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章 皇帝和傩戏班子(感谢不知为知之的打赏)
“跳端公,跳端公。
一日之间,曰跳神;
三日之间。称打太保;
五日之上,七日之下,便是大傩。
一个驱鬼的傩戏班子而已,就算是在端公戏里也上不了台面的东西,只会一日的跳神的东西,怎么会叫大祭巫看上眼?”
下午时分,按照吴峰在“傩戏”开始之前的观察,应该是下午一点的时候,这一次的“阴阳鬼差驱鬼傩戏”就开始了。
刘九也站在高处,方才的言语,就是他和自己身边的武士所说。他所在的地方也是在村寨之中,不过是在侧上方罢了。
这村寨是依靠着“蟒巫山”建立,故而山势有高有低,村寨也有高有低。吴峰“身在此山中”,见不到这“蟒巫山”到底如何。其实这“蟒巫山”之所以叫这个名字,是因为“其势如蟒蟒”,“其首如斫伐”。
整个山之间,“南高北低”,故而村寨实际上就在北边,叫做“蛇尾涧”的地方,顺着这里进入了“蟒巫山”之后,可以进入“群山”之中。
此处属于是“川蜀行省”的外围。
顺着此处,可以行至其余两家“行省”之中。他们可以从“蟒巫山”中行走,进入山中,既可以进入“滇南行省”,又可以进入“黔中行省”。
山中山,山外山。
刘九和另外一个武士站在了村寨高处,从上往下俯瞰着吴金刚保的傩戏。
就是这四个人,在这里跳起来,其实也看不出来甚么庄重。
等到了吴金刚保和吴峰,戴起来“傩面”,只是顶了香谱就开始了“傩戏”,刘九再度说道:“大祭巫究竟是什么时候,对这个傩戏班子转了性子的?
以他的眼光,这几个人怎么能入的了他的眼?
他们有甚么神异之处?
我实在是看不出来,甚至于这几个人,不提和那些有道真人、有德高僧之间之间云泥区别,就是和有了傩坛的土教法师,也不能相比,奇怪,奇怪。”
后面的武士一言不发。
因为这种事情,他也不知道。
刘九看着那两个戴上“傩面”之人,开始了“恫吓”厉诡的场面,在外人看来,就是他们围绕着着一个堆起来的,成为了篝火的大火堆围绕,嘴巴之中吐出来了咒语。
并且手持着刀子,棍子,抽打火焰。
但是实际上,这大篝火堆其实就是“土主降服魔怪的地狱”。
是一个“牢笼之中的世界”。
这个“世界”之中,关押着诸多因为想要伤害当地的百姓,被“土主”关押的“妖、魔、诡类”。
在“傩师”朝着此间祈福之后,“傩师”还要徒手从里面抓出来一根燃烧着火焰的火柴,展示神力。
此物就是后来对于此地“鬼”的“杀威棒”,用以驱散“疫鬼”。
对于旁人来说,当然就是看热闹。
但是对于戴上了“傩面”的两位“傩师”来说,他们看到的“篝火”,并非是“篝火”,而是一个“地狱”。
看着他们的动作,刘九终于还是承认,就算是他在这里看一天一夜,也看不明白这所谓“端公戏”到底唱了个甚么,故而他轻声说道:“真是有趣,记下来他们的样子,等到事情结束了,去查查他们的底细。
看看这个下九流的驱鬼班子,到底是一个甚么章程!”
“是!”
听到了自己属下的应答,刘九的脸色也有些阴郁了起来,他说道:“我再问你们一遍,是不是你们朝着忠平县传了消息,叫忠平县的县令派来了驱鬼徭役来搅扰我们的事情?
我叫你细细的追查,你追查了你手下没有?”
那武士肃穆的说道:“下属怎敢欺瞒大人?
没有,绝对没有!
按照时间,下属去查看了一下,从咱们派人进入了山里,去探查山里那几个长官司的问题开始,村寨就没有一个人出过村寨,消息也绝对传不出去。
就算是行商的队伍,也被阻拦,不得进来。
再者而言,就算是村寨之中有人想要求助,也是朝着远处的土司张家求助,来的人也是广曲县的‘老师’,轮不到他忠平县的驱鬼班子动手。
大人,莫要怪小人多嘴,就是再退一万步,就算是忠平县知道了事情的经过,但凡知道些轻重,就不会叫这样的驱鬼班子过来,他们要来,至少也是他们那忠平观有度牒、法箓的道人。
不然这些人死在了这里还好。
要是真的回去,从山里面带回去了些不该带的东西,或者是这些驱鬼班子是人出去,鬼回来。
那他这个县令都要吃亏。
城隍庙都要震动!
忠平县令虽然是一头猪,但是他却并非是一头蠢猪,不会做这样自取灭亡的事情。”
“嗯,你说的有理。”
刘九从鼻子之中“嗯”了一声,也有些搞不清楚事情经过。
他知道,自己这一行人探查“蟒巫山”中,是因为这山里的长官司的土司,特意叫人前去了京城,带去了消息。
所以他们前来探查。
这件事情隐秘,地方不可能知道,甚至为此,将他们这些本来埋下去的“种子”都提前“发芽”,叫大祭巫察觉到了他们的身份。
但是就是因为这件事情,直上云天,所以没有地方上的人来搅局。
义真村之中,只有两种人可以朝着外面传信。
一种是他们这些武士,另外一种,就是以巫尊长和大祭巫为首的巫师。
其中大部分的巫师都是不认字的,他们的手段,都是“口耳相传”,甚至会出现“知其然不知其所以然”的情况。
并且因为“送灾”出现的差错,那些巫师都已经死了,只剩下来了大祭巫。
就算是刘九,也其实心生过恐惧,但是王命在身,不得离开。
除此之外,村寨之中的村民,一无人离开,二都不识字。
他们是怎么传递信息的?
一时之间,刘九也有些诧异,陷入了举棋不定之中。
‘这可是可能涉及到了皇帝炼丹的大事情,但是这个傩戏班子的出现,怎得如此儿戏?
怪哩,怪哩!实在是太奇怪了!’
刘九只是感觉这个事情扑朔迷离,难以言喻。
和皇帝相比,就算是他们的顶头上司,如同大日一样,永垂不落的大宦官,也不过是摇尾乞怜的家奴。
和大宦官相比,他们这些在旁人眼中跨马持刀,发阎王帖,越三法司的皇帝鹰犬,也不过是些可用的刀子。
但是和他们这些鹰犬相比,那些当地豪族,根基浅薄的官宦,也就是一个个案板上的肥肉。
如此层层往下,一个最下九流的“傩戏班子”,牵扯到了最为尊贵的事端里面,一时之间,就算是刘九也觉得事情,层层蹊跷。
有些叫人看不透,看不穿!
……
村寨低处。
巫尊长在自己的屋舍之中,坐立难安。
数次在自家的屋舍之中,站起又坐下之后,他最终还是决定出来,一声哀叹之后,来寻大祭巫。
等到他看到大祭巫坐在了地上,静静地等待,观看下方的“傩戏”的时候,不知为何,巫尊长忽而有些气上心头。
一口火气蹭蹭往上冒,他说道:“事到如今,你还有时间在这里看戏!寨子里面都成什么样子了,你还有心在这里看戏!”
巫尊长抱怨,大祭巫不理会。
就好像身边没有巫尊长这个人一样。
巫尊长继续絮絮叨叨,话说不停。
大祭巫还是不理会他。
于是,巫尊长就走到大祭巫的面前,这一回大祭巫说话了——因为巫尊长胖大的身子完全阻住了大祭巫的目光,叫大祭巫看不清眼前的“傩戏”了,所以他说话了。
大祭巫:“起开!”
巫尊长:“起开个甚么!到底起开个甚!
都快要死到临头了,还起开起开!
你还看戏,还有心情看戏!”
大祭巫:“死不了。”
巫尊长:“还死不了,连那些山外头狡诈的坏人都来了,怎么死不了,你昨天去了龙那里,龙怎么回事?它是否还能庇护我们?
还有,刘九他们怎么回事?我怎么感觉他们也不对劲了。
他们不是早就跟着我们的吗?”
大祭巫:“龙没事,我们没事,刘九也没事。
现在这里的事,是你不懂事。”
巫尊长恼怒:“你懂!就你懂!你懂事,为什么村子里面死那么多人!”
大祭巫:“很快就知道了。”
巫尊长:“怎么知道?凭什么知道!”
大祭巫:“他们跳完舞就知道了。”
气势汹汹的巫尊长听到了这句话,陡然安静了下来,他有些狐疑的看着山下的“傩戏”,竟然真的老老实实的坐在了大祭巫的身边。
说道:“你没骗我?”
大祭巫:“没”。
巫尊长知道大祭巫一言九鼎。
于是他还能耐着性子坐下,等待这一场“傩戏”的结束。
大祭巫不说话了,但是他的念头之中,自从上几次的“送灾”出现问题之后,所有发生过的事情,都在他的念头之中过了一遍。
看着底下的“傩戏”。
“大祭巫”想到了“蟒巫山”深处那一层一层崖壁之上的“巫棺”!大量的“悬棺”挂在了这“蟒巫山”深处,又想到了在这“山崖”之后,深不见底的“神洞”。相传“蟒巫山”深处,有比山还要大的蛇。
对于旁人来说,这是一个传说和秘密,但是对于他和巫尊长来说,事情却并非如此。
因为他们就是从这大山深处跑出来的人。
想到了这里,大祭巫眼睛之中,倒映着这村寨之中的火光。
正所谓是“行家一出手就知有没有”,从一开始,巫尊长拿到了吴峰这些人的“凭证”的时候,大祭巫就有所发觉。
“徭役”的“凭证”,特别是“驱鬼班子”的“凭证”,是相当详细和重要的。
因为现在世道的原因,要是一行“驱鬼班子”来到了新的地方,没有熟人介绍,不是官府徭役,那么他们最可能的结果就是被杀掉。
因为他们既有可能是“妖人”假扮,也有可能会害人。如此多年城隍保佑带来的结构就是“乡土稳固”。
许多人一辈子都不会离开了自己的乡土。
邻居就是邻居,乡亲就是乡亲,外人就是不稳定的关系,就是不稳定的因素。
而在这世道里头,不稳定的因素就是危险的源头。
“凭证”上面“吴金刚保”四个字,还有上一次出现的“傩面”,叫大祭巫起了心思。
不同地区的“傩面”,有不同地区的风格,特殊的名字,有其特殊的原因。
“吴金刚保”的名字和他的“傩面”,叫大祭巫想到了已经消失了的西南地区的某一派“傩戏”。
所以大祭巫就试了试。
不过三言两语,双方就知道了对方的底细所在。
对于大祭巫来说,吴金刚保张口要的这些药材,一出口,大祭巫就知道吴金刚保是个行家。
因为对于一些底蕴不深,或者是没有见识的“傩戏班子”,这些药材就算是叫他们照着念,他们都说不出来。
而大祭巫一张嘴,吴金刚保就知道,这个大祭巫,绝对不是一个单纯的在这山里的“巫师”。所谓“一拍即合”,大祭巫就叫吴金刚保的戏班子,“打草惊蛇”。
有些话,大祭巫没有说出来,因为他怀疑村寨里面的“朔月送灾”送不出去,是因为在这村寨里面,有一具或者更多“看不见”的尸体,“棺材”里面的那些“人”,他们在大祭巫没有察觉,龙没有发现的时候。
悄无声息的借助了这些尸体,来到了村寨外面。
所以他们“送灾”送不出去,所以村寨里面才会死了那么多人。
今天就是见证的时候。
在这种重要的时候。
他不乐意叫巫尊长拦了自己!
(本章完)
“跳端公,跳端公。
一日之间,曰跳神;
三日之间。称打太保;
五日之上,七日之下,便是大傩。
一个驱鬼的傩戏班子而已,就算是在端公戏里也上不了台面的东西,只会一日的跳神的东西,怎么会叫大祭巫看上眼?”
下午时分,按照吴峰在“傩戏”开始之前的观察,应该是下午一点的时候,这一次的“阴阳鬼差驱鬼傩戏”就开始了。
刘九也站在高处,方才的言语,就是他和自己身边的武士所说。他所在的地方也是在村寨之中,不过是在侧上方罢了。
这村寨是依靠着“蟒巫山”建立,故而山势有高有低,村寨也有高有低。吴峰“身在此山中”,见不到这“蟒巫山”到底如何。其实这“蟒巫山”之所以叫这个名字,是因为“其势如蟒蟒”,“其首如斫伐”。
整个山之间,“南高北低”,故而村寨实际上就在北边,叫做“蛇尾涧”的地方,顺着这里进入了“蟒巫山”之后,可以进入“群山”之中。
此处属于是“川蜀行省”的外围。
顺着此处,可以行至其余两家“行省”之中。他们可以从“蟒巫山”中行走,进入山中,既可以进入“滇南行省”,又可以进入“黔中行省”。
山中山,山外山。
刘九和另外一个武士站在了村寨高处,从上往下俯瞰着吴金刚保的傩戏。
就是这四个人,在这里跳起来,其实也看不出来甚么庄重。
等到了吴金刚保和吴峰,戴起来“傩面”,只是顶了香谱就开始了“傩戏”,刘九再度说道:“大祭巫究竟是什么时候,对这个傩戏班子转了性子的?
以他的眼光,这几个人怎么能入的了他的眼?
他们有甚么神异之处?
我实在是看不出来,甚至于这几个人,不提和那些有道真人、有德高僧之间之间云泥区别,就是和有了傩坛的土教法师,也不能相比,奇怪,奇怪。”
后面的武士一言不发。
因为这种事情,他也不知道。
刘九看着那两个戴上“傩面”之人,开始了“恫吓”厉诡的场面,在外人看来,就是他们围绕着着一个堆起来的,成为了篝火的大火堆围绕,嘴巴之中吐出来了咒语。
并且手持着刀子,棍子,抽打火焰。
但是实际上,这大篝火堆其实就是“土主降服魔怪的地狱”。
是一个“牢笼之中的世界”。
这个“世界”之中,关押着诸多因为想要伤害当地的百姓,被“土主”关押的“妖、魔、诡类”。
在“傩师”朝着此间祈福之后,“傩师”还要徒手从里面抓出来一根燃烧着火焰的火柴,展示神力。
此物就是后来对于此地“鬼”的“杀威棒”,用以驱散“疫鬼”。
对于旁人来说,当然就是看热闹。
但是对于戴上了“傩面”的两位“傩师”来说,他们看到的“篝火”,并非是“篝火”,而是一个“地狱”。
看着他们的动作,刘九终于还是承认,就算是他在这里看一天一夜,也看不明白这所谓“端公戏”到底唱了个甚么,故而他轻声说道:“真是有趣,记下来他们的样子,等到事情结束了,去查查他们的底细。
看看这个下九流的驱鬼班子,到底是一个甚么章程!”
“是!”
听到了自己属下的应答,刘九的脸色也有些阴郁了起来,他说道:“我再问你们一遍,是不是你们朝着忠平县传了消息,叫忠平县的县令派来了驱鬼徭役来搅扰我们的事情?
我叫你细细的追查,你追查了你手下没有?”
那武士肃穆的说道:“下属怎敢欺瞒大人?
没有,绝对没有!
按照时间,下属去查看了一下,从咱们派人进入了山里,去探查山里那几个长官司的问题开始,村寨就没有一个人出过村寨,消息也绝对传不出去。
就算是行商的队伍,也被阻拦,不得进来。
再者而言,就算是村寨之中有人想要求助,也是朝着远处的土司张家求助,来的人也是广曲县的‘老师’,轮不到他忠平县的驱鬼班子动手。
大人,莫要怪小人多嘴,就是再退一万步,就算是忠平县知道了事情的经过,但凡知道些轻重,就不会叫这样的驱鬼班子过来,他们要来,至少也是他们那忠平观有度牒、法箓的道人。
不然这些人死在了这里还好。
要是真的回去,从山里面带回去了些不该带的东西,或者是这些驱鬼班子是人出去,鬼回来。
那他这个县令都要吃亏。
城隍庙都要震动!
忠平县令虽然是一头猪,但是他却并非是一头蠢猪,不会做这样自取灭亡的事情。”
“嗯,你说的有理。”
刘九从鼻子之中“嗯”了一声,也有些搞不清楚事情经过。
他知道,自己这一行人探查“蟒巫山”中,是因为这山里的长官司的土司,特意叫人前去了京城,带去了消息。
所以他们前来探查。
这件事情隐秘,地方不可能知道,甚至为此,将他们这些本来埋下去的“种子”都提前“发芽”,叫大祭巫察觉到了他们的身份。
但是就是因为这件事情,直上云天,所以没有地方上的人来搅局。
义真村之中,只有两种人可以朝着外面传信。
一种是他们这些武士,另外一种,就是以巫尊长和大祭巫为首的巫师。
其中大部分的巫师都是不认字的,他们的手段,都是“口耳相传”,甚至会出现“知其然不知其所以然”的情况。
并且因为“送灾”出现的差错,那些巫师都已经死了,只剩下来了大祭巫。
就算是刘九,也其实心生过恐惧,但是王命在身,不得离开。
除此之外,村寨之中的村民,一无人离开,二都不识字。
他们是怎么传递信息的?
一时之间,刘九也有些诧异,陷入了举棋不定之中。
‘这可是可能涉及到了皇帝炼丹的大事情,但是这个傩戏班子的出现,怎得如此儿戏?
怪哩,怪哩!实在是太奇怪了!’
刘九只是感觉这个事情扑朔迷离,难以言喻。
和皇帝相比,就算是他们的顶头上司,如同大日一样,永垂不落的大宦官,也不过是摇尾乞怜的家奴。
和大宦官相比,他们这些在旁人眼中跨马持刀,发阎王帖,越三法司的皇帝鹰犬,也不过是些可用的刀子。
但是和他们这些鹰犬相比,那些当地豪族,根基浅薄的官宦,也就是一个个案板上的肥肉。
如此层层往下,一个最下九流的“傩戏班子”,牵扯到了最为尊贵的事端里面,一时之间,就算是刘九也觉得事情,层层蹊跷。
有些叫人看不透,看不穿!
……
村寨低处。
巫尊长在自己的屋舍之中,坐立难安。
数次在自家的屋舍之中,站起又坐下之后,他最终还是决定出来,一声哀叹之后,来寻大祭巫。
等到他看到大祭巫坐在了地上,静静地等待,观看下方的“傩戏”的时候,不知为何,巫尊长忽而有些气上心头。
一口火气蹭蹭往上冒,他说道:“事到如今,你还有时间在这里看戏!寨子里面都成什么样子了,你还有心在这里看戏!”
巫尊长抱怨,大祭巫不理会。
就好像身边没有巫尊长这个人一样。
巫尊长继续絮絮叨叨,话说不停。
大祭巫还是不理会他。
于是,巫尊长就走到大祭巫的面前,这一回大祭巫说话了——因为巫尊长胖大的身子完全阻住了大祭巫的目光,叫大祭巫看不清眼前的“傩戏”了,所以他说话了。
大祭巫:“起开!”
巫尊长:“起开个甚么!到底起开个甚!
都快要死到临头了,还起开起开!
你还看戏,还有心情看戏!”
大祭巫:“死不了。”
巫尊长:“还死不了,连那些山外头狡诈的坏人都来了,怎么死不了,你昨天去了龙那里,龙怎么回事?它是否还能庇护我们?
还有,刘九他们怎么回事?我怎么感觉他们也不对劲了。
他们不是早就跟着我们的吗?”
大祭巫:“龙没事,我们没事,刘九也没事。
现在这里的事,是你不懂事。”
巫尊长恼怒:“你懂!就你懂!你懂事,为什么村子里面死那么多人!”
大祭巫:“很快就知道了。”
巫尊长:“怎么知道?凭什么知道!”
大祭巫:“他们跳完舞就知道了。”
气势汹汹的巫尊长听到了这句话,陡然安静了下来,他有些狐疑的看着山下的“傩戏”,竟然真的老老实实的坐在了大祭巫的身边。
说道:“你没骗我?”
大祭巫:“没”。
巫尊长知道大祭巫一言九鼎。
于是他还能耐着性子坐下,等待这一场“傩戏”的结束。
大祭巫不说话了,但是他的念头之中,自从上几次的“送灾”出现问题之后,所有发生过的事情,都在他的念头之中过了一遍。
看着底下的“傩戏”。
“大祭巫”想到了“蟒巫山”深处那一层一层崖壁之上的“巫棺”!大量的“悬棺”挂在了这“蟒巫山”深处,又想到了在这“山崖”之后,深不见底的“神洞”。相传“蟒巫山”深处,有比山还要大的蛇。
对于旁人来说,这是一个传说和秘密,但是对于他和巫尊长来说,事情却并非如此。
因为他们就是从这大山深处跑出来的人。
想到了这里,大祭巫眼睛之中,倒映着这村寨之中的火光。
正所谓是“行家一出手就知有没有”,从一开始,巫尊长拿到了吴峰这些人的“凭证”的时候,大祭巫就有所发觉。
“徭役”的“凭证”,特别是“驱鬼班子”的“凭证”,是相当详细和重要的。
因为现在世道的原因,要是一行“驱鬼班子”来到了新的地方,没有熟人介绍,不是官府徭役,那么他们最可能的结果就是被杀掉。
因为他们既有可能是“妖人”假扮,也有可能会害人。如此多年城隍保佑带来的结构就是“乡土稳固”。
许多人一辈子都不会离开了自己的乡土。
邻居就是邻居,乡亲就是乡亲,外人就是不稳定的关系,就是不稳定的因素。
而在这世道里头,不稳定的因素就是危险的源头。
“凭证”上面“吴金刚保”四个字,还有上一次出现的“傩面”,叫大祭巫起了心思。
不同地区的“傩面”,有不同地区的风格,特殊的名字,有其特殊的原因。
“吴金刚保”的名字和他的“傩面”,叫大祭巫想到了已经消失了的西南地区的某一派“傩戏”。
所以大祭巫就试了试。
不过三言两语,双方就知道了对方的底细所在。
对于大祭巫来说,吴金刚保张口要的这些药材,一出口,大祭巫就知道吴金刚保是个行家。
因为对于一些底蕴不深,或者是没有见识的“傩戏班子”,这些药材就算是叫他们照着念,他们都说不出来。
而大祭巫一张嘴,吴金刚保就知道,这个大祭巫,绝对不是一个单纯的在这山里的“巫师”。所谓“一拍即合”,大祭巫就叫吴金刚保的戏班子,“打草惊蛇”。
有些话,大祭巫没有说出来,因为他怀疑村寨里面的“朔月送灾”送不出去,是因为在这村寨里面,有一具或者更多“看不见”的尸体,“棺材”里面的那些“人”,他们在大祭巫没有察觉,龙没有发现的时候。
悄无声息的借助了这些尸体,来到了村寨外面。
所以他们“送灾”送不出去,所以村寨里面才会死了那么多人。
今天就是见证的时候。
在这种重要的时候。
他不乐意叫巫尊长拦了自己!
(本章完)