者榻上参禪的小说进行宣传。欢迎各位书友支持榻上参禪并收藏朕在红楼当暴君最新章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